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唐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今天想喝什么酒?”回到府上后,李好陪着李恪他们聊了一会后,府上的酒宴很快就准备好,给李好他们接风,李好看着房二和李恪两人问道。

    “我府上各种藏酒加起来有上百种了,所以喝什么酒,由你们说了算。”这个逼李好有资格装,虽然各种酒都是他自己府上的作坊酿造出来的东西,但是这是真正的百多种酒了。

    无论是红酒,还是白酒。啤酒或者青稞酒,以及各种不同工艺酿造出来的五粮液还是果酒,李好府上都有。整个大唐的高档酒水,全都是李府出品。

    “先喝点青稞酒吧,这个酒你们喝过我没喝过,其他的酒基本都尝过了。然后再来些冰镇的啤酒吧,总感觉喝这种冰镇的酒更爽一点。”房二没有吭声,选择权给了李恪。

    李恪也不客气,比起那个人头马一开,好运自然来,他还是喜欢那种蓝带啤酒,天长地久更好点。青稞酒是听房二说过,他本身并没喝过。

    李府的每一种就都会配有相应的广告语,这个是李好说的,读起来朗朗顺口。这广告语有啥用,李恪没去深究,据说是为了更好卖东西。

    “那行,我们今天就喝青稞酒喝蓝带啤酒。菜就没得选择,他们做了什么菜咱们就吃什么。不过肯定不会让你后悔,这些东西可都是真正的珍品,真的很难吃到,包括我自己。”

    酒定下来了,吃什么东西就是李好说了算,这个一直都是这样。不过李府的酒宴,从来都不会让人失望。对于经常过来的李恪和房二,他们两人早已经习惯。

    “贤弟,最近朝堂上面的风声对你并不好,我去找过皇上,他似乎也不怎么待见我。”一杯酒下肚,李恪跟李好说起了朝堂上面的事情来,他回长安有段时间,有些东西自然知道多点。

    “嗯,听说长安的那些高僧有几个也跳了出来,说你杀心太重,需要好好度化。”房二听后也符合起来,他这段时间没有当值,就帮李好注意一些东西,现在更证实了某些东西。

    “呵呵,让他们折腾吧,有时候他们蹦跶的越欢,或许对我反而更有利。皇上不是傻子,这些人玩的手段他能够看的更明白。”

    李好喝了一口酒后笑道,长安这边的人不知道是不是真无所顾忌,还是以为自己真的没有反击手段。现在跳出来的人更多了,连某些原本隐藏的人也跳了出来。

    “现在才明白当初贤弟说的那些话,我大唐的某些人却是居心叵测啊。贤弟为我大唐灭一敌患,这些人竟然抓着一些小问题要致贤弟于死地,这些人到底居心何在?”

    “不说这些了,你们的心意我谢谢了,不过真的不需要担心什么,等候将军他们回来后,一切就能知道最终结果了。”李好打断了两人继续聊这些东西的话题,而是转向了吃食。

    “这亚东鱼和黑头鱼还得用上手段才能保持这种新鲜的味道,以后我长安城想要吃上新鲜的海味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要不然这东西无法运送这么远,很容易坏掉。”

    李好指着桌上的鱼跟他们介绍起来,房二跟着李好在高原上已经吃过这些,但是李恪没有,他还是第一次吃上这些来自高原上面的特产,一吃之后,就放不下筷子。

    “可惜这松茸只有干品,事实上这个东西要现采后用新鲜的做菜,味道更鲜。虫草和藏红花这些就不一样,所以味道并没差别。”

    “看看这羊肉,还有这雪鸡,以及牦牛肉,都是上等品质。这些西市现在有卖,不过数量不多,大部分都给那些豪门买去,不过我李府有不少。回头让他们给你们各家送上一些过去,这些都是难得的珍品。”

