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吧,他们姐弟到底是怎么回事?”话一转,族长问,齐六郎闭上嘴,明显没好果子吃的事他不干。
族长慢吞吞的打开卖身契,上面有两个人的指印,“五百两纹银,你们夫妻干的好事!”看了一眼装死中齐六郎,一使眼色,齐母口中的帕子,被扯了出来,就听她尖叫着:“按孝道,别说卖了他们,就是杀了他们也是应该的。”
族长站起来,啪的一声给了齐六郎一耳光,“放屁!他们姐弟是言家人,你们有何脸面给我谈孝道?齐六郎,当初言七爷可是花了二百两银子从你爹手里买了你!不过是为了孩子的颜面才没有把白契换成红契;毕竟他们不应该有一个贱籍的父亲。”齐六郎的瞳孔紧缩,黄豆大小的冷汗直流,他一直隐藏多年的秘密曝光了,也就是说言家人分分钟钟都能把他打成贱籍。
齐母不敢相信看着心中的良人,这一向坐拥一百二十几亩的地主,竟然是随时可能变成下贱之人。她刚才用孝道来挟制夜雪姐弟,现在就遭遇夫君已经被老公爹卖了的可怕境界。
族长提高了声音,“如此看来,齐六郎以后休要给夜雪他们提什么孝道!你们既然和我们言家庄没有关系了,那么就速速搬离此处。”族长一直不明白言七爷为什么要把女儿嫁给齐六郎,虽说齐六郎长得挺不错。而且言七爷对他也不错,毕竟齐六郎说到底不过是个赘婿。当初七爷留下话,只要齐六郎不做杀人放火之事,不损害到言家姐弟都可以,所以当初齐六郎要续娶族长也只得同意。
到了此刻,族长几乎要把齐六郎夫妻扫地出门,反正言七爷的遗嘱中说过,一旦齐六郎祸及言家姐弟,就把他们赶出言家,房子和地产都留下做族产。
齐六郎一家饿着肚子被赶出言家庄,族长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当年七爷为什么花这么多银子救你出来,你忘了吧?不是七爷,你不过是别人身下的玩物!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齐六郎目光空洞,脸色惨白,那一幕已经让他极力忘却了的一切出现在眼前,抚养自己多年的父亲要把自己卖了,卖给一个就喜欢玩弄漂亮男孩的变态,自己绝望透顶。言七爷到了,他出钱买了自己,还把他带进了言家,最后还把女儿许配给自己。
是什么时候起,自己深深嫉妒起第一任妻子,她拥有世上最纯粹的父爱。不过齐六郎很明白言七爷对自己女儿的爱要远远超过自己,要不是妻子喜欢上自己,非君不嫁,七爷并不会把女儿嫁给他。毕竟七爷把他从亲生父亲手里救出来,就已经还了当初母亲的恩了。齐六郎把一切都埋在心里,却没想到最终埋成一颗种子。等到言七爷因故去世之后,妻子一直被父亲捧在手心里,加上受惊早产下夜霖,也跟着去了。那一刻当家做主的愉悦都超过悲伤,也在那一刻多年压抑的种子长成大树,他早已在扭曲中变态了。
齐六郎现在整个人都阴沉沉的,他一直以为自己已经掌控言家,眨眼之间才发觉,言七爷早就定下计谋,一旦他有异动,就把他赶出言家,谁让他不姓言,宗族的力量他还是太低估了。另外言七爷他也低估了,一个死去多年的人到现在还能掌握别人的命运。而在此刻,他看了一眼还在哭哭啼啼的妻子和儿女,她们只会哭。妻子蓦然发现,夫君看来的眼光就如同他看夜雪姐弟两一样,忙哄住儿女。早知道这样,就是有几万两银子,她也不卖夜雪了。
当言夜雪怀着焦虑等来了病中的夜霖,给弟弟喂了些药和稀饭之后,看着又开始睡过去的弟弟,她也慢慢睡过去,她终于放下心来。
这一觉睡得很香甜,等她醒过来时,言夜霖已经起了,“姐,已经进客栈了。”
吃饭的时候,夜雪姐弟被安排在房中吃饭,毕竟夜雪的美貌是很惊人的,“姐,你打算将来如何?”
