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常败"的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备:"常败"的英雄-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番痛快淋漓的指责话语,直说得许汜羞愧难当,那一张本已酒色酡然的脸面更加红了。而刘表却全然理解不到刘备言外讽谏之旨,在一旁傻乎乎地咧嘴大笑。刘备心中突然涌起一阵悲哀的情绪,他怕自己突然掉下泪来,便托辞更衣,暂时离席。

那时所谓的“更衣”,乃是上厕所之雅名。刘备出了宴集的雅轩,迎面送来一阵夹着浓郁桂花香味的清风,他的心情顿时平静了一点。谁知在厕所方便之际,他发觉自己的腿起蹲乏力,一摸大腿内侧,原本瘦削强健的肌肉,已经沉积起一层肥厚松软的脂肪。于是,一股更加强烈的悲伤心潮泛起,他终于忍耐不住而涕泗横流。

他不能不哭。他今年已经四十七岁,早过了“三十而立”之年,而接近“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龄了,却依然一事无成,一业未“立”。自到荆州,转眼已是七个年头,雄心虽常在,岁月空蹉跎,看来似乎还将蹉跎下去。自己在荆襄蹉跎,他人却在抓紧时间建功立业。当初在洛阳结识的曹操,这几年扫荡群雄,现今已经平定了中原数州之地,而自己呢,却隔三差五地陪着昏庸狭隘如刘表、贪鄙虚伪如许汜的角色饱食醉饮。无聊复无聊!刘备岂能不哭?

刘备在厕所里让眼泪流了一个够,才回转雅轩。刘表见他满眼通红,泪痕斑斑,忍不住问他何以伤悲。刘备也不隐瞒,平静地答道:“我过去一直身不离鞍马,故髀肉皆消。而今难得¨贼吧Zei8。COM电子书 贼吧ZEi8。COm电子书 贼吧Zei8。COM电子书 贼吧Zei8。COM电子书¨一驰,故髀里(大腿内侧)肉生。岁月如流,老之将至!而功业未建,所以自觉悲伤得很啊。”

刘表和许汜听了,都默然无语。

俗话说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刘备流了一眶热泪之后,心头重新燃起建功立业的火焰。也亏得他具备一种特别的个人品质,才会不甘沉沦,再度奋起,才把一位号称“卧龙”的盖世英才请了出来,共同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这正是:

自古男儿多挫折,从无一蹴得成功。

要知道刘备凭借了何种突出的个人品质,得以从蹉跎中奋起,请看下文分解。

一三 礼聘卧龙

自东汉献帝登基以来,天下英豪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其后又相互攻杀,逐鹿中原。魏文帝曹丕曾在其《典论·自叙》中描述当时群雄逐鹿之景况,说是“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以还相吞灭。”经过二十余年的混战,绝大部分英雄人物都被历史的江水淘尽,只有曹操、孙权、刘备三人,巍然鼎立,成为笑到最后的胜利者。这三人何以能压倒群雄取得最后的成功?后世学者已从多方面探讨研究,精意深旨,层出不穷。即以普通人士而论,能够大谈“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得人和”者亦所在多多。然而在众多的论著中,能够着眼于三人之个人素质立论者,似尚罕见。其实,世间凡能成大事之人,无不具有某种突出的个人素质。在曹操身上,表现为“机警”二字。唯其机警异常,故而着着占人之先。举其荦荦大者,如政治上先把汉献帝抢到手中,经济上先在许县一带实施大规模屯田,这些对其事业奠定基础的“胜负手”,都是在他人尚未醒悟之时,即已敲盘落子了。孙权其人,则以“忍耐”二字见长。魏、蜀、吴三国之中,论称王他在最后,论称帝他也在最后。他在名分上不大计较,可以向汉朝纳贡,也可以向魏国称臣,但是他人如要侵犯其实际利益,孙权是寸土不让的。由于孙权把先屈后伸的策略运用得炉火纯青,所以陈寿《三国志》送他一个“有勾践之奇”的评语。至于刘备,他最突出的个人素质则是“坚韧”。他自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举兵起事起,到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赤壁抗曹获胜奠定蜀汉政权基础为止,二十五年间,多次遭受沉重打击,先后投奔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单是妻妾儿女被他人俘虏和逃跑失散,即有四次之多。他虽然屡起屡败,却能屡败屡起,并不灰心丧气。到了将近五十岁时,仍然不甘沉沦,奋起拼搏。这样一种韧劲,在汉末群雄中确实罕见。刘备后来能成为三鼎足之一,不是天命,亦非偶然。

