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无双战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之无双战将- 第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要是有利于抗战的事情,我们义不容辞!’

    实际上,国民政府也想过要派人接管这条铁路。可对于八路军而言,这样的事情自然不会同意。眼下铁路在八路军的控制区,让国民政府派人管理又算怎么回事呢?

    至于将来铁路修通,中央军想要往甘肃方面派遣部队,同样需要征得八路军的同意才行。至少目前的甘肃,对于八路军而言,同样只差对其展开进攻了。

    甘肃与四川接壤的地区,基本上都属于八路军的根据地。而驻守甘肃方面的中央军跟地方军,同样不敢轻易跟八路军起冲突,反倒全力投入防御的事情上。

    至于宁夏的马家军跟青海的马家军,那怕他们都有势力渗透进甘肃。但实际上,如今甘肃的整体形容,对于中央军而言都非常不利,他们的话语权也是最小的。

    除了两马之外,八路军已经控制了将近半个甘肃地区。只不过,对于甘肃这样的贫瘠之地,中央军也不是很重视,却希望一直保留他们的话语权。

    若是将来形容有变的话,剩下那些八路军没有控制的地区,将成为两马与八路军互相争夺的地方。这样一来,八路军跟两马交恶也就成了必然。

    关于这种算计,八路军方面同样知道。只是现如今,八路军也不想把关系搞僵。只要两马跟驻扎甘肃的中央军不挑衅,八路军同样守在自己的地盘上埋头发展。

    毕竟,全面抗战开启之后,任何掀起内战的事情,都会受到全民谴责的。这一点八路军知道,两马又何尝不知呢?(未完待续。)

第四五三章 招待与哭穷(四更求月票!)() 
陪同何应钦进入陕西的代表团成员,大多都是军方的代表。~,除了何应钦的贴身卫士之外,还有几家报社的记者。当然,这些报纸都是替中央军摇旗呐喊的报纸。

    看着此次八路军用来迎接他们的火车,不少前来做访问的记者,都觉得有些意外。那怕他们也没想到,八路军现在竟然连火车都有了。

    虽说民国之后乘座火车出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可抗战爆发之后,华夏境内修建的铁路,大多都被日军所控制。想乘座火车出行,也变得很不容易了。

    傍晚的时分上车,抵达西安火车站的时候,整个火车站已经处于戒严的状态。看着站立在火车站台的八路军,不少记者同样忍不住举起相机进行拍照。

    从火车上下来的何应钦,看着八路军的副总指挥跟参谋长都到站台迎接,同样显得有些意外。毕竟,在没来的时候,何应钦觉得八路军不冷落他,已经很不错了。

    至少何应钦相信,以八路军的情报能力,不难知道问八路军索要日军战俘,就出自他的建议。眼下老蒋派他过来谈判,八路军对他还不恨之入骨。

    可眼下的情形,怎么看都不像是冷落他的样子。反倒让何应钦觉得,八路军给他这位军政部长很高的迎接待遇,让他都觉得看上去似乎有点不真实。

    同彭老总还有左全握手之后,左全也笑着道:“何部长,我们在城里已经给你们安排了住所。另外诸位代表团的同志,一路舟车劳顿,等下还请一起用个便饭。”

    ‘劳烦左将军了!’

    在站台简单闲聊几句之后,从重庆赶来的国民代表团一行,在总部警卫团的护送下,很顺利的入驻了八路军提前替他们准备好的招待所。

    看着安排的房间还有准备好的晚宴,何应钦跟代表团一行都觉得很满意。而做为地主的朱老总,同样笑着道:“诸位,我们八路军条件有限,没准备什么太多的好东西。

    这些饭菜,都是比较常见的家常菜,我让厨房的人多弄了几个,大家晚上就将就吃一顿。没什么大鱼大肉,但这样的宴请标准,已经是我们最高规格的了!”

    同样简单洗漱的代表团一行,看着每桌摆满的八菜一汤,其余八个菜还是三荤五素,确实称不上什么丰盛的宴请。但对于肚子有点饿的代表团众人,还是觉得很满意。

    只是听到朱老总说,这个已经是他们最高规格的招待宴席,不少人都觉得有些意外。毕竟,这样的宴席放到国民政府宴请人的时候,就会显得太过寒酸了。

    反观何应钦则笑着道:“玉阶兄,让你们破费了!”

