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皇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皇戚-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伏泉闻声,便连忙看去,只见在山谷的北面数十里外,此刻正有无数鲜卑骑兵,一起策马狂奔,卷起阵阵不错的烟尘,向北逃去,看着架势,似乎他们是想主动逃跑,根本不给一点儿机会给汉军反击……

    “将军,鲜卑人撤也,吾等可追乎?”见鲜卑人快速撤兵,伏泉身边的年轻小将严颜,见到鲜卑人四处逃窜,终于沉不住气问道。他可是一直把他自己当做伏泉麾下关羽、黄忠那样的心腹的,可是因为年纪,一直没有太大的功劳来让他自己宣传自己的名气的,因此此时见到汉军可以追击败军,又能报了刚才在山谷里的伏击之仇,这才有严颜刻意和伏泉请求的事情发生。

    “穷寇勿追!传令全军,就地清点人数,多派侯骑,侦查四处军情,派兵入谷内,寻找存活兵卒……”不过,伏泉显然不会如此,随后,他又立即传令全军,为刚才遇到伏击做着亡羊补牢的措施。

    严颜虽然听到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但还是行礼后道:“诺!”随即,和汉军其他兵将一样,整顿军务去了。

    这一场有些虎头蛇尾的战斗,因为魁头、步度根兄弟的抉择,而匆匆结束。虽然到现在伏泉都不知道这支伏击他的鲜卑军,到底是谁指挥的,但很明显,山谷中的战事,也同样提醒沃特,以后遇到事情都要小心谨慎才好。

    远在东北处,在大鲜卑山的最边缘地盘,凉州刺史张奂也终于根据斥候带来的一些隐约笑死,带着麾下的兵卒,第一次正式与鲜卑和连部的小股骑兵战斗了。不过很显然,在张奂手下,又是有着数万人的大部队,对付小股鲜卑骑兵,根本没有太多困难,砍瓜切菜般的就消灭了。

    这一次战斗,汉军因为兵力上的优势轻而易举的将那些鲜卑人杀了或者投降,而张奂所部,也跟着寻找到的和连所部的踪迹,慢慢向着大鲜卑山的深处进军。

    只是,张奂麾下兵马的西凉兵,如今行军到了这里,粮草已然有了危机。而且他们比幽、并二州军不同,如果完全依赖后勤供应,恐怕从凉州来的粮食到了这里,十石粮食最后能剩一石就不错了。

    而且,张奂这支西凉兵自从出塞以来,就没有见过幽、并二州的主帅,自然也没有办法去直接讨要粮草。因此一直以来,张奂麾下的兵马,其实一直都是在张奂默许下,抢劫就地于食,这才得以延续至今。

    所以,自从张奂得了鲜卑和连主力的消息以后,就根本没有任何顾虑,抱着就地征收的目的,张奂在不知道幽、并二州军的后勤如今被鲜卑人搅乱得一塌糊涂的时候,还是率兵而去,准备找到和连与其决一死战。

    与此同时,宋酆与何进的幽、并二军,也在似乎斥候似乎寻找到和连主力的消息后,一起踏上了率师远征的道路。

    只不过,因为不知从何时开始,汉军后方的粮道就不安稳。一时间,似乎原本散落在草原的鲜卑残兵,自主集结一样,暗中窥视着汉军粮道,一旦汉军不察,他们就突袭运粮之军,将汉军的运输队杀散杀光后,就拿走自己可以使用的一定分量的粮食,其他的都烧毁,然后四散逃亡,根本不给汉军反应的机会。

    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汉军游骑找到那些刚刚被抢劫后,留下的冒着火焰的粮车,以及一地的尸体。到了后来,汉军不得不不加大运输粮车部队的兵力,甚至何进、宋酆都各自派了大量的骑兵,放置在军队后方粮道上,四散巡视,为的就是保护自己的粮道安全。

    这样做,的确是有了一定的效果,汉军粮车被袭击的次数逐渐减少,而且那些被派出来,四处巡查的游骑,也是遇到了几支穿着破烂,明显不像是有组织预谋的鲜卑人骑兵,最终这些汉军游骑也是陆续在后方消灭了不少鲜卑骑兵。

