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档黄金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档黄金时代-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菁似乎也有一些这方面的担忧,又问:“要不让李赫给你打听打听?他认识的人多。我们不求走后门什么的,但求公平公正。”

    齐思远想了想说:“还是不用了,他要忙的事情多着呢,这样的小事就先不麻烦他了。我还是相信我的实力的,真到了必须要他出面的时候,再说吧。”

    陈菁也点了点头,以她和李赫的关系,或者说以齐思远自己和李赫的关系,不要说打听消息了,就是让他找人给安排到位,她说得出,李赫就一定做得到。甚至不需要她明说,哪怕只要暗示一下,李赫也能去办好的。但恰恰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关系,她和齐思远都更不愿意给李赫添麻烦。

    从火车站出来,齐思远要回学校,陈菁要去高新区,两个人也得分开了。但是过了几趟车,两个人还是没舍得分开。结果陈菁接到了桑藜的电话,她正好离火车站比较近,就问她要不要回学校,要的话她就绕一个红绿灯过来接她。有便车坐当然比坐公交好得多,陈菁欣然答应了。倒是火车站附近修修补补的,有点堵,明明只有几分钟的车程,桑藜硬是过了半小时才到。

    齐思远和陈菁倒丝毫不介意等了半个小时,反正他们也不舍得分开。然后是齐思远搭桑藜的车会学校,陈菁坐公交去高新区。

    桑藜的工作也是已经落实了的,她爸爸毕竟是光大的副校长,人脉也比较多,最后帮她安排在了省电视台一个比较轻松的部门,做文化旅游频道的前方出镜记者。桑藜也没有矫情,觉得靠家里的关系不能体现自己的实力什么的。当然她靠自己的实力考,一样的能考进去,不过有关系又为什么不用呢?

    桑藜一直就想当记者,只不过她以前的理想是当战地记者,她在大学拿到英语的第二学位,就是为了有一天自己能到境外战地去做准备,不过这条路被李赫坚决的堵死了,这一点,李赫和桑藜的家人倒是惊人的一致。经历过两个人同时住院,有经历了非典封校,桑藜那种冒险精神也消退了一些,要搁在以往,李赫也好家人也好,越是反对,她才越是非去不可了。

    当不了战地记者,娱记桑藜是不愿当的,那些社会访谈栏目要面临的内幕太多,同样也被李赫否定掉了,为这事桑藜还和李赫大吵过一场,但最后她还是被李赫说服了。桑藜觉得文化旅游频道太轻太飘太文艺,不像社会访谈栏目那样接地气,但李赫一句话就让她哑口无言了。

    李赫说:“你有义务让外面的人看到我们省内各种不同的地域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你也有义务让外国人了解和认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要以为做战地记者才是在拯救人类的灵魂,做好一个文化记者乃至成为一个文化的使者,它的力量更加强大。”

    就在之前,桑藜也才去电视台报道回来,不过,开着一辆崭新的沃尔沃XC90去一个暂时还不能解决编制的记者岗位报道,加上她太过于出众的颜值,就在她从电视台出来以后,她就已经成为电视台里的一个话题了。

    那本来就是一个充满话题的地方。

    “我也得考个驾照了。”齐思远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桑藜开车,有些自嘲的笑了笑,说:“让女生开车送我,怎么都感觉是倒过来了。”

    桑藜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齐思远看着桑藜的侧脸,问:“怎么?有心事?”

    桑藜说:“我今天去电视台报道,但是我有一种直觉,我在电视台可能不会干得跟开心。”

    齐思远大概能想象得出来,就安慰她说:“庸人才不会招人妒,你的话,去哪都会是一个话题。但是也没必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别人越是戴着有色眼镜在看你,你越是要活得比他们精彩,让他们又恨又气,但是又拿你没办法。”

    桑藜笑了起来,说:“班长,这不是你说话惯常的口吻,你是被况天琪还有李赫带坏了。不过,你说得很有道理。我是谁呀,我是桑藜呀,女神出现的地方,就是要让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的呀。”

    她笑得好像很开心,似乎齐思远一句话就让她放下了心里的包袱。认真说来,电视台的事对她而言就像齐思远说的那样,压根就不是个事。但其实按照桑藜原本的计划,大学毕业了,她不打算马上工作,她爸爸已经给她联系好了美国的一所大学去留学,她本来是想离开李赫一段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两个人的未来的。

    但这个计划被打断了,那天李赫像个孩子一样抱着她,请求她无论如何不要离他太远的时候,桑藜只觉得心痛他,再多的情绪,也只能放下了。但有的问题只是暂时放下了,但并不是就没有了。

    老实说,桑藜现在真的好希望季寥没有出事,她希望季寥回来。季寥回来了,她可以把李赫交还给她,让后自己就可以全身而退了。以后不管她去哪,不管她的人生将会怎样,至少她不会再有牵挂。可是李赫强调季寥可能是去执行特殊任务,怎么看都只是他一厢情愿和自欺欺人,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季寥已经被追认为烈士,她的骨灰都已经安葬了。但是季寥不在了,她却留下了一个女儿。

    桑藜也很喜欢那个小婴孩,她长得太可爱,像她妈妈,又还结合了爸爸妈妈的优点,将来也一定是个大美人。她喜欢是一回事,她再怎么喜欢那个孩子,她也不是那个孩子的妈妈。她自己都才大学毕业,严格的说她自己都还是一个孩子呢,她怎么去当一个孩子的妈妈?而且还是后妈。有时候想起来,她真的很敬佩米娅,李赫的后妈,她真的太不容易了。桑藜就没有信心能像米娅和李赫一样,和李赫的女儿把关系处理好。

    认真想来,大学毕业并不是什么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啊。

    可开始和结束,究竟又该怎么换算?

