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光脑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未来光脑系统-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买的时候18万。”陈东说道。
  一个清代乾隆时期的玉佛,尺寸较大,品相完好,雕琢精细,不过玉质一般,所有发了18万在一家古玩店里买下。
  “这个玉佛快抵得上建一栋三层的洋房。”赵宝珠呆呆地看着佛像,满脸不可思议。
  陈东说道,“这还是便宜的,如果玉料品质更好一点,名家雕琢的,这个价值将超百万都有可能。”
  “还是收起来吧。”陈国栋不放心地说道。
  “爸,妈说得对;佛是用来供的,收起来的话那发大价钱请来的佛没什么意义了,要是怕遭贼,在玉佛旁边加点掩饰就行了,除非是专家,别的人顶多认为是仿玉石材料做的玉佛。”陈东在一旁开口说道。
  “小东说得对。”赵宝珠也点了点头。


 第八十四节 陈东的身家(求收推)

  “小东,你这么多钱是哪来的,我知道你从小很懂事,明事理,能辨是非,不会走上歧路的,要是我不明白你的钱的来路,心中总是不塌实。”陈国栋抽出一根烟,点起,放在嘴里吸了一口。
  赵宝珠也看向陈东。
  其实,两人心里都不塌实。
  “放心吧,爸妈,你们等着。”说完,从车上拿来一台笔记本电脑,打开电脑,在百/度输入陈东,身家两个关键词。
  很快,百/度弹出N条关于陈东身家的信息。
  一周刊。
  据统计,陈东凭借小说《长生记》,《明朝的那些事儿》,唱片专辑《放飞理想》,以及电影《疯狂的石头》,疯狂捞金至少2亿1千万,成为今年下半年最能捞金的明星。
  华光娱乐报!
  人气新星陈东的新专辑,放飞理想,获得大卖,首周销售量破百万张,预计接下来的几个月,销售有望破300万张,加上APP数字版音乐专辑,彩铃付费下载等各种版权收益,预估陈东在音乐这一块上收入将破8000万,当之无愧的吸金王。
  都市娱乐报!
  《疯狂的石头》全线下画,票房破三亿,达到三亿一千二百万,成为年度最强的票房黑马,作为《疯狂的石头》的全资投资人陈东赚得满盆金,收益收亿!
  陈东这个人,放在古代,他是一个才子,要是再加上风/流,就成了戏文里的风/流才子。要是放在现代,他也是一才华出众的年青人,很了不起,写小说,玩音乐,拍电影样样在行,每一样他做到的成绩都让各自圈里的人,用一句网络术语来说,叫做羡慕嫉妒中!
  就比如写小说吧,他能以一种开创性的写法,用幽默风趣的网络语言写出一本有趣,让人发笑的史书,摈弃了史书的沉重,枯燥无味,变得有趣,令人发笑,读者爱看,《明朝的那些事儿》也大获成功。还有写歌,别的我就不说了,单单创造出一种得到很多音乐人认同的一种新的音乐风格,中国风,我只能坚起拇指赞一个!很了不起,那些开创出让全世界人认同的新的音乐风格的音乐人,都被誉为音乐大师。----这是国内一名著名的评论人方同之在微/博上发表的一段话。
  ……
  其实,娱乐媒体还少算了陈东一笔收入,那就是《植物的大战僵尸》的各种版权收入,短期来看,大概一年能给陈东带来几千万美元的收入,但是长远来看,这是一条价值几十亿美元的庞大利益链条,手游,续作,ol版,年度版,网页版,XX版,影视动画版权,著作版权,周边产品等等。
  除了有限的几个人,很多人不知道陈东就天蓝公司的老板。
  看完电脑上娱乐媒体、社会名人对陈东的满满的赞誉和极高的评价,陈国栋,赵宝珠心里充满了自豪,自豪之后随即又是震惊不已。
