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入红楼-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弄你,那你等着吧,说不定你哪天在路上推倒了一位老奶奶,都能成为你下狱的罪名之一!

    岂不见,贾府开始败落之后,王熙凤不知轻重的收了史家抄家后窝藏的银子,贾琏很担心,王熙凤还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说“怕什么,当年甄家的我们不是也收了,比这大了多的还有呢。”因此,就连贾琏都知道骂她说:先时就算有人告咱们谋反都不怕,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什么不一样了?在皇帝心中的轻重不一样了。

    被告谋反都不怕,可见像贾府这等勋贵在国朝享受的殊勋!贾府都如此,如今的贾清自然更是如此。

    “好了,你也起身吧!”

    果然,正庆帝不打算以此来论贾清的罪。因为,罪臣在皇帝面前是没有资格站着说话的。

    “谢陛下。”贾清早就跪烦了,闻言连忙爬起来。

    “林如海的病到底怎么样了?”

    贾清心道,要问林如海的病情,你不去问张太医却跑来问我?口中却道:“我义父的身子很虚弱,而且身上还有剑伤未愈,这次又装了这么长时间的病,身体更是弱了三分,如今怕是只能在老家休养了。”

    正庆帝面色不变,显然也知道了林如海收贾清为义子一事了。忽然,正庆帝又换了话题道:“说说吧,这次下江南办事,可有什么想法?”

    江南之地一直都是正庆帝势力最弱的地方,因为那里文臣的势力太强,所以,他想多了解一些那边的情况。他没机会下江南,所有的信息都只能从折子上来看。

    贾清道:“微臣哪里能有什么想法,唯一的感觉就是,扬州的盐商实在是太富了!

    说实话,以前微臣还觉得自己挺富裕的,可是和这些盐商们一比,微臣瞬间感觉自己是个穷哈哈了。

    甚至,微臣觉得,就连陛下您可能也没有。。。。。。”

    “贾将军,不得胡言。”崔文龙一听贾清居然要拿正庆帝和那些盐商比,吓了一跳,赶紧制止道。

第三八六章 派礼物() 
“袭人,宝二爷呢?”

    荣国府降云轩内,俏平儿走到屋里,看到袭人,就问道。

    “喏,那不是?”袭人努嘴示意里间书桌上发呆的贾宝玉。

    “他怎么了?”

    “还不是因为小秦相公病了,他都闷了好几天了,一直这个样子。”

    平儿笑道:“你不用急,瞧我的,我有办法。”

    说着,平儿忽然大声道:“宝二爷,听说你林妹妹回来了,你不去看看吗?”

    “真的?”

    果不其然,贾宝玉一下子就回过来神,惊喜的站了起来,大声问道。

    平儿嘲笑了声,回头看了一眼袭人,意思是: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

    贾宝玉也不探真伪,连外套也不换上,直接就想出门。

    袭人连忙拦住,好歹才给他穿上了一件大红袍子。然后贾宝玉也不说别的,扯起步子就开始跑。

    先到了黛玉屋子里,只有几个丫鬟在收拾整理衣柜、桌椅用物。他就连忙又往贾母的正堂上跑。

    “呵呵,玉儿出门一趟,还学会办事了……既然你给她们都带了礼物,何不就拿到这里来,让我们也看看,你都给她们带了些什么礼物回来。”

    一进门,贾宝玉就听见贾母爽朗的笑声。

    贾宝玉连忙走进去。

    “喲,又来了一个要礼物的了!”

    看见贾宝玉急匆匆的走进来,肚子微隆的王熙凤就笑道。

    贾宝玉却也不理,直接走到黛玉面前。

    “宝哥哥才几个月不见,就认不得她了?”

    史湘云见贾宝玉盯着黛玉瞧,出言笑道。

    贾宝玉道:“当然不是,我只是觉得,林妹妹几个月不见,个儿倒似又长高了好些……”

    贾宝玉说的是实话,而且,他还觉得,黛玉似乎整个人都比以前明媚了许多!这个样子的黛玉,更加灵美动人了!