    可是结果是不错,然而相对应的就是何进和宋酆二人麾下,有相当一部分的不错的骑兵兵力被牵制住了,鲜卑人似乎在汉军粮道上只有一、两千闲散的骑兵一样,而汉军,却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粮道,付出了万骑以上的代价守护,这样看还是汉军有些亏了。

    然而,这也没有办法,终究草原广阔,派的搜查兵马少的话,那样对于汉军来说,其实是根本不会有任何效果的。毕竟,那些鲜卑骑兵知道汉军有了后手,他们只需要继续化整为零的四散,抓到汉军粮道的空当,狠狠的集结抢劫烧毁的话,汉军若是派少量的游骑巡视,那是根本不顶用的。

    唯有用数量取胜才行,将那些游骑分成百余队,每队一两百人,在广阔的草原四处巡视,鲜卑人为了避免被发现,保住性命,就会谨慎,减少下手的机会,这样才能让汉军的粮道不至于被鲜卑人破坏。

    当然,粮道是保住了,可是对于宋酆、何进而言,他们麾下本就是步卒多骑兵少的军队,现在一下子派出这么多骑兵,也就意味着汉军少了在草原上的最主要的骑兵机动性,并且是弱了不少,也不知道若是这被和连知晓,两人该如何应对和连麾下的反击。

    或许,在宋酆和何进眼里,鲜卑的和连已经是冢中枯骨了,如果前番不是和连早早撤退,汉军找不到他的主力,无法决战的话,现在和连应该早就被人授首了才是,所以才会如此自大。

第五百零一章 张然明兵败如山倒() 
    时至十月,塞外此时天气愈冷,大鲜卑山周围在后世东北区域,此刻也是落下无数雪花。最先进军至大鲜卑山的张奂的西凉军,虽然厚衣未至,但西凉健儿早已习惯西北苦寒,倒是因为没有厚衣,尚能习惯这塞外天气,只是大雪之下,粮草未继,西凉军命运堪忧。

    同时西凉军又与幽、并二州军所拉开距离,也给了鲜卑人一丝机会,幽、并二州军因为大雪之故,加之粮道不稳,行军缓慢,所以,本来准备一直等待时机的和连,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集结了麾下大军猛攻汉军。

    朔风萧萧,大地一片苍莽,一片雪花从空中飘落,落在张奂苍老的脸上,化作一片冰凉。年纪大了,张奂脑子经常嗜睡,不过雪花和他手中的长剑从指尖传来冰冷的质感,还是令他神志一清。

    张奂极目远望,只见旷野尽头,那里有一条淡淡的黑线在蠕动,如果定眼细看,对方的胡衣弯刀,便已说明他们的身份了,正是张奂久寻不到的鲜卑军。

    终于要来了吗?

    张奂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从容,继而用他苍老的声音大喝道:“今去家数千里,进则事成,走必尽死,努力共功名!”

    这是当年段在逢义山,对抗羌人所说的话,张奂此言除了是用这话激励士卒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引起这些西凉健儿的怒意,因为段等西凉人的大仇,需要他麾下的西凉人去报。

    虽然张奂迁居华阴,已不算西凉本地人,但出身凉州的他自然知道凉州男儿的特性,张奂现在就是在利用那被鲜卑人杀死的段,这位和他一样在凉州人心中有着特殊地位的“凉州三明”,他相信在场的凉州男儿绝对不会没有听过这话。因为“凉州三明”的事迹,在凉州是每一个凉州子弟从小到大都该听过的事情,不然也不会有他们这名动天下的“凉州三明”的称号了。

    一切便在不言中,西凉军明知大雪天下不扎营,会引起鲜卑人注意,从而很大几率与对方在冬雪之下决战,可是依旧如此,便是因为西凉军上下早就知道张奂的预谋,他们就是要让鲜卑人知道,汉军无粮,没有援军,主动引诱鲜卑人出兵。

    对于张奂这位戎马一生的大汉名将来说,如今的局势随着汉军深入,他也能猜出鲜卑人的心思了。幽、并二州的军报他已经知道,鲜卑突然冒出不少小股部队,不断偷袭汉军粮道,同时汉军斥候四处都寻找不到和连的主力,这种种迹象,对于这位沙场宿将而言,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鲜卑人有很大的可能在等待汉军粮尽,然后在大雪之下,以骑兵奔袭汉军步兵,从而得胜。