但是眼下的刘备,还表现出另一项非常宝贵的个人品质,就是能够认真反省自己,总结失败受挫的原因和教训,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不能自拔。

自从那一日痛洒英雄泪之后,刘备即闭门静思今后自振之计。他把自己和曹操、袁绍、刘表这些有所成就的人物相比,发觉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始终缺乏一个能够提供思想指导和谋略设计的智囊团。他人是有文有武,相得益彰,而自己是有武无文,形同独足。不错,自己手下也有糜竺、孙乾等幕僚,但是这些人只能作具体的文职工作,在思想、见识、谋略方面还不如自己高明。由于没有像张良、萧何之类的得力谋臣,大至创业方针,小至对敌战术,都只有用缺牙老人咬虱子之法——靠碰运气。这种办法,小打小闹还可以应付,要想建大功,立伟业,那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只有失败的结果等着自己。因此,若想自振自强,首要的急务就是要建立自己的智囊团,特别是要寻找一位如商汤之伊尹、文王之姜尚那样称职的辅佐。

于是,刘备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开始在荆襄一带访求贤才智士。这一访才使他明白:荆襄真是名副其实的藏龙卧虎之地。

当时荆襄的济济人才,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本地的土著,另一类是避乱南来的中原人士。在本地的土著人士之中,一部分已经被刘表所网罗,诸如南阳的宋忠、李严、刘望之和向朗,武陵的潘濬,零陵的刘巴、襄阳的庞统即然。他们虽在荆州政府任职,却未受到刘表的真正重用,即使是有“南州士之冠冕”美誉的庞统也是如此。至于客居荆襄的中原人士,绝大多数都还是自由之身,未曾领取刘表发放的聘书和俸禄。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这些人士到荆州的时间不长,名声还没有显扬开来。二是因为他们多半抱着“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的谨慎态度,认为刘表并不是值得为之“失身”的英主,所以宁愿“啸傲山林”、“躬耕陇亩”,也不愿在刘表麾下奔走效劳。在这批寄寓之士当中,年辈较长的是豫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市)的司马徽,以下同辈之人,则有徐州琅邪郡诸葛亮、颍川的徐庶和石韬、豫州汝南郡孟建、冀州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南)崔州平等人。而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则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国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南)人氏。琅邪诸葛氏是一个世代簪缨之家。诸葛亮之父诸葛珪,官至兖州泰山郡丞,不幸盛年而逝,留下子嗣三人。长子诸葛瑾,后来避乱江东,成为孙权手下的大臣。次子诸葛亮和少子诸葛均,未成年时由叔父诸葛玄抚养。诸葛玄出任扬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太守,带着两个侄儿到豫章赴任,从此诸葛亮就离开故乡,再未回去。在他十余岁时,诸葛玄的太守职位由他人替代,生活出现困难,加之北方群雄大战方酣,老家也回不去,诸葛玄只好携带侄儿到荆州去投奔故旧刘表。在刘表的接济之下,诸葛玄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处名叫隆中(今湖北襄阳市西)的地方安家居住下来。不久,诸葛玄劳累成疾,瞑目长逝,未成年的诸葛亮兄弟相依为命,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

