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只能说是可耻的流言了。他暗中挑了大拇指,不愧是世家名门出来的。(。。)
ps: 作者有话说:今天发文之后,才发现今天上架了!于是我就再发一章了,很是匆忙!!!
第一百五十二章 流言()
“流言?”王瑞端坐下来,“请坐,我王家昨天刚回到祖地,还不知道有什么流言?不知道这位官爷能否解答一二?”此刻王瑞用手一点椅子,反客为主,请小吏坐下。
小吏闻言坐下之后,才后知后觉得反应过来,自己竟然已经听命坐下了,他有些郁闷的发现,这个叫王瑞的也不是寻常人。于是暗中咬了一下牙齿,把眼睛避开王瑞,一股气说出来:“现在整个太原府都传遍了,王氏的人个个都是功夫在身,要是得罪了王家的人,绝对是站着进来,躺着出去。”
“站着进来,躺着出去。”王瑞有些好笑的重复了一遍,压低了嗓门,然后笑不可仰,爆出很大声的笑声。“那是那是!给王家作对的,可不就是那样下场!”一边笑着,一边王瑞心中说:这都便宜那帮混蛋了,大娘子的手段可不只是让他们轻轻松松地死,绝对是让他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妥妥地让他们觉得能痛快地死是一种幸福。
小吏脸色一下绿了,接着一下子又变得惨白,“王郎君,你们王家。”话到此他没有再说下去,毕竟他还想活着,他不想站着进来,躺着出去。
王瑞停下了笑声,正色道:“王家向来是遵纪守法,官爷不会真的认为王家会草菅人命吧?你可以去官府查查,王家可从没有随便要人命的规矩。”王瑞没想到碰到一个有些胆小本分的衙门中人,还是解释一句:“俺家大娘子说过。人命大于天!规矩既然已经立下,那么就不要轻易去触及。”
王瑞现在还记得大娘子在布置任务时,让他们钻读律法,说只有通读,才会发现法律法规的漏洞,才不会被人抓住把柄,也不会触犯律法。被留在北朝,本身就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在将来的北朝皇帝的眼中,只怕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必须掌握足够强大的生存本领。而大娘子之所以还把人留在北朝就是因为。原本的产业就在那里,而且近距离和北朝打交道,也是一种磨练,有利培养出能在将来把握全局的人才。
大娘子培训出各个方面的人才。这次之所以会派他来办事。主要是因为他的谋略。还有他的大局观。大娘子就曾说过,留在北朝的王家人,现在是最主要是在北朝的地界上扎下牢牢的根系。就算是王家将来远赴他乡。那么被留在北朝的王家人依旧不会被欺压。其实既然王家早有搬迁的打算,那么王清就不得不打算一二,武力的打压就是其中一种,务必给人留下王家人不好惹的影响!与此同时皇家会不会打王家的主意,应该会!王家只怕是现在就是皇帝陛下的隐忧,一旦王家持续增长下去,那就是炮灰,是被围攻群殴的主。皇帝当久了,就会变成一种非正常人类的状态,那种天下万物拜服于脚下的状态下加持的皇帝陛下,怎么肯能放任王家游离在皇权之外。
王清虽然无意王家成为皇家,毕竟权力是把双刃剑,并不是每个人适宜掌握它,她没法保证后代会不会出南梁国主样的人物,所以根本就没打算执掌天下。但经历后世洗礼的她,怎么可能让自家的后世亲人去做蒙古帝国的三等、四等公民呐!开啥子玩笑!再还有就是满清皇朝的奴才!对了,还说错了一点,就是汉人是没有权利在清朝的皇帝面前自称为‘奴才’的。
王清清醒的看着,当皇帝想把手中大权独揽,亦或者是大权交与宦官、外戚以及亲信大臣时,朝中的有识的大臣也只能在所谓的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上败退了,最大的反抗也就是撞死在大殿之上,亦或者是挂冠归去。因为自有一大批符合皇帝心意的人想取而代之,他们想当官,即使是踩着同胞的血肉,也不介意。
王清之所以看不上后来的理学大家朱熹,就是看他人品有毛病,不说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高论。就看他为了灭和自己不是一个派别的对手,毫不客气命令官妓严蕊诬陷他人,严蕊不听从,就百般迫害,王清服了!更别说朱熹的屁股老不干净,后来竟然被某些人称为朱圣人!