    ‘破费谈不上!这些猪肉、鸡肉,都是我们部队自己养的,这些鱼也是让人从河里捞的。只不过,平时这些东西我们也舍不得吃,大多只有部队会餐或加餐的时候吃。

    我们的军费有限,能让部队的官兵吃饱,我们就很高兴了。至于想吃好的话,只怕是没办法做到了。没办法,我们也只能自立更生,养的东西偶尔打打牙祭了。’

    事实上,朱老总的话倒也没忽悠。但目前部队所用的肉食,大多都是部队养的,倒也是实话。只不过,养这些东西的部队,实际上就是何正道创办的军垦农场。

    到榆林视察过的朱老总,看到这些由伤残士兵管理的军垦农场,做到自给自足之外,还能给部队后勤减轻不少压力,甚至还能创造不少收入便动心了。

    派遣专人到榆林军垦农场学习之后,很快在西安等地找了一些地方,建立起军垦农场。一些在前线作战负伤退役的官兵,大多都被安置在军垦农场。

    虽然军垦农场,平时更多做的是农事。但对于这些伤兵而言,他们依旧有枪依旧穿军装。甚至平时,还会组织出操等训练。对于这些伤兵而言,他们依旧觉得在部队。

    甚至为了让这些退役的伤残军人,安心的在军垦农场做事,部队也专门组织人,替一些年龄大的伤残老兵娶媳妇。这样一来,伤残士兵对部队无疑更加忠诚。

    相反的,对于八路军而言,这些伤残士兵有了好的安置,也减轻了部队的压力。甚至随着这些军垦农场不断建立完善起来,八路军的后勤压力也减轻了许多。

    以往都需要地方政府供应粮食物资的他们,如今有了军垦农场,部队官兵的生活条件无疑改善了许多。而军垦农场的存在,让很多官兵都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对于很多当兵的年青人而言,他们不怕死。毕竟,死了之后一了白了,部队也会给他们的家属发放一笔抚恤金。可残了的话,则有可能拖累家人。

    现在有了军垦农场,那怕他们在战场上负伤致残,依旧能在军垦农场找到养活自己,甚至于补贴家人的事情做。甚至现如今,很多官兵都有些羡慕军垦农场那些伤残老兵。

    只是朱老总这番话,落到何应钦等人的耳中,却多少有些意外的道:“朱总司令,你们的部队还养猪养鸡吗?”

    ‘是啊!这听上去可能有点丢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八路军是穷出了名的,平时战场缴获的那点物资跟钱,大多都不够花。想改善部队伙食,没钱可不行!

    没办法,那就只能安排一些不适宜上战场的士兵,专门养养猪喂喂鸡。革命分工不同,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这样的话,我们也能减少一点军费上的开支嘛!’

    用来打仗的部队,还养猪养鸡听上去确实有点丢人。至少这种事情,在如今的民国部队中很少见。在很多军人看来,养猪喂鸡这种事情根本不是军人应该做的。

    但听了朱老总的话,很多代表团的人也不好笑话什么。毕竟,他们都很清楚,八路军的一应军费都是自我筹集。扩充这么多部队,单单要养活这些部队的花费就不小啊!

    而一旁陪同出席的彭老总,也适时的道:“何部长,难得此次你过来视察。关于我们八路军的军费问题,你们是不是应该给点表示啊!这拖的时间也太长了吧?

    虽说我们八路军,作战指挥权自立。但我们在抗日战场的作用,相信你们应该不会看不到吧?单单此次徐州会战,我们投入了三个主力师配合你们作战。

    尽管我们知道政府也不容易,但这一年多的时间,你们一毛军费都没下拨,这多少让人有些心寒吧?国府再穷,总不至于一毛钱都拿不出来吧?”

    根据中央还有八路军总部的决定,这一次对待中央军的代表团,他们要做到礼貌欢迎。只不过,只要有机会就要提一下军费的事情。

    说的次数多了,相信何应钦也不能无视八路军的不满。既然他想带走独立纵队抓到的战俘,那就必须拿出诚意来。这军费,怎么着也要下拨一点。

    就算能要到一个月的军费,对八路军而言也是额外赚到了的。如果国民政府方面,真能做到一毛不拨。到时候,也别怪八路军方面,拿这件事情做文章。

    根据朱老总的建议,总部这边还是他唱红脸,彭老总唱白脸。毕竟,彭老总做为八路军的副总指挥,他的脾气有点爆也是人所皆知的事情。

    现在彭老总能对何应钦一行表示出足够的欢迎,那已经很难得了。那怕这个时候提军费,彭老总也忍住心里的火气,并未直接嘲讽何应钦的代表团一行。

    面对彭老总拿军费说事,何应钦同样表情无奈的道:“彭将军,国府的情况,相信你们也是知道的。关于军费的事情,国府这边也很难。毕竟,那支部队现在都要饷。

    就拿此次的徐州会战,我们前线的参战部队,大多都没领过饷。国府挤出的钱,大多都换成了物资跟弹药。我能理解你们的苦衷,但也希望你们理解一下政府的苦衷啊!”

    对于八路军哭穷,何应钦也早有准备。关于给八路军补发欠饷的事情,初到陕西的何应钦自然不会松口。而这一点,八路军方面似乎也有所准备。

    就在彭老总还打算开口的时候,朱老总却摆手道:“小彭,此事往后再议。我相信,何部长应该不会让我们寒心的。我们苦点没什么,但前线的官兵才是真正的苦。

    若是国府真让那些参与抗战的部队寒心,那我们也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有些事情,我觉得适可而止还是比较好。我也相信,何部长跟国府方面应该会有所打算的!”

