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有毒-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不仅仅是兰州通往湟州的这条路很烂,从兰州出发到凉州的驿道也好不到哪儿去。冬天依旧会被大雪阻隔,夏天照样逃不脱泥泞难行的宿命。

    眼看来湟州和凉州的商队越来越多,他们又没有水虎翼不计成本的运输能力,所以洪涛咬了咬牙,修路!

    其它一切建设都拖后,集中人力物力修路。先修凉州到兰州的驿道,这里山势没那么险峻,施工难度低不少。

    他要修的不是土路,也不是硬化路,而是石路。在有土层覆盖的地段用半米高、一尺粗细的方形石条竖着排列形成路面,就像是铅字排版一样。遇到岩石层干脆就原地取平,不用大动干戈。

    这样的路面只有一个好处,结实耐用。很多欧洲城市和历史久远的村镇里都能看到这种路面,它们历经了几百年依旧可以使用,不会塌陷也不会开裂。岁月只能在石头上面留下浅浅的痕迹,稍微颠簸一些,但不影响主要功能。

    有好就有坏,这种石头路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它的施工量比较大,不仅仅要开采石料,还得挖掘沟槽,比修建一条碎石路成本高很多。

427 要想富先修路() 
在这个问题上洪涛一拍板谁都不反对,那就修呗。帅司大人说用黄金铺路那也是有道理的,想不出来不是道理不存在,而是太笨!

    幸好这一路上不缺乏石头山,不用再专门从远处运送石料,只需每隔十几里建一座采石场即可。

    采石也不再纯靠火烧、水浇,湟州和凉州都有火药作坊,更不缺原料,可劲儿炸吧。炸出来的石块一部分人工修凿,一部分用水力或者畜力钢锯加工,效率更高。

    “只有二千厢役肯定不够用,再加上二千战俘也不够,总不能把工坊全停了都去修路!”技术和材料问题洪涛都能解决,但有一个问题他比较难办,人。

    神宗皇帝倒是给湟州调来了几个营的厢役,可是比起修路的工程量来讲是杯水车薪。再想让朝廷短期内派来大量人员显然不太靠谱,又不能征调民伕,估计出钱雇佣都没啥人乐意干。

    目前湟州和凉州都不缺活儿干,谁乐意累死累活的去为朝廷修路呢。这就是法律的缺陷,一旦统治者遵守法律,就会发现无法对人民予取予夺了,干啥事儿都得有商量。

    “能不能和兰州借点厢役来用,我们可以发双倍军俸。”苗魁这次机灵了一回,他想让洪涛去找王厚借人。

    “求人不如求自己,借人不如抓人。借人还得花钱,抓人不光省钱还能有所缴获。”

    这个办法洪涛已经想过并且否决了,王厚真没准儿会借人,因为这条路有一部分在他的辖区内,修好之后对济桑城的补给也有很大帮助,不出钱出点人是份内的事儿。

    但洪涛不想让皇帝觉得自己和王厚相处融洽,还能心意相通,那样的话自己没什么麻烦,王厚的秦凤路经略使估计就做不久了。他是被派来监视自己的,并不是协助自己的,这一点必须时刻搞清楚。

    自己没人又不能借人,那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抢人!但去哪儿抢呢,西夏和大宋已经签订了停战合约,此时轻启战端可是大罪,皇帝也不会高兴。

    “去抢黄头鞑靼!”苗魁也是这么问的,洪涛小声的道出一个名字。

    “这、这、这……”要不是洪涛提起,苗魁恐怕都忘了还有这么一个族群。他们确实离甘州不远,可是抢劫黄头鞑靼就不算轻启战端吗?

    “抢劫黄头鞑靼的不是湟州新军,而是青塘兵。嘿嘿嘿,好像还没告诉过你,化妆也是本官的绝技之一。过几日本官就要去甘州巡视新城,这一路几百里,为了安全起见带二千新军一起走不为过吧?”

