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生就会跑-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天,8月31日,8月份的最后一天,本届世锦赛开赛第七天。

    一大早距离中国队酒店不远的一处体育场内,袁郭华站在跑道前,看着杨耀、文勇易、古凯、章裴孟、庞贵宾和苏丙天六人,神色无比郑重地说道。

    “昨天200米决赛结束之后,叶钦回来有和我沟通过,他觉得今天的4x100米预赛他可以参加,但我拒绝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袁郭华又开口问道。

    杨耀和古凯、庞贵宾几人都是沉默,没有开口,反正是章裴孟在一旁回答道:“叶钦太累了吧!”

    从世锦赛开赛至今,叶钦每一天都在比赛,没有稍稍喘息过一天。100米和200米各自跑了四场比赛,400米还跑了两枪预赛和半决赛。

    而且参加的比赛,100米和200米都夺冠了,成就了历史上在世锦赛中能够少有的几个拿到100米和200米双冠王的运动员。并且,在400米项目上同样拿到了最后的决赛资格。

    先不说体能的问题,就是密度强度这么大的比赛,就足以让很多运动员根本无法保持身体最佳状态,出现重大的失误。

    “对,钦哥应该太辛苦了,这几天比赛强度太大。”另一边年轻的苏丙天跟着也附和道,双眼中闪烁着激动的神色。

    叶钦这几天的表现,完全征服了两个目前接力队里最年轻的运动员,他们都不敢想象在这样密集的赛程和压力下,叶钦是怎么做到的。

    那需要一颗强大到至极的心脏,两人每每想起自己要在数万人的体育场上亮相,都会激动不已,更不用说在这样的市场上比赛,以自己的绝对实力去战胜其他世界级的对手。

    叶钦,那是他们同代运动员里,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传奇,而且传奇还在继续。

    在两人心底,叶钦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过了差一点就快要实现大满贯的刘阳宇。

    “怎么说呢……”袁郭华微微沉吟了一下,才慢慢开口道,“其实你们都清楚,叶钦如果今天跑第四棒的话,只有不出现重大的失误,我们男子4x100米是有很大机会晋级明天的决赛。这一点就不要再说什么体能了,4x100米第四棒跑下来就**十米,我相信叶钦是没问题的。但是……”

    袁郭华说着尾音拖得有些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顿了顿接着又继续说道:“但是,我拒绝了叶钦希望能够参加预赛的提议。

    且不说他今天有400米决赛,跑了接力会不会影响他在400米上的发挥,就是作为一名接力队的主管教练,我也不想答应。接力是一个集体项目,不是靠一个世界级的顶尖第四棒就能够带得动的,就能够赢的。4x100米是四个人合作协同作战的一项比赛,是田径里唯二的集体项目,我相信你们都不会愿意去依靠叶钦,所以,今天晚上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去拿到决赛的资格,去证明自己!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场上六个人齐声回答。

    “那好!先热身,然后做一下交接训练,今天不进行长距离跑,保持体能充沛!”

    袁郭华拍了拍手掌,看着斗志昂扬的六人,心头涌起一团火热。

    等六名接力队员上了跑道开始热身之后,一直站在一旁的助理教练李琦走了上来,微微笑道:“老袁,你今晚的预赛没让叶钦上场,有不少的风险啊,如果能够晋级决赛那还好说,要是不能晋级,估计回国后你受到的压力就大了。”

    李琦是水木大学体育部的主任,同时也是外聘的国家田径队教练组成员,在接力队里古凯和章裴孟都是他带的运动员,从短跑队提出“以接力带动单项”的策略以来,他就开始和袁郭华搭班,协助对方提升国家队4x100米接力项目的水平。

    “风险肯定是有的。”袁郭华远远看了一眼已经在跑圈的队员们,神色变得有几分肃穆起来,“但这是没办法的过程,以前队员们没有承受过这样的压力,这次世锦赛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今晚的预赛,他们真的能够发挥出水平,拿到晋级资格,对于明年的奥运会我们才可能多一些信心。”

    作为中国接力队的主管教练,袁郭华对于这一届世锦赛中国男子4x100米接力赛事非常有野心的,这是目前中国短跑项目人才最多的时代,即便不说叶钦,就是其他老队员都能够10秒2、10秒3左右的百米水平,只要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和水平,对于今晚世锦赛男子4x100米接力预赛,还是很有希望拿下决赛资格的。

    “你这说的也是。”李琦微微颔首,他自然也明白袁郭华的想法,只是今晚叶钦没有上场,真要失利,袁郭华还有他,甚至整个接力队都会受到内部和外界不小的压力。

    有世界冠军你不用,偏偏要去启用其他的队员。这一点上,到了风口浪尖的时候,很多媒体或者公众都不会和你们讲道理。

    哪怕大家都知道,叶钦今天要参加男子400米的决赛,在此前已经经历过多场比赛,这个时候身体已经有些劳累了。

    但有些人就是这样的,一方面会骂你逮着叶钦这么一个顶尖选手,可劲的用。一方面又会当你真让他休息的时候,说你有眼无珠,明明有底牌却弃之不用。

    “我们的目光还是要长远一点,新一代运动员正在成长起来,有叶钦在前面闯开了一条路,后来的队员们心气就不一样了。”