    谁知,黛玉听了却不满道:“我是长高了好些,可是宝二哥哥似乎一点没长!”

    两三个月,就能看出长个儿?

    “嘻嘻嘻……”

    姐妹们笑起来,黛玉还是那么的嘴不饶人。

    正好此时黛玉给众姐妹带的礼物被抬了进来,于是黛玉也不管别的,直接走过去开始准备派礼物。

    史湘云一马当先,探春等也随后围上去。都是年龄不大的女孩,虽然平时不缺用度,但对于礼物,天生有一种好奇加喜爱。

    史湘云道:“林姐姐,哪个是我的?”

    惜春也道:“我的呢?”

    黛玉却笑而不答,先翻出一个小巧的暖手壶出来,然后转身走到贾母身边道:“老祖母,虽然如今不如先时那般冷了,但这个天儿若是不注意,手还是容易冻僵的,所以我给您带了一个手壶,你说好看吗?”

    贾母笑道:“呵呵,没想到连我也跟着沾她们姐妹的光……好,好孩子,难为你还能想着我”

    虽然贾母自己也有手壶,甚至比黛玉这个好的都有几个,但是,她还是二话不说的直接接过去观赏起来。

    “嗯嗯,不错,样式很好看。玉儿的眼光不错。”

    黛玉一下子就开心的笑了起来。第一次给贾母送礼物,原本她还有些忐忑。见贾母这么高兴,自己也就满足了,然后才转身给探春等人分派。

    “这份是迎春姐姐的……”

    “这两份是探春妹妹和惜春妹妹的……”

    “这一份是宝姐姐的……”

    “喏,这个才是你的……”

    黛玉最后向史湘云道。

    贾宝玉见箱子里的东西很快就被派完,顿时急了,道:“好妹妹,我的呢,我的怎么没了?”

    黛玉白了他一眼,起身将另一个箱子打开,道:“你急什么,你的在这里!”

    贾宝玉伸头一看,顿时道:“怎么我的不一样呢?好妹妹,怎么她们的都是那些好东西,我的就全是这些没用的啊?”

    黛玉眉时眉头皱起,道:“你不要就算了,正好大嫂子的兰哥儿在进学,给他用正好!”

    盖因黛玉给贾宝玉带的是一个笔筒,两个诗筒,两卷临帖,两幅山水画。这些可都是林如海让人给她打点出来的东西,她从中挑了几样好的送贾宝玉!

    这可是他爹送她的东西,偏生贾宝玉还说是没用的……

    旁边的史湘云笑道:“二哥哥还羡慕我们,难道你也要这些簪子,手镯不成?我们这些倒成了有用的好东西了,嘻嘻……”

    说着,还拿了一对手镯在眼前晃,似乎在问贾宝玉要不要……

    贾宝玉却没时间理她,见黛玉真的就要将箱子合起来,连忙用手去卡住,求饶道:“好妹妹,是我错了,这些我都要,你给我留下吧!”

    黛玉哼哼两声,到底松了手。

    上方的贾母一直笑嘻嘻的看着这些小儿女们的笑脸,心中高兴。忽然瞥见惜春拿起来仔细打量的一根金簪子,眉头却皱起来。

    这些东西,可值不少钱呢!

    黛玉一个姑娘家,哪里有这么多钱买这些东西。忽然想起,这般大手大脚买礼物,好像是贾清的风格!

    以前她就听说,贾清给家里的姐妹们买礼物从来都不知道心疼银子的,弄得她们姐妹们屋里的“奢侈品”都成了堆。

    她虽说不是很喜欢这种事,但想着是贾清照顾姐妹们的表现,也不好驳了他的心意。

    可是,她却不想家里的姑娘们也养成这样的“陋习”!将来,她们都是要寻夫家的,若是养成习惯,以后不能持家,如何在夫家立足?

