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多学学驸马算经你就是不听!夏人来此的军队数量超过二千人,他们的粮草就会难以为继。你以为驸马路是能随便通过的?苗魁正带着禁军在山路上做同样的事情,再加上溪罗撒的蕃兵,夏人要用尸体把山谷填平才能过去。如果他们的军队数量少于二千人,那就连退都别想退回去了。只要敢去湟州,我们就从后面掩杀。厢役不善野战没关系,二郎的队伍最擅长扰袭。届时与苗魁前后夹攻,一个人都别想回来了。这是个死局,只要他们来,不管多少都是输,而且是输光。当他们见到马尾城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埋葬在这片山谷中了,和那位梁太后的侄子命运相同。二郎这些天也没闲着,到时候让你看看本官呼风唤雨的本事。”
洪涛向来不打没有把握的赌,打仗也一样。他啥兵书也没看过,啥兵法也不会,但知道一个道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计谋都是无用功。
所以就别费脑子琢磨奇思妙想了,雪崩就挺好用的嘛。好东西必须多挖剩余价值,趁着夏人还不太了解这种战术之前能多用就多用,以后离开这片山区就用不上了。
死局,这就是洪涛不在乎高俅他们欺骗计划成功与否的底气。夏人只要敢来,不管受没受骗都是死。反正他自己是想不出来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人为雪崩中逃脱,除非不来。
至于说来多少人,这有啥关系呢?在大自然面前,一千人是个小黑点,十万人依旧是个小黑点,充其量是多费几颗霹雳弹。
仅仅是个死局洪涛还不放心,他又加上了一道保险,冰城!
马尾城里有大概三百多具马蜂窝和八万多支火箭,就算夏人的军队把所有雪崩都躲过去了,这些玩意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在没有后勤补给的情况下,他们在这里坚持不了几天。最坏的结局就是没有歼灭敌人,这也不算损失,本来这个计划就是抱着有一搭无一搭设计的,弄死一个都算赚了。
“嘟嘟嘟……”就在蒋大郎为自己在数学上造诣太低而羞愧时,角楼上响起了短粗的牛角声。
“大人,他们来了……目前只是前军,人数超过了两千……”
蒋大郎闻声立刻举起望远镜,向着北面的山峰上望去。不大会就把上面哨兵的消息转达出来,一脸的凝重。人数太多了,即便他相信帅司大人很神奇,依旧很担心。
“吹号吧……”洪涛也有点担忧,毕竟没指挥过这么大规模的陆战。但还不能表露出一丝怯意,胆怯是种传染病,一旦爆发谁也拦不住。
这次的牛角号声悠扬绵长,再被大山二次扩音,一声一声的回荡出很远。所有在马尾城附近劳作的厢役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玩了命的往东城门跑,生怕跑慢了被关在外面。
城内的厢役则开始往身上穿甲胄,再把一箱又一箱的火箭从仓库中抬出来,均匀的码放到城墙上。然后躲在女儿墙后面,学着帅司大人的模样露出小半个脑袋向外张望。
对面山顶上传来的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蒋大郎每说一条脸色就阴沉一分。到目前为止,北面的哨兵已经发现了至少五千西夏军队和少量马匹。但这还不是最终结果,敌人的队伍还没过完,后面有多少目前是未知数。
而他们的前锋已经出现在望远镜里了,这些士卒就像是雪地上的狐狸,根本不走山谷中相对平坦的地方,爬的漫山遍野都是。不见有踏雪板之类的辅助工具,行进速度却依旧不慢。
但敌人的前锋并没冒进,而是停在了三里外的一个山坡上,很嚣张的砍伐着树木,看样子是要建造营地。