王清每每想到这个就想吐,孔夫子开创儒家学派,被称为圣人也就是是了,连后来的孟子也不过是‘亚圣’。要是这样一个人品有问题的人能叫圣人,王清也只能套用赵日天的话说不服了!简直是没天理了,这样一个唯恐女的活还不谦卑的男人,是什么圣人?他简直就是一代挂羊头卖狗肉的典型代言人。集学识渊博、衣冠楚楚、肚子里别有一番天地为大成,最终是高官得做,骏马得骑,还收了一大帮徒子徒孙,可谓是赫赫有名。
是的王清很不待见这个朱熹,在他之后,寡妇改嫁都是罪了,以至于在后来,民间形成一个传说,寡妇改嫁之后死了,前夫和后夫在阎罗殿都抢着要,阎罗王就让小鬼把寡妇一割两半,一鬼一半,这可怕的传说就慢慢的流传开来。
要按这世上给女人的规矩活的话,几乎是不给很多女人留活路。比如说这寡妇,她改嫁,就不符合‘一女不嫁二男’这规矩。那她不改嫁,让一个拖儿带女的女人怎么活?那就要抛头露面,好像也不太符合规矩。但不做,全家人都要死。总之,这条条框框的规矩就是紧紧禁锢女人的枷锁,左也不合适,右也不合适,简直是不给女人独自生活的活路,只能做男人身上的菟丝花。
王清当然知道在一个原有的氛围中长大的人们往往会被同化,就如同后世中把一个华夏人扔到欧美地区,和在本土比,绝对是学英语是一日千里。所以才会有另外开创新天地的念头,总算是因为多年动乱的缘故,现在的人们的心思更多的是放在怎么活下去,此刻还是比较开放,简直是天赐良机啊!
王清之所以产生这么多感慨,就是因为今天她也带着弟弟王澈他们进城了,而且很是听了一把流言。什么王家都是膀大腰圆的人,当然包括鼎鼎大名的承安公子和大娘子。是的,王清都没有想到自己已经出名了,相传她是杀人不眨眼,相当的心狠手辣!据说甩鞭子甩的很厉害。
还有就是王家人也都是不好惹得,一旦犯到了王家人手中,绝对是站着进来,躺着出去。王澈气的七窍生烟,脸色铁青。王清却老神在在,如同没有听到,人们在传播流言的时候,常常加以脑补,添点油,加点醋,根本就不用和他们客气,直接上去算账就是了。
王澈站起身的同时,就见王清手一扬,一道白光闪过,“诸位说了这么多话,应该很渴了吧?我们太原王家承蒙诸位的照顾,就请诸位喝杯茶,以免诸位说话太多渴死了。”这个声音很是清冷,就如玉石相撞,让整个茶楼一下子安静下来,甚至那声音还加重‘渴死’两个字,于是乎茶楼的上下人等大都僵坐于座位上,暗自着急,怎么太原王氏的人来的如此之快?恨不得时间倒带重来,那么他们一定呆在家中不出来!(。。)
第一百五十三 蜚语()
原来他们的消息是王家这几天到,但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自家说闲话的时候被抓个正着。这时,就听王澈冷笑了两声,“呵呵”,同时双掌拍在一起,鼓起掌来,“别人常常说有些女人长舌,也就是所谓的长舌妇。怎么今天我到是没有碰到长舌妇?倒是遇到一群长舌男。也不怕风大闪了自己的舌头,不知道还有谁还想接着往下说?嗯!我倒要亲耳听听你们是怎么说太原王氏的?来呀,谁先来说说看?”
