《刀横十三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刀横十三州-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锦城司空府。

    身在蜀郡的司空家人,见到司空鸣回来,纷纷都松了一口气。家国疮痍,人在他乡,没有什么比见到亲人更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这是个小院子,比起司空鸣才从千云山回来时,司空家住的院子更小,整个小院子只有一进,所有的人都挤在一个院子里,自然分不出分前院后院。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人人自危,能弄到这么一个院子颇为不易了,司空鸣打心里感激赵莹玉。

    确定了家人们都无事,回到家屁股还没坐热,司空鸣就向父亲问起了南边的细况。毕竟父亲是从南边来,具体细节自然是比在王府所听到的更清楚。

    司空渐鸿从屋子里扶出一个老头,这是他当时在逃难前收留的。

    这个老头叫澹台筹,是南关昱城的教书先生,他面黄肌瘦,脸上的皱纹像是被刀刻出来的似的,左眼半个眼睛里的凝满了血块,不知道他这只眼睛还看不看得见。他胡须花白,头发枯乱的被一支笔杆束在了头顶,这根笔杆几乎是他所有的财产。他穿着老旧的麻布衣衫,走路间浑身颤抖。

    老头望着司空鸣,一脸的悲怆,声音颤抖叹声道:“南边没了,没了!蛮人像浪潮一样的涌进来,见人就杀,见屋子就烧,我亲眼看到我最小的徒弟也死在了城中,他才七岁啊!”

    说着老头满眼再包不住泪水,眼泪汪汪打湿苍老的脸颊,司空鸣连忙起身,将他扶到椅子上坐着。他继续问道:“南关不是有五十万益州劲卒在那儿?”

    老头抓住司空鸣的手臂,剧烈的颤抖,他继续带着哭腔道:“没了,都没了,南关破尽,五十万益州将士战死,无一幸免,昱城与南关就一墙之隔,除了厮杀声,最后听见的声音是那镇南将军家公子在南关之上喝出的‘老子和你们拼了,龟儿子们上城来!’,半个时辰后就清楚的望见镇南将军父子的人头被高悬南关之上……”

    说道这里老头停了一停,用手抹了抹脸颊上的泪水,整个小院中死一般的寂静。

    老头没有看周围的人,身子骨在椅子上耷拉成一团,眼神放空,他继续说道:“他们冲破南关,昱城首当其冲,是女人他们就留下,男人与孩子直接杀掉,整座城几乎被他们踏为尘粉,这是好几代人的心血啊!自昱城起,南方三郡接连失首,官员战死大半,蛮将梅摩、祝突优,戎将尔玛逡、摩西甲纳屠城并擂起万人尸台祭奠邪神!是国不国,家不家……人间惨状,何胜于此?”

    老头说着说着,这初夏季节竟然突兀的飘起满天雪花。

    老头抬头望向头顶灰压压的天空,那颗满是淤血的眼珠颤动着,他声音颤抖唱到道:“南关,南关,锐士三千!战乱,战乱,明枪暗箭!男儿血海尸山!护我百二河川!”

    听着这个韵调,司空鸣向着南方的天空望去,当日与镇南将军在鸣城饮酒的画面涌进脑海,他没想到想到这方家纨绔小子,也能如此血性畅快。

    五十万将士啊!垒起来可是如同泰山一般!说没就没了!

    司空鸣深深的向着南方鞠了一躬,这一躬是送给镇南将军父子的,更是送给五十万益州好男儿的!

    这时,他的衣角被扯了扯。

    司空鸣扭过头正看到司空长乐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他怯怯的问道:“哥,我们还能回家吗?二伯二娘还埋在那里。”

    司空鸣摸了摸他的脑袋,深吸一口气,回答道:“会回去的,一定会回去的。”

    雪花纷纷,司空鸣家的家仆抽噎起来。

    司空鸣看了看自己的父亲、大哥、三叔,又看了看陈康、唐明贞等人,他握住司空南的手:“照顾好家里!”