    袁郭华说着脸上不知何时露出了笑容,指了指正在跑圈的几人中的两人,“你带的章裴孟,还有我从粤省带回来的苏丙天,两人的天赋弟子都非常好,他们和其他上一代的选手就不一样了。看着叶钦一再刷新亚洲百米纪录,世锦赛连拿冠军,心气也就起来了。再不会是以前那一批只能在国内横的了。”

    两人都是老教练,对于国内田径方面看得很透彻。在早些年国内不是说没有好苗子,十几亿人里,也是有的。只是那时候受限于训练手段等方面的因素,运动员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陷入瓶颈,基本上很难走出国门,就是在亚洲都会经常碰壁。

    这里一方面是训练的手段,另外一方面也是大家可见的天花板问题。

    但国内外舆论各种专家一致都在说,你们不可能跑进10秒,不可能跑进20秒,不可能赢的了黑人选手,久而久之,自然真有不少人在观念上就形成了可能真做不到的固有印象。

    杨耀这名来自盛海的运动员为什么会特别受到重视,就是他是在刘阳宇和叶钦之前,少有的几个能够不满足自身,敢于去提升自己,走向大型赛场的选手。

    而现在,已经有叶钦榜样在前,后来者明显能够树立起更高的目标,不会再如以前一般把以前10秒17的全国百米纪录都视为天堑,而是个个都将视10秒大关为目标。

    田径赛场上,一圈的热身完毕,所有人站在跑道上开始继续做着拉伸和准备活动。

    杨耀长长地吐了口浊气,站在几人最前方,看着身后的几人开口说道:“今晚的4x100米,有多重要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六个人里只有四个人上场,不管是哪四个上场,我都希望大家能做到尽善尽美,全力以赴!

    接力项目是集体项目,叶钦已经拿下了两枚金牌,今晚的400米或许还能有个不错的成绩,我们这么多人,总不能因为少了叶钦,就全部都废了。

    03年世锦赛的时候,我也参加过4x100米接力,当时是一日游,我们准备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五六名运动员从燕京飞到巴黎,就跑了一场。这次我想你们也不会想我们是一日游?”

    杨耀作为田径队的老大哥,即便是叶钦和刘阳宇两人崛起之后,他在整个田径队的威望依旧非常高,一番话说出来,在场的众人每一个都知道他话里的意思。

    “不想!”

    “不想!”

    “我们要进决赛!”

    一个个声音从还喘着粗气的几人口中传了出来。

    看着有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但在一个小团队,一个并肩作战的团队,却是历来都是如此,相互砥砺,相互激励。

    “那大家就拿出最好的状态来。”杨耀沉声说道,双拳捏起,“我们要进决赛,进了决赛,叶钦到时候再跑第四棒,大家都知道叶钦的水平,到时候有他上场,我们成绩能提升多少你们是知道的。袁教练目标是让要我们晋级决赛,我的目标是,我们要拿牌!

    今年的世锦赛要拿牌,明年的奥运会要拿牌。个人项目我们可以不参加,参加了也没办法走到最后的决赛,但是接力,接力可以!”

    场下,章裴孟和苏丙天两人牙关紧咬,刚刚热身完毕的身体似乎在这个时候肌肉都再次紧绷了起来。

    今晚的决赛,章裴孟是已经确定将会上场的,苏丙天作为预备队的选手,上场的概率不高,但具体来说,也不是没有机会。

    但其实上不上场,所有人心底这个时候都有一颗火热的心。

    有一个人已经在个人项目上披荆斩棘,取得了中国短跑运动员前所未有的成绩,创造了一连串的纪录,作为他的队友,作为接力队的一员,我们总不能太差吧!

    “大家加油!”杨耀深吸了一口气,拍了拍手,再次诚恳地朝着几人喊道。

    “加油!”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四百四十一章 接力晋级() 
晚上20点30分。

    长居体育场在经历了昨日几乎满座的场景后,今天观众达到了开赛以来的第二高,四万七千多的座位也差不多有超过四万名观众齐聚。

    这一次众多远赴大阪的中国观众依旧占据了不少位置,尽管门票昂贵,但今晚的比赛和昨天的比赛一样,都是有着极大的意义。

    不过,大阪本土的日本观众却又多了起来。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今晚的男子4x100米接力赛。

    在去年的亚运会上,日本队虽然输给了中国队,但是经过那次失利之后,日本队这半年多的时间,一直加强接力项目的训练。

    此前日本的多加电视台上,就已经在报道日本男子4x100米接力队的训练,还有几次在内部跑出来的成绩。再加上日本短跑第一人伊东浩司在电视台上的几次鼓吹,使得不少日本观众对于日本男子4x100米接力队有了一定的信心。

    而中国观众的选择就要简单得多,今天有好几个重头比赛,使得他们不少人购买了门票。

    第一场最重要的比赛是晚上20点40分开始的男子4x100米接力的预赛;第二场则是晚上22点05分,叶钦参加的男子400米决赛;第三场是22点20分,有刘阳宇出场的男子110米栏决赛。

    有这三场比赛在,对于远赴日本的众多中国观众来说,基本上是不愿意错过的。

    现场看台上,叶钦穿着长袖长裤看着四名穿着红色短跑服的中国运动员,在日方一名引导员带领下,出现在长居体育场,心中微微有了几分紧张。

    “在看台上看别人比赛是不是要比自己紧张得多?”

