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手一摸沈伯谦的额头,吓了一跳,这额头都能摊鸡蛋了!
“大姑,陈姥姥,小妹,你们快来,伯谦哥他发烧了!”
他这一嗓子所有人都听到了,几乎是眨眼功夫,人全部到了沈伯谦的房间。
七手八脚的一通忙乱,杨风跑出去请村里的大夫;
小妹端了凉水,拿了毛巾。
姥姥和徐大姑一人一头坐在沈伯谦床边,一个给他擦脸,一个给他擦脚,降降温。
不一会儿,杨风带着人一溜小跑的回来了,后面还跟着李孝正。
大夫给看了看,也给开了方子,让杨风去镇上抓药。
不过,他也特别说明,说要是三服药吃下去还不见好,就让他们去镇上或是去县里请大夫。
刚说完,沈伯谦醒了,一张嘴却发现自己哑了。
陈老太太扶着他,给他喂了两杯水,他才勉强能出声:
“请青山大哥去抓药,杨风你抄份方子,带着去刘家,就说我病了,请刘老爷帮忙找个大夫来帮忙看看。”
说完一抬头,看着大夫道:“叔,不是信不过你,家里一大摊子,我病不起啊。”
大夫连连点头:“是是,我也想着最好能去县里找个大夫看看,不然我自己都不放心。
你可不能病,咱村里孩子们还都指着你呢。”
说完又交代了陈老太太她们别给沈伯谦吃油腻东西什么的,之后杨风带着方子送他出门。
这时候,姥爷和杨大爷回来了。
一听沈伯谦病了,俩人跑去看了后,当下决定一个跟着去镇上抓药,一个跟着去县里请大夫。
两边都很顺利,上半晌药抓回来熬了,沈伯谦吃了就睡了。
他刚睡着不久,一辆马车到了沈家门口。
下来了风尘仆仆的四个人,除了杨风、姥爷和刘管家外,还有个老大爷,相比就是大夫。
一下车,杨风直接背着人就进了内院,一路跑着到了沈伯谦的房间。
老大夫诊了脉,看了看沈伯谦的情况,说:“只是普通的伤风,他年轻,少生病,这才显得特别突然,也特别严重。
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我保证退烧。”
老大夫这话一说,沈家上下才算是放心。
家里几个人才算是有心情提大夫安排住处。
刘管家说,这是他家老爷的意思,让大夫先住下,等沈伯谦大好了再回去。
沈家几个人自然是没有意见。
既然来了客人,总得招呼一下,况且他们一早起来也都没吃呢。
几个人忙了一通,总算是吃了饭,也大夫安顿好。
刘管家看问题不大,打算回去给刘老爷说说。
他刚走,陈家大姐带着儿子来了。
原来,杨大爷和王青山去元宝镇抓药的时候,被马家的邻居看到,陈大姐一听就急了。
还以为是她爹娘病了,急匆匆就赶来了。
结果一看,居然是自家外甥病了,这下子她更心焦。
让儿子回家抱个信儿,她就住下来帮忙。
不过,刘家请来的老大夫眼光的确有够准,第二天一早沈伯谦的烧就退了。
人也清醒了,一早上起来就嚷嚷着饿。
就着小磨香油拌的爽口凉菜,一口气喝了两碗小米地瓜粥,才算是没那么饿了。
他也知道,刚好不敢猛吃东西,就没再继续喝下去。
不过,也不能老躺着床上,可出去别说姥姥姥爷,就是杨风一个人就把自己盯的死死的。
这一生病,家里个个都把他当成小孩子来管了。
沈伯谦也是郁闷,早上吃了粥,洗漱之后在沈家内院转转。
刚走了几步,就看到二姨一家急匆匆的进来。
也是昨天她们村有人到元宝镇,看到陈家大姐一脸焦急的往李家坪方向走,告诉了二姨。
她也以为是老爷子或是陈老太太不舒服,急得很。
昨晚一家人忙大半夜,今天不到三更就出门了。
大姨、姥姥她们先把二姨一家安顿了一下,吃着饭说了说沈伯谦突然生病的事儿。
虽然他现在好了差不多了,但这场病毕竟是来的突然。
几个人都不放心,说改天要去庙里面拜拜。
好让佛祖菩萨多保佑沈伯谦,保佑沈家上下平安。
她们几个说的诚心,听的人也听到心里去了。
起码沈伯谦是听进去了。
这段时间他都在考虑一件事,但又担心实施起来家里人受惊吓,这次生病也算是个机会。
倒不如一步到位,省的以后麻烦。
想到这里,他去厨房转了一圈,不过很快就被沈家现在的副厨师长,杨小妹给赶了出来。
但是他还是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看着他吃了早饭,起色越来越好,沈家人高兴。
村里几位熟的也来看他,看他好了许多都很高兴,不过也都说让他好好养身体,别着急想学堂的事儿。
结果,到了中午刚吃完饭,沈伯谦就说不舒服。
一家人急忙把他扶回房间躺下,老大夫也过来,看了看舌苔、看了看眼睛,都没事儿,可一切脉,老大夫吓到了。
急忙问他们村里是不是也有大夫,说想让他一起来看看。
沈家人一听就有些急,这可是刘家请来的,听说是县里有名大大夫啊。
李家坪的村医一到,也给沈伯谦切了脉,也是有些愣住。
俩大夫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的,不知道说啥。
这脉象也太奇怪了,时有时无,时大时小,还偶尔跳脱一下,这分明是病入膏肓之象啊。
可这人除了说难受,也看不出什么不对的,这实在是奇怪。
俩大夫又各自切了一次脉,还是老样子,俩人有些严肃的请沈家人外面说话。
他们把刚才切脉的情况一说,沈家人都傻了。
什么叫做脉象不稳,时有时无?
