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恶明-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占领之后百态

月港的战斗早就是结束了,为首的几个人或者是战死,或者是直接在港口那里就是被砍了脑袋,剩下人的大部分都是当了俘虏,在月港这里被关押了三天之后,在得到漳州城被拿下的消息之后,都被送到了这里。

在漳州城内,“西班牙占领军”的军纪森严,真正坐到了所谓的秋毫不犯,不过对于海商和有海商背景的人丝毫不会手软,其实要是严格来说,这城内的人几乎都是靠着海商吃饭的,漳州城的活力就在于他靠着月港这个华南最富庶和繁华的港口,海商在城内横行霸道,架空了官府的力量。

那些他们的属下帮闲之类的,欺男霸女,为祸乡里的事情可真是没有少作,老实巴交的百姓们都是恨他们入骨,可在海商势力巨大的时候,也仅仅就是心里面痛恨就是了,按照常理,这些番鬼们侵犯我大明的领土,领着他们的人一定也是海上的人,搞不好就是月港的海商们的阴谋。

勾引外族侵占领土,他们这些人岂不是在漳州城更是作威作福,老百姓那还有什么好日子过,没有想到事情并不是他们想的那个样子,在城内每个和海商们有从属关系的,这些人大部分是地痞无赖或者从良的海盗土匪,都是被抓了出来,真是不知道如何事先知道的这么详细。

当然对于“西班牙占领军”来说,这也不难。那些帮闲的头目抓起来之后,严刑拷打,让他们看看挂在竹竿上面地那些头颅,每个人都是老老实实的听话,把自己知道的全都交待了出来,到时候按着名单来抓人就是了。

虽然难免有错抓的,但是市面上为非作歹的那些人被一扫而空之后。这漳州城居然是显得太平了许多,这下子很多人都是看不明白了。当年蒙古人在漳州的统治,虽然没有人亲眼看到,可是记载却是不少,那些鞑子让漳州城的女眷们甚至不敢上街,店铺经常是无缘无故地遭到抢劫,怎么这看起来不像是人,倒像是妖魔的西洋番鬼还有些“仁义之师”地味道?

月港和周围的大小港口。在杨石头手下的夷州团练的扫荡,还有水上夷州舰队的攻势下,纷纷的烟消云散,各种身份的俘虏抓了将近六千多人,在占领漳州城地六天后,也就是过来进攻的明军被打败之后,送进了漳州城。

这下子可是轰动了,遭过这些人罪的百姓们虽然是痛快。可心里面还是有些害怕,心想难道又要大开杀戒,把这些人的脑袋,放到竹竿挂着,这城内可找不出这么多的竹竿啊。

但是看到这些人押送俘虏的人,漳州城的上下都是自以为明白了到底是谁勾结番鬼入侵。进城的这些汉人武士丁壮,都是那些广东佬地打扮,果然是闽粤海商相争所导致的恶劣后果。

关于对俘虏的处置,和漳州城百姓们预料的有很大差距,城外城内的俘虏将近有八千人,这些人里面为首准备煽动叛乱的都是被砍掉了脑袋,剩下地人,那些广佬在喊话的时候说得明白,只要是按照“洋大人”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土木工程,就可以饶过性命放还家乡。

看着城内竖起的挂着人头的竹竿。这些俘虏还以为自己肯定是要被砍头。谁想到还有这样的宽大途径,立刻是满口的答应。

不过这个“洋大人”的说话。俘虏们甚至包括漳州城的人们都是暗自地鄙视,心想我堂堂地大明上国,居然对这样的蛮夷奴颜婢膝,真是丢尽了祖宗地脸面。

这些答应做工赎罪的俘虏们在第二天就后悔了,这土木工程不是一般的大,包括在城外修筑小型的堡垒,深挖壕沟,还有在原有的城墙上修建的炮台,在外面简易的外墙,这可是辛苦之极的工程,何况现在的漳州已经是溽热非常,光天化日的在户外做这样的辛苦活计,不死也要脱层皮,何况这些俘虏在港口上都是舞刀弄枪或者是操持船只的角色,日子过的也算是舒服,根本吃不了这样的苦。不过后悔是没有的后悔,对方手上的刀剑火铳可不是吃素的。