    贾母心里想着这些,倒将原先的高兴减了几分。不过她是个慈爱的人,今天黛玉回来,是个开心的日子,她也不好扫了孙子孙女们的兴致,只准备以后找个机会再好好教戒她们一番!

    “好了,你们姐妹们也好久没见了,下去好好说说话吧。不过,黛玉今天刚回来,想必也有些累了,你们不要打扰太久。”

    “是。”

    众姐妹都各自将自己的礼物让贴身丫鬟拿好,准备到黛玉房间里面说说话。

    “姨妈,这是我给宝姐姐的,还劳烦姨妈给姐姐带回去才好……”黛玉抱着她给薛宝钗的那份礼物,走到薛姨妈面前道。

    “好,我的儿,难为你还念着她。”

    薛姨妈笑着道,接过东西,然后命她的丫鬟同喜收着。

    自从收到薛逍的信之后,她就没再使唤香菱了,这次过荣国府,也没带她来。

第三八七章 议国朝盐政() 
大明宫之内,贾清的陛见还未结束。

    “好了,既然你也看出了盐商之富,那你有何看法?”

    贾清听着正庆帝的话,揣度着正庆帝的意思应该是对这种既定状况不甚乐意,因此道:

    “既然陛下相问,微臣少不得也只有把那浅薄的看法说一说了。”

    见正庆帝点头,其他人也静穆聆听,贾清接着道:

    “盐商之富,在于盐业之重,首重在人,次重在利!

    首先是人。自国朝建立以来,大楚的百姓已经历经近百年的太平盛世,人口何止两万万!而人,岂有不食盐的道理?

    微臣粗略估计,咱们大楚百姓一个百姓每天消耗的盐,包括吃的和浪费的盐,平均一年的消耗不会低于十斤!

    如此算的话,每年就是二十亿斤的盐消耗量。而据微臣所知,如今市面上的官盐普遍在六十到七十文一斤,以六十文计,那就是一千二百亿文,折合下来,刚好差不多一亿两白银!

    其次,虽然盐卖价很高,但是其生产成本却低的可怜!平均一斤盐生产出来,所费人工成本不到三文钱!(盐也不谈什么原材料成本,取自大自然)

    如此算下来,不过三四百两的成本消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这足足一亿两银子,可以说就是盐业的纯利润!何等暴利?

    而微臣还听说,往年朝廷征收的正课税银,一年不到一千五万两!如此,也就难怪盐商们能集成堆山填海般的财富了。”

    正庆帝等人静静的听着,在座之人对于盐业暴利,都是有了解的,只是哪怕了解,再一次听人如此阐述出来,依旧有一种震撼的感觉!一个行业造就一亿两银子的利润,何其可怕!

    崔文龙曾经在户部历练过,虽不在盐司,当对于盐业的了解还是要胜过他人。

    “贾将军的估计已经算是保守的了,事实上,盐业利润之重,肯定不止一亿两白银!

    不过,正课盐税已经不低了。每年朝廷在盐业上的岁入也不低了。一千五百万两,已经远远超出包括铁业在内的所有税种,仅仅只在农税之下。再多,就是与黎庶夺利了。

    朝廷要做的,其实也不是再增加正课盐税收入,而是要想办法压下盐价。

    六十文以上一斤的盐价,对于穷苦百姓而言,还是过重。”

    降低盐价?太难了!

    朝廷的盐税正课是一引三两银子,一引三百斤,也就是一斤十二文左右,加上成本,本来也不多,才十五文……

    但是,为了完全控制盐业,在各地的盐道衙门(不是盐政衙门,一个是管事的,一个是做事的)可是养了大量的盐吏的!盐吏们的雇佣银子,朝廷可是不管的。于是,盐道衙门就可以额外再向盐商收取一些税银维持盐道衙门运转,称之为杂课,这是合法的。

    这且罢了,重点是,为了得到盐引,这个表示官盐身份的玩意儿,盐商们还得向九边之地运送粮食,送的多的,才能得到更多的盐引,称之为捐输,此其一。其二,每年盐商们还得向各种“权贵”孝敬银子,这是暗里的规则,每个能做大的盐商都得遵守。其三,某些地方还设有关卡税,这个因地方而异。其四,将盐从盐场运送到特定地方进行销售所费的运输、销售成本。其五,盐商所需赚取的银子……

    凡其种种,造就了官盐的高价!没办法,官府若是要求降低盐价,保管很快就会私盐横行……而官盐却卖不出去,因为,没有赚头的事谁也不会干!