  半年赚了2亿,很快,2亿元逐渐在他们脑海里形成了一个概念,换算成百元大钞,差不多可以堆满一张床,全镇最富的王大富资产也就1千万多一点,全镇人均年收入水平还不到1万。
  “这下你们放心了吧,爸妈,以后你就好好亨福吧。”
  晚上,吃了一顿丰盛可口的家乡菜,然后回到床上好好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陈东被窗外的鸟鸣声,牛叫声,以及家家户户做早饭弄出的动静唤醒了。
  爬起床,看到饭桌上早已准备好浓香四溢的稀饭,稀饭上加上些自制的腌萝卜,炸菜,旁边放着二个馒头,给陈东一种很熟悉的感觉,记得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每天早上起来都有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或者面条,心里涌现出一种温馨感。
  刷牙,洗完脸后,坐到桌前,拿起馒头和着浓香四溢的稀饭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饭,陈东忽然想去村里走一走,看一看有什么村里有什么变化。
  屋里屋外,爸妈都不在,于是关上门,沿着村里的碎石路在村里行走。
  “小冬瓜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下午回来的,福伯刚从地里干活回来啊。”陈东抬头,看到一个中年汉子肩上扛着锄头,背上被汗水湿透了,手腕上还搭着一条毛巾,从融合的记忆中得知,中年汉子叫陈大福,很中国化的名字,大福、大寿、大禄,有福,有寿等等,名字很俗,但寄托了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多福多禄,长寿健康。
  “是啊,乘早上天凉,除一下地里的杂草,要不然,等会太阳出来了,晒得人受不了。”陈大福用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开口说道,说完,仔细看了陈东一眼,接着说道,“跟你小的时候的样子变化太大了,你小的时候病恹恹的,脸色蜡黄,身体瘦弱,经常生病,你爸妈为此操了不少心,现在长得壮实了,精神气十足,也有出息了,你出现在电视里的时候,全村人都围在你家看电视,当你成为冠军的时候,全村人都为你欢呼,大家都感到脸上有光,跟别村人聊天的时候,一提到我们村出了一个名人,别提大家有多神气了。”
  陈东笑了笑,没有接话。
  忽然陈东看到前面池塘里有几个十一、二岁左右的小孩拿着一个塑料盆正在摸田螺,对陈大福问道,“今天是星期三,他们不用去上学吗?”
  听到陈东的发问,陈大福看了过去,看到池塘里的几个小孩,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陈大福长叹了一口气,“他们没上学了。”
  听到陈大福的回答,陈东非常震惊地说道,“为什么,不上学以后有什么出路,这些孩子未来就毁了,孩子们现在可能不懂这意味着什么,可是他们的父母就不懂这些吗?”
  陈大福放下锄头,找了个石块坐了下来,掏出旱烟,点上,眼睛看向远方的山峦,一口一口地抽着,良久,才开口说道,“其实,大家都知道不读书让自己孩子没有了未来,但现实很残酷,我们村没有经济作物,地少,地力贫瘠,单靠种植蔬菜,瓜果,粮食能卖几个钱。
  而且我们村没有小学,离村最近的小学直线走有几里路,还要隔一条河,绕路过桥去学校路更远,夏天的时候,小孩子可以直接卷起裤腿淌水过河,不过冬天天太冷了,早上5、6点钟就起来,绕了很远的道过桥去上学,今年夏天,小河忽然爆发山洪,冲走了两个小孩。”
  ---
  打滚求收推!!
