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无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黄巾无敌-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吵得不可开交、甚至翻脸相向。”

    “妙,此计甚妙!”尚书卢毓击节赞叹道,“如果事情果能如此,我等便可以从中取势,利用各路诸侯互相忌惮、又互不相让的复杂心理找出各路诸侯中实力最弱者留守洛阳,这样一来,其余各路诸侯也就无话可说,只能率部返回治地了。”

    “实力最弱者?”太尉杨彪不以为然道,“让这样的人留守洛阳只怕难以服众啊。”

    “倒也未必,眼下就有这么个极佳的人选。”王允忽然间神一动,捋须微笑道,“诸位大人,本官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

    洛阳城效,曹操中军大帐。

    曹操目光灼灼地掠过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诸将以及程昱、荀攸、郭嘉等人,沉声道:“本官决意起兵追击凉州乱军,诸位以为如何?”

    “当然要追。”夏侯惇恶狠狠地挥舞了一下拳头,厉声喝道,“乱军群龙无首,不趁机消灭,我等岂能返回谯郡?”

    “可如果追击的话,只有主公一路兵马未免有些势单力孤啊。”荀攸分析道,“郭汜、李催、杨奉、樊稠、赵岑等各部凉州乱军原有十余万,兼之挟裹京畿精壮,此时只怕已经集聚起了不下二十万乱军,而主公仅有万余精兵,兵力不及乱军二十分之一,悬殊太大。”

    “兵多有什么用?”曹仁不以为然道,“现在董卓已经死了,各部凉州乱军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很容易各个击破。”

    “子孝将军过于乐观了。”程昱摇头道,“因为有十四路关东军这个强大敌人的存在,各部凉州乱军势必会同仇敌忾,若以内讧之计瓦解凉州乱军只怕是很难奏效。至少在十四路联军解散之前,凉州乱军是不会先乱阵脚的。”

    曹操的目光最后落在郭嘉身上,凝声问道:“奉孝以为如何?”

    郭嘉淡然道:“主公若追,则必败无疑。”

    “什么!?”

    “嗯?”

    郭嘉话音方落,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已经纷绝色变。

    随即郭嘉却又不慌不忙地说道:“不过嘉以为,主公应该追击!”

    “嗯?”

    “咦?”

    这下轮到程昱和荀攸困惑了,曹操眸子里却是忽然掠过一丝激赏,击节叹道:“某得奉孝襄助,大事谐矣。”

    程昱、荀攸略一思忖,旋即恍然大悟。

    郭嘉明知此战必败还依然主张曹操率军追击,是因为曹操若率军追击凉州乱军而招致大败,其实就是大胜!与滞留洛阳,要挟朝廷论功行赏的共余十三路诸侯相比,曹操独自率军追击凉州乱军就显得格外悲壮。

    就算最终大败而归,也势必会在朝廷和天下豪杰心目中描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曹操深吸一口气,小眼睛里流露灼灼精芒,疾声道:“元让何在?”

    夏侯惇踏前一步,抱拳铿然道:“末将在。”

    曹操道:“率三千轻骑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大军的前进扫清道路!”

    夏侯惇轰然应道:“末将领命。”

    曹操又道:“其余诸将各率本部随本官兵发函谷关,誓死剿灭凉州乱军。”

    “遵命!”

    诸将轰然应诺,铿锵之音在大帐里激荡回响、久久不竭。

    。。。。。。。。。。。。。。。。。

    黎明时分。

    正在大帐中呼呼大睡的扬州刺史袁术忽被急促的脚步声所惊醒,急翻身坐起正要发怒时,却也是早已引为心腹的大将度奢踏帐而入。

    “度将军?何事如此匆忙?”

    度奢道:“主公,谯郡太守曹操已经拔营起兵、追击凉州乱军去了。”

    “什么?”袁术吃惊道,“曹操真的领着自己的部下去追击凉州乱军了?”