诸葛亮在隆中前后居住了十二年之久。从年代上说,是从东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前后,到建安十二年(207)。从年龄上说,是从十六岁到二十七岁。在这十年间,他表面上过着“躬耕陇亩”的隐居生活,有如闲云野鹤般悠哉悠哉,实际上却在蓄养胸中浩然之志气。他常常抱膝而坐,对着那绿水青山放歌一曲《梁父吟》。《梁父吟》为一首古曲,传说是曾子耕于泰山之下时作。此曲音调悲凉慷慨,而且又出自诸葛亮的老家齐鲁一带,所以每当他放歌《梁父吟》时,胸中止不住要豪情奔涌,大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意味。一曲歌罢,他便与好友徐庶、石韬、孟建等议论时政,抒发胸怀。他这三位好友,读书都有一个特点,即“务于精熟”,唯独诸葛亮是“观其大略”。“务于精熟”,字斟句酌,乃是学者型读书法;“观其大略”,取精用宏,才是政治家的读书法。从读书方法的不同,诸葛亮即已预料到彼此将来的仕途差异,所以他对三位好友说是“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而三友问他最高能做到何等官职时,诸葛亮却是“但笑而不言”。他虽然不明白说出,三位好友心中也能领会。因为在以往的畅谈之中,诸葛亮不只一次“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乐毅是什么人?那管仲乃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辅佐齐桓公成霸主之业。而乐毅则是战国时期的名将,曾受燕昭王之命,率军攻克齐国七十余城。管仲在“文治”上登峰造极,却不会用兵,乐毅在“武功”上震古烁今,却又不娴治国。现在诸葛亮认为自己兼有二者之长,用北方土话来说就是“一个顶俩”,你说他该做到何等官职?恐怕只能用“出将入相”四个字来形容了。

读书方法的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此处还要深究一番。读书方法不同,是因为读书的目的不同。徐庶三人,依旧走的是东汉儒生的老路,即先熟读儒家经典,再经过察孝廉或者举茂才,到京城参加考试,然后从基层官员开始,慢慢往上升迁。由于京城考试的试题,是从众多儒经中任意抽取一段文字,要求考生进行阐释,如果对儒经不能达到“精熟”,便会面对试题无言以对。可见徐庶等三人的读书方法,既是东汉儒生的老路,更是一种应试教育的产物。应试教育,一般来说只能培养出循规蹈矩的行政官僚。孔明之所以说徐庶三人“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其原因即在于此。

但是,到了东汉后期,一种简要清新的读书方法,开始在有识之士中出现,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诸葛亮读书的目的,完全不是要走过去儒生的死路,他想要辅佐理想的领袖,当一个文武全才的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需要的知识,是历史观、大局观方面的明确指导,是治国治军方面的重大借鉴等等。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把浩繁的儒家经典一一读得精熟,既没有那样多的时间,而且会陷入字词句的泥潭中难以自拔。他的方法,是与“精熟”完全不同的“观其大略”。“大略”二字在这里的内涵是:第一,在必读书目的选取上,要从大处着眼,真正对自己实现目标有用者才读,不是每一本都读;第二,即使是必读书,阅读时也要选取其中对自己真正有用的精华,重点消化,也就是把书读薄,而非面面俱到。从诸葛亮以后进入仕途的表现来看,他在隆中对策时能够展现出非凡的大局观,在赤壁之战时能够提出联吴抗曹的大谋略等,都不是对儒经“务在精熟”的迂阔书生所能做到的,这就是他读书方法产生的结果。

三国是一个典型的竞争时代。后世的人们,看到三国的风云人物以谋略竞争,以武勇竞争,以辞令竞争,但是往往忽略了根本性的一点,那就是读书的竞争。上面诸葛亮与徐庶三人,已有在读书上进行竞争的意味了,只是后世往往没有注意到而已。诸葛亮的自我评价,当时有很多俗士都不以为然,总觉得这位二十刚出头的青年人是在自吹自擂。但是,也有人慧眼独具,认为诸葛亮确实是一个文武兼备,能够治国安邦的大才。