  


 第八十六节 奇怪的狗盆!(求收推)

  陈大福叼着烟斗,面无表情,一口一口抽着旱烟。
  没有经济作物,地少,地力贫瘠,种什么都不丰产,所以穷,穷到没钱供养孩子读书,上学困难,最近的小学离学校很远,早上5、6点起床上学,每天在路上一个来回都要发4、5个小时,学生中午还不能回家,吃着冷饭冷菜,这种困难实在是难以想象的,困扰着处于山沟里的陈家村。
  “福伯,能不能带我去村里最困难的家庭看看吗?”陈东开口说道。
  “好,你等会,我把锄头放回家,我再带你去。”陈大福站起身,将锄头扛在肩上,快步走回家。
  几分钟后,陈大福走回来,已换掉了身上已被汗水湿透的衣服,换了件清爽的衬衣。
  “二娃,上来。”陈大福朝池塘里招了招手。
  “好咧!福伯。”只见池塘里一个光溜溜的身影拖着一个塑料盆飞快地向岸上划了过来。
  “他叫陈实中,是个可怜的娃,他父亲去年去了,他母亲一个人操持这个家,家里所有钱都拿去治病了,还向村里人借了一些钱。”
  “福爷爷,这人是谁啊。”陈实中穿着一个四角短裤,露出黑亮的背脊,身材瘦材,排骨都露出来了,手里端着一个塑料盆,盆里装满了一大盆田螺。
  “你冬瓜叔都不认识了。”陈大福笑骂道。
  一听,陈实中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陈东,拍了拍脑袋,恍然不悟,说道,“大明星冬瓜叔,听我妈说,你以前比我还瘦。”
  陈东摸了摸陈实中的脑袋,笑着说道,“我可不是什么大明星。”
  “村里人都说你是大明星,有一大堆冬瓜粉丝,冬瓜粉丝是什么,可以吃吗?”陈实中抓了抓脑袋,疑惑地说道。
  陈大福和陈东两人都笑了起来。
  “走,带冬瓜叔去你们家。”陈大福拍了拍陈实中的脑袋说道。
  “好。”陈实中点了点头,一蹦一跳地向家里跑去。
  “这孩子很机灵,要是读了书,以后一定会有大出息的,可惜了!”陈大福看着陈实中的背影,叹了一口气,对陈东说道。
  跟着陈实中来到他家。
  陈东仔细看了一下,陈实中的家是一座普通的老屋,大概建了有几十年吧,青砖,黑瓦,圆木加木板架起的楼层,在砖缝里长出了一些绿苔藓,旁边还有栋新房子,不过只搭起了地基。
  陈实中一家人住在老屋里。
  “妈。”陈实中朝屋里喊了一声。
  “二娃。”从屋里走出一个中年妇女,脸色很憔悴。
  “福伯,你怎么来了,这位是……小东。”中年妇女惊讶地说道。
  “春芳,来你们家看看,你家有什么困难的,村里村外的,该帮的一定会帮,按辈份,二龙也是我侄子辈,”陈大福说道。
  闻言,中年妇女看了陈实中一眼,对陈大福说道,“其他困难再苦我也可以忍受,但是我想让二娃重新回到学校,不能让孩子没了未来。”
  听了王春芳的请求,陈大福有些为难,自家知道自家事,陈家村太穷了,没什么经济作物,地少,地贫,种什么都不能丰产,一年劳作到头,只够一家人吃饭。
  “福伯,二娃上学的事情,我来解决吧。”陈东看出了陈大福的为难,站了出来说道。
  发达了,陈东一直在考虑为自己家乡做点什么,经过这这两天仔细考虑,他想到要做什么。
  其一,修路,要想富先修路,这点放在哪里都行得通,现在村子通向外面就只有一条烂泥路,坑坑洼洼,勉勉强强能通辆小汽车,特别靠近山道那一段路,太危险了,路面很窄,边上又没有防护,开车一不小心就会连车带人掉落悬崖。陈东打算出钱山道那一段路拓宽,加防护栏,其它路段用水泥铺路,一直修到连通高速公路。
  其二,教育,所谓教育兴国,同样一个道理教育兴村,要想世代富裕,光修路可不行,还要有教育,陈东打算在家乡建一个学校,没人愿意来陈家村教书,陈东就出高薪,双倍,三倍薪资,就不相信没有老师愿意来。
  其三,要有产业,陈家村地少,地贫,没有经济作物,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饿不死,但永远富不起来,在陈家村外一座青竹山,盛产竹子,建一个竹制品厂,加工竹筷,竹席,竹枕,礼品竹篮,等各种竹制品,还有竹笋,加工成干笋,卖到大城市里去,村里每户参股一份,让陈家村所有村民共同富起来。