王澈实际上是一个很有颜的少年,练武多年让他的身体挺拔而又匀称,但此刻眼睛中跳跃着火光,给那张俊秀的还有些婴儿肥的脸平添了几分威严。在他的目光的扫视下,不少说话人更加努力缩小自己的身躯,以免自己个体积过大,被人点上。
王澈向前走,走过的地方有人不自觉得舒了口气。一直走到一个桌子边,那张桌子的最中间竟然还有一把白色的茶壶,再加上另一把,就是两个壶。王澈看向中间那把壶,已经是半露在桌子上,还有一半在桌面以下,不少人的目光已经被吸引过来。看到这个场景,大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好吧,就算是茶楼是做买卖的,没有使用什么红木、花梨木之类的硬木,但应该也会选用不错的木料。怎么可能让人家一个茶壶就给砸出一个大洞,这又不是豆腐渣工程,被人轻轻一捅。就出了一个大洞。有人不信邪,朝桌面一拍,差点把自己的的手给打折了,痛的眼泪都要流下来。
王澈看一眼那个人穿着打扮是平民的打扮,看料子倒是有些钱的样子,不过脸色黯淡,眼睛下面挂了两个黑眼圈,故意反着话说:“这位大人,好几天没见,你可是变得精神了不少。”那个人刚想否认。就听王澈慢悠悠的说:“宁镇时。大人看上去没有那么蠢呀!”
王澈的话一出,那人顿时变得惨白,连原本的板凳都坐不住了,“扑通”一声就掉下来。王澈冷冷的看着。“这些流言蜚语都是你们搞出来的?”那个已经一眼看见王清。刚才茶壶落在桌子上的时候,他就感觉大事不妙,在这世上除了王家谁能做到。不过他还是心中有些幻想。希望事情不要发展到说人坏话被人当场抓住的地步,可是不是幻觉,自己真的要落在那个心狠手辣的女人手里。
王清已经举起手上的茶杯,“怎么?地上躺着很舒服?以后想一辈子都躺着?”她的话传到了躺着的人的耳朵里,就见他一个鲤鱼打挺的蹦了起来,然后跪了下来,膝行在王清的座前:“王家姑奶奶,是小的放肆了,就请姑奶奶把小的当个什么放了吧。”话语到了后来,想起来中间有个字太不雅,就含含糊糊的带过去了。
“给我站起来,我最烦别人跪在地上。”王清瞥了他一眼,吓得那人急速的爬起来。这是就见王清缓缓的说:“不过在人背后说别人坏话,总是要受到惩罚的,不然的话不就是助涨流言蜚语的传播了吗?那么刚才在茶楼里说王家坏话的人一个都不能少,统统跑不了,所以你们都做好接受惩罚的准备了吗?”
茶楼中很是寂静,双方的对话都听的是一清二楚,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的集中到了王清的身上,她还是握着那个茶杯,“那么除了他,还有谁想自个站出来,不然的话就让我亲自动手请出来?”王清似乎根本就没有感觉到别人的注目一般,眼睛只注意着手中的茶杯。
其实其他人很想起来反抗,但突然之间,自个身上仿佛突然之间沉了几分,那个朝廷密探在一旁挤眉弄眼的,于是和他一桌的就都站起来,王清开口了,“那位穿蓝衣的客官就不用了,虽然你和他们同桌,但并没有开口说话,和你没关系!”
在众人青红交错的脸色中,蓝衣人愣了一下,就听王清缓缓的说:“还有人出来吗?要是自己老实的出来,就半个时辰的惩罚时间,要是让我亲自请出来的话,那就两个时辰的惩罚时间。你们听清楚了,王家可是说到做到!”
于是整个茶楼的人一阵忙乱,几乎都站起来了,就见王清说:“算你们识相,不然的话!”话到此处,她冷哼了一声,“你们的惩罚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围着太原城跑半个时辰,一个是站在茶楼的门口,对着人喊:‘我是长舌男,喜欢传流言蜚语’,你们可以二选一。”那些男人们刚想说话的时候,就见王清用手指打了个榧子,一条黑影就钻了进来,“为了防止某些人偷懒,就让它监督跑半个时辰的人,跑的慢的可要被它咬啊!”
