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唐志听到林妍的话,笑了笑,用苦涩得快要滴出水的口气说道,“皇后不要那么见外,你直呼我大名也无不可,如果可以的话,我更喜欢你称我江湖上的名字――含笑颠。”
没错,这个帅哥正是大名鼎鼎大周大才子唐志,而另一个身份,则是江湖上五杰之一的南生含笑颠。
同时唐志也是一个绝顶的苦逼,他一直深深爱着林妍,可是林妍却是他的嫂子,而且还是大周国的皇后!这份爱意终究不会有任何结果。
当然,杰奎琳等人并不知道唐志的名气,倒是很清楚他是个苦逼就是了,而且大家从现在他看着林妍的眼神来观察,他好像比传说中的更苦逼。
“你怎么在这儿?”林妍感到很奇怪,虽然是唐志透露给自己的这条活路,可是即使唐志不在这里,她们也能顺利逃走,唐志为何要多此一举呢?
“因为我担心周挺。”唐志硬生生把“你”换成了“周挺”。
“他?”林妍听到这个名字,露出一脸凝重,因为在她的印象中,这名垂垂老者似乎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可能会威胁到自己呢?
看到林妍脸上的疑惑,唐志叹了口气:“当年我之所以斗不过大哥,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幕僚有周挺,请相信我,周挺绝对是大周国最可怕的人。”
林妍第一次听到唐志提起这件事,但她立刻捕捉到了关键――当初支持唐杰的不止周挺,林妍的父亲林文虎也是其中之一,然而唐志却只谈周挺不谈林文虎,可见周挺这名老儒的威胁度远远在手握兵权的林文虎之上!
第一百零八章 文昌()
邪僧听到开光大师释和尚的话,心中一惊,毕竟释和尚一向非常靠谱,十有七八没有骗自己,他既然说危险,那就一定是非常危险了。
邪僧也想转身逃走,不料却发觉自己居然仿佛被什么东西束缚住了一般,无论怎么都无法迈开腿一步。
而当邪僧想要向释和尚求救,却发现释和尚早已经跑没了人影。
邪僧心中更是骇然,即使他不知道这个大周国所谓的“文昌”是什么东西,但却能隐隐猜出其威力极度可怕。
释和尚此时已经跑远,他也顾不得多想,总之现在那个大周国的狗皇帝是惹不得的,因为他见过一次文昌。
那是在后周和天周那一场大战之后——可以说,由于林妍无下限的毒计,结局惨烈非凡。
那时候洪水还没有褪去,那些被烧焦的和被水淹死的尸体漂浮在水面上,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边。
烤肉发出的糊香和泡尸体散发出来的恶臭交织在一起,这种不适的感觉就连释和尚这个异形怪物也无法忍受,更不要说阴雨霏霏,哀嚎遍地,鬼风缭绕——似乎每一个经过此处的人都能感受到无数死去的饱含怨恨鬼魂的哭诉。
释和尚并不是出于慈悲,他只是想从这儿得到一些关于后周国的军事情报而已,但他看到这一幕,心中便认定后周国的统治者是一个可怕的恶魔。
在查看战情中,释和尚遇到了一名老者。
此人身着斩衰,在池边经常一呆就是一整天,什么都不做。甚至释和尚都没看到他进食,那人只是呆呆地看着水面上的尸体哀叹。
“哼,又一个酸腐的老儒生。”释和尚确定这名老者的身份之后,只是冷笑。
释和尚是看不起大周国这些儒生的,在他眼里。这些儒生手无缚鸡之力,又无一技之长,只会青春作赋,不值一哂,简直就是浪费粮食,他也不明白大周国为何如此重视这群废物。
“想必这名腐儒想利用这一幕场景写一篇什么关于感叹生灵艰苦的文章吧?但是有什么卵用?”释和尚对这名老儒的做法很是鄙夷。然而却不知道为什么,释和尚却心中觉得不应该如此轻视这名老儒。
于是乎,释和尚也不知不觉地在这片战场的遗迹上呆了三天,他每天都忍不揍去观察一下老儒,然而却发现老儒除了发呆就是发呆。几乎没什么作为。
就在释和尚心灰意冷,决定放弃观察的时候,第四天太阳刚刚升起,突然间,他感觉到了天地间似乎出现了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只是感觉上的,释和尚也说不清楚,可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股变化是真真切切。而且缘由就在那名老儒的身上。
释和尚急忙放下手头的工作,疾步又来到了往日他观察老儒的地点。
此时老儒已经不吃不喝不眠三天三天,他的形容枯槁。然而气度却愈发不凡。
老儒的面前不再是一滩布满了死人的汪〇洋,而是多了一张矮案,案上整齐摆着笔墨纸砚。
老儒屈膝而坐,依然是对着汪〇洋池水发呆,然而其气势却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升涨,连释和尚都惊讶地发觉出自己心底不自觉地产生了对于老者的惧意。
提笔。点墨,老儒开始在白纸上赋文。而天地间的气势仿佛随着老儒的一笔一划在不断变化,风起云涌。
老儒赋文的时间并不长。甚至只用了不到两刻钟的时间,可谓是一气呵成。
释和尚不可置信地看着老儒,因为他猛然间发现,天气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晴朗了,那在耳边总是缠绕不断的阴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了。
释和尚的直觉告诉他——这仅仅是生物本能的直觉——案上那张写有笔墨丰润,铿锵有力的文字的纸张散发出一种令任何人都想要仰拜的力量。
这绝对是一片千古佳作!