    站在叶钦身边,袁郭华看出了叶钦脸色有些凝重,不由得微笑了起来,轻轻打趣道。

    叶钦闻言抿了下嘴唇,轻轻点点头,“是要比自己在场上比赛紧张。”

    “现在你能够理解我们看你比赛时候的感受了吧!”另一边李琦教练同样微笑着接话道。

    “理解了。”叶钦有些无奈的笑了笑。

    在赛场上,自己参加比赛,再大的压力,再恶劣的形势,自己都能够去把控,但是当在场边,作为旁观者的一员时,那种不确定性和无法掌控性,确实让叶钦感觉到了不一样的紧张和压力。

    他和李琦教练不陌生,回水木大学训练的时候,对方都会给予自己一定的指导,然后再加上体育部的一些数据分析,关系一直非常不错。

    “别担心,相信你自己的队友,他们能够做到的。”李琦教练跟着又笑呵呵地说了一句,不过尽管是笑着,但叶钦敏锐地从对方的眼角捕捉到了一丝紧张之色。

    袁郭华教练则没有再说话,方才那一句话之后,明显他整个人的精神都放在了赛场之上。

    但事已至此,他要做的确确实实是相信自己的队友。

    他还记得自己和袁郭华教练沟通时候,袁郭华教练跟他说的,“短跑队不是他一个人的,不能够只靠他一个人包打天下。队员们要成长,就需要去见识大场面,在压力下参加比赛。”

    叶钦知道袁郭华教练说得没错,4x100米接力只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他需要有队友,需要相信自己的队友能够创造出好成绩。

    如果,他不能相信自己的队友能够做到,那么当他上场以后,其实结果也是一样的。没有信任,没有彼此的信赖,最后他第四棒跑得再快,可能也会因为质疑前面三棒哪里跑出了问题,最终导致失败。

    “已经开始量步点了!”

    陈中州在几人身后,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高喊出声。

    长居体育场400米跑道上,各个道次上这个时候选手们已经注意找到了自己所在的接力区域,开始衡量步点。

    同时,这个时候男子4x100米接力赛预赛的第一组比赛名单也出现在现场大屏幕上。

    第一道,中国队;

    第二道,波兰队;

    第三道,意大利队;

    第四道,加拿大队;

    第五道,南非队;

    第六道,英国队;

    第七道,巴西队;

    这一届世锦赛男子4x100米接力赛参赛的队伍只有十四支,被分成了两个预赛队伍。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临近,包括叶钦在内现场许多人都紧张了起来。

    叶钦其实可以不来现场看这场4x100米接力赛的,他后面还有400米的决赛,这个时候看自己的队友比赛,如果赢了还好说,如果输了的话,对于他的心态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影响。

    不过,他在热身之后,穿好了长衣长裤,还是出现在了看台上。

    不能和自己的队友并肩作战,但他还是希望能够在一起看到他们有突出的表现。

    这场预赛,中国队的阵容是第一棒是文勇易,第二棒是章裴孟,第三棒杨耀,第四棒是古凯,苏丙天和庞贵宾两人作为预备队成员并没有上场,但两人却一直在场边,随时注意着自己的队友状态是否会有问题,如果一出现不适,就会接替对方参加比赛。

    时间到了20点40分,七个道次上总共二十八名选手基本上都准备就位后,现场响起了“on your marks!”的选手就位口令。

    一瞬间,偌大的体育场内,嘈杂的声音顿时小了下去,许多人的目光都紧紧盯在了起跑线上。

    叶钦拳头微微攥起,他的目光落在第一道的中国队第一棒的选手文勇易身上,对于文勇易,叶钦算是比较了解,性格有些内向,说话言谈偶尔还带着几分偏激,不算是特别受欢迎的那种。

    但是个人实力目前是比较强的,尤其是前半程的起跑和加速,算是国内短跑选手里首屈一指的,不过文勇易的大赛心态不算是特别突出,参加了不少大型比赛,其实都未能发挥特别出色的成绩。

    这也就是袁郭华教练说的,国内很多短跑运动员一上了国际赛场就出不了成绩,国内能够跑进10秒30以内,但是在大赛之后很多时候都只能跑十秒四、十秒五。

    叶钦对文勇易没有什么意见,这一刻只是希望文勇易心态一定要稳住,从05年室内赛开始,两人一个跑60米,一个跑200米和400米,算是很熟悉的。

    只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