第352章、新局面() 
    大学毕业只是人生中一个新的开始,而陈菁的新开始是从当前台接待开始的。

    陈菁到家园集团总部报到的时候,总部那里知道她和李赫的关系的,只有左苍耳和在假期才来上班的赵金珠,而且人力资源部刚刚做了一些调整,所以她去报到的时候,人力资源部就把她当成了一个普通的公司刚签约的应届毕业生。

    然后人力资源部的相关负责人说了一些她形象气质都很不错,很能代表公司形象,并且新进人员需要先从基层做起的之类的话,就把她安排到前台,简单的说,就是当迎宾。

    陈菁没有把这事告诉李赫,也没有抵触这个工作,其实她也认同菜鸟要从底层干起这个观点,虽然前台接待不能深入了解到什么东西,但那是个窗口。而且她是在总部当接待。

    家园集团现在有五个子公司、家园科技、家园娱乐、家园制药、家园文教和家园地产,其中家园制药的办公地点已经搬到刚建成的新制药厂,另外是那个公司的办公地点都在总部。

    但陈菁和李赫不在一个楼层,李赫一般都是直接坐电梯到自己的办公室,所以他没有在总部的大门遇到过陈菁。主要是他也没有明确指定陈菁什么时候到公司总部报到,还想着可以给她一段假期,等她自己到公司报到了再给他讲。

    结果陈菁在前台一呆就呆了差不多一个月,她每天都最早到公司,在前台那里一站就是一天,午饭都是在岗位上吃同事给她带上来的盒饭。她在那里熟悉了公司的整个布局,了解到了整个公司各个子公司,各个部门负责人的作息时间,外出情况乃至大厦内部的各种通知事项,物业管理等等,下班回去以后,就在电脑上进行了整理归类。

    来访的宾客对这个身材高挑,形象气质俱佳,而且服务态度好,最重要的是思路非常清晰的前台赞不绝口,她的部门主管也觉得她不错,不过主管犯了一个错误,她觉得既然陈菁在前台干得这么好,那就让她继续在那里干下去好了。忘了这年头大学本科毕业生,而且还是光大这种老牌名校毕业,拥有双学位的毕业生,在一个内陆省会的私企里,还是非常稀缺的。毕竟这个时候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都不会是私企,甚至很长时间都是。

    最先发现这个问题的还不是公司里的人,而是同样刚刚过来报到的尹璐。那个在海岛上接待了李赫他们一行,并且和李赫约定当李赫的公司开展那个户外项目就过来给他帮手的红树集团的公关部经理。当初的约定有点像个玩笑,但是李赫后来又邀请过尹璐,加上他现在和红树集团的老板文柯城关系比较好,说过几次之后,文董就忍痛割爱,让尹璐到家园集团这边来了。

    当然,李赫开出了更高的薪水和更好的发展前景,比起已经形成气候的红树集团,成立才几年,方方面面都飞速进步的家园集团对尹璐来说也确实更有吸引力。

    尹璐在人力资源部报到的时候得到的待遇当然和陈菁不一样,人力资源部的几个主管一起接待了她,并很抱歉的告诉她,今天刚好老板出差了,但老板已经做出指示,要安排好她的一切。这些场面上的东西尹璐处理起来当然游刃有余,该弄的程序弄好了之后,其他的主管都去忙去了,就剩下人力资源部第一主管还要和尹璐进行一些交流,主要是李赫没有明确尹璐要去哪个部门,所以主管也不能做具体安排。

    “公司的前台,那个小姑娘挺不错啊。”尹璐没有直接问陈菁是怎么回事,她在前台见到陈菁的时候有些诧异,因为当时在海岛上,她就发现陈菁和李赫的关系可不是普通的大学同学,就算李赫要求严格,好朋友到公司来上班也要从基层做起,可怎么就呆在前台接待了?

    主管不明就里,只说:“是挺不错,还是名校毕业的双学位呢。我还担心现在的小年轻眼高手低,又不愿吃苦,还开玩笑跟几个同事打赌她能呆多久呢。”

    “真的假的?”尹璐笑着问:“你就打算这么让她一直呆前台啊?”