    说罢,头也不回的带着陈康等人向着院外走去。

    益州王府,此刻聚集了人山人海的江湖志士,他们从益州各个地方而来,唐门、应如寺、君一山等等,家国涂炭,各路豪杰都愿意为益州一战。大将军把他们单独编制了出来,交由了五方鬼帝之一的唐正东统领。让他们往西南方向而去,如今西关被内外包夹,战事吃紧,正需要人手。

    司空鸣仔细打量这些江湖人士,每一个脸色都是郁郁沉沉,显然都知道接下来都会是一场血战恶战,不少人的眼珠子中都藏不住的闪烁着恨意杀机。

    如此境地之下,司空鸣受命荡寇将军,北上平匪患。他不敢有任何拖拉,司空鸣只带了唐明贞、陈康几人加一百精兵直奔广汉郡樊家寨而去。

    出了蜀郡,司空鸣派遣陈康、吕婉茹二人,飞速赶往鸣门山,把那里的人带往汶山郡会合。

    而自己带人前往樊家寨集结兵力,他的计划很简单,先平汶山,再北上去阳平、武都。

第131章 入汶山() 
司空鸣百来人快马轻骑往着樊家寨赶去,这百来人排成一支纵队,在官道上疾驰拉开就好像是一条线。一路没有人说话,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就算是咳嗽,也是闷着声音,只有马蹄声不断的在耳畔回响。

    听着马蹄声,司空鸣一直在思索着一个问题,西戎挑起的这场战争,他们为了什么?

    仅仅是收回失地?

    似乎没这么简单。

    蛮戎两家从古至今都是敌对状态,就算有短暂的联盟也会因为相互文化的抵触,而用不了多久就分崩瓦解。而这次,他们居然空前团结一致,这场战争中不留余力的投入了他们两方所有的国力,大有孤注一掷的感觉。

    而且战争的本质是为了掠夺,不论在什么时候,这几乎是尘世中不变的真理。再认真的看蛮戎这次突然挑起的战争,却有一些别的东西在其中,就像是单纯为了屠戮发起的这场战争一样。

    在战斗中杀军人,这很正常。你不杀我,我就要杀你,但各朝各代,对于民众都是相对宽容的,因为当权者需要这些人民去创造,去劳动。否则,你就算坐拥万里江山,没有臣民,将会毫无意义,良田万倾,无人耕种也只会沦为山林。

    可他们却走到哪儿杀到哪儿,用尸横遍野、血流漂杵来形容也不为过。

    司空鸣无法理解他们真正的本意,越想越是头皮发麻,他不能推测出蛮戎屠杀老百姓的利益点在哪里,自然也就无法进一步预测蛮戎的行为,不安的种子深深的埋入他的心里。

    经过两天半的快马加鞭,司空鸣一行人风尘仆仆的到了樊家寨。

    令司空鸣没想到的是,这樊勇不仅已将山寨的战备人员、粮草等物资收拾好了,还肃清了整个广汉郡乘乱胡作非为的小股流匪。寨子中绑了五百来个人,这就是他樊勇送给司空鸣的见面礼,虽说都是抓的些不成气候不成气候的家伙,但也算是为广汉稳定尽了一份力。

    经过一天时间的休整,司空鸣收编整个樊家寨,给了樊勇一个荡寇校尉的官职,给了樊子杰一个军司马的官职,让樊勇把整个山寨一起走的,整合成了荡寇与平寇两部,一部两千五百人。

    每部五个曲,一曲五百人,曲设军候管理,由樊勇酌情安排。

    部队的管理除了按照益州军法,司空鸣还加入了特别严苛的要求:“入荡寇军后,之前的做过的事,可以既往不咎,但是此后,若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礼,格杀勿论,无情可求。”

    此令刚刚颁布,在启程前往汶山郡的路上,司空鸣就亲手杀了十好几人,有不礼上级非议将军决定的,有不义兄弟争抢马匹的,有半路窜逃的,有扰乱军心的等等,抓到一个杀一个,有多少惩处多少,司空鸣丝毫没有心慈手软,让军中许多轻视司空鸣的人刮目相看,但这远远不足以让他们服气,要让他们服气还得看这次在汶山郡司空鸣的表现。