    度奢道:“确实只有曹操一路关东军,不过只怕很难打垮凉州乱军,主公何不施以援手?纵使兵败,主公之声望定然如日中天也。”

    “这个~”

    袁术闻言颇为为难,朝廷很快要论功行赏了,这种时候他是真不想离开洛阳,不过度奢自投靠自己以来,忠心耿耿,事事替自己着想,再者度奢言之有理,袁术却也不好扶了度奢的面子,权衡再三,把目光投在了度奢身上,沉声道,“孟德以大义追击乱军,本将身为联军粮草总督,焉能坐视不理?度奢听令!”

    度奢悍然道:“末将在!”

    袁术沉声道:“就由你率领三千精兵协助孟德追击凉州乱军~”

    度奢眸中掠过一道喜色,沉声道:“末将遵命!”

    。。。。。。。。。。。。。。。。。

    函谷关。

    车辚辚、马啸啸,千军万马奔关中。

    除了并州刺史张济以外,其余董卓麾下的心腹大将如郭汜、李催、樊稠、杨奉、赵岑等皆已率军赶到函谷关与牛辅大军汇合。正如荀攸所料,各路凉州乱军沿途大肆挟裹精壮,等到了函谷关时兵力已经多达二十余万众。

    函谷关内,中军大营。

    郭汜、李催分居左右上首,杨奉、樊稠、赵岑、张绣、崔烈诸将各居下首,李儒则侍立主位侧首,不过主位却是空着的,上面只摆了董卓的一块牌位。各路将领在郭汜、李催的率领下焚香叩首,宣誓扫灭关东军替董卓复仇。

    “诸位将军且听李儒一言。”李儒团团扫视了诸将一圈,凝声道,“关东军兵势强大,我军难以力敌,为今之地当引兵退守关中,再将公子璜从安定郡迎来长安,继承主公未竟大业,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郭汜等人虽然有心自立,但此时大敌当前,却也不敢贸然行事,便纷纷表示赞同。

    李儒又道:“正所谓蛇无头不行,三军不可一曰无帅,当务之急是推举一员大将代替公子璜担任统帅、调度三军。儒以为郭汜将军德才兼备、且身经百战,堪当大任,不知诸位将军意下如何?”

    李催、樊稠、杨奉等人虽然心中不服气,可此时却也不便表露出来,只得默许。

    郭汜踏前一步,立于供着董卓牌位的案前,扬臂疾声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本将军就要发号施令了,樊稠听令!”

    樊稠疾声道:“末将在。”

    郭汜道:“率本部两万轻骑立即穿越长安古道,袭取郑县!”

    樊稠道:“末将领命。”

    郭汜喝道:“其余诸位各率本部于关中休整三日,三日后大军兵发关中、直取长安。”

    “报~~”郭汜话音方落,忽有小校疾步而入,跪地疾声道,“将军,关外有敌军来袭!”

    “关外?”郭汜目光一凝,喝问道,“关东?”

    小校道:“是关东。”

    “关东!”郭汜脸色大变,凝声道,“关东军来得好快!”

    李儒心头一动,问道:“来了多少关东军?打着什么旗号?”

    小校道:“约有三、四千骑兵,打着‘夏侯’旗号。”

    “夏侯?”李儒沉声道,“看来只有谯郡太守曹操前来追击,并不是十四路关东军大举来追。”

    “什么,只有曹操一路关东军?”郭汜眸子里顿时杀机流露,厉声道,“曹操好大的胆子,莫非以为我凉州军已经不堪一击到了如此地步了吗?来呀,诸将可各率本部,随本将军迎出关外,将曹军杀个片甲不留。”

第五百零二章 刘备镇守洛阳() 
函谷关前。

    曹操率一万步兵,三千骑兵堪堪杀到,猛听得关上号角齐鸣、鼓声震天,原本紧闭的关门轰然洞开,黑压压的西凉骑兵已经如潮水般涌了出来。见西凉兵来势汹汹,曹操不敢怠慢,急令士卒射住阵脚,摆开阵势。

    两军阵圆处,夏侯惇挺枪而出,策马于阵前来回驰骋,厉声大喝道:“沛国夏侯惇在此,反贼还不前来受死。”