    主管说:“锻炼一阵子吧,现在公司每个岗位都有人,先磨练磨练再看看去哪个部门比较合适。”

    尹璐点点头,心说你这个主管怕也是呆不了多久了,别的不说,眼力可不怎么样啊,而且信息不够通畅准确。她也没点破,又聊了一会就起身告辞,公司给她安排了单身公寓,虽然是拎包入住,不过女生的东西比较多,她还得去布置布置。

    走过前台的时候,尹璐很自然的过去跟陈菁打了个招呼,然后问:“李总知道你在这里?”

    陈菁笑着摇了摇头。

    “噢。”尹璐心里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给她建议,说:“那你还是尽快把这个情况告诉李总,不要让你的主管太尴尬。”

    尹璐这么说倒不是对那个第一次见面的主管有什么过多的好意,她倒是觉得比起主管来,她更应该提醒的是陈菁。因为如果陈菁的工作是李赫安排的那没什么好说,如果是她的个人行为,主管固然有失察的嫌疑以及对信息全面把握的缺乏,本身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事主管,但事情因陈菁而起的话,对刚进公司总部的她来说也并没有多少好处。

    陈菁想了一下,缓缓的点了点头,尹璐的意思,她很快就明白了。尽管和学生时代相比,一踏入社会就直面了这种不可明说,却必须深思的复杂让她心生感叹,但她也知道自己必须迅速的适应,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自然的,缓慢的成长。

    这件事的结果就是,几天以后,人力资源部的主管换人,由尹璐接任,而陈菁继续在基层锻炼。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她自己的个人行为,而是根据公司上层的安排,由她担任组长,带领着20个和她一样刚从学校毕业进入公司的新人一起到各个分公司去轮岗。不管他们之前是学什么专业的,都要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进入到正式的岗位,轮岗是让新人们对公司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促发他们的奋斗热情,也是对他们心性的一个摸底。

    陈菁之前就是在家园文教给乔楚打下手的,所以在另一个组从家园文教开始轮岗的时候,陈菁带的组先去了家园制药。

    家园制药和李赫当年买下那个作坊式的小厂的时候相比,不管是厂区面积,还是生产规模,都扩大了十倍以上。而家园制药的支柱产品“金珠玉露”气雾剂不管在生产还是在销售端都已经形成非常成熟的体系,在市场上的扩张速度也保持稳定的增长,在整个家园集团中,这条生产线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过在刚刚过去的非典浪潮中,家园制药生产的板蓝根冲剂也一度供不应求,虽然事实证明板蓝根对非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但是在那股抢购风潮中,李赫的提前布局还是让家园制药又赢得了一次巨大的商机。更重要的是,家园制药在非典期间公开承诺绝不提价,并在省卫生厅的牵线下和销售方达成协议,由家园制药全力保证板蓝根冲剂的供应,而销售方也在得到货源保证的前提下稳定价格。

    最终家园制药以接近成本价的销售价,也在此次疫情中大赚了一笔,更赚到了良好的口碑。在那几个月中,家园制药生产的板蓝根冲剂不但完全垄断了天南省内的市场,而且对周边省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他们对原材料的采购极有预见性,并没有因为盲目的扩大生产而在非典结束以后产生大量的库存积压,他们在生产和销售环节的两个恰到好处,让同行对家园制药对于非典疫情的把握尺度叹为观止。

    其实这也不过就是李赫开的重生外挂里面很小的一部分罢了,板蓝根冲剂虽然是微利,但那一顿时间的热销还是让药厂从一线的工人到各级别的主管都赚到脸色潮红。陈菁带着一队菜鸟过去轮岗见习的时候,整个家园制药都还处在这种战果辉煌的打赢了一场战役的兴奋余波中。毕竟这种口碑利润双丰收的机遇,可不是每个人都能遇上的。

    在天南省内,制药行业也是一个重要产业,那种大型超大型的制药公司比比皆是,而现在,他们都感到,一个新的,强大的对手横空出世了。

    陈菁和她的菜鸟队在家园制药呆了整整三个月,除她以外的20人菜鸟队中,有3人以薪水待遇太低选择辞职,有4人以家园制药厂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而且工作条件艰苦为由放弃,还有2人强调自己所学专业无法发挥,也选择了放弃,三个月后留下来的有11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5人。

    下一个阶段,陈菁将带着这11人,加上新补充进来的9人,再次凑足20人,转战到家园娱乐继续轮岗。不过在离开家园制药前,陈菁和她的团队还见证了家园制药的新开始,其中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张远浩李荻从美国留学回来,并正式组建家园制药的专业实验室,另一个就是家园制药换了新掌门,原来的老总池东国因为无力把握家园制药的进一步扩张几次请辞获得批准,而这个新任的掌门人,算起来和陈菁还有些关联。

第353章、奔波的小陈() 
    敖海邻是张远浩和李荻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中认识的,因为参加那个会议的亚洲面孔比较少,互相之间看到就留意到了。

    张远浩始终记得他去美国之前李赫交给他的任务,除了他自己在专业上进行深造之外,还要帮公司寻访合适的管理人才。在美国这样的人才很多,但是在21世纪初,愿意到中国,而且是到中国内陆的一个省会城市工作的人还是太稀缺,即使有,也被更好更有实力的公司挖走了,那些主动和张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