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越想越气愤,“哼,一个奴仆,卑贱小民,还妄想入朝为官,简直痴心妄想。”
“主公,董卓素来好财,不如把这件事汇报给董卓他带人去把方文的家抄了。”刘全说道。
“这倒是一个办法。”王允点点头,“不过这方文如今成为蔡邕的女婿,董卓会不会邕的面子上放过他?”
“主公,他一个贱仆原本是一无的,可他哪来那么多干嘛家财给百姓施粥呢?”刘全疑问道。
“是啊,他哪来那么多家财施粥?”王允也疑惑了。
“属下以为,他的家财全部是从蔡邕那里得来的。他是在用蔡邕的家财施粥。”刘全说。
“不错,这就合理了。”王允点点头,“可是,这样一来,以董卓对蔡邕的态度,董卓就更不可能抄了方文的家了。”
“老爷,你说董卓最记恨什么?最喜好什么?”刘全说。
“他最恨别人拿他钱财,最喜好美色。”王允说。
“正是,老爷可以污蔑蔡邕偷拿了董卓的粮食去赈灾,并悄悄向董卓透露蔡邕的女儿是个大美人。如此一来,董卓哪里还会顾及蔡邕的名声。”刘全说。
王允点点头,“不错,好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其他公卿大臣自然也得知了方文施粥的事,不过他们没有人像董卓一样畏惧方文,也没有想王允一样痛恨方文。
不过对于方文他们却有不同的
有些人嫉妒方文因此获得的名声,认为方文是一个贪图名利的小人。他们一个个都在等着的笑话。
毕竟就算是最大的世家要拿出供六七十万人一年的口粮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也有人佩服方文的做法,对方文心生仰慕,打算前去拜访方文。
只不过方府所在的街道全部被难民占领了,就算他们想要前去拜访,也根本就去不了。所以这事只能耽搁下来。
同样的,还有些人对方文不屑一顾,他们既没有嫉妒方文得了这么大的名声,也没有想过要去拜访方文。因为在他们方文什么都不是,只不过是在哗众取宠而已。
…………
方文这边,在过了一个时辰后,周福回来了,“少爷,宅子都办妥了,这是地契。”
方文接过来,“怎么只有八张?”
“少爷,这八家人是趁火打劫的,他们要少爷用千金买他们的宅子。至于其他的人家并没有答应卖掉宅子,他们被少爷的善行折服,愿意将自己的宅子无条件借给咱们用,只需要少爷用过之后,将宅子还给他们就是了。”
“原来如此。”方文点点头,随即又吩咐道,“你待会儿领人带着金子去把这八家欠着的金子结了,把对方手上的欠条拿回来。至于其他人家,你给他们每家十金他们暂时搬出去住。”
“是,少爷。”周福随后领着人抬着金子离开了。
周福离开之后,方文感慨道,“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啊!”
“是夫君的心好。”蔡琰说,“不过那些趁火打劫的人实在是太可恶了。一座宅子竟然敢要千金!”
“没关系,你夫君我不缺金子。”方文笑着说。
“可是也不能便宜了这帮趁火打劫之徒!”蔡琰气哼哼地说道。
“这还不好办,等周福把欠条拿回来了,他们都搬出去后,我就把金子全部收回来。”方文说。
蔡琰顿时笑了,“还是夫君厉害,咱们就这么办!”的!
第35章、办法()
又过去半个时辰,周福又回来了,“少爷,的宅子都已经空了。..我们随时都可以用。”
方文点点头,“你先下去吧。”
随即方文来到粥铺前,站在桌子上大声道,“大家安静听我说。”
石三已经成了方文的忠实粉丝,方文刚喊话,他就连忙喊起来,“大家安静,大家安静!听少爷说什么。”
石三说着,其他人也跟着喊起来,众人的声音传出去很远,听到的人都闭上了嘴巴。
石三带着众人喊了三遍,就停了下来,场面顿时一片安静,就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都在想方文要说什么。
方文情此景,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就说道,“大家也,我一家施粥,根本供不上人。想要让全城的百姓都吃到一碗粥那就得一个月的时间。”
“可是大家根本不可能等一个月时间。所以我决定再开几十家粥铺。不过,方府人少,根本忙不过来,我想召些人年轻力壮的人来帮忙。男女不限。你们谁愿意来帮忙啊?”
方文的话刚说完,石三就第一个喊道,“我,我石三愿意帮少爷!”