    终归两天腿的是跑不过四条腿的,而且雪天汉军后勤不足,鲜卑则以逸待劳,这场仗对于鲜卑人来说,胜算极大。这也是和连没有严格按照鲜卑原先的计划,等到汉军粮尽之时,再突袭的计划,实在是大雪难得,和连自己也不敢保证这场初降的大学能够维持多久。

    兵器出鞘声、喊杀声、喘息声、金属撞击声响成一片,无数跟西凉健儿开始战前的最后准备,烈烈寒风吹起他们兜鍪的殷红的流苏,和黑色的铁甲一起,形成一片飘扬的红黑色怒涛。

    鲜卑人的牛角号声愈来愈近,地平线上那条淡淡的黑线变得愈发粗了,此刻汉军绵长嘹亮的号角声也慢慢响起,与此同时一起出现的是各部兵卒在将帅的引领下,在中军旗帜的命令下,列阵以待。

    汉军兵阵一片肃静,呜呜的寒风中,此刻在汉军前阵,带着手下一队之人的杨阿若听到了身后轻微的牙齿打颤声。

    杨阿若转过头来,目光柔和的望着身边的同乡,这同乡只有二十岁,往日里在酒泉,他都是出了名的不要命的爱和人打架抢地盘,如今随自己来了军营,却是变了一番模样。只对方的手里,紧紧握着一根汉军的制式长矛,此刻他正握着长矛一端的双手,却正在轻轻颤抖,显然依旧还是受不了战场的残酷,可见以往装的不怕死的样子都是知道自己死不了,有恃无恐的。现在,鲜卑人来了,各种丑态,也将会现形了,对此杨阿索却没有多言,人都是要适应新环境的,如果自己这同乡自己适应不了军队的环境,那么等待他的只有“死”而已,大战之下,没有人能够有余力关心道他。

    不过,毕竟是同乡,随他一起投军的,杨阿若还是伸手拍了拍少年的肩膀,淡然鼓励道:“勿怕,鲜卑人很快就会过去,大汉必胜!”

    其实,杨阿若说这话是纯粹安慰而已,因为就是他自己也不敢确定自己所在的汉军,在张奂的计策指挥下,到底能不能获胜,毕竟这招太险了,如果他们前面这些西凉新兵,抵抗不住鲜卑人冲击的话,汉军引以为傲的弓弩发挥不了作用,那么这场仗真的可以说是“悬”了。

    马蹄阵阵,大地震动之声愈来愈近,对方是一支庞大的骑兵,当杨阿若看清鲜卑人迎风招展的旗帜时,心脏也是十分不争气地跳动了一下。果然,和张公所言一样,他们将会遇到鲜卑人的主力,因为那鲜卑旗帜的样式,明明白白的告诉杨阿若,这是鲜卑首领和连的旗帜,这样看来,这支进攻西凉军骑兵必然是鲜卑人的主力无疑,也同样是害死段这凉州人骄傲的凶手,一股怒意,腾的涌上了杨阿若的心头……

    “诸军,今日尽勉,杀!”

    “杀!”

    “杀!”

    “杀!”

    ……

    随着张奂再一次用他苍老的声音大喊之后,无数意识到对面鲜卑人身份的西凉健儿,和杨阿若一样,顿时血气上涌,呐喊着面对他们面前的仇人,他们要让鲜卑人知道什么是死亡的痛苦。

    鲜卑军前方,和连高举弯刀,策马狂奔,他麾下最精锐一千骑如影随形,紧紧跟随在他身后。这一次鲜卑人完全是有备而来,庞大的骑阵仿佛来自地狱的幽涛,挟裹着踏碎一切的威势,如天崩地裂,如惊涛拍岸,向着前方的汉军漫卷而来,纵然此刻他们发现前方的汉军似乎早有准备,他们也是毫无畏惧。

    或许是他们知道面前的是汉人的西凉军,而就在不久之前,他们已经将凉州人的骄傲段,逼得;又或许他们知道,前方的汉军没有退路可言,汉军早已无粮,只要他们这些大鲜卑的勇士,能够突破汉人的阵型,杀入汉人军阵内部,那么在这大学之下,对面的汉军将没有一丝胜算。