只有少数几个骑马的人靠近了马尾城,但也绝不走到神臂弩的射程之内,只是远远的围着这座冰城绕圈。
“官人,这些就是夏国军队吗?看上去矮矮小小的,能打过苗大人的亲从官吗?”洪涛早就把头盔戴上了,他也没有什么帅旗,就和普通士兵一样蹲在女儿墙后面小心翼翼的观望。
突然身后有人说话,莲儿和宸娘也穿着甲胄顶着钢盆子凑了上来,正在用她们的小号银质望远镜观敌掠阵呢。
“过来蹲下,这么直挺挺的站着岂不成了人家的靶子。”洪涛倒不介意莲儿和宸娘到前线来,儿童团里十岁以上的团员都要上城墙,还得当做督战官巡视所有厢役。她都十六了,还是将军的妾室,见见这种场面很应该。
但她们俩大模大样、恨不得脚下再踩个箱子的行为很不妥。夏人能不能射中是一回事儿,给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又是另一回事。
“这就是夏人的步跋子,据说都来自横山地区,生性好斗、不畏山地,昼夜行军可达一百里。禁军吃过他们不止一次亏,往往今天还不见踪影,可是一觉醒来就被他们抄了后路,端得凶狠。”
蒋大郎很不适应身边待着个女人,但帅司大人不反对也只能忍着。对于莲夫人提出的白痴问题,还得详加解释。
“能有我家官人厉害吗?”莲儿听到对敌人的夸奖很不高兴,她见过屁的打仗,只觉得全天下必须是夫君最厉害,别人连等同都不许。
“……那是差得很远……大人,末将去北面巡视一下,那边的山坡要高些。”
蒋大郎眨巴眨巴眼,服了。这位帅司大人吹起牛来好歹还顾着脸面,可帅司夫人根本就连脸都不要了,惹不起还是躲吧。
“来,用官人这个看的清楚。”洪涛觉得莲儿说的很对,步跋子确实没有自己厉害,略施小计不就弄死了几百个。
一对一嘛,我凭啥和你一对一,能群殴的时候绝不单挑、能偷袭的时候绝不强攻、能阴人的时候绝不正大光明。这是老子兵法三要素,不是那个老子,是自己这个老子!
293 小算盘()
夏人来的很快,高俅回来之后五天,西夏军队就抵达了马尾城,人数在一万左右。基本都是轻装步兵,马匹和驼队很少,更没有羊群。
但是夏人的准备工作很慢,或者说古代作战的节奏很慢。他们的前锋部队砍了一天树,第二天主力抵达接着砍。
砍下来的树木除了建造营寨外,还做了不少攻城装备,比如梯子、攻城锤一类的东西。看来他们已经意识到梁道初凶多吉少,准备强攻了。
“大人,二郎传来消息,五十……”西夏军队不着急,洪涛自然也不着急,慢慢耗着呗,谁冷谁饿谁知道。
但蒋大郎就没这么淡定了,他每天睡觉的时间很短,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城上观察敌人的动向,顺便再把哨兵传回来的消息汇报给帅司大人。
至于说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自己弟弟和那些特种兵到底在搞什么他一点不清楚,马尾城里也没人知道,除了帅司大人。
“才五十,夏人命真好。告诉二郎先不急着下手,人家远道而来总不能毫无作为就撤兵,让他们先展示一下本领给本官看看。”
五十的意思就是百分之五十,蒋二郎是在说有一半夏军位于雪崩区内。当初洪涛和他的约定是超过百分之七十再动手,目前看来还不够。
洪涛也不想现在就命令蒋二郎动手,突然损失近一半人手夏人肯定会撤军,即便一路上还有几处雪崩区等着他们,但想全歼是不可能的,雪崩的秘密也就不是秘密了。
洪涛还想看看夏人的攻坚能力和作战方式,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以后自己肯定是要带兵走出这片大山的,到时候也没有大雪山帮忙,能多了解一下敌人的详情对以后会有很大帮助。
另外洪涛还存着一点小私心,就是成本问题。火箭的发射药都被蜡封在竹筒中,但远远达不到密封防水的等级,时间长了就容易受潮失效。