方文笑着说,“好,愿意帮忙的,就请到我府上来。”
石三挤过人群,从周康这里了方府。
“少爷,我愿意帮你。”石三来到方文面前躬身道。
“好,进去吧,到里面等我。”方文笑着拍了拍石三的肩膀。
石三激动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平易近人的大人物。
“是!”石三笑着走进了方府。
有了石三的带头,其他人也也纷纷报名。不断有人方府之中。很快人数就突破了三千人。
“好了,我要的人足够了。”方文说完,周康就停止了放人。
随后,方文命令周康施粥,这才和蔡琰回府中去了。
方文从百姓之中召来的那三千人,都站在方府的院子里。
方文一回到府内,这些人就朝着方文下拜。
方文说,“大家能够来帮我施粥,方文感激不尽。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大家做一件事。”
方文说着拿出契约,“大家必须得在我这绸布上滴一滴血。当然,我也不会勉强大家,如果有谁不愿意可以离开,我可以换其他人来。”
方文说完,石三就第一个来到方文面前,“少爷,我愿意。”
说着石三就咬破手指在契约上滴了一滴血。从这一刻开始,石三就是方府的人了
之后,石三就恭敬地站到一旁。有石三带头,其他人虽然有些犹豫,却也一个个上来,将血滴在契约上。
方文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他施粥牵扯到很多很多秘密,是不可能让外人知道的。只有和他签订主仆契约,他才能真正放心。
随后方文将这三千人分成三十组,每一组由原本方府的一个下人领导。每一组都被方文赐下一张契约。
“记住,领粥的人都必须先按手印。”方文郑重道。
“是,少爷!”
“好,你们这就去吧,每一组入住一家宅子。领粥的人都要从前门进,从后门出。”
这时,石三道,“少爷,我们没有米如何熬粥啊?你让我们扛着米过去吧。省的再跑一趟。”
领导石三这组的周六说,“这就不需要你操心了,到了地方自然就有粥了。”
石三疑惑,什么叫到时候就有了?不只是石三那三千人也都很是疑惑。只不过他们没敢问。
很快,三千人就到位了,当一桶又一桶的粥突然出现在厨房中的时候,那些人吓到了。他们这才明白什么叫到时候就有粥了。
于是这些人一个个都跪下来,嘴里念叨着,“神啊,真神降世了。”
最后还是各组领队训斥他们,他们这才起来开始自己的工作。
接下来,施粥的度就快了,到了傍晚的时候,的人都领到了一碗粥。虽然方文盛粥的碗要大的多,一碗粥绝对是平常两碗的量,可是一天吃一碗粥也绝对是吃不饱的。
只不过能够吃到一碗粥,对那些平民百姓来说就已经很知足了。他们现在所求的不是吃饱,而是活下去。
只有到了春种时节,他们在地里种了粮食,秋天有了收成,才算真正地熬过去了。
方文自然也知道一碗粥肯定是吃不饱的,所以他又开始了第二轮施粥,这一次直接到了凌晨才施完。那些施粥的人,一个个都已经累虚脱了。
蔡琰和周绣一直陪在方文身边。虽然她们早已经困了,可是她们就是倔强地要陪方文一起,无论方文怎么劝都没用。
等最后一个人领了粥离开之后,府邸才都关上大门。
犒赏参加施粥的下人们,方文还特地奖励给他们各种美食。
随后,方文就和蔡琰回房间了。
其实,方文也知道,真正拖慢施粥度的,是在契约上按手印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那施粥的度还可以再提高一两倍。
可是通过施粥让百姓们在契约上按手印同样是方文的目的。方文可不能放弃。
不过,在契约上按过手印的,就不需要再按手印的,方文完全可以将按过手印的和没按过手印的区分开施粥。
如果分开施粥,完全可以将施粥度在提升数倍!
可问题是如何区分谁按过手印谁没有按过手印呢?
方文是契约的主人,自然知道谁按过契约,谁没有按过契约。
持有契约的周康那些人同样知道谁按过手印,谁没有按过手印。
可是如果没有了契约,他们就不知道谁按过手印,谁没有按过手印了。
方文觉得他必须得想一个能够让府中的下人都能分清楚谁按过手印,谁没有按过手印的方法。
苦思冥想,方文终于想到了办法,那就是给每个按过手印的人,用永不褪色的墨水在手臂上留下一个图章。
只要手臂上有这个图章的人就是按过手印的,没有图章的,就是没按过手印的。这样下人们即使没有契约。也同样可以知道谁按过手印,谁没按过手印了。请:
第36章、朝堂之上()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方文早早练完枪,把下人都喊了起来。..
周康等人显然还没有睡醒,方文叫醒他们的时候还是迷迷糊糊的。
方文可没有时间给他们迷糊,今天的任务要比昨天大多了。
方文把每个拿着契约的下人集合到一起,开始训话,“今天我们的任务有点重,我们今天每施一碗粥,都必须做两件事,一是要让领粥的人在契约上按手印,已经按过手印的就可以不用按手印了。”
“二是要用我给大家的墨,在每一个按过手印的人手臂上按个印章。待会我会把印章和墨水给你们,记住一定要用我给你们的墨水!用完的话记得来跟我拿。不可以用普通的墨水。听明白没有?”
“是,少爷。”
“很好,大家赶紧吃饭,然后就开始施粥。今天大家辛苦一点,争取在正午之前把第一轮粥施完。等下午咱们就可以轻松了。”
方文随后拿出很多美食给方府的下人吃。
下人们虽然觉得累,可是却很开心,如果不是在方府。他们哪里能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啊!