    脚下的大地有如潮水般往后倒退,天地间只有成千上万匹健,同时叩击大地所发出的轰鸣声,整个世界都在战栗、在颤抖。烈烈豪情在和连的胸膛里熊熊燃烧,灼热了他的双眸,此刻,看着前方仿若待宰羔羊般的汉军,和连似乎又看到自己将汉人的另一个名将打败,彻底给予自己麾下鲜卑人连番战败失地的信心,然后发展鲜卑,将鲜卑恢复到他父亲鲜卑雄主檀石槐时的实力,重现大鲜卑在草原上的荣光一样。

    “杀!”

    和连大吼一声,手中宝剑狠狠斩落,同时加速马力,直直的带人冲向了汉军的阵前。汉人的阵型连番给了鲜卑人不少的伤亡,深知自己麾下勇士心里状况的和连,决定身先士卒,激励士气。当然了,和连之所以一改往常性格,如此不怕死,是因为他已经得到了从汉国传来的消息,知道汉军张奂所部的西凉军,多数都是征召的新兵,操练不多,战力和汉军精锐相差太远,这才让和连有胆子强行带人进攻汉军摆好的拒马阵型。

    “杀!”

    一千鲜卑铁骑轰然回应,声如炸雷,数千只铁蹄搅起漫天碎雪,如滚滚铁流瞬时越过了和连继续往前冲刺,最前面的一排骑兵将挥舞着手中的弯刀,状若疯狂的往汉军阵前冲刺,弯刀上那锋利的冷辉仿佛令天空的灰暗都为之消退。

    骑兵越来越近,汉军新军的军阵不可避免的开始骚动起来,站在前排的士兵开始惊恐地环顾四周,胆怯的已经开始退缩。校尉司马们愤怒的在阵前策马来回奔走,大声喝斥,试图控制住颓势,甚至有校尉司马见到自家兵士喝斥之后,依旧后退,直接阵前斩杀,从而震慑军心。

    只是,即使这样,这些校尉司马的努力也只是暂时的,没办法,新兵募集太多,操练时间太短,军中又无太多强有力的老卒作为骨干,用人头震慑军心,也只能维护一时,想要长远,无疑很难。

    “嘭”的一声,鲜卑骑兵死死的撞击上汉军早已摆好的拒马,这是大汉至今对付骑兵进攻,步兵所研究出来的最好战术,当即,便有数十鲜卑骑兵当场死于拒马阵前的长矛之下。

    之后,更多的鲜卑骑兵,往汉军阵前撞击,于此同时,多余的鲜卑骑兵绕过汉军阵前,出乎意料的从两翼进攻,主动和汉军的骑兵交战。很明显,这一次,和连是想要来一次彻底歼灭汉军的戏码,一点儿机会也不会留给汉军。

    坦白来说,和连这是在赌,因为他已经没有机会再输了,即使那汉人李先生提供的计策非常好,但是真正进攻的时候,也并不代表鲜卑人完胜。小时候在父亲檀石槐的要求下,学习过汉人文化的和连知道,汉人有不少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事情发生,他可不能保证张奂的这支军队会不会和他交战出现这些奇迹,因此从一开始就没有大意,而是使出百分百的全力,去和鲜卑人死战。

    也许,这一次老天爷是真的站在和连这一边,也许,这一次张奂这位大汉名将,赌自己麾下的西凉新兵,可以战胜鲜卑败卒的赌注,彻底赌输了……

    反正,不管怎样,两军交战近一个时辰以后,当鲜卑人的嗜血进攻依旧在加大时,在大战良久后,汉军新兵终于承受不住这战争的强大压力了,因此上官斩杀兵卒而稳住的士气迅速消褪。

    直到一个汉军前面,正面面对鲜卑军的西凉兵,似乎忘了他从军前的豪言壮语,退缩以后,开始有更多的人在往后退缩,一个、两个……直到一堆人,皆是如此。

    能够坚持留在原位的士兵正在变得越来越少,即使那些校尉司马,再连续斩杀了几名后退的士兵,依旧无果,难掩前排大军的颓势。甚至是杨阿若所在的那一队,有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