言夜雪看着弟弟,此刻也顾不得规矩,边吃边说:“霖弟,事实上我们也回不去言家庄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不敢随便出门,也没有许配人家,甚至被卖,都是因为这张脸。小小言家庄护不住我,现在只能跟着王家走。”
言夜霖看着姐姐那张脸,整个一祸国妖姬的脸,可是要是把它毁了,也不行啊。
言夜雪看着弟弟慢慢说,“其实霖弟不必太在意,你知道吗?王家也算是棵大树,大树底下好乘凉。”看着弟弟不太同意的样子,夜雪伸出食指,“你看,言家庄离此地有六天的距离,来回要十二天,事实上他们救你回来只花了两天,”夜霖的眼睛一下睁大了,“什么?这是真的吗?”
“当然,要不然我怎么可能随便跟人走呢?”言夜雪压低嗓门,“另外,霖弟一定要记的,王家人个个有武艺,听可靠消息说,王家有人射了一箭,就把金陵的城墙射没了一段。”
言夜霖的下巴差点掉了,这也太夸张了。
第三十二章 八卦()
在言家姐弟在说话的同时,王家人也在八卦,王清在听了知更的汇报之后,不由感叹,好一场狗血剧。王澈听得津津有味,王渊却觉得无趣,一个男子汉实在对后宅**之事不感兴趣,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王清看见了,感觉大兄的参与度不够,这怎么能行,对后宅的不重视,不利于儿女的成长,朝王澈使了个眼色。
“阿澈,你从这件事看出些什么?”王清决定考考小弟,王澈眨眨眼睛,思考了一会,
“并不是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比如说言家大娘子的父亲。”王渊此刻收回神,看着互动着的姐弟两个,王清点点头。
“言七爷是个人物,他活着的时候,震住了一批人,包括上门女婿。”王澈接着说,“甚至连死后都给齐六郎挖了个大坑,用同族的情感和经济利益把齐六郎赶出言家庄,手段了得,”不过说到此处,王澈右手挠挠头皮,“不过”他眼睛露出一丝困惑,“他怎么也没给自己孩子留些助力?”
王清点了一下头,“最大的可能性的是他死的很突然,来不及甚至无法留下什么!不过言家大娘子应该在小的时候被他培养过,不然她的性子不会如此。也是,她的容貌要是不性子烈,比较知事,不知要惹出多少是非。”
“其实言七爷应该算是不错的了,不然言家大娘子不会平平安安长这么大,”王清感慨道,“这世道,女子的美貌要是没有足够的权势做保护,早不知被劫掠到哪里去了,一个小娘子没有家人的保护,就如同浮萍一般,只能随波逐流。”王清也没想到她做了一次铁口直断的神算,言家大娘子的亲外祖母就是因为美名远扬,即使生下一子,也被人抢走,被好几个男人拥有过,这也是齐六郎不得父亲欢心的原因。言家大娘子身在小门小户,应该藏得比较深,没有把美名传的四处是。
王澈看着姐姐,难怪姐姐不喜欢接触外人,“阿姐,你有我和大兄。”说着拍拍自己的小胸脯,“谢谢阿澈和大兄。”王清笑着看看兄弟两个,“我和言家娘子不一样,我可是有本事的,要是有人打我的主意,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王清的话说的风轻云淡,事实上,她心中在抓狂中,女人在这个时代就是一个物件,别管是昂贵的还是便宜的,说到底就是一个可交易的。之所以这样,不就是女人在经济上没有自主权,在社会地位上依附于人,比如说鼎鼎大名的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赴死从子。王清此刻的就是从兄,就是所谓的长兄如父。