然而老儒似乎并没有完成大作的成就感,而是叹了一口气,毫不吝惜地卷起文章,直接投入江中!
不出一个时辰,那片几乎望不到边际得汪〇洋以着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了,很快露出了湿润的土地,而无数浮在江上的尸体,似乎因为水褪之后有了什么变动,居然当洪水褪去,它们都已经深埋地底,看不到半个。
更令释和尚感到惊讶的是,如此惊天动地的变化,在他的感觉中仿佛自然而成一般,并没有任何突兀。
以一纸文章度化万千鬼魂,以一纸文章褪却万里洪水,以一纸文章安置不计死者——这种本事除了神之外,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够做到!
这到底是什么力量?释和尚汗如雨下,他不断在脑子里回想关于大周国历史中关于“文章”能力的描素。
“文昌”!释和尚很快找到了这个关于神秘力量的称谓。
大周国善记历史,在大周国众多历史记录中,不乏有大儒以一纸文章平定滔天海浪的,或者以一首美妙琴乐让赤地千里天降甘露的,甚至有以一幅千秋佳画让怒涛狂奔的河流在三伏天冻结万里的
关于这种神秘的力量,大周国的历史称之为“文昌”。
这是一种用文采和才华撼动天地,让其为自己而动的力量,正因为如此,这种力量十分可怕。
可是如此可怕的力量,却非常难以引发。这种力量的要求是“要用文采和才华撼动天地”,也就是说写成的文章或者才华的表现要千古绝唱。
这种形成条件已经很苛刻了,更苛刻的是,这种力量是非常短暂的,只有在形成作品的过程和之后的片刻有效,并且具有一次性,就是说,即使写成了千古绝佳的作品,但是过了这段时间,即使这个作品再怎么好,也引发不起文昌了。
有人说,那好办,我可以想好一篇千古文章,然后慢慢写,等想用文昌的时候再写。其实写过文章的人都知道,这不现实。
捣出千古佳作的一个重要契机就是灵感勃发,然而灵感稍纵即逝,难以循迹,必须在那个时刻创作才能将杰作凝出来。
所以说,为什么这名老儒要在这里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因为要动用如此大力量的文昌,这篇文章的要求可想而知了,老儒只能如此,才逮到一丝转瞬即逝的灵感。
从那天起,释和尚再也不敢小瞧大周国的儒生,他很担心一不小心会被文生用刀笔给自己来这么一下——灭杀一人所需要的文昌也许并不那么高啊。
但释和尚错了,对于才子大儒,或许偶尔能够调动这种程度的文昌,可是一般儒生写出的多是酸腐的笔墨,别说文昌,让人拿去擦屁股都嫌脏。
文昌的内容暂时就说这么多,我们再来回头来看此时的刺杀现场。
之前的交战,唐杰本来就没有什么准备,所以一时间也没办法搞什么文章,但随着战斗局势的一丝缓和,加上唐杰所知道的事实以及对考生遇害的心痛,唐杰悲怒交加,居然灵感醍醐灌顶,让他猛然抓住,才凝成这篇文章的文昌。
别看唐杰是一名皇帝,可是当年太子的时候,他就是当代大儒周挺的得意弟子之一,然而即使如此,唐杰凝成文昌也相当不易。
有一名敌人逃掉,唐杰的文昌并没有因此减弱,而是随着他的文笔越来越精妙,文昌的力量越来越大,甚至将在场所有的异形怪物都锁住了。
当唐杰最后一笔完成,所有的异形怪物,除了逃掉的释和尚,但包括邪僧,都消失了点,不,准确来说,他们都被天地给抹杀掉了。
而唐杰这写在衣袖上的短篇血笔杰作,也因为文昌献祭天地,随着唐杰的衣袖灰飞烟灭。
众人看到皇帝这一手,个个目瞪口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对于唐杰却更是敬惧——没办法,毕竟文昌实在是太罕见了,没人认得出这如此可怕的力量是什么。
第一百零九章 稳妥()
楚守看到皇帝一下子搞定了那么多敌人,他也是目瞪口呆,老半天之后,他才吐了一句:“最后才出手的贱人一般都有主角光环。”
这是理所当然的,明明主角本来就能够轻松解决的战斗,偏偏先让一群倒霉的配角出出脸,死这么一两个,然后主角才出手,这样才能显示他的厉害。
现在楚守就属于这群配角一员,以他的角度看来,这个皇帝“主角”的确有够贱的。
但是楚守从来没想过,之前的战斗他也是几乎到了最后才出场扳局。
其实唐杰也很想一下子搞死那些怪物,不然死那么多考生――他们其中应该有不少人才,都是未来大周国的精英――无疑是对于整个朝廷的巨大损失,可惜灵感这东西不是说来就来的。唐杰虽然很有才,可是他的专业是皇帝,不是艺术家或者文学家啊!这种杰作说不定他几年或许才憋得出一篇,今天他也算超常发挥了。
在消灭了那些异形怪物的刺客后,唐杰亲自指挥现场。开国皇帝的能力果然不是盖的,他充分利用了手上不多的警力,不多时,本来混乱一片的考场已经开始恢复了秩序。
然后,就是久违的香港皇家警察诶,不,是高衮才带着一群士兵匆匆赶来现场。
高衮与为了表现主角威猛而故意来迟的香港皇家警察不同,他这次是真来迟了。
没办法,高衮也没想到去追查那些谣言的源头会那么简单然而却十分十分困难。
对方宣传的手法很简单,只是用将内容写到了几十张纸上。然后在几家酒店里送出去而已。
永远也不要小瞧人民群众占小便宜的能力。别看就是区区的几张白纸,酒饭后用来擦嘴也是可以的,而且现在天下初定,物质还不是很丰富,这点纸也算是一笔小小的财富了。
不信可以看看现实的地球。某个被禁止的邪教现在依然能够在国内兴风作浪,他们往往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往往在传送歪理邪说的小册子中携带一些生活小用品,即使抱着否定态度的人也难免会看在小用品的份上接受那种东西的。
别问楚守买这些白纸的钱是怎么来的,冤大头贝洪七那时候正在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呢!