    想要别人为你卖命,只靠着小利或者酷刑是远远不够的,酷刑只能让众不散,小利只能让民不乱,而远远不能聚人心啊!将,不能并肩临阵死战,那便不是将!这樊家寨每次遇到大活,这樊勇都是身先士卒之人,所以他才能将这樊家寨打理得井井有条,以至于最后做到不怒而威。

    对于司空鸣,从樊家寨出来还只是个开始,如今别说樊家寨的众人不服,就是从益州王府带出的这一百轻骑也是不服的。

    那被抓到的五百人,司空鸣没有给他们任何选择的机会,分散加入了两部,如今正是益州缺人之时,能招安司空鸣绝不滥杀,他希望等他扫平益州北部的匪寇后,能拉扯出两个军的队伍。

    除了司空鸣从益州王府带出来的一百骑,其余的人根本没有任何制式装备,人手一把陌刀倒是有。而且如今时间紧迫,司空鸣没有任何练兵的时间,之前计划着还想教教他们一些外家刀法,能在厮杀中用到,可当下只能让他们在战场上去自己总结了。

    之所以北上剿匪如此重要,一是益州北地匪寇不绝,此地征缴上来的粮草辎重在运输中就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二匪寇严重影响北地老百姓的日常营生,对粮食的耕作也就会产生影响,影响了耕作也就影响了粮食产出;三是会致使整个益州人心涣散,对益州王失去信心后导致民众流逃出益州,无民了也就无君了。

    司空鸣一行人此去汶山郡,目标便是一个可以与樊家寨比肩的万人大寨,得知一开始就摆出死战的姿态,要拿硬柿子开刀,所以这半道上才有害怕出逃的士兵。司空鸣坚信一个道理,擒贼先擒王,能灭了这个寨子,那么后面的路就会顺遂许多,若是失败,也就是杀身成仁,自己只有这个斤两,怨不得人。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汶山境内,此地匪患严重,一路上司空鸣都顺道击溃了几个人数不多的流匪集团,这也就触动了在这汶山郡扎根的黑风寨。樊家寨被收编而入汶山境内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黑风寨的耳朵里。这黑风寨寨主不仅不怕,而且还公然在司空鸣等一行人进山的路上摆了九十九颗头颅,以此挑衅。

    见到那些血呼啦差的头颅,在道上摆了好几排,司空鸣不仅没有停下,而且为了不延缓行军速度,直接骑马踏了过去。后面的人就只能跟着司空鸣一同上前,将这些头颅踏得细碎,因为是夏天,而这些头颅又是摆在路中央有些时日了。

    腐烂的恶臭顿时在部队中侵散而开,好些个年纪小一点的家伙,闻着这个气味就准备吐,却不想樊勇一声令下:“谁敢耽误行军,军法处置,杖五十!”

    这些可怜的小家伙,只得硬生生把要吐出来的东西给咽回去。

    此情此景自然是落在了黑风寨寨主的眼中,他摩挲了一番他黝黑的大胡子,望着山下快步上山的人群冷哼道:“无视警告,找死!”

第132章 反埋伏() 
黑风寨寨主叫韩全,此人个性好胜好强,雄心勃勃。因为这个个性,导致他年轻时四处碰壁,尝透了失败的滋味,但偶尔也能想出让人感到意外的绝招,凭借着偶有的机智,让他闯出了如今的一番成就。

    他十七岁入寨,二十五岁做到寨主的位置,从那以后盘踞黑风寨已有二十年之久。

    他二十五岁之时原本是这黑风寨的一个柱头,因为前任寨主做事优柔寡断,他计划良久杀了他,并将其嫁祸给了寨子里的转角梁,让黑风寨的另外两梁与之反目成仇。

    瞒天过海做掉了黑风寨的四梁,他名正言顺的爬上了黑风寨寨主的位置。

    从他爬上这个位置之后,二十年以来顺风顺水,把黑风寨越做越大。但他也就此开始飘飘然,越来越好出风头,妄自尊大,容易莫名其妙的发脾气。

    如今在他眼里,带兵的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根本不足为惧。他根本不知道,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就是那小狂徒司空鸣。

    进山的路通向一个山谷,远远的就能看到,两面的山壁陡峭而笔直,山壁上除了嶙峋的怪石,还有被掉在半山崖的一具具骷髅。沉没在树梢后的太阳使得这条道路呈现出一片诡异的景象,让人感觉又优雅、又荒凉,似乎这条路把人引向忘川迷途一般。

    樊勇望了望这条路,快步跨马到司空鸣身后一步左右的距离,他恭敬的道:“将军,这恐怕是条死路。”

    司空鸣头也不回的笑道:“怎的,怕了?”

