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周前聂方平开始带着叶钦在室内进行力量训练时,就在观察,其实多数训练方式和大家知道的都差不多,不过看了两天,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疑问。
“聂教练,这强度低了点吧?”
谢阳宏指着叶钦的训练哑铃,“这是两公斤的吧,短跑需要爆发力,叶钦现在明显需要加强力量,要大重量的练肌肉,像这个练法,好像意义不太大,对于肌肉力量的增长可不那么明显。”
“没事,慢慢来,这样挺好的,我想叶钦能够走得远一些。”
聂方平笑呵呵地回了一句,神色自若,似乎并没有因为谢阳宏突然的插话而觉得被冒犯。
某种意义上说,谢阳宏说的并没错,叶钦现在太瘦,肌肉力量,爆发力完全不够,起跑开始都会被拉慢了节奏,针对性的爆发性力量练习,很有利于快速提升叶钦现在的成绩。
聂方平给叶钦上的力量训练里,没有那种特别沉重的训练项目,包括挺举和深蹲之类的器械训练,相对于很多健身爱好者还要轻一些的分量。
一方面是叶钦现在的肌肉力量不足,再一个就是叶钦的身体还有可成长的空间。虽然进行力量训练,但对于叶钦的力量训练,都是采用联动式的训练方法。
叶钦是肌肉力量不足,但他没有想过要为了长肌肉好看而去刻意加强,而是针对于核心力量和联动式的身体动作进行长久的训练。
这肯定是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过程,段时间内甚至可能都看不出叶钦的太多肌肉变化,但对于提升肌肉质量和长期的职业生涯成长却有利得多。
在秀水二中的时候,虽然增补了一部分器材,但缺的还是很多,聂方平当时想的也主要是采用无器械的训练方式。
现在有了条件,聂方平想的也主要是通过器械辅助矫正一些动作姿势和锻炼原本不够细致的地方。
像叶钦世少赛最后男子200米决赛的时候,小腿被钉鞋刮伤了,这就是源于奔跑动作不够规范。虽然说短跑项目很多时候拼个爆发力,拼速度,直接闷头去跑就是了。只要跑得快,再难看的动作都没有人去说什么,反而会真想模仿。
但很多时候,最终能够取得的成绩,就是来自于这一点又一点的细节工作。叶钦现在进行的专业训练时间还不长,有些东西他希望能够慢一点,循序渐进!
谢阳宏说的这点,也是聂方平担心叶钦现在进入专业队后要面对的情况,本身叶钦的天赋到位,但基础训练并不扎实,直接进入体育系统难免就会被人拔苗助长。
反而是现在高中的环境,相对宽松,没有那种对于叶钦迫切需要出什么样的成绩,参加什么比赛具体要拿什么名次的压力,可以慢慢的细节上一点一点提升。
今年为了参加世少赛,骤然给叶钦上了强度的力量训练,聂方平后来想想都有些不太妥当,虽然因为条件的限制,还有叶钦要上课等缘故,不算是特别大的强度,但其实应该更放缓一些。
训练,培养一名合格的运动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个长久漫长的过程!叶钦这一年成绩提升得飞快,但他不敢被这种现象给蒙了眼。
“远一些?!”
谢阳宏在听到聂方平的回答之后,倒也没有再继续出声,毕竟这个是执教理念上的差距,况且叶钦也不是他带的运动员,偶尔开个口都有些过界了。
不过他到底是专业教练,听着这话,再看着叶钦的训练,慢慢的多少也品出了一些味道。
叶钦在来体校后,第二天没马上展开训练,反而是他和聂方平带着叶钦去了市骨龄检测科研所进行了一次体检。
他看过分析报告,其中里面有骨龄测试,叶钦现在的身高是一米七七,上面写着大概是能够长到一米八左右。
骨龄测试这项技术在体育领域已经运用基本已经有二三十年了,下属体校选手运动员苗子想要成为市队省队这些专业队的运动员,必须要过练到关卡。第一关是教练,教练筛选出运动技能好的运动员,第二关就是到骨龄检测科研所进行体检,其中最重要的检测项目就是测骨龄,预测出运动员的终身高度。
对于运动员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值。尤其是一些特殊的体育项目,像篮球排球这些对于身高要求高的项目,更是重中之重。
短跑运动员相对会放得开一些,国际赛场上小个子的运动员不乏其人,不过按照目前的选材来看,男子一二百米运动员还是多集中在170…185之间,亚洲选手,再高大一些恐怕就很容易影响到步频。
400米和800米这些项目相对对于身高又会放宽那么几分,因为对于起跑要求可能降低些,180…190这个身高的还是比较理想的。
对于竞技体育运动来说,身高体态都是很重要的一项素质,也是天赋之一。
叶钦现在的主项是男子400米,如果身高能够再往上长几公分,在步幅提升上还是很有用的。
而骨龄测试相对来说还算准确,普通青少年的预测误差大约在±2厘米,运动员的误差会大一些,在±5厘米左右。充足的睡眠与合理的营养摄入是促进长高的两大外在关键因素,运动员的训练是全封闭式的,作息时间、饮食配餐都有严格的规定,生活肯定比一般人规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影响了青少年运动员的生长,比如篮球、排球等项目可以促进长高,而举重、体操等项目可能会抑制身高的发展,所以运动员的身高变化相对普通人来说,空间会更大一些。