不需要太多的纸,只要宣传的地方到位。就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而酒馆无疑是最好的地方。大周国的酒馆简直就是流言制造工厂,毕竟里边多的是吃饱饭没事干的人。
正所谓酒能壮人胆,再怂的人喝醉了以后说不定会有不自量力单挑巨熊的疯狂表现,更何况说说几个看似无足轻重的谣言呢?
然而谣言最可怕的就是较真,而楚守所说的那几个谣言很容易让人较真。尤其现在是科举时刻,来了那么多儒生,这些“不可思议事件”中有一条还是针对儒生的,怎么不让他们较真?
而谣言往往随着较真增加人们对其的关注度,从而达到扩大传播的目的。看看今天地球上互联网那些传播广泛的谣言,哪一条不是随着争辩的激烈程度引起关注的?
所谓理是越辩越明,更何况楚守捣腾出来的这几条谣言是真理呢?因为无法用实践来反驳,于是乎楚守的谣言就变成了真理与人固有的执念的斗争。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传播的范围自然就越来越广了。
当然,这里说的真理是前边的四条。至于说皇帝和周挺有染,只不过是楚守夹带的私货而已,反正没人能够证明。
只要证明前边几条正确性,最后那一条即使无法验证也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心中认为是真。
这样传播谣言有利有弊,利在于传播迅速,范围大。而最大的弊端就是谣言的始作俑者很容易被查出来。
高衮只要随便去哪家酒店打听,就可以得到楚守的确切相貌信息:长相看起来很邪恶。穿着奇装异服,头发偏短。没有穿鞋。
凭着这几乎可以素描出来的形象,高衮认为应当相当容易找到这个人才是,可是特么无论他怎么找,除了那一夜之外,哪怕走遍整个郑洛城都再也没有这个人的消息了!
如果不是好几个酒家的人口径一致,高衮甚至都怀疑他们哄骗了自己!
那么既然不是目击者说谎,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谣言的始作俑者是一名易容高手!
不管怎么说,这种情况将大大增加查案的难度。为了尽快破案,高衮只能和几名小头目分头行事,以增加搜查的网面。
正因为以上原因,当得知皇上遇刺的时候,高衮拒立刻召集了人马,可惜由于郑洛太大,而他的人分布太散,因此造成了时间的延误。
不过总算还好,唐杰在最危急的关头发了威,激发出文昌,不但平安无事,还一举消灭了敌人,否则后果太美高衮不敢想象。
皇帝看到大队人马回来,手头的资源更加充足,心中也安定了,他迅速安抚了众位考生,居然还能让科举继续进行下去――从此看得出唐杰的组织能力简直就是逆天的级别。
当处理好了科举风波,皇帝也不亲自监督考试,而是急匆匆径直向东宫走去。
之前就有过一名侍卫来给过唐杰报告,说皇后到达了东宫。唐杰立刻猜到了林妍打算做什么,可是无奈那时候战事紧急,他脱不得身,故而拖到了现在。
现在唐杰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了,祈祷陆跑能够稳妥地拖住林妍――不知道怎么的,唐杰内心中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居然是看到林妍受伤。
然而到达东宫,唐杰终于见到了更为稳妥的一幕――陆跑和所有的侍卫都稳妥地倒在地上,昏迷不醒,看样子好像都中了毒,林妍则不知所踪。
唐杰也不管这些人了,他急忙冲入宫中,却看到那些伺候皇子的宫女们已经纷纷跪倒在自己的面前。
这些宫女都战战兢兢,不敢说话,她们知道,皇后带走了皇子,皇帝很可能迁怒到她们的头上来。
这时候最好的做法只有低头沉默,表示认罪。如果学某个宫廷剧的某个女人在惹了祸以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