    郭汜身后两员键将同时出马应战,战不三合,其中一将便被夏侯惇手起一枪刺于马下,另一员西凉键将魂飞魄散,急拍马奔归本阵时,夏侯惇拍马追到,照着后颈就是一枪,血光飞溅中,这名西凉健将也翻身落马。

    夏侯惇连挑二将,于阵前挺枪长嗥,曹军士气大振。

    曹操趁机挥军掩杀,对面的郭汜、李催等人也催动西凉铁骑猛冲过来,两军于关前一通混战,曹军终究兵微将寡,而且以步兵对骑兵更是占据了绝对的劣势,激战不到半个时辰,曹军便陷入了左支右绌的困境。

    正激战时,两侧又有李催、杨奉两支伏兵杀出,抄截曹军后路。

    曹操情知不敌,急命夏侯惇、夏侯渊断后,自己则率大军急往洛阳败逃而归。

    郭汜、李儒意欲杀了曹操立威,以震慑十八路关东诸侯,令之不敢举妄动,便驱动西凉骑兵一直追杀了数百里,曹仁、曹洪、曹纯诸将为了掩护曹操逃命,纷纷留下断后,到最后曹操身边居然再不剩一员大将,而只有百余骑虎豹骑随行保护,可追在身后的西凉铁骑却是有增无减。

    曹操正奔走时,前方小路上忽然绕出一支骑兵,阵前一员大将拍马舞刀直取曹操而来,一边大喝道:“前面穿红袍的是曹操,不要走了曹操。”

    曹操慌忙勒马回头,从另一条林间小路落荒而逃,再回头看身后时已经只剩下了十余骑虎豹骑,眼见得身后追兵追得甚急,曹操慌忙将身上的大红官袍脱了下来,令一名亲兵披上,策马从另一个方向逃走,这才引开了追兵。

    眼见得追兵去远,曹操这才长出一口气,正要寻路逃命时,身后杀声再起,急回头,又有一支骑兵追杀而至,曹操大吃一惊急催马欲逃时,不想马失前蹄将他从马背上狠狠地掀落下来。

    就这片刻功夫,那支骑兵已经杀到,将他和十数骑亲骑团团围住。

    曹操心中哀叹一声,没想到居然会死在这里。

    “曹大人?”

    曹操正闭目等死之时,耳畔忽然响起一把低沉的声音,曹操闻声急抬眼时,跟前早已经多了两员昂藏武将,执枪立马于面前,赫然正是联军粮草总督袁术麾下大将刘勋、度奢二将。

    “刘将军,度将军!?”曹操知道一条老命算是保住了,不由大喜过望道,“将军怎么会在这里?”

    刘勋于马背上执枪拱手作揖,应道:“我等奉主公之命,率三千前来相助大人。不想大军刚过昭阳,就听说大人已然战败,所部走失殆尽,是以快马加鞭前来营救大人!”

    曹操感激道:“那多谢了!”

    “大人请上马~”

    度奢眸中掠过一道不易觉察的阴蛰之色,示意士卒让出一匹战马给曹操~

    。。。。。。。。。。。。。。。。。

    洛阳皇宫,德阳殿。

    文武大臣及十八路诸侯三呼万岁、分列两班。

    王允一使眼色,蔡邕会意,出班奏道:“启奏陛下,启奏太后,臣以为十四路关东诸侯讨董有功,理应封赏,为了免于疏漏,各路诸侯可当殿陈述自己功绩,不过在此之前,应首先推举一人担当大将军,率军驻守洛阳以稳定人心。”

    蔡邕话音方落,垂帘听政的何太后还没发话,济北相鲍信这武夫已经置朝廷礼仪于不顾,抢先出班,也不下跪,直接立于丹墀上大声说道:“臣以为勃海太守袁绍英才绝世、功勋卓著,堪为当朝大将军。”

    鲍信一席话顿时激起千层浪,金殿上立刻吵成一团。

    广陵太守乔瑁首先跳了出来,厉声反驳道:“大将军乃天下兵马之统帅,江山社稷之柱石,身份非同小可,非秉姓贤良、军功卓著者不能胜任,袁绍虽然出身名门,又为关东联军之盟主,可毕竟年轻、有孚人望,恐难以胜任。”

    鲍信怒道:“那张大人以为谁可以胜任哪?”