没了脉那还得了,就是他们不懂医,也知道这人只有死了才没脉搏呢!
伯谦这刚才还跟他们一起吃午饭呢,怎么一会儿就说人病入膏肓了?
倒是他本人,十分淡定,一直说他好多了,没事儿。
但他越是这么说,其他人就越是担心。
可这俩大夫看了半天,愣是看不出什么毛病,最后还是徐大姑一句话,让大家拨云见日。
“伯谦这不是冲撞着什么了吧?”
这一句话,让众人心绪大定,这有了头绪就好办啊。
姥姥当下就说,要去请隔壁村的神婆来给看看,可被沈伯谦拦住了。
神婆?有没有搞错,姥姥你可是我亲姥姥啊!
我这小命还想活长点儿呢。
“我这毛病古怪,若真如大姑所说,一般神婆怕是没用,还是去请位高僧来看看更加妥当。”
☆、第77章
76…星回大师
沈伯谦这个提议得到所有人的一致认同,就连两位大夫都点了点头。
实在是他的症状太过诡异,除了用鬼神之说来解释外,其余的实在说不通。
一扫沈家人的反应,沈伯谦知道事情成了三成,接着说道:
“当初我请永宁寺两位高僧给我娘超度,前年底又去给爹娘和爷爷他们立了牌位,供奉香火。
所以跟主持大师也算是有一面之缘,倒是去那里请位高僧更好。”
“对对对,永宁寺在清水县是头一份,一定行!”姥姥焦急着连连点头道。
事不宜迟,身体的事儿可是耽误不得。
沈伯谦当即命杨风磨墨,亲自写了书信封好,顺手放了个书简进去,让他带给永宁寺主持。
并且叮嘱他,永宁寺主持脾气孤高,书信千万不可拿给别人看。
杨风点头答应,拿了书信就驾车出发。
沈伯谦在永宁寺给沈家人立了牌位不假,可说跟主持有什么缘分,那其实是骗人的。
也不能说完全是骗人,七拐八拐起来,他们也能套上点儿交情。
因为,他曾经无意得知,永宁寺主持跟封老头是故交。
封老头对他的形容只有一个词,狂放不羁。
但同时也强调,他能为朋友两肋插刀。
虽然很难想象被封老头形容为狂放不羁的人是什么样子,但沈伯谦还是秉承着那句老话——
有熟人,好办事。
所以,他以封老头师弟的名义写了书信,还拿了封老头送他一枚书简做信物。
封老头自打在李家坪住下,在沈家蹭吃喝的时候看到沈伯谦在做东西,其实就是给刘家完善他能记得的起来的棉纺织工具。
看到成品后,他十分向往,吵着要学,但资质太差!最后就学会了个做书简。
学会后,为了显摆做了不少送人。
其中就有几枚是专门做了送给那位主持的,这也是沈伯谦知道他们有交情的原因。
而且,当时封老头为了测试谭四的速度和耐力,是让他一路跑着去送,还要他当天来回。
那来回两三百里路呢!
谭四跑回来的时候累的都没人形了,江七为了这个也数落了封老头十来天。
不过,想必那位主持师傅的印象也颇为深刻。
沈伯谦信里没说什么事儿,只说想请他派一位信得过的高僧来帮忙。
事情异常的顺利,第二天一早,杨风就带着人回来了。
不过,他的情况也不必当初谭四好到哪儿去,小脸儿憔悴的很,可还是硬撑着忙前忙后。
因为,来的可不是什么普通僧侣,而是永宁寺主持——星回大师。
看他小脸蜡黄蜡黄的忙着,沈伯谦心里有点儿难受。
不过,这会儿劝也是白搭,还是先把这位星回大师招呼了再说。
但这也不是他能说了算的事儿,因为自从星回进门,沈家上下就在围着他转,沈伯谦想私下说句话都不能。
好在,大师就是大师,几句话就安抚住了沈家人。
不过,封老头说的也没错,他的确狂放,上来一句寒暄没有,直接就是:
此事交给我,你们尽管放心。
没事儿都出去吧,这里有我就行。
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在这里也帮不上忙。
闲着的话,上好的素斋先备一席来。
最后对着杨风来了一句,还不去睡觉,你找死呢?
他的话虽然不中听,但沈家人听了却是安心。
要不说人家是大师呢,这肯定是心里有底气,说话才这么硬气啊。
好吧,沈伯谦无力的吐槽道,宗教脑残粉看来是不分时代和种族的。
遣散了沈家众人,星回一人留在沈伯谦的房间。
看了他半天,许久说了一句:“你想要我帮你做什么?”