王清看向王渊,王渊在她的目光中有些惊讶,不知道妹妹的目光怎么带了种压力,王清见长兄摸不着头脑,转过弯来,反正长兄的武力不如自己,还怕他!王渊想不到妹妹已经神展了很多,还安慰妹妹道:“就是,妹妹的本事那么大,有那个不长眼的敢欺负妹妹?到时候有我。”
“那是。”王清心说,以后碰到的事不会少,要大兄是干什么的,就是为妹妹排忧解难的。“从齐六郎的遭遇看,十多年前有一个要花二百两买他的人,显然不是什么好东西。”王清第一想法就是齐六郎应该是极整齐的人物,就是不知买主是男是女,当然是男的可能性极高,毕竟这年代不前朝,没几个女的敢搞这一套。
“二百两可真够贵的。”王澈感叹道,“齐六郎肯定恨死他爹了,阿姐,他后来肯定变态了。”王澈摸摸下巴,阿姐说过,人活在世上,会遇到很多事情,有时候很多件事会让人无法承受,如果不发泄出来,就会让人变态。可实际上无法发泄的地方居多,比如齐六郎被卖,不能恨卖自己的父亲,那是孝道所不容,那他只能憋屈着,憋着憋着就变态了。
王清感叹着,“是呀,孝道要求子女要遵从父母,还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也就是说父母的话都是对的。这怎么可能?是人都会犯错。大兄认为是应该一味的遵从父母之命吗?”
王渊摇摇头,也许父母的本意是好的,但事实却对儿女造成了伤害,还傻呵呵的遵从,那就是智商不够用。“父慈子孝,有父慈才有子孝。”王渊轻轻的说。
王清笑了起来,孝道这个大帽子可是很多父母对付儿女的最大武器,比如说新登基的北朝皇帝,按照传统,应该把大位传给自己儿子,这是最传统的传位方式。可是不是有杜太后在吗?于是出现了兄位弟继的情况,这应该是历史上少见的奇葩的情况,毕竟太祖去世时,儿子已经成年,不会出现主弱臣强的状况。只不过因为杜太后要求另一个儿子也做做皇帝,还说等将来把帝位再传给侄儿,就这样一锤定音,太祖在死后把帝位传给弟弟太宗。但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还给侄儿,太宗传给了自己儿子,太祖这一支不过就出了个八贤王而已。
想到此处,王清呵呵了,晋王啊。王清看不上这个晋王,还比不上前朝那位造就一代女帝的晋王。据说聪明好学,为人不错,但不得不说,在他这一代起,北朝就对北方游牧民族手软,然后一代不如一代,岁币进贡,搞得整个华夏就是软柿子,人人想捏。现在新帝还活得好好地,晋王还没有上位,王清想,只要新帝不是傻瓜,他肯定也想自己儿子当皇帝,而不是弟弟,这墙脚太好挖了。她看一眼大兄,这伟大而又光荣的挖墙脚任务就交给他了,只要锄头挖的勤,不愁挖不成。
王渊还不知道妹妹已经打谱挖墙脚,就见王清喝了口水,“其实,言七爷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女儿养的太小白。”
“阿姐,什么叫小白”王清呛了一下,一不小心露出点后世的网络用语,“就是小白痴,智商太低。按说言七爷不会把女儿许配给齐六郎,可最终两个人成了。只能有一个原因,七爷的女儿上赶着嫁给齐六郎,应该是非君不嫁,七爷没辙,才把女儿嫁给他。”
要是齐六郎在此,一定要说王清是妖孽,说的这么准。当初被带到言家后,虽说吃饱穿暖了,可毕竟不是自己家,言七爷忙自己的事情还忙不过来,根本顾不上他。另外生父写下的卖身契,就像枷锁一样捆住他,最终他把主意打到七爷女儿身上。等七爷发现就晚了,不得不把女儿嫁给齐六郎,外孙女的出生让他有喜有愁,喜的是言家有后,愁的是外孙女像那无福的亲奶奶。于是他亲自教养外孙女,把她藏得深深的,直到一场意外带走他的生命,而一切就慢慢的发生了。
ps:终于又增加一个收藏,谢谢啊!!!!