    事实上,就是如此,民间的私盐也是屡禁不止的!这一点朝廷也是心知肚明。毕竟,就按保守估计,朝廷每年入账的正课银两的理论值也该达到二千万两(一斤抽十二文),其他的哪里去了?肯定是私盐那里漏掉了嘛!

    “崔大人说的是,只是,想必崔大人也明白官盐的价格为何会如此高,要想降低官盐,在下官看来,根本不可能,除非……”

    听贾清说到除非二字,其他人无不凝神向他!降低盐价的难度,众所周知,不然朝廷盐业也不会维持几十年不变了。可是,听贾清的意思,莫非他还真的有办法?

    连正庆帝都忍不住道:“除非什么?”

    要是别人问,贾清或许还敢卖个关子,可是正庆帝发问了,他只得老老实实的道:“要想改变盐政的现状,除非打破盐商们垄断经营的现状!”

    “打破垄断?贾将军的意思?”

    “现在盐业之所以沉疴难除,无非就是因为在盐商行当之间形成了一块一块圈划好的地盘,为了守住各自的地盘,盐商们不得不向各地权贵、官府送孝敬银子!但是,自古言,羊毛出在羊身上,花了本钱,岂有不加倍捞回来的道理?

    当然,打破这个垄断状况不仅可以抑制这一个导致官盐价格变高的因素,更关键的是,它可以有效的压制盐商们的利润!只要一个县,一个州府,甚至是一个省份不再只有一家或是几家商铺可以卖盐,而是每一个商贩,只要愿意,都可以从盐场拿到盐,然后又可以随意到缺盐的地方进行售卖,盐价,自然就下来了!”

    贾清说的轻松,因为他深深的知道,只有竞争,才是最合理的市场调节方式!

    盐业暴利不假,若非如此,朝廷也就不会将其列入官营行业了!说白了,朝廷就是盐业垄断的发起者,是盐价高的主导原因。

    这一点且不论,贾清可不敢说让朝廷放弃这一个钱袋子。但是,挤压盐商们的利润,那就毫无问题了,也是正庆帝等人所想之事。

    崔文龙皱眉道:“若是人人皆可以贩盐,朝廷又该如何管辖,到时候岂不私盐泛滥?”

    贾清摇摇头道:“用特定的盐商去贩盐,解决不了私盐的问题!就算全天下只有一家盐行,只要朝廷还要收盐税,就免不了私盐的存在!

    况且,又不是说改变盐业官营这个制度。所有的盐,还是要实行民制,官收,商贩这一个流程。朝廷只需要强制要求所有的盐都要从由官府管辖的盐场去拿,只要去拿,就会纳税,也并不会对盐税的征缴有何不利的影响。”

    崔文龙皱起眉头,贾清的话似乎有些道理,只是这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不是一个智者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得让人好好想想……

第三八八章 回府() 
“若是免去了那些盐商们的特权,那每年边关之地缺粮的事情又该如何解决?”

    崔文龙说的这个问题,也是盐商集团最初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国朝九边,屯军近百万,且大多都是贫寒之地,每年都需要朝廷供给粮食。又因为地域南辕北辙,运输极为不便。

    后来,朝廷就想了个简单省事又省钱的法子,瞄上了盐政。盐业不是利润大吗?那好,你若是想要从这里面捞一把,你就给我每年运一定数量的粮食到九边去,由此获得从盐场取盐到指定区域售卖的资格。

    反正对于朝廷来说,让谁来售盐都是一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