像篮球选手大姚10岁的时候1米65,测骨龄时预估他会长到2米21,成年后他身高的普遍说法在2米26,相差不大。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误差,像前女排国手周苏红1992年进入省体校和1994年进入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时,都做了骨龄测试。13周岁在省体校测试时预估是1米77,而在15周岁的时候预估是1米81,后一次才算是对的。
叶钦完成了一组跪姿抓举弓步,经过短暂休息之后,在聂方平和谢阳宏两人的帮助下,使用场地器械,接着进行十公斤重的杠铃收臀训练。
锻炼的方式有点类似于健身房里的腰肌训练,只是这个动作的发力点主要在臀部,双腿伸直,腿伸直蹬,双手紧握杠铃杆,腰伸直,臀部发力向上。
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发达的臀部肌肉是非常重要的,臀部是全身机能的发动机,上连脊椎,下连双腿。
一些游泳,举重,格斗等项目,都有专门性的夹臀,提臀之类的训练。很多日常训练或者锻炼项目,其实都有训练到臀部肌肉,但是对于讲求爆发力和速度的短距离径赛项目,这方面更需要侧重。在国际田坛,几乎放眼可见的短跑选手,无一例外都有着极为发达的臀部肌肉。
叶钦按着聂方平的动作要求,慢慢地抓着杠铃,臀部发力,慢慢地直起身,举起杠铃。
想要提升自己的成绩,没有其他捷径,只有训练,付出汗水,换取自己在跑道上速度的提升。
杠铃并不重,强度也不大,但每个细节的动作都需要做到位。
这一点和很多健身类似,新手去健身,很多时候健身教练并不会突然上来就是给你这个那个的训练,而是会先教会你使用器械,规范动作。
一来这样是不容易受伤,二来也是能够使得身体的体型保持得更好。
放到叶钦身上,就是为了能够让他有一个更加理想的体态,他现在的身高骨架都还没有完全定型,动作规范规整,后期不论上什么样强度的训练也能适应些,还能减少不良训练动作的伤病,而且也无形之中也抬高了他天赋的天花板。
普通人的身体看着可能很正常,但往往都有着左右高低脚,脊椎颈椎因为常年生活习惯的问题出现侧弯,鸡胸,八字腿等掩藏在身体里面的问题。
一般生活是不影响,但是进行超大强度的训练或者比赛的时候,很可能就牵一发而动全身,出现各种伤病,也影响了可能达到更高成绩的可能。
尤其是短跑运动,骤然间的爆发,是身体全面协调运动的结果,身体的小毛病坏习惯越少,越是有利。
谢阳宏在旁边看着无比耐心仔细,一点一点规范叶钦基础训练动作的聂方平,心中也没来由的有些佩服。对于一个教练员来说,在运动员还远远没有出成绩的时候,就开始注重这些细节的训练,实在太难得了。
他所接触的环境里,各种教练指导员不敢说全部都是急功近利,但真能耐得住性子,一点点来的还是比较少。最常见的情况,基本上都是运动员出了成绩,开始有一些原来忽视的毛病影响到进一步成绩提升的时候,才想着说要慢慢进行纠正。效果且不说,但无疑是影响了运动员成长的。
正当叶钦训练得如火如荼之时,室内训练馆的大门外,突然一阵脚步声响起。
第一百二十九章 护犊情深()
“聂教练,老谢,叶钦,你们都在呢?”
杨安军戴着一顶棒球帽,一进了训练馆,就看到了正在训练的叶钦以及站在旁边不时体型叶钦注意动作的聂方平和谢阳宏两人。
“杨指导,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
谢阳宏看着走进训练馆的杨安军,笑着开了句玩笑道。
两人都在左海市,一个省青少年体育学校教练,一个省体育局青少年竞技处的负责人,没少打交道,最是熟悉不过。
“嘿嘿,老谢,我可不是来看你的。”杨安军笑着和谢阳宏打了个招呼,看了眼正在训练的叶钦,直接走了聂方平面前,热情道:“聂教练,怎么样,省体校的训练设施不错吧,你要是不满意,直接开口,省队体育中心那边现在也已经开始了集训。”
“不用不用。”聂方笑着摇摇手,“杨指导,你这可是寒碜我呢,省体校这条件哪还能不行,足够好了。再说,你这话谢教练可有异议了。”
“聂教练说的没错。老杨,你这是看不上我们体校啊!”谢阳宏跟着也哈哈地笑了起来。
“哪能呢?”杨安军瞅了眼谢阳宏快一米九的大个,“就你这体型我敢说个不字,你还能放我走出去啊!不和你瞎贫了,聂教练,在左海你要有需要跟我直说,能帮上忙的我肯定义不容辞。”
“杨指导,太过了,我这已经很感谢你的支持了!”聂方平笑着淡淡道,杨安军这风风火火跑来,热情得过分,让他后背好像都起了身疙瘩。
“不客气不客气,聂教练你能满意就行。”
杨安军爽朗大笑,转头看着正在训练的叶钦,似乎有点想开口的意思,但看着对方全神贯注的样子,又顿了顿,饶有兴致地看着叶钦的训练。
从杨安军进入训练馆的时候,叶钦就已经有注意到他的到来,不过他在聂方平的要求下,已经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在自己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保持专注,尽可能不受外来影响干扰。
除了完成训练中途休息,或者是教练叫停,其他的事情都不去理会。这也是训练他专注度的一种方式,越是全身心投入,训练效果越加,而且这种精神状态,对于百分秒千分秒都要争夺的短距离径赛项目,更是在比赛的时候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呼——吸——呼——吸——
伴随着一组组有节奏的呼吸声,叶钦保持着身体的动作,接连做了二十个杠铃收臀,才将手里的杠铃放下,从支撑下肢的器械上下来,长长地出了口气,原地轻轻抖动了一下身体,进行肌肉放松。
杨安军也在这个时候才开口道:“叶钦,我们又见面了。还没恭喜你拿到世少赛两枚奖牌呢,这可是为我们海西省争光长脸啊!”