    张超应道:“下官以为兖州此时乔瑁大人德高望重、累有战功,可为大将军。”

    张超话音方落,长沙太守孙坚已经挺身而出,厉声喝道:“乔瑁老朽,如何堪为大将军?扬州刺史袁术大人乃世之英雄,望归海内、万民敬仰,难道还有人比袁术大人更适合担当大将军之职吗?”

    孙坚这一席话,说得袁术飘飘然,而兖州此时乔瑁则已经气得脸色铁青,勃然大怒,喝道:“孙坚,休要欺人太甚。”

    孙坚面不改色道:“下官只是就事论事,如有冒犯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看到十四路诸侯吵得不可开交时,王允眸子里不由掠过一丝冷色,事情正如蔡邕所料,向着有利于朝廷的方向演变,大将军的职位只有一个,可有心拜将的诸侯却有好几位,吵来吵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谁也当不成,到头来还白白便宜了别人。

    人哪,有时候聪明绝顶,可有时候却其蠢无比,总是会做出一些损人而害己的蠢事来。

    。。。。。。。。。。。。。。。。。

    河内近效,黄巾大帐。

    典韦摸摸头忍了半天,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郭图道:“先生,俺老典有一事不解。”

    郭图道:“将军但说无妨。”

    典韦道:“主公言曹操兵出函谷关必败,既要我等搜寻曹操踪迹以杀之,为何我等反而在此安营扎寨数日却不去寻曹操?”

    郭图眸子里流露出令人心悸的阴蛰之色,凝声道,“司隶一带皆是关东联军势力,我等率领铁骑大张旗鼓前去寻找曹操,无异于寻思之路尔。将军稍安勿躁,图自有安排。”

    “呃~”

    典韦摸了摸大脑袋,脸上流露出愕然之色~

    。。。。。。。。。。。。。。。。。

    张宝在贾诩、何曼、俞涉、程远志以及十数小校的簇拥下堪堪登上辕门,前方滚滚而来的西域狼骑便已经冲杀到了大营外,但见遮天蔽日的烟尘中,无数雄壮的骏马正在大营前的空地上来回驰骋。

    倏忽之间,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从胡骑阵中疾奔而出,于阵前来回驰骋。

    马背上的胡女手执银枪、头顶亮银狮头鬼面盔,看不清五官,流露在外的肌肤却是莹白如玉、色泽诱人,一袭精致的白袍软甲更将胡女惹火的娇躯展露无遗,与胯下骏马互相映衬,浑然天成。

    “真是好马啊。”张宝直勾勾盯着来回驰骋的胡女,感慨道,“骑上去一定很爽。”

    “唔~~”贾诩连连颔首,眸子里悠然掠过一丝暧昧,跟着称赞道,“欺霜赛雪莹如玉,蜂腰翘臀郎还顾,果然是绝代好马,主公好眼力。”

    “呃,这个~~”

    张宝语塞,大感尴尬。

    。。。。。。。。。。。。。。。。。

    洛阳。

    十四路诸侯当着天子、太后以及满朝文武的面吵了数天,还是没能吵出个结果来,王允眼看时机成熟,便清咳一声缓步出班,待十四路诸侯安静下来,才接着说道:“老夫倒是有个折衷的提议,诸位大人可愿一听?”

    各路诸侯吵了半天没能达成一致,正想找个人来评理,当时就齐声道:“请讲。”

    王允道:“袁绍、袁术、韩馥、乔瑁四位大人不是德高望重、治地有方,就是惊才绝世、出身名门,而且个个都是战功卓著,讨灭国贼董卓更是替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只封一位大将军只恐很难服众。”

    袁绍等道:“司徒大人有何高见呀?”

    王允道:“四位大人同为大将军如何?”

    “什么?”袁绍愕然道,“同为大将军,这如何使得?”

    “有何使不得。”王允淡然道,“袁绍大人可为征东大将军,韩馥大人可为征北大将军,乔瑁大人可为征南大将军,袁术大人可为征西大将军,四位大将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