众人一看,竟然是一条狼,吓得不少人就想跑,“它是条狗,不是狼!看它的尾巴。”王澈已经把茶壶拎了回来,在一旁凉凉的开口了。这时人们才注意那只动物的尾巴,但是在心中要哭死,这只狗这么凶,这么像条狼,跟它一起跑的话不是找死吗?
于是乎原本打谱跑半个时辰的都改了注意,还是在茶馆门口喊话吧!虽然丢脸,但没有生命的危险。那么决定跑的就剩下密探一桌了。他们不得不跑,要是敢喊话的话,就等着上头的人治罪吧!
王清摸出一锭十两的银子,就见她双手慢慢地移动着,于是那锭银子就在它的手中变换了形状,很快的就捏出来一个寿星的模样,众人的眼睛差点掉出眼眶外。好吧好吧!纯银子是有些软,但绝壁不是面团!而且已经是银锭子了,也就更不软了,“刚才损坏了茶楼的桌子,还有茶钱,不知道这些银子够了吗?”王清把银寿星放在桌子上。
老掌柜的几乎要弯下自己的腰了,这位娘子气场之强盛,让众人的眼睛都不敢瞄一眼,“大娘子光临本茶楼,真的是蓬荜生辉,这些银子已经太多了。”他有心不收,但以他多年的经验来看,王家绝不会做这种因小失大这件事,为了省几两银子就不付账,传出去不好听。
王清站起身,“因为事关王家,所以我们有些鲁莽了,老人家请起。多的银子算是对老人家的压惊钱,也算是赔礼。走吧!我们还有别的事。”说完她当先而行,原本挡在路上的几乎是自觉的让开了路。
“不过,再有想当长舌男的,要是被王家再抓住的话,惩罚加倍!”留在最后的王澈背着双手,“当然要是想要逃避惩罚的,那么就去和小黑跑一跑,看谁跑的比较快!现在开始惩罚吧!我做监督!”
走在最后的王澈走到门外,双脚一跺地,身形一闪,就上了屋檐,“快点出来,你们难道想要我进去请人?”说话间,还夹杂了利刃划过的破空声。吓得留在茶馆中的人挤成一个团,“一个个来,我开始数数了,一,二。”随着报数声,那破空声明显的加快。(。。)
第一百五十四章 蜚语2()
密探们还有些郁闷,要知道官府中人在平民百姓面前向来就是无往不利,几时吃过如此大的亏?好吧!他们之所以一再忽略王家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是因为曾经的世家名门,他们也不是没有见识过。结果到了王家就已经踢了n次铁板,这才明白过来,有句话说得好:就是所谓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败了,败给了他们曾经以为不过如此的王家。
这时有人拍醒了他们几个,他们才注意到外面已经开始计时,愤愤然瞪了一眼刚才提醒他们的那个幸运儿,他一向是个闷葫芦,不爱开口说话,常常让人忽略掉。此刻到让他逃过了一劫,就是提醒了他们不会再加罚,他们也不会感谢他。同时急冲冲的喊道:“出来了,出来了。”一溜烟排成一队冲出了店门,他们的同仁跟在后面,再后面是那条叫小黑的狗。
“你小子,够意思!”觉察到那个沉默的人也跟着一起跑了,原本沉着的脸也放晴了,于是那一小队人马朝着在人来人往的街道进发。只不过这队人到了哪里,哪里就如同利箭穿空,让不少人吓得惊叫连连,“狼啊!狼进城了!”,引起一阵鸡飞狗跳,街道两旁的房子迅速被人们填满了。这下子立马把道路给让出来了,原本人来人往的街道显得空荡荡的,就剩下密探一组人跑在在路上了,不少人伸头踮脚偷窥着这一切,另外有人注意到那条‘狼’脖子上还被链子牵着的。
“什么狼啊?这是狗!张大眼睛仔细看看!”有密探不服气的回道:“看清楚了。看尾巴!一群土包子,狼和狗都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