    其实不止是李恪,府上其他人也没吃过这些,包括武月她们,这次正好凑一起吃了一顿美美的高原特产。不过她们并没跟李好在一起吃,有另外的房间开餐。

    要给各家送年货的事情,不需要李好操心,他只要说了要送那些东西,府上的人自然会把那些东西送到各府去,这个是正常的关系来往,礼轻情意重。

    不过李好回长安了,他不仅要去官方报到,还得去河间王和李药师他们府上走走。这次的吐蕃之战还有很多后续的事情,这些老将老帅们更有发言的资格。这中间还有感谢这些老将们为自己帮的一些忙,说过一些话。

    尽管李好回长安了,但是他的封赏都没下来,李二好像把他遗忘了一般。而其他人基本都已经封赏过了,没有封赏的等着侯君集的大军回到朝堂,一样会赏。

    这种奇怪的状态下,让长安城对李好的声讨越发变得不利起来,就连民间也开始流传一些李好杀心很重,魔星转世之类的话也不断绝,这让李府的人越发担心起李好来。

    “你们好好温习,来年科举争取人人都能考上,这样的话你们以后走仕途更容易点。”李好对于这些并没什么反应,依然和往常一样过着那种淡淡的日子,然后鼓励自己的学生。

    他们是李好收养的少年中第一批走上科举,走向仕途的人,他们的路关系着以后其他少年的前程。所以李好难免对他们上心,为以后其他少年开辟一条新的前路出来。

    在这个时候,道教掌教袁天罡突然上奏皇上,请在道教设立英魂祠。祭奠所有在中原抵御外敌时而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包括君王,这英魂祠将在天下所有道观享受百姓香火,长供不断。

    李二允了,这事情成为这段时间来朝廷的一件大事,让一些人感觉到不妙起来。那个英魂祠祭奠的是为抵御外敌做出贡献的人,包括君王,这似乎暴露出什么信号出来。

    只是这个英魂祠没有搞出来,他们也不知道道教到底怎么给那些英魂定位。所以也无从反驳,只能具体去了解下某些东西。

    这个时候,在众人举目期盼的情况下,侯君集带着吐蕃之战的大军回到了长安,他和牛进达还有一些官员将会进长安接受封赏,李好也被通知了,那天一起上朝。

    长安城这段时间一直都是阴沉沉的天气,在侯君集回来后,气氛似乎变得更压抑起来。侯君集和牛进达进长安后,就被召进了宫中,谈了什么东西谁也不知道,反正第二天的朝会会透露出来。

    李好没有去打探李二召那两人进宫谈些什么,没那必要。他只要安心的等待明天的朝会就好,不管那些人如何抹黑自己,明天才是真正见分晓的时候。

第两百零八章 不堪一击!() 
“李子佳杀心太重!枉顾圣意!”比较微妙的是魏王府的人这次竟然站到了那些世家的一边,难得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而东宫什么都没表示,没有支持李好,也没加入到反对的那一方。

    长孙皇后死了几年了,一些东西开始从原来的暗斗变成了明面上的事情出来,东宫和魏王府也势同水火起来。如同抹黑李好一般,太子现在的遭遇也差不多是这样,那些人都以抹黑太子为荣,纷纷打他的小报告。

    而李好跟太子的关系不过一般,太子眼下自己都顾不上,自然没心思顾及这段时间被黑的厉害的李好,再说帮了李好他也没什么好处。

    “这手法用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最管用的手段之一。就算千年以后,这种手段依然不会落伍。”魏王这些人用的手段很有特色,在这个时候叫住造谣或者泼污水,在后世就换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舆论。不过不管什么叫法,用途都一样。