独具慧眼者首推庞德公。这庞德公系襄阳土著,年高德劭,为荆楚士林所景仰。诸葛亮的小姊,嫁与庞德公之子为妻,所以庞德公乃是诸葛亮的“姻伯”。后来与诸葛亮同为刘备军师中郎将的庞统,便是庞德公的侄儿。说来也怪,诸葛亮和庞统不仅年龄大致相当(前者小后者两岁),而且在其早年都不被人赏识。幸好庞德公颇有一点“论贤不避亲”的精神,决然给二位后进英豪分送一个二字评语,以定名誉。他给诸葛亮的是“卧龙”,给庞统的则是“凤雏”。《左传》有“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之说,故后世喻盖世奇才为龙,与皇帝家族但凭一种相同之遗传基因,即自我吹嘘为龙子龙孙的那一个“龙”相比,真是彼龙不同此龙!“卧龙”者,尚未施展抱负的英才也;“凤雏”者,年轻的才俊也。当时对人物的评语,大多简练而生动。龙凤虽然都是一种高度的形容,但是仔细加以品味,“卧龙”的分量,似乎要比“凤雏”更重那么一锱半铢。

其次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他比庞德公小十岁,二人推诚相交,情同兄弟。司马徽最擅长观察和评价当今人物,故而庞德公赠他以“水镜”之雅号,赞美他的品鉴如水之平,如镜之明。司马徽品评人物方面的名气虽然比庞德公大,可是他对于“卧龙”、“凤雏”这两个评语却认为精当之至,无可改易。所以后来刘备找他荐贤时,他立即推举这一对“龙”、“凤”,此是后话。

还有一位便是诸葛亮的挚友徐元直。徐庶,字元直,生于一个门户低下而宗族寡少的人家。此类人家当时习称为“单家”,单者,单薄孤单之意也。不料后来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时,见史书称“徐庶先名福,本单家子”,遂谓徐庶逃难时更名为“单福”,这就完全弄错,误“单”为姓了。徐庶少年时在家乡曾经胡闹过一阵,呼朋结党,杀人放火都有他。后来改邪归正,专精读书,同学诸生都不愿与之往来,唯有同郡石韬字广元者例外。中原群雄大战起,徐庶奉老母与石韬南下荆州,在此认识了诸葛亮。其后又来了孟建(字公威),诸位外来客遂结为好友。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石韬和孟建都不置可否,而徐庶则深以为然。

刘备之所以一访就把隆中卧龙访到了手,而没有去网罗那些虾兵蟹将,全靠徐庶和司马徽之大力推荐。

刘备在荆州开始访求贤才,徐庶这时经济拮据,难以供养老母,立即主动投到刘备麾下任幕僚。刘备相当器重徐庶,对他极尽优礼,每事必先咨访其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徐庶认定刘备是一个大有作为的英略之主,比刘表要强过许多,于是有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的打算。徐庶明知挚友才干远胜于己,却毫不在意自己的位置是否会受影响,古贤之高风厚谊,岂不令后世之“窝里斗”行家们愧煞?一日,徐庶对刘备说道:“将军方建大业,求才若渴,仆之挚友诸葛孔明,有卧龙之称,将军是否愿意与之见面呢?”

对诸葛亮尚一无所知的刘备,随口答道:“那就烦君请他来吧。”

徐庶赶忙说道:“此人乃旷世奇才,只能去见他,不可能让他自来,将军应当亲自到他家拜访。”

刘备表面应允,心中却有几分怀疑:我到荆州多年,怎么就没有听说过此人?徐元直之言是否有夸张成分呢?适逢那两日刘备又准备去拜访襄阳耆宿司马徽,便把此事暂放一边了。

刘备求见司马徽,是想请这位老名士在分析时局、制定方针等方面,指点指点自己。在当时,对于时事政治一类的事情,有一个习语来表达,叫做“时务。”水镜先生听了刘备来意,捻须一笑,说道:“老朽乃儒生俗士,哪里识得什么时务?识时务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