这样的修筑要塞防御,实际上不光是隔绝了明军进攻进来的途径,也是阻断了城内人出城的路,漳州城周围的农田勉强能够自给,这么封锁,怕是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城内就会断粮大乱了。

好在漳州城到海澄县的路程,因为就是在海边,完全是被“西班牙占领军”控制的,毕竟是明军没有如此强大的炮舰,海上和舰炮射程的范围之内,可以说都是被西班牙占领军牢牢的控制住了。

既然是控制了海路,接下来的事情也是容易的很,不要忘了,因为沿海的工商大兴,很多的田地都没有什么人耕种,大家都是吃南洋的粮食。只要是海路还在手中控制一天,价格便宜的南洋粮米就会源源不断的运送进来。

当然,这些粮食也不会给城内的人白吃,占领军在城内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工程和工作,每个人要是想吃饭,就来做工赚钱,原来还有个什么语言不通的问题,现在那些广佬进城之后,事情倒也是简单了许多。

城内的壮劳力们去工地上干活赚钱,老弱妇孺们都是负责后勤,或者是打扫做饭,或者是在临时开办的武器作坊里面修修补补,这些工作都是按照市面上的价钱算钱算粮,甚至还稍微的高了几分,也没有什么人有怨言,而且百姓们给占领军做的这些活计,可是比城外那些人要好太多了,毕竟一方是奴隶,另一方却是自由民,双方这么一对比,各自的干劲可都是高了不少。

没有人为非作歹,家家又有了可以依靠的生活来源,市面上迅速的平定了下来,而且原来在城内本分做生意的那些商铺赫然发现,自家的生意没有什么影响,他们说起来和海商们也有这样那样的关系,不过留下来的主要是纯粹做生意的那一批,这些人原因为月港和漳州城都被人占据了,也就谈不上什么生意。

甚至有些老板已经是给自己的伙计们放假,说是你们要想养活自己,就给番鬼和广佬做工吃粮去吧,我这里生意维持不下去,怕是没有什么工钱可以发下来了。谁曾想到,打败了那几千卫所兵丁之后,居然在城内进来了各地的商人和城内的商铺商议周转和买卖事宜。原来月港在被占领的第四天后就已经是恢复了商港的运作,只不过来运作的人手不同了而已,这里位置良好,乃是浙江以北商人们去南洋贩运的中转站之一,这些人和华州的关系都是非常的密切。

打下了月港之后,自然会给他们一个方便,当然在表面上说的都是,华州和西班牙有个协定,不管如何海港必须对华州庇护下面的商船开放,商人们很多都是不知道为什么西班牙人这么好说话。

也有些聪明的人猜了出来,不过他们同样是聪明的什么也不说,既然是月港有商人,有买卖,那漳州城内的生意自然也不会很差,在取得了占领军的许可之后,他们也可以去福建其他的地方去进货,并且回城销售。

商人们是没有祖国的,正如在另一个平行的历史里面,明末晋商们对于满清的各项物资支持,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什么汉人鞑子的分别,只要是自己赚到了银子,那么万事大吉,福建的商人们也是一样,只要是漳州城内的商铺拿出了银子,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而且很多人还知道现在北方很多过来的船只不在夷州停靠,直接来到了月港,说明现在的买卖可能会更好了。

他们都是主动的寻找门路来交易,有些人在泉州附近的小港下海,然后来到月港买卖贸易。

漳州城内有些风骨的人主要是那些读书士子们,在知府和各级官吏被驱赶到城外之后,他们就算是城内说话管用的一批人了,天下间对于读书人的尊崇可是几百年来根深蒂固的。这些读书人是坚决不准备向占领军低头的,不过他们也是迷惑的发现,漳州城被占领之后,市面繁荣,治安良好,而且人人都有活做,有饭吃,赫然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真是不可思议。

原来的漳州知府衙门和周围的那些高们大户的宅院,已经是被改造的不成样子了,外面的围墙在成型,这里是准备修建一个城内的堡垒,在知府衙门周围的区域已经是被化为禁区,除了占领军的士兵之外,百姓不得进入。

“洋大人,洋大人!”