等人吃完早饭,三十多家粥铺就重新开张了。
昨天晚上,很多难民都直接留在方府这条街上没有走,就等着今天施粥能够早点吃到粥呢。也有人昨天没有吃到方文施的粥,今天早上才早早赶过来。总之,的难民都指望着方文过活呢。
于是,粥铺一开张,就有无数难民蜂蛹着来到粥铺前。
“来来来,大家都把胳膊露出来。”周康喊着,“我家少爷说了,想要吃粥,就必须在左臂上按上一个印章。”
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昨天领过粥的,他们已经在契约上按了手印,只需要在左臂上按个印章就是了。
同时,在契约上按了手印的人也都受到契约的影响,对于要在左臂上按下印章的要求并没有不满。所以大家纷纷撸起袖子,露出了左臂。
周康右手拿着印章,在那一个按过手印的人左臂上按下印章,“进去吧。”
那人欢喜的粥铺吃粥去了。
“大人,大人,先给我按,先给我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吵着。
“孩子,先在这个上面按下手印,我才能给你按印章,之后你才能。”周康解释说。
“可是他们为什么都不用按手印?”男孩说。
“小鬼,你是今天刚来的吧,我们昨天领粥的时候都已经按过手印了。你快点按了手印吃粥,后面还有那么多人等着呢。”后面一个大汉说道。
“哦,哦!”男孩说着连忙用手指沾了印泥,在契约上按下手印,“现在可以给我按印章了吧。”
“好!”周康笑着在男孩左臂上按了一个图章。
男孩那个印章,那是一个很奇怪的动物,他从来没见过。可是却很好孩很高兴。
“快进去吃粥吧。”周康催促道。
“谢谢大人。”男孩鞠躬道。
“不用叫我大人,叫我伯伯就行。”周康受方文影响,一点也没有架子。
“谢谢伯伯。”男孩说完就跑进了粥铺。
子上放着的一碗又一碗香喷喷的粥,男孩舔了舔嘴唇。
然而,他却没有端起粥立马离开,而是问施粥的侍女,“姐姐,我能拿两碗粥么?”
“孩子,我家少爷说了,每个人只能拿一碗。”周绣走过来说。
“可是我妈妈躺在床上实在没力气走过来。还有我妹妹,她也饿的不行了。如果只有一碗粥,我们吃不饱啊!”男孩为难道。
“孩子,一个人只能拿一碗粥,这是少爷的规矩,我也没办法。不过我们的碗比别人的大,一碗顶两碗。你先拿一碗粥回去,和你的妈妈和妹妹分吃了,等下午她们有力气了,再让她们自己来领粥,好不好。”周绣微笑着说道。
男孩听了点点头,“我知道了,姐姐,谢谢你。”
说完男孩就小心翼翼地端起一碗粥跑走了。
就在方文这边忙着施粥的时候,皇宫之中众位公卿大臣都到了殿上,今天的朝会开始了。
只见众公卿大臣跪坐在大殿两旁,年幼的皇帝刘协坐在高台皇座之上,一言不,董卓就现在刘协身边,一幅不怒自威的样子。
这时,太监那尖细的声音传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王允站起来,来到大殿中央,“臣有本奏。”
“王司徒有何事,说来听听。”董卓说。
却听王允说,“陛下,臣听闻京师之中有人在施粥,以解百姓空腹之苦。这个人臣认识,他本是臣下府中的一名奴仆,只因前几日在府中犯了事逃了出去。没想到如今竟然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王允现,他说到这里的时候,董卓的面色顿时不好不过他还是说道,“一个奴仆哪来的钱财施粥呢?这让臣下很是疑惑。后来又听闻我这个奴仆做了蔡邕的女婿,臣这才明白,原来是蔡中郎给我这奴仆的钱粮,这才让他有了施粥的能力。”
“可是,据臣所知,蔡中郎一月俸禄不过千金,除了府上开销,也剩不下多少了,如今洛阳米贵,臣实在不知蔡中郎拿来那么多钱买米。”
蔡邕心中愤怒,他没想到司徒王允竟然是一个无耻小人。于是他也来到大殿上,“禀陛下,方文确实是臣的女婿,不过他施粥的粮食都是他自己的,臣下没有给他半点粮食。臣绝对没有做投机倒把之事。请圣上明鉴。”
这时,董卓大骂道,“王允,你这个无耻之徒,平日里总是把老百姓挂在嘴边,可是如今有人给他们施粥,你却要来拆台。”
“老夫我虽然那些贱民,但是有人施粥救济他们,老夫也高兴。可你刚才那一番言论,明显想要对这施粥之人不利。那人要是真的不施粥了,全洛阳城的贱民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了。你这是包藏祸心,残害忠良,鱼肉百姓,其心可诛!”
王允顿时吓了一跳,他是在不明白,为什么董卓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