沈伯谦被他盯的心里发毛。
丫的,这老和尚眼睛有毒,看的人无所遁形,简直有种想把所有的秘密都掏出来的冲动。
面对这样的人,想耍小聪明那是找死。
于是他老实交代自己的打算。
首先,他是装病的,不过,说起这个他还有点儿自豪。
星回一来就给他切脉,但他眼中一闪而过的疑惑说明,他也不知道自己脉象奇特的原因。
看来,经验还是非常重要的嘛!
起码自己这个医学白痴,靠着一颗小土豆糊弄了两位大夫和一位懂医术的高僧。
果然,他一说自己装病,星回就十分好奇的问怎么弄的。
他也颇为自得的解释了一下:
在胳肢窝里放个土豆,只有用力得当,短时压迫到手臂上的动脉血管,脉象就会不准。
随着力度变化,脉象还能时断时续,时大时小,混乱不堪。
不但是土豆行,鸡蛋也可以。
只要找个硬的东西压迫动脉,减少血液回流,脉息就会变弱,或者变滞,产生这种效果。
之所以放在胳肢窝,那是因为隐蔽。
而选择土豆,则是因为他病了后被限制行动,石头什么的合适的院里不好找。
再说,他也觉得有点儿脏。
鸡蛋虽然好,但家里的鸡蛋不管生熟,都是有数的,很难拿了不被发现。
倒是土豆,一是厨房有,二是小妹在自己的影响下,爱干净,都是洗的干干净净的晾干了才拿到厨房存着。
而且土豆一般都是放一小筐在厨房,拿一两个也很难被察觉。
简直是完美的犯罪工具。
他说的眉飞色舞,但星回却听到有些头大。
这个人怎么跟他从刘家了解到的,和师兄想的都不太像啊。
刘家不都说他温润如玉,端方君子吗?
怎么感觉这么不可靠呢?
不过,师兄算无遗策,一定不会出错就是了。
能力强的人脾气总是会有些古怪的,师兄不就是,自己不也是这样吗?
还是先听听他想干什么。
接下来沈伯谦的话更是让他眼界大开。
不说以前师兄弟们在一起的时候,就从他二十年前到永宁寺开始,尤其是十八年前接掌永宁寺主持之位后,这些年来,他见过的人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他自问也算是见多识广,形形□□的人应该也见识的差不多了。
可这样的,还真是第一次。
就为了不让刘家小姐进门后受委屈,他现在能弄这么大阵仗,骗了一大家子人。
这得情根深种成什么样儿?
从没见过媳妇还没进门,就先算计一家子,让一家子人以后都对他媳妇感恩戴德的。
这刘若兰可真是上辈子烧了高香了。
。。。。。。
星回大师想了想,要不是师兄说一定要全力相助此人,他早一甩袖子走了。
可现在,得帮。
不过,反正这小子已经把计划想的挺周全了,自己就陪他演完这出戏。
但真是想不明白,师兄让自己在清水县蛰伏了这么久,就为了看护一个刘家,这么多年再也没有别的吩咐。
好不容易有信儿了,又让他看着进出刘家频繁的这小子。
还说什么,刘家找到的这个人事关重大,他要做的所有事自己都必须竭尽全力的配合云云。
还特别最后强调,说但凡此人的事,任何疏忽都不能有。
不过,师兄肯定没想过,这小子会让自己帮忙做这种坑蒙拐骗的事儿。
俩聪明人合作,事情自然很顺利。
星回大师不一会儿从房间出来,说他已经出手压制住了沈伯谦体内的邪祟。
但又不无遗憾的说,邪祟道行深厚,他也只能压制一时,必须要找到沈伯谦的命定之人才行。
不过,他很奇怪,按照沈伯谦的面向,他有一个死劫,却不知道是如何躲过的。
若是能找到帮他化劫的人,或许也有办法。
他这几句话说的,沈家人的心是放下来提上去,提上去又放下来。
不过,化解死劫,那不就是刘家老爷吗?
姥爷当即就说,他再跟杨风亲自跑一趟刘家,请刘老爷帮忙看看。
毕竟,宝贝外孙的邪祟虽然被大师制服了,但可不能让大师随便离开。
万一又跑出来呢?
还是请刘老爷帮帮忙,来一趟。
他正准备请王青山去套车进城,进来了两个人。
都是熟人,一个是刘近南,一个是他的贴身护卫蒋英。
沈家人一看,可是乐坏了,这不是想什么来什么吗?刘家少爷跟伯谦那是好朋友,请刘老爷出面的事儿,要是有他帮忙说和,这不是更容易吗。
结果,他们还没说话,星回大师倒是先开口了。
“奇哉,奇哉,这位公子,冒昧问一句,你的生辰八字可是?”,说着他在刘近南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刘近南一听,双眉紧锁,诧异的看着他,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你是谁?”
星回大师淡然一笑道:“看来我说的是对的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说着向沈家众人一拱手道:“你们不必再担心了,沈公子的命定之人已经找到了。
只要他们二人结为夫妇,沈公子必定万事无忧,福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