    听到司空鸣如此说,樊勇微微一怔,看着司空鸣扭回来的头,他也露出笑容:“将军这是有对策?”

    司空鸣又问道:“在你看来左右山头有多少人?”

    樊勇回答道:“如果是我,必定狮子搏兔,用全力埋伏,每座山头至少三千。”

    司空鸣高举右手,勒马而停,他笑着下令道:“就地扎营!”

    说罢回头望着樊勇低声道:“在这壶口悬而不进,夜里你一曲一曲的带人乘着夜色散于两旁的松林中,本营留一曲人站岗足矣,我们守株待兔,今晚黑风寨必会认为我军远道而来,人马疲惫乘着夜色来袭营。”

    樊勇眼睛一亮,望着司空鸣抱拳道:“末将遵命!”

    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开之时,司空鸣又道:“今天务必要重创黑风寨,不求全歼,但也要能杀多少杀多少,下去传令之时,让弟兄们今晚务必打起精神,这是荡寇军第一战,军功双倍!”

    樊勇满脸的喜悦,再次抱拳道:“那就先替兄弟们谢过将军了!”

    随着太阳完全沉入山林,炊烟袅袅而起,一轮新月慢慢的爬上夜幕,青烟伴随着新月的光辉,扩散向四周的山林、石壁、山坡上。

    在远处山谷的山坡上,韩全冷哼一声,望着司空鸣营地这边的星星点点的火光,空气里米饭的味道让黑风寨的士兵们都咽了咽口水。

    韩全越发的确定自己的想法,这敌前扎营做饭的荒唐事,也只有那些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才做得出来,他下令道:“传令下去,让兄弟们坚持几个时辰,切不可见明火,入夜,我们袭营,定要让樊家寨的那些叛徒有来无回!”

    随着新月越爬越高,深沉的夜色中,营地渐渐的只剩下了篝火燃烧的毕剥声,火焰跳动,火星随着热气跳动上天。夜风吹动林边的松树,发出呜呜声,饥饿的马匹时不时的踏着马蹄,并发出低沉的嘶鸣声。

    黑越越的山,莽苍苍的林,悄无声息。

    草木旺盛的益州大地,在初夏季节也有些浸寒,那是一种潮糊糊的湿冷,从皮肤冷入骨髓里。

    ……

    湿冷与寂静,随着新月的高升深沉的扩散开来,逐渐的变为一种难耐的紧张,扣人心弦。对于荡寇军是如此,对于黑风寨也是如此。

    忽然,在韩全一声令下,不是很宽的路上,黑风寨近七千人疯狂的冲入荡寇军大营,除了一曲站哨的五百人立即迎战。各营帐没有丝毫动作,等韩全反应过来自己中计了,他已经一马当先冲到了主营门口。

    他本来是想第一时间看看领头的少年人究竟长什么样,顺便享受他惊惧、颓败的表情,自他当上黑风寨寨主的那一天起,他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看这样的表情,因为这就好像战胜了过去弱小无力的自己。

    还没等他下令撤退,四周的山林山呼海啸,五千荡寇军从松林间鱼贯而出,第一次立军功,人人都不愿落于人后,生怕慢了几步,就少割几只左耳朵。而在韩全挥动缰绳调转马头的时间里,那主营中传来一个生冷的少年人声音:“韩当家,既来之,则安之,刚来就走不好吧!”

    韩全惊讶的扭过头,只看到司空鸣与唐明贞,一前一后的走出营帐,他原本以为这主营中不会有人在,看来他错算了。如此看来,撤兵似乎没有必要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