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尘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湖尘事-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口答道:“或者会有这么一天吧。”

    夏弥烟见他说话随意,知他不过是说得客套话,叹了口气,带着蝴蝶教的人黯然离去。

    其他被他们找来的江湖人,见到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自己又都是被蝴蝶教找来的,不知朱雀等人会不会怪上自己,趁着朱雀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他们,也都跟着一哄而散。

    朱雀看着叶不凡说道:“听夏弥烟的语气,买凶杀害胡不工大师的人,似乎是唐门中人,你真的打算去找他们为胡不工报仇么?”

    叶不凡点了点头:“如果是他们,我一定会为胡不工大师报仇,只是此事一定要调查清楚,我才会行事。”

    朱雀说道:“若真是他们,你去找唐门报仇的时候,一定要喊着我。”

    叶不凡既然帮他全力对付蝴蝶教的人,他的事朱雀又怎能袖手不顾呢?

    这场生死比试,伏缨和黎一白两人都没有出上力,颇有些不是滋味,他两人对叶不凡说道:“若是和唐门作对,我们也能帮上忙。”

    叶不凡点了点头:“多谢你们了,不过我还是要去调查清楚才行,蝴蝶教的人没有只说,调查此事也非轻而易举,若非掌握了十足的证据,我绝不会轻易去找他们。”

第340章 一场悲剧() 
江湖中的买凶杀人的人已经被成为了过去,曾得罪过小人的人也不用在担心自己的安危,不再人心惶惶,一些似乎都归于平静,但朱雀知道,叶不凡对胡不工的复仇之路,仅仅走到了一半。

    相互之间互道珍重以后,黎一白和刘苏儿相继离去,叶不凡带着为胡不工报仇的决心开始了他的调查,他拒绝了朱雀和伏缨的帮助,并称有需要的时候,一定会通知他们。

    整个终南山下,只剩下了朱雀和伏缨两人,已经到了午时,在远处还有一个对伏缨念念不忘的马车车夫,他已经拒绝了许多江湖人的雇佣,有的江湖中人对马车车夫或是破口大骂,或曰多给钱,或叫嚷着宰了你,当他们得知马车车夫是在等候朱雀和伏缨时,都不再说什么,径直走着离去。

    伏缨感慨道:“没想到自从认识了叶不凡这小子后,就和唐门和蝴蝶教生出了这么多的纠缠,唐门偏安西南,蝴蝶教在东北,真个天南海北的人,都想来中原分一杯羹,当我们是什么了?任人屠宰的羔羊么?”

    朱雀说道:“他们就是当我们是任人屠宰的羔羊,只是若不想这么做,只能让我们精诚团结起来,让外人不敢轻易打我们的主意,只可惜此事知易行难,汪九成汪帮主就曾说过,我们中土之人往往只看中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不能凝聚齐心,所以东瀛人才会毫无顾虑地来侵扰我们,所以唐门和蝴蝶教这种地处偏远地方的门派,也会为了利之一字想要从我们的弱点中找出挣血汗钱的办法,我们能阻挡住一个两个门派,又怎能阻止住其他无数人的勃勃野心呢?”

    伏缨说道:“我没有你这么伟大的情怀,我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也不会过来和蝴蝶教作对,人活一世,能够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已经够了,更重要的还是自己活得快活。你不过一人之力,怎管得了全天下的事?别操那份闲心了。”

    伏缨这么说,并非他就是那种能硬起心肠,对不平之事假做不见的人,其实很多武林中人,在习武之初,都有行侠仗义的热血,但这股热血随着在江湖中各种艰辛的摸爬滚打,会逐渐冷却下来,所有的事都逐渐回到生存和生活这个最基本的事情上,去行侠仗义?你的家人还等着你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呢,你怎能抛弃家人先去照顾陌生人?

    朱雀每次离家出来,都感到颇对不起伊雪,这种感觉久了,就会有两种结果,一是歉意的积累,使朱雀幡然悔悟,然后在家陪她,永不再踏足江湖,二是伊雪习惯了,他经常可以出来。可是伊雪真的能习惯么?还是这只是一厢情愿自欺欺人的想法?

    和他们这些人不同的是,伏缨还没有结婚,通过对富人偷盗的本事,他能够获得除了供自己享受挥霍外的财物,还能接济一些贫困的人,对于他这种人来说,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但人不能永远做盗贼,马都会有失蹄的时候,人也终有年老力衰,做不了这事的一日。伏缨和其他许多初出茅庐的习武之人一样,不懂为自己存下点钱,江湖上的钱就是这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欧阳九从赌桌上赢得的钱一样。

    这就是现实,人总要有直面现实的一日,不能总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

    见终南山下只剩下朱雀和伏缨两人,马车车夫赶着车子来到二人身旁,朱雀说道:“回去吧,这事你说的对,也说的不对,总有能够维持江湖秩序的办法,就像是官府之于百姓,毕竟还有震慑小毛贼的威风。”

    他看着神色古怪的伏缨,失笑道:“我说得可不是你,你是超然于小毛贼之外,是贼爷爷,贼祖宗。”

    伏缨嘟囔着:“这话也不见得就能好听多少。”

    马车载着他们回到了长安城,伏缨特意给了马车车夫一笔足够让他眉花眼笑的赏钱,马车车夫千恩万谢地去了。他拒绝别人的搭乘,除了看中伏缨出手大方以外,还是对伏缨的一种承诺,这种信诺尤其可贵。

    朱雀说道:“对一个车夫付这么多钱,难怪你需要不断去偷,才能维持你的花销。”

    伏缨说道:“你见过我其他的开销才觉得我是花钱如流水呢,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了,可是这种感觉很好,让我停不下来,你没看刚才那马车车夫发自内心的愉悦吗?让人愉悦,让自己愉悦,是我伏缨做人的准则。”

    朱雀忽然说道:“此间的事已经暂时了结,既然你有这么伟大的情操,也到了你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伏缨愕然问道:“什么承诺?”

    朱雀说道:“你不是说让人愉悦,让自己愉悦是你做人的准则么?你嫂子在家等着给你说媒,你去了她才会愉悦,当然,如果相亲成功了,你不也同感愉悦么?”

    伏缨说道:“这只是嫂子的愉悦,但却是我的痛苦。”

    朱雀笑道:“洞房花烛夜乃是人生四大乐之一,你没有体会过,当然不会明白,不试试又怎会知道?万一这个姑娘让你看对眼了呢?就算不喜欢,最起码也是咱们出来时,你对你嫂子做下的承诺你还记得吧,你总不能连一个马车车夫也不如吧。”

    伏缨无言可答,两人在长安略作休息,就开始了返程。

    他们没有想到,叶不凡为了调查买凶杀死胡不工的雇主,竟然径自入川,去找唐门,当然,他还不至于蠢得直接冲进唐门的山门去质问,而是捉了几个唐门的人暗中询问,可是唐门的人在他的酷刑下,全都矢口否认是他们花费重金,请蝴蝶教的人去杀死胡不工。

    没有