    所以掌控舆论很重要,在这个时候,世家就是舆论的掌控者。再晚些年,士子们就是舆论的掌控者。到了后世,谁控制了报纸,电视台和网络,谁就是掌控者,民众永远只是跟随。

    李泰跟世家扯到了一起,他自然就掌握了现在的舆论,想要抹黑太子,抹黑李好,这个自然不在话下。跟那些一番沟通,那边就有大量的人冲出来朝这边开炮。

    朝会进行的很快,先是讨论了一番日常的国事后,接着就是准备封赏。这次的吐蕃之战有很多的功劳虽然封赏出去,也有的人要在这场博弈中倒霉。

    “臣检举…。。”“臣检举…。。”“臣检举…。。”

    这样的话在进入议功封赏的时候成了主旋律,一个个家伙跳了出来,全都是检举李好的。罪行很多,都是那些已经上奏过的东西,此刻全部爆发出来了,这也是图穷匕首见的时候。

    “呵呵,朕的朝堂还是很齐心嘛,在这种事上态度差不多一致了,想来李子佳犯了众怒。只是朕不明白,李子佳不过是征讨吐蕃而已,现在为何人人都要检举他?”

    这个时候李二出声了,他环顾了四周。自己的几个亲近的大臣都没吭声,该说的他们已经说过了,再说作用也不大。所以他们不会在这里说什么,而且他们也不觉得李好有罪。

    李二笑了笑,没有表态,而是看向最后面的李好“子佳听了群僚的检举后,有何感想?似乎大家都不怎么待见你一般?你是不是应该反省下自己?”

    “臣无罪!无需反省,既然诸臣不容臣,臣请病退!”李好向前就说了这么一句,然后退回自己的位置。

    “呃!你年纪轻轻,身体正强壮着,病什么退?驳回!”李二听了后哑然,没想到李好竟然会来这么一句,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所以立刻驳回李好的请求。

    “臣有本要奏!”就在这个时候侯君集吭声了,这让李好有点意外。他跟侯君集没什么交集,最多就是高原之战的时候把破吐蕃国都的功劳给了他们,没想到这个时候这家伙会吭声。

    无论侯君集所自己的好话,还是坏话,这家伙的吭声都会代表一个转折。他是这次的行军总管,他最有发言权,他的言论都会是重点。

    “臣在破吐蕃国都的时候,得到一些消息,对我大唐这次的战争很不利。几经查证后,这事属实,还请皇上明察。”侯君集手中有奏本,立刻有人过来从他手中接过给李二。

    “这是在议论李子佳的问题,吐蕃的事情等下再议。”李二看了眼手中的奏本,并没翻开看。

    “这些东西不仅跟吐蕃有关系,跟李子佳和我大唐都有关系,还请皇上明察!”侯君集还在坚持着,这个时候牛进达跟李好眨了下眼睛,示意这些东西跟李好有关。

    侯君集为什么要帮自己?这个李好有点疑惑,或许是因为破吐蕃国都的功劳让了的原因,或许有别的原因。不过他呈上去的东西,大大改善了李好的处境。

    上面的内容不多,但是吐蕃非常了解大唐朝廷的事情却是事实。甚至朝廷什么时候讨论了什么,李二做出了什么决定,会做出什么决定,都能清楚的了解,还非常及时。

    对于李二来说,没什么比这个更让他恼火了。之前他被吐蕃打脸了,打的生生痛。然后他的群臣告诉他不能冲动,小小的教训一番吐蕃就可以,然后再嫁公主过去就好。

    却不想,这种事情竟然早就是被计划好的内容之一,甚至连嫁公主过去要配送什么礼物都有一个规划,这让李二脸往哪里放?这大唐的事情还能由自己说了算么?