    简单的一句话,看似给了何应钦等人台阶下。可只有何应钦知道,这一次想要让八路军移交俘虏到的日军,不给八路军方面一点诚意,估计事情很难办。

    说到底,如果八路军真把这种事情捅出去,对于国府跟老蒋而言,也将大大的失分。毕竟,如今援助华夏抗战物资跟资金最多的,无疑就是老美跟苏联方面。

    眼下随着八路军取得的胜利越来越多,他们援华的物资跟资金,若是不分一点给八路军,只怕两国都会有意见。这一点,只怕老蒋也是心知肚明了。

    但这事没挑明,大家都心照不宣。若是挑明的话,就算八路军就算跟中央军分道扬镳,别人也只会说国府做事太不讲究,别人也不好说八路军的不是!(未完待续。)

第四五四章 有人泄密了!() 
初到西安的第一晚,八路军的招待谈不上盛大却也尽到了礼数。●⌒,至少在何应钦看来,八路军方面的招待,总体而言还有些超出他的预料。

    做为国民政府的军政部长,又是替老蒋出谋划策的干将。在对待八路军的事情上,何应钦无疑是很坚定的。他来这里,八路军不埋汰他一顿,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根据代表团的安排行程,何应钦一行会在西安待上两天。除了跟八路军商讨一些两军合作的事情外,代表团的其它成员,自然也要适当的在外面露下脸。

    只是让何应钦一行有些意外的是,在抵达八路军总部的时候。两名带相机的记者,却在进门的时候,被一脸严肃的执枪警卫给拦了下来。

    ‘记者同志,非常抱歉!根据我们的警卫制度,你们如果要进去的话,相机必须上交。做为我军的最高指挥部所在地,里面不允许进行拍照,还请你们配合。’

    一听这话,两个记者立刻嚷嚷道:“你们这是阻碍新闻自由权!”

    ‘抱歉!这是我们的警卫制度,我们也是在尽自己的职责,还请配合!’

    一旁的何应钦听到这话,笑了笑道:“玉阶兄,你们总部的警卫制度这么严格?”

    ‘让何部长见笑了!没办法,前番小鬼子对我们的大规模轰炸,相信何部长应该有所耳闻。为了安全起见,那怕我们通讯社的记者,来了这里都是不允许拍照的。

    今天我们要谈论的事情,只是我们两军未来的一些合作。我相信,这次交谈的事情,应该也是不能见诸于报纸的吧?竟然这样,记者带笔出去也是可以的嘛!’

    结果两位记者中,有位记者立刻就道:“朱总司令,我不同意您的说法。我们此次是受国府的邀请前来你们这里采访的,拍照的话,也是希望宣传抗战统一的。

    若是我们连相片都拍不了,你让我们怎么向上面交差。关于你们议事,我们记者又不会参与。我们只想拍几张相片,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就在这个时候,看着这位有点强势的记者,负责执勤的警卫员突然上前道:“记者同志,按你的意思,只要打着新闻自由权,记者就什么地方都能去吗?

    如果可以的话,那么何部长现在也在这里。那我军是不是,未来也可以让通讯社的记者,去你们的最高指挥部拍照呢?这是什么地方,你来之前难道没想过吗?

    这是我军的最高指挥部,里面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轻易让人看到的,更不要说拍照了。先前来的时候,你们没有注意到,我们指挥部外面挂的牌子吗?”

    ‘什么牌子?’

    ‘军事重地,禁止拍照!你们记者觉得拍相片是天经地义,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们拍的相片造成泄密的话?那么未来我军,是不是可以将你们视为间谍处置呢?’

    随着警卫不卑不亢的反驳,甚至拿出这本身就是八路军执行的保密规定说事。那怕何应钦觉得八路军有点小提大作,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朱老总能邀请何应钦到八路军的指挥部议事,已经很给何应钦的面子。若是连记者也带进去,真出了什么泄密的事情,何应钦到时还真不好交待。

    只是让何应钦没有想到的是,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接下来代表团记者想自由采访的时候,都受到了类似的情况。很多时候,他们连军营都进不去。

    因为在这些军营驻地外面,同样写有军事禁区的警告标志。以至这些记者,希望通过拍照多了解一些有关八路军军事训练的情况,都没办法得到满足。

    这样的保密制度,令何应钦同样觉得意外。但从另一方面,他也觉得八路军在保密方面,做的确实比中央军好多了。这个情况,他们还真应该跟八路军学习。

    事实上,这一套军事禁区跟军营谢绝闲杂人等靠近的规定,其实都是独立纵队首创,最后在慢慢推广到其它八路军部队的。这样做,也令日军刺探军情难度提升了很多。

    相比对待代表团的其它成员,随团而来的记者,却受到特殊的对待。原因很简单,代表团的成员,大多只带了眼睛来看,记者却带了相机能拍照留影。

    看到的东西想要复述出来,或许还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如果没有相片佐证的话,中央军想要了解八路军太多的虚实,只怕也没那么容易。

    在西安的两天时间,何应钦除了到访八路军总部,跟朱老总进行了一些军事合作上面的磋商之外,朱老总也带他参观了一下八路军的军营。

    只不过,参观的军营在何应钦看来,条件还真的不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