“谢谢杨指导!”
叶钦轻出了口气,看着杨安军点头致谢,虽然和对方只有一面之缘,但是能够参加世少赛还是对亏了对方给的选送资格。
“行,你先休息下。”杨安军点了点头,突然又像是想了起了什么,有些漫不经心地笑道,“对了,叶钦,有没有兴趣来省队啊。”
叶钦咧嘴笑着摇了摇头,看了眼聂方平,却是没有去接这个话茬。
杨安军似乎也不以为意,转而和聂方平道:“老聂,你这好福气啊!”
聂方平神色淡淡,从叶钦世少赛回来,这种或当面或背后挖人的事肯定少不了,得罪人,但体育系统里抢好苗子的事情屡见不鲜。况且他现在也不在体校,在一般人看来,肯定也是走专业队的路子才靠谱。看了眼杨安军,略真略假的带几分戏谑的口吻道:“杨指导,你这过来不会是为了挖我这徒弟的吧?”
“哈哈……”杨安军笑了笑,“哪能呢,聂教练,我来是有点事情想和你说。”
“聂教练,叶钦的100米成绩怎么样?”两人走到一旁,杨安军继续开口问道。
“嗯?”聂方平听到杨安军问起这个,眉头微微挑了一下,接着淡淡笑道,“叶钦在我手上还没好好测试过百米成绩呢。”
说着,聂方平顿了顿,接着又补了一句,“估计能进11秒就差不多了,叶钦的前半程不行,听枪反应偏慢,起跑加速也还薄弱,他练田径的时间毕竟还慢。”
“11秒?这应该不止!”杨安军摇了摇头,“世少赛叶钦200米能跑21秒12,已经过健将了,这100米怎么也慢不到哪里去,不说也到健将,一级的水平肯定是有的。”
说着,看了眼聂方平,又回头看了眼远处正在进行肌肉放松的叶钦,“聂教练,要不待会我们测测,省体校这边设备也有。”
“杨指导,你这是要让叶钦参加100米呢?这城运会高手不少,叶钦现在要跑100米恐怕还差了点火候。”聂方平眼里露出了询问之色,从杨安军问起叶钦的100米成绩如何是,他就感觉对方在这等着呢。
“能进11秒,参加城运会还是可以的。”杨安军对于全国男子短跑成绩还是比较清楚,再说叶钦参加的是青年组的比赛,在现阶段,这个年龄以内百米能达到一级水平参加城运会再正常不过,不过他也看出来了聂方平似乎有些抗拒,跟着解释了一句,“我倒没想着让叶钦去跑百米,是这样的,这次城运会左海市参加的男子4x100米接力赛项目,还差个第二棒,我看是不是能让叶钦能补上这一棒……”
说起这个,杨安军也露出几分为难之色,但他所处的位置,有时候不得不为大局考量,像这次城运会,海西省参赛的城市只有两个,左海市和禾岛市,是以按城市的名义去参赛,但不论从运动员的选拔备战上来说,其实还是省局在组织和牵头,再由下面地方来进行优劣项目的平衡。简单的说就是城运会的参赛选手都是各个省的青年运动员,是注册过的运动员,然后划分给各个市,以市的名义参赛。
“这不行!”聂方平听完了杨安军的话,眉头一皱,却是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杨指导,你可别哄我,4x100米接力赛不可能少人。叶钦跑200米和400米就费劲了,我不能放他去跑接力。”
聂方平一开口话说得就不见半点委婉,4x100米接力赛因为减少了起步这个环节,有接力区提供给接力选手进行加速,对于叶钦这样起步慢的选手,跑接力赛肯定是有优势的,能够早点将速度加起来,凭借绝对速度和后半程的速度保持能力硬吃其他选手。
但聂方平却丝毫不想放人,叶钦已经参赛了男子200米和400米项目,从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