第三十三章 人欲()
王清连猜带蒙把言家事蒙出**,不比后世狗血剧差呀,看样子在古代也有为了爱可以放弃一切的傻姑娘。王清脑补了一下,也是,齐六郎的颜值绝对会吸引一批批小娘子,要是在后世,应该不比男神差,也会有大批粉丝,说不定还有脑残粉的存在。王清撇了一下嘴,后世华夏就有某明星(棒子国)的脑残粉,明星说什么她信什么,要知道那个明星说脑残粉的母国很恶心,只能说她脑残了。其实那个脑残粉很该移民棒子国,为某明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就是一张脸吗?
王清很怀疑齐六郎是否在妻子早产中起了什么作用,让她一命呜呼。不过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时光的流逝,让一切都消失在时光洪流中。王清无意追查,毕竟王清不是捕快,不是当事人的亲属,更不是手握证据的司法者。她唯一能做到的是尽量让每一个小娘子学习知识,不要那么小白,不要那么花痴,在爱人的同时学会爱自己,爱你出生的母国。一个女人如果自己不爱自己,谁会爱你呐?要知道后世的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遍布世界各大强国,依旧心心念念回自己故土建国。
王澈手里捧着一个小本本,在记他认为有用的东西,王渊拿过来,看了几眼,有点好笑的说:“阿澈,你这本本怎么都是姐姐说?”
王澈白了大兄一眼,“姐姐说的好,就记了,再说这儿不是记的你刚才说的话,呶,就在这里。”他的小手指点着一处,王渊一看,自己关于父慈子孝的看法,标注着大兄。
王清笑着摸摸那颗小脑袋,“阿澈真好,脑瓜子聪明。以后王家的人一定要读书,读书好啊,读书使人充实,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培根的读书格言王清就说了三句。
王澈抢过来小本本,开始记录,王渊好笑的看着渐渐熟悉起来的弟弟,要是自己结婚早,儿女也该应该和王澈大小差不多。转念一想,自己媳妇还不知道在哪里?这几年也不合适,等以后再说。
“对了。我差点忘了一件事,大兄和阿澈一定要和那个叫如月的瘦马(明清扬州瘦马才形成产业化)保持距离,那个可是有着大志向的人。”王清加重了大志向三个字,“那个人贩子应该也有什么后台,听说和北朝的晋王有着点关系,本来如月和言家大娘子就是要被送进晋王府。”
王渊沉思了一会,刚摆脱南梁的薛煜的势力范围,又无意中参与到北朝的实权王爷的事中,王家虽然不惹事,但每次事情都找上王家。到了这一步,王渊有些苦恼,毕竟现在王家处在北朝,有句老话说:“民不与官斗”。要是早年的王渊就会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可在北方流浪多年的他已经不是菜鸟,多年来看拳头说话的习惯,已经让他不自觉的把从前对皇权无比的敬畏洗涤去不少。
王清观察着大兄的神情,毕竟在王父教导下多年,那种忠君思想肯定被灌输了不少。当然薛煜的抢妻行动对王渊思想上的打击很大,王渊显然不会对薛煜产生什么‘忠’的想法,在加上后来王家父母亲的去世,王家只能和南梁决裂。但不是有句话说吗“习得文武艺,售于帝王家。”大兄会不会想效忠北朝?
王渊想了片刻,就笑着说:“既然有人想大富贵,那就让她去,我们王家不参合。”曾经的王渊和北朝的新帝也有过交情,毕竟在北方多年,也认识了不少人。但是此刻王渊想先把孝守完,再加上,新帝的帝位是从人家孤儿寡母手中抢来的,墙体变换大王旗。要知道新帝可是去世的柴帝的心腹大将,王渊每每想到此处,都有些膈应。
王清当然没想到大兄和柴帝、新帝都有交情,不过她不想效忠北朝。虽然北朝是华夏史上最和善的朝代,尤其是对官员,了不起是罢官丢职,很少丧命,妥妥的是当官的春天。和明清两代动辄抄家灭族的行为比,实在是温和的很。但新帝的上位有很大成分是因为他曾是柴帝手下的掌权大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