武器造出来就是用的,只有用了才有价值,老在库房里放着就和商品积压一样没意义。但金明池和渭桥镇造了一年多的火箭,从来也没在战场上大规模运用过,实际效果如何还说不好。
没有实际效果光靠演习表演是说服不了皇帝和朝臣向乌金行大规模采购的,这种产品没有规模成本就会上升,哪怕自己不缺钱也不能糟蹋钱,该赚的必须赚回来。
马尾城就是为火箭正名的试验场,对面那些木工活儿看着不错的西夏军队就是试验品。他们死的越多,自己的乌金行收入就越高。
做为一名合格的商人,赚钱才是正业,其它事情再高大上也能只是捎带手,不可舍本逐末。
这一等就是二天,等到了第二天黑,负责白天值守的厢役已经换班了,莲儿和宸娘也看烦了,只剩下洪涛和蒋大郎还在城头上坚守。
“大人,此处由副将看守即可,您还是回去睡会儿吧,还有那些孩子,她们也忙了一整天。”蒋大郎也等烦了,表现得很不敬业,居然要回去睡觉,只是洪涛不走他也没法走。
“若是敌人夜袭该如何处置?”洪涛有些恼怒,夜袭,评书里不都是这么讲的,动不动就偷营劫寨啥的,怎么能大撒把呢。
“夜、夜袭……末将在边关从未听过夏人会夜袭。谁也看不清谁,如何分辨敌军还是友军,也无法指挥。”
蒋大郎让洪涛给说愣了,这要是换成别人他早就一脚踹过去了,就算是从来没上过战场的文人将领也不会提出如此白痴的问题。但面前这位就提出来,还不敢踹,谁让人家总能出其不意呢,保不齐这次又有高招。
“打起火把呢?”洪涛倒是听过古人夜间视力不太好的传闻,只是这里有积雪的反光,就算没有月亮也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走慢点看路还是能看到的。
“那岂不成了弩手的靶子……”蒋大郎还是没搞明白帅司大人到底想问什么问题,又不敢乱问,只能随口应着。
“这倒也是……你去睡吧,派人把本官的睡袋送上来。”左想右想洪涛也没琢磨出该如何夜袭,但依旧不死心,打算就在城楼上打地铺。
“末将和大人一起……”蒋大郎很是郁闷,上官不睡自己肯定不能睡,得,陪着吧。可问题是这位上官白天睡了大半天,自己却没合眼,太坑人了。
“……你给我有多远走多远,有你在本官还能睡着?自己打呼噜什么声儿自己不清楚?快滚,天亮之前不许上来,让我看到军法处置!”
洪涛睡觉很沉,也很容易入睡,平日里不太怕人打呼噜。但今天不同,在此种环境肯定难以入睡,旁边再加上个鼾声如雷的还不如不睡呢。
其实没有蒋大郎的呼噜洪涛照样睡不着,每次躺下就会听到城墙外面有响动,怎么听怎么像是人的动静。然后就得爬起来探头看看,结果毛也没有,只有刺骨的北风依旧不眠不歇。
城楼里的厢役让这位帅司大人折腾得够呛,一会儿眼都不敢闭。天知道他在干嘛,一会儿一起身,探头探脑四处看,弄得大家跟着一起紧张。
当然也有正面作用,所有值夜的士卒个个都睁着眼片刻不敢松懈,还主动在城墙上巡视,生怕这位天煞星那根筋儿搭错了,然后明日城外又多出几排吊尸体的木杆子。
“我靠,有没有搞错,这么老远跑过来不赶紧进攻吃什么早饭啊!”好不容易等到天亮了洪涛更生气,溜溜熬了一宿敌人啥动静没有,现在不光不进攻,还升起了炊烟。
“大人也去吃点吧,听到牛角号声再上来不迟。如果这么熬下去夏人还未退兵,大人的身体恐怕先扛不住了。”
蒋大郎看着帅司大人一双熊猫眼都不知道该说啥了。这表现也太业余了,围城战通常一打都是论月算的,半年一年也不是不可能,天天这么紧张那成啊。
“也对,让他们吹号声响一点,本官先去睡会儿。”洪涛真不是紧张,是兴奋,就像小时候春游前夜睡不着一样。
这是他第一次面对西夏人进行陆战,一窝蜂和马蜂窝实战效果如何、冰城能不能阻敌、敌人会用什么战术等等一大堆问题轮番在脑海中转圈。
熬夜的人吃饭不香,洪涛只喝了两碗粥,把甲胄和外衣一脱,躺在床上闭着眼又琢磨开了。对于这场战斗他并不太担心,重点是以后。
夺城拔寨、连斩敌军大将,这个功劳好像有点大。刚开始皇帝会高兴,因为他能向朝臣证明慧眼识才,可是以后呢?