一名看起来是广佬的士兵,一路跑了进来,凡是在周围做工的汉民都是在心里面暗骂‘汉奸’。

在原来的知府衙门上,西班牙占领军的首领摘下了罩在头上的头盔,在那里没好气的冲着那个喊“杨大人”的手下喝道:

“大白天的,你鬼叫什么!”

华州一景

最近在汉城的人经常能够看见华州大都督江峰的身影,因为每天大都督都要带领卫队去仁川附近的校场监督部队练兵,现在驻扎在仁川附近的士兵已经是达到了一万五千人,这里面有三分之一的老兵,这样的比例在华州的军队系统里面已经是非常的高了,当然是天下精兵。

虽然是江峰带着卫队在城市之中穿行,不过好像是并不害怕在周围的房屋上,会有人拿着所谓流失民间的火铳对他射击,只是放心大胆的带着卫队昂然出城,在华州都督府和太守府用心的散布下面,江峰神武之名早就是传扬四方,在外人眼中,他已经是一位可以斩虎屠龙的无敌勇士。

不管是在大明还是欧洲,或者是倭国,身居高位的人士,总是会处于一种神秘感之中,森严的保护,出行还有开道和静街之类的措施,寻常百姓想要见到一面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江峰的神威远扬,个人的武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有他带兵作战时候的神机妙算,临危不乱,至于是塔尔河谷和瓦刺部的大战,在陈聋子之乱中战斗,都是以一敌百,然后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胜利,而且还是干脆利索的大胜。这些事迹都是被变成了故事和评话传播开来。

在大明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是被人当作一个很好看的传奇和演义来看,有些知道门道的人,了解这里面说地就是华州的大都督江峰。一个从锦衣卫的巡城小校起家,二十年间已经是在海外坐拥一方的大豪,故事和评话说的精彩,大家对于江峰这个人就越是感兴趣,在汉城的街道上居然在江峰出巡的时候并不静街情场,只是任何人组拦在马队地前方立斩不赦。

很多商人们都是在沿街的酒楼和饭庄茶馆之类地地方,包下了临街的包间和窗户。等到江峰经过的时候,看上那么几眼。也算是回到大明或者是跟自己相熟的亲戚朋友一起的谈资。

尽管江峰是一个害怕麻烦的人,但是在出行上的装备是绝对不会马虎地,现在的华州因为丰厚的待遇和条件,这边的各种工匠越来越多,结合了大明的武官甲西班牙礼仪用盔甲的特点,给江峰和他的阿仪仗队打造了华美的盔甲,马匹上也是采用在济州岛马场上培育出来地安达卢西亚马。

江峰和卫队走在街上的时候。高大的马匹和精美的铠甲,加上江峰和手下那种凛然的气势,在那里观看的人们都是感觉到,故事里面地那些武勇神奇的事情,搞不好就真是江峰所做。

这样的人确实是值得让人跟着追随,商人们这么想,在汉城和周围的民卫居住的那些汉民也都是差不多的想法,这样的包装还是有极为出色的效果。所谓人靠衣装,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在看到了江峰真人出巡之后,又通过这些行商四方的商人口口相传地把江峰和华州地各种优势传播出去。

这一天也是和往常一样,早就是在街边的酒楼里面坐满了准备一睹江峰风采地商人和市民们,不过他们却失望了,直到午饭时分。江峰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在街道的中央前往练兵场。

在华州都督府的后堂那里,刘十二被两名随从推着他的木轮椅进来了,一见到江峰穿着便装坐在椅子上,刘十二禁不住在那里笑着说道:

“都督大人今日怎么不去校场练兵了,莫非是太过辛苦吗?”