    这本奏章就说明了一件事情,也就是在吐蕃这件事情上面,李二从头到尾都成了他的大臣们的玩偶,当猴子一样耍了。这对于李二来说,简直无法接受,他也是这个时候明白,李好为什么要急着杀吐蕃王。

    侯君集会不会帮李好说话,这个李二能肯定,侯君集不会。所以侯君集说的这些基本就是真相。李好如果不急着杀吐蕃王,那么这些东西估计很难挖出来,这些人恐怕早把罪证之类的东西毁掉,而自己的那些臣子们甚至还会让自己放过吐蕃王。

    “呵呵,把这封奏章给所有的人看看,特别是刚才请诛李子佳的臣子们看看!让他们好好看看。”李二这个时候笑的很寒森,听了之后让人有种起鸡皮的感觉。

    李好蹲在后面听了反应不大,但是前面的大臣们的感受不一样,他们经常跟李二见面,李二什么反应代表什么样的心情,他们还是清楚的很,这是有人要倒霉了,还是大霉。

    “这事情彻查到底,查到皇子身上一样论罪!”李二这话一出,魏王李泰的脸色瞬间白了,感觉自己似乎掉到一个大坑里面去了。

    奏章里面有什么内容,等下肯定会知道。但是李泰能肯定,那些东西原本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自己不过是想趁这个机会让李好倒霉而已,现在看来,李好不仅不会倒霉,自己还要惹一身骚回来。

    奏章在朝堂转了一个大圈,所有的人都看到了上面的内容,大唐有人通敌,而且还给吐蕃王许了各种好处。整件事情涉及到的人不少,有某些高僧,也有某些世家。

    这封奏章如同一道惊雷,瞬间让朝堂安静下来,没人再敢吭声说李好什么了。“臣请彻查这件事情,所有涉及的人一律以通敌罪论。”

    “准!我李二登基以后,自认对所有世家,百姓都不错。我大唐国力日益强盛,百姓丰衣足食。现在看来,这天下想要亡我大唐的之心的人不少。”

    李二现在很愤怒,这个时候谁来劝他都不管用。这次的事情没有滚滚人头落地,怎么能让他把怒火平息下来。

    有了李二这个基调后,后面讨论吐蕃封赏的时候变得顺利多了,就连李好自己都没想到,他也有赏。不仅官升了两品,爵位也升了,只不过任职并没确定。

    很快,关于英魂祠的事情也进入了确立阶段,而悼词还是李二写的。内容是早定好的内容,李好给老袁提过,如果不好的话他们可以修改,只是没想到一个字都没改。

    十年以来,在反抗外来蛮族入侵的战争中牺牲的华夏英雄们永垂不朽!

    百年以来,在反抗外来蛮族入侵的战争中牺牲的华夏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年前,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外来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百姓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华夏英雄们永垂不朽!

    李好一直比较可惜的冉闵,这次没人再去说他好杀什么了,也上了英魂祠。李二虽然隐约觉得有点问题,不过这个是道教自己建的,所以他只是疑虑了一番后就不再想了。

    而眼前,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关注。世家对李好的围剿轰轰烈烈,只是到了最后不堪一击,被一封奏章一击全溃,那些奏章上的欢的人现在全部成了被追查的对象,再没人来过问李好的事情。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候将军会上这么一封奏章?”散朝后李恪跟着上了李好的马车,这事情他一直都在上心,只是到了最后他什么都没做李好就自己搞定了。

    “不知道,不过我准备了一份同样的东西,在牛将军那里。如果候将军不提这个得话,牛将军一样会提这个,只是效果会差不少。”李好沉默了一下后回道。

    这中间李好一直有个很好奇的问题,在华夏历史中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每次末日或者战乱的时候,似乎都是佛家强盛的时候,似乎每个入侵华夏的蛮族都跟佛家离不开关系。

    无论吐蕃,契丹,还是西夏以及蒙古,这些番邦信仰的东西似乎都是佛家。也许会有人说这些番邦信仰的跟正宗的佛家不一致,但是谁能否认这些不属于佛家?

第两百零九章 一波刚平 一波又起() 
或许那些番邦杀汉民杀的怕了,所以希望用佛家来给自己消除的罪孽?而所有的百姓应该放下仇恨,忘了自己的祖辈曾被当成了两脚羊,好好的被异族奴役,所以多信信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