这仅仅是个开始,随着特种部队逐渐成型,有部分队员就会进入禁军成为中下层指挥官,很快一支适应新战法、新装备的新军就可以上场了,到那时胜利会一个接着一个的来,皇帝还会高兴吗?
很难讲啊,古人不是说了嘛,功高盖主。当下属一旦做到让领导无法奖励也就离倒霉不太远了。不是领导不愿意下属有能人,而是需要平衡各方势力,谁也不能打破这个平衡。
所以吧,自己要注意分寸,不能太过招摇。可打仗这个事儿不是说不想打就不打,尤其是对进攻一方。你按兵不动,敌人就会想办法来夺回失地,总不能为了藏拙而故意打败仗吧。
其实这个办法是最合适的,找一些不是主力的军队舍弃掉,连带着还能把平日里不太听招呼的军官也抛弃,一举两得。
294 初试陆战()
但洪涛自问干不出这种事儿,太缺德了。就算真有不太听招呼的属下,洪涛也会亲手解决了他们,而不是让一群无辜的士兵去陪葬。
自己是坏人,可坏人也是有底线的,有些事儿能做,有些事儿不能做。一旦做了,自己就和那些被自己很看不起的人一样,活着也就没啥意义了。
最容易的办法被否定了,洪涛就只能再想困难点的。通常吧,干好事就比较难,做坏事反倒容易。不知道这是人类天性使然啊,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还有什么办法能掩盖住自己的光环呢?如果这么想是想不出来的,有时候事情要反着想。
比如光环难以掩盖,那就不掩盖,想办法让别人也一样闪亮起来,不就显不出自己了嘛,至少会分走很多关注的目光。
“莲儿,帮官人写封信给高翠峰,让他给沈大人送去二百具马蜂窝和三万支火箭,再把卓啰和南军司大兵压境的事也提提。”那让谁亮起来呢?洪涛首先就想到了沈括。
这位很有科学家品质的大宋文人就不是带兵打仗的材料,但也不是个只会看着兵书打仗的废物。他一旦有了火箭这种利器,又知道了敌方空虚,大规模进攻肯定不敢,小大小闹几下还是没问题的。
虽然是小打小闹,但所处位置不同效果就不同。永兴军路是宋夏之间的主战场,双方的主力部队也都布置在这片区域,在这里获得一场胜利的影响力肯定比湟州要大得多。
可是湟州和延州中间隔着好几个州,西夏的防御部队也不同。秦凤路这边是卓啰和南军司和西寿保泰军司,永兴军路对面是静塞军司和嘉宁军司,湟州这边的战事会影响到永兴军路吗?
洪涛觉得很可能会,因为这次卓啰和南军司差不多已经是倾巢出动了,如果真的被自己一锅端的话,那秦凤路西侧的兰州、湟州、西宁州等于就失控了。
西夏政府肯定不会坐视不管,那就只能从附近的军司调兵过来补充。为什么不能从腹地调集军队呢?很简单,这时是冬天,西夏腹地的军队肯定都已经变成牧人了,这是他们的军制决定的。
而且边军有边军的优势,他们熟悉边关,战斗力不会消弱太多。就算最终还得从腹地调兵,那也得和边军混编才成,所以从附近军司调兵是肯定的。
但问题来了,附近的军司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