  “谢谢小东。”王春芳感激地说道,说完,连忙拉了一下陈实中,“二娃,快谢谢小东叔叔。”
  “谢谢小东叔叔。”陈实中向陈鞠了一躬。
  陈东拍了拍陈实中的脑袋,赞道,“这孩子很有礼貌,以后肯定有出息。”
  在陈实中家里呆了一会儿。
  两人出了陈其中家,走在碎石路上,往村头另外一家走去。
  忽然,陈东停下了脚步,脸上露出了古怪的表情,转头对陈大福问道,“这是谁家啊。”
  “这是我家。”
  “这个狗盆也是你家的吗?”陈东指了指地上的狗盆对陈大福问道。
  “这狗盆……;是我家的,有什么特别吗?”陈大福被问得满头雾水。
  陈东没有回话,只是蹲下身,拿起狗盆仔细地看了看,抬起头来对陈大福再次问道,“福伯,这个狗盆哪来的。”
  “河里捡来的,发现的时候碎了一个缺口,刚好拿来当狗盆给狗喂食,我就捡回来了。”陈大福说道。
  陈东将‘狗盆’递给陈大福,笑了笑,说道,“福伯,以后不要拿来当狗盆给狗喂食了,这是个好东西,这盆有个名字,叫康熙素三彩折枝果盘,这种康熙素三彩,是在康熙时期有名的品种,胎质做得特别细致,在胎体有暗刻的龙纹,里外都刻,然后上白釉,烧造成以后,再低温烧造这种三彩釉,这个彩釉都是特别明亮,有一定的硬度,如果是这个盘是完整的,拍卖至少70~80W。。”
  ---
  看的可以的收藏个,有推荐票推荐票投给我!非常感谢!


 第八十六节 铜钱!(求收推)

  “什么!这盘子值那么多钱吗?”听到陈东说这个‘狗盆’是一个很值钱的东西,陈大福惊声喊了起来,一双眼睛直愣愣地看着手里的盘子,满脸不可思议。
  “可惜是一个不完整器,碎了一个缺口,价格肯定要大打折扣,如果你能找到缺了的一块瓷器碎片,请专业的瓷器修复专家修复一下,大概价格还能提一些。”陈东指了指盘子边缘的缺口对陈大福说道。
  这时,一群村民从旁边路过,有扛锄头的,有扛铁铲的,衣服上沾满是泥水,溅得脸上、头发都是,大概这些村民是刚修沟渠回来了。
  “小东,你在这里做什么。”陈国栋对陈东说道。
  “爸。”
  “国栋,这就是你家冬瓜,完全像变了一个模样,以前病恹恹的,瘦得像猴子一样,现在看长得壮实,精神气很足。”
  “小冬瓜有出息了。”
  “福叔,你怀里抱的是什么东西,抱得这么紧,像宝贝似的。”一位村民对陈大福说道。
  “咦,这不是他家喂狗的狗盆吗?我经常从他家门口过,都能看到这个狗盆。”
  “福伯,不会真的宝贝吧。”又一个村民问道。
  被村民七嘴八舌地问到。
  陈大福说道,“刚才小东跟我说,这个盘子叫什么清康熙素三彩什么果盘,如果完整的拿去拍卖70~80W,不过这个盘子有一个大的缺口,大概也能卖个十几万吧。”
  顿时,所有村民傻眼了。
  谁想没想到一个平时被陈大福放在门外给狗喂食,根本没人在意的‘狗盆’居然是个宝贝,不说能卖十几,二十万了,就算几万块钱,对于年收入只有几千的陈家村的村民来说也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数字。
  “小东,这个‘狗盆’真的值十几、二十万吗?”一个村民仍然不相信,指着陈大福手里的‘狗盆’对陈东问道。
  陈东点了点头,说道,“这个盘子叫清康熙素三彩折枝果盘,是康熙朝少有的精品瓷器,器形大,胎质非常细致,纹饰精美,釉色看起来很活,不呆板,彩釉很明亮,有一定的硬度,是一件真品无疑,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有残缺,能值十几,二十万,碰上喜欢收藏这类瓷器的人价格还要提一点。”
  听了陈东的一翻话,村民们再也没有人怀疑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