后面推着轮椅的人冲着江峰恭谨的施礼之后,然后退出了这个房间,江峰手中拿着一杯茶水正在慢慢的喝着,听到刘十二的问话,禁不住也在那里嘿嘿的笑了出来。笑骂道:

“都是你们出的馊主意。说是本座穿着好像是戏子一样在街上溜达一圈,就可以收拢人心传扬威名。每天和猴子一样在那里被人观看,不自在的很,今天各处都有文书传过来,正好在家歇息一天!”

说完之后,他和刘十二都是一起笑了起来,不过刘十二的表情随即是严肃了起来,在那里开口说道:

“都督大人不要小看这每天的一走,天下间的士农工商各种人,除了在我华州统辖地面上的,其余的大多是以为我华州不过是海盗和叛军盘踞而已,虽说都督大人的韬光养晦和明太祖的‘缓称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也有个麻烦,不能招揽人材,没有名义统辖地方,每天之所以叫大人那么辛苦,也是给外面作出个样子来,证明我华州也是堂堂正正的一方势力。”

看到刘十二神色严肃的在那里劝谏,江峰心里面苦笑一声,却也是知道对方说的都是实情,放到他还没有穿越的时候,所工作的地方搞什么正规化的制度管理,好像也是差不多的样子。

现在的华州刘顺骅和刘十二一干的文官都是在做类似的事情,就是把华州的一切都定下来规章制度,让每个人遵守执行,事实上,这样做确实是提高了效率,从前的很多浪费都是在这次被避免了。

江峰身在最高位,这些规章制度自然是约束不到他的身上,不过他却感觉到非常的不自在,从前在一起谈笑不禁好像是一家人的那些亲信手下们,和他见面的时候,尊敬依然,亲切却是不在了,多了些畏惧,让江峰很是不舒服,不过他也知道,现在手下几百万军民,规模越来越大,不是当年占山为王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江峰对着刘十二的劝谏也不能用几句话蒙混过去,只能是很庄重的点点头,示意自己已经是知道了,在他坐着的座位边上放着一个分层的架子,每个架子上面都是放着一些纸张。

江峰转过身拿起一张纸,颇为嘉许的笑着夸道:

“十三倒是比从前出息了许多,这次出去可以说是拓地千里,大大的张扬了华州的威风!”

刘十三在定北城派出的信使终于是到达了华州,关于在失必尔汗国掳掠了上万人口,占据了几个大的城池,控制了广阔无比的土地,这可是华州建立以来的第一大功,开疆拓土对于军人来说,是无比荣耀的事情。

更不要说在这之前,派专人押送回来的大批中亚马,这可是弥补了安达卢西亚马数量少,建立成规模的披甲骑兵缺乏大马的缺陷,那时候,很多人都是在那里夸奖刘十三的这次远征就算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成果,这些马匹就足够了。

更加重要的是,华州的众人虽然是知道自家的强大,但是心里面却总是没有什么底子,华州不断的壮大,想必是没有人觉得华州安心的在海外割据,将来必然和大明会有一战,但是此时的华州,不管是华州还是夷州,总是缺乏战略的纵深,要是一直胜利倒还好,若是失败了。

岂不是被明军直接给赶下海去,可是现在的刘十三在北面打下了这么大一块地方,据说也是农田牧场广阔无边,土地也是肥沃无比,这不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大后方吗,这个消息一传扬开,所有人都是兴高采烈,甚至比当年都督府把工坊交给个人经营都要高兴,倒是让江峰糊涂了一阵。

这次的刘十三远在几千里之外,现在的他若是想当个土皇帝,可真没有什么人管他了,不管是护卫队员还是团练,那些人都是没有什么家世牵挂的,在那里打下了基业,也不会想着回来。可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