    轻启战端肯定不合适,但自卫反击就得另论了。不管西夏和大宋是否有和平约定,边关地区从来不缺乏小摩擦,这也是惯例,战争规模不达到一定程度,边军守将完全可以自己做主,不用征求皇帝和朝廷的意见。

    “……末将愿护送大人前往!”苗魁终于聪明了一次,没再去和洪涛探讨该不该的问题,而是主动请战。他在凉州城他基本无事可做,做为一名战将远征总比看工地强。

    “本该如此,还请苗将军点齐二千新军,记住要多选善于山地行走的,与本官往甘州走一趟。”

    洪涛确实也想让苗魁去执行这次任务,他对内政一窍不通,留在凉州基本就是个废物。对付那些拓荒户和来自内地的商户,还是王大她们更合适。

    另外在自己的体系里他始终无法完全融入,凉州和甘州之战都只能在后方看家,要是总不带他出征时间长了会有别的想法。

    “末将遵命!”真的接到了军令,苗魁显得浑身都是劲儿,抱拳施礼,然后大踏步向军营而去。

    “讹力命!”待苗魁走远,洪涛又冲身后招了招手。

    “末将在……”

    “带三百特种兵先去甘州通知次仁贡多,准备好二千套青塘兵的装束,不用全套,大概看着像即可,顺便让他带着你们去摸摸黄头鞑靼的情况。”和苗魁说自己有化妆的绝技只是戏言,打仗哪儿用那么细致,大概糊弄糊弄就成。

    到底是不是青塘兵,失败者没有发言权,朝廷也不会派枢密使或大理寺远赴万里之外实地勘察。黄头鞑靼即便想告状也只能向相邻的甘凉路最高长官递交诉状,总不能一路跑到开封去敲冤鼓。

    至于说皇帝的密探会不会知道洪涛就不去操心了,爱知道不知道,我就这么干了,谁让你不给我足够的人手,那我只能自己想办法。

    时隔半年第二次来到甘州,原来破败的城池已经焕然一新,规模比以前小了一圈,却更精致更彪悍。没错,就是彪悍,一座城市用这个词儿来形容好像有点不合适,但洪涛真找不出别的词汇。

    王七确实有当工匠的天赋,他充分发挥了当地的材料优势,用石头和水泥垒砌了一座实实在在的欧式城堡。

    其实这种建筑方式他只在上课时听洪涛讲过,顶多在画册上见过,靠着大致的印象和想象力就真给造出来了,甚至比西方的城堡还复杂,因为它是个城堡群。

    四座高大的塔楼矗立在城墙四角,每座塔楼下面都是一座完整的城堡,同时也是城墙的一部分,向外的两面开满了射击孔,远远看去有点像风帆战列舰的炮门,一层压着一层。向内的两面则是各种各样的露台和窗户,中式、西式都有。

    很明显,这孩子拿甘州城当他的习作了,生怕以后没机会再主持这样的大工程,干脆就把能想到的都用上。说不伦不类都是轻的,根本就是大杂烩,就算有美观可言也是病态的美。

    城堡的中间是个比城墙还高的六边形建筑,目前还没完工,但怎么看怎么像后世的五角大楼,多了一条边而已。

    这六个边还不是随便设计的,它的每条边都有两层的廊道连接一座城墙上的主要建筑,四个城堡和南北两座城门,正好六个。

    最有意思的就是城门,甘州的城门不再是传统的门楼,而是一条贯穿城市南北的宽阔大道。它在六角大楼的中间形成了一个小广场,同时也把这座六角形建筑从中间一劈两半。上面无遮无挡,四道巨大包铁木门的木轴都镶在墙里。

    “敌人若要从城门进攻,两侧建筑物都可利用顶部和侧身射击孔攻击,街道上无处可躲。进入中央堡垒的出入口在广场上,想走完这条路不容易,官人觉得可有大缺陷?”王七对于城门的设计最得意,因为只有这里没借鉴任何经验,全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

    “苗将军以为如何?”洪涛没马上发表看法,而是把问题转给了苗魁。

    “末将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坚固的城池,一丈之内全由大石条垒砌,除了重兵围困之外也想不出破城之法。”

    苗魁看得直咧嘴,在这么一个荒芜的地方建造如此坚固的城池好像用处不大。不过王七是洪涛的养子,打狗还得看主人呢,毛病就别挑了,多说点好话吧。

    “嘿嘿嘿……围困不得,城内有粮有水,还有神来之笔,官人请送我来!”王七好像就等着别人说围困呢,笑得那叫一个猥琐,已经有了五分洪涛的风采,推开墙上的一扇小门,侧身恭候。

    “怪不得几千战俘修了半年有余,还有水泥相助依旧未完工,你这是要搞地道战!此处原本有地下河?”

    从中央堡垒再往下走居然还有一层地下建筑,这还不算太让人吃惊,更惊人的还在地下室的南侧。这里居然有条一丈多宽的通道,长度嘛,不短,因为里面还有马车,短了能坐车走吗?

428 演员的自我修养() 
但这条通道有些地方并不是人工开凿的,四壁很光滑。洪涛看了一会儿之后终于有了答案,此处原本应该是地下溶洞或者地下河,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溶洞很少有这么细长的。

    “官人英明,有一条水道从黑水贯穿至城下,西夏人并未发现。开挖地下室时它成了个大麻烦,但被孩儿解决了。用石块和石灰堵住其上游进水口之后,河道变成了通道,出口在三里外的黑水河边!”

    洪涛这次又猜对了,王七早就习以为常,原本就没打算能考住自己的养父,只是把详细过程介绍了一番,还偷偷告之了出口的位置。看样子这条通道是保密的,也就是所谓的神来之笔,怪不得连苗魁都不能进入。

    “成,你比官人运气好多了,仔细保留住这个秘密,保不齐哪天它就是你的救命稻草。官人另外再教你一个绝技,名叫水淹七军。去黑水河上游好好找找,寻一处合适的地方建造石坝蓄水。平日里可以用来灌溉河两岸的农田,春夏两季还可控制水量预防洪涝。一旦甘州城被围,就潜人从地道溜出去炸开大坝。甘州城地势比黑水河上游低,找准破坝位置,围城的军队有多少算多少都得喂了鱼虾。”

    说起阴人洪涛真是满腹经纶,坏主意一个比一个精妙。甘州城的地基很牢固,两三米深的水对它没什么伤害。

    西边不远的黑水河发源于南面的祁连山脉,春季雪水融化之后波涛汹涌,但夏末到冬季又很容易断流,对农业发展不利。

    将来甘州附近的土地也是要分给拓荒者的,没有合适的灌溉系统肯定没人乐意耕种,修个小型水库就能解决这个难题。

    水库修建不容易,即便有山势峡谷地形和石灰可以利用也是个大工程。废了那么大力气修座水库仅仅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显得成本有点高,所以洪涛打算把地理优势发挥到极致。来个军民两用吧,也为甘州城增加一个必杀大招儿。

    这座城人少了根本无法攻打,假如真有人派遣大军围困,那好戏就可以上演了。任凭敌人来多少军队也顶不住大自然这个终极武器,,一下就能把水库的建造成本全捞回来还有赚,来的越多自己就赚的越多。

    “还是官人厉害,不如带孩儿一起去寻找!”王七马上就理解了这种思路,兴奋的直搓着手,恨不得立刻就动工。

    “本官这次来还有要务,没功夫陪你游山玩水,新军在此补给完毕就要继续西行。说到此事,你还要配合本官演一出戏,附耳过来。”

    就算没有其它要事,洪涛也不会陪着王七去荒山野岭找寻修建水库的合适位置。搞过勘探工作的都清楚,这个活儿太累了,远比不上待在凉州城里和富姬卿卿我我造小人舒服。

    就在洪涛抵达甘州的第五天,突然有几千敌军出现在城西,半夜偷袭了新城。虽然没攻入城中,但还是造成了不小损失。

    驻扎在城外的青塘兵和新军都有不同程度的死伤,一座好好的大营也被付之一炬,大火溜溜烧到了第二天下午才熄灭。

    洪涛很生气,这还是他带兵以来的第一次吃亏,所以下令必须查明偷袭甘州的军队来自何方,查不出来连青塘将领带甘州守将都要军法处置!

    重罚之下必有效果,次仁贡多的一位偏将从敌人尸体上找到了证据,几把短刀。它们原本是游牧民族佩于腰间的生活用品,有点像汉人的筷子,比较私人,且各族有各族的样式。

    西夏人的短刀比较直,吐蕃人的短刀柄比刃长,而这几把短刀刃部更弯曲,锻打的方式也与其它各族不太一样,相对粗糙。

    “你确定是黄头鞑靼的军队?大宋与黄头鞑靼素无纷争,他们为何要攻打甘州!”洪涛在盛怒之下还是比较理智的,没有轻信这名偏将的一面之词。

    “大人有所不知,自打甘州被大宋军队攻陷,肃州的西夏人就和黄头鞑靼有所勾结,经常向东活动,最近的时候在西面八十里就发现过黄头鞑靼的探马。此次偷袭甘州的军队里必有黄头鞑靼的军士,他们的战马也与西夏、吐蕃各族不同,马腿上从小就会烙上火焰标记,大人一查便知。”偏将对自己的判断很有把握,除了短刀之外还有其它佐证。

    “确有此事,开春以来西边不时有一些不明身份的小股马队活动,只是没有官人命令,我等只能将其驱逐。看来这次偷袭他们是蓄谋已久,只是不知为何要以卵击石。”

    偏将提供的部分证据还得到了甘州守将王七的认可,但他有一个地方想不明白。假如黄头鞑靼真的和西夏人达成了某种约定,为何不在甘州城还未建成时就来袭击呢,那样岂不是把握更大。

    “恐怕是溪罗撒春天的举动让黄头鞑靼误认为有大宋在背后支持,所以转而和西夏人联合。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杀我新军士兵、攻打我大宋城市的必须是敌人!”洪涛听完了偏将和王七的分析好像明白了什么,顺口把王七的疑问也给补上了。

    从去年年底溪罗撒就向青海湖以西发起了进攻,在火箭的打击下,原本的蕃王势力只顽抗了一个多月就分崩离析,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

    休息了还没一个月,溪罗撒又继续向西试探,准备等积雪全部融化之后就西进。这可不是他的本意,而是洪涛的要求。

    吐蕃各族的变化肯定瞒不过相邻的黄头回鹘和黄头鞑靼,他们全嗅到了危险的味道,其中以黄头鞑靼最甚。

    它的地盘很小,没有太多回旋余地,又处于西夏、黄头回鹘和溪罗撒的包围之中,真要打起来地理位置首当其冲。

    在这种局面下,黄头鞑靼与肃州的西夏残部有什么秘密协议很正常。别看西夏人在凉州和甘州被湟州新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但在黄头鞑靼族群的眼里还是一支很强大的势力。

    毕竟之前几十年的威名不是吹出来的,且西夏人在更西的瓜州和沙州、更北的黑水镇燕军司还有五六万能征惯战的军队,实力不可小觑。

    “次仁贡多接令!”可不管黄头鞑靼是出于何种考虑,袭击了大宋城市洪涛就得做出反应。他是甘凉路经略安抚使,甘州是他的治下,没反应就等于渎职。

    “末将在……”次仁贡多低着头迈步上前接令,为啥要低着头呢,因为不敢抬,一看到帅司大人那张严肃的脸就忍不住要笑出声。

    大人可太能装了,这表情就好像妻子被人羞辱了一般,谁看到也不会怀疑他很生气。可问题是真没人羞辱帅司大人的妻子,更没人敢来攻打甘州,这一切都是三天前安排好的闹剧。

    袭击甘州的兵马全是青塘兵化妆的,甚至都没怎么改变装束,只是把甲胄脱了,再用布条把脑袋包上。那些死伤更不是青塘兵或者湟州新军,而是挖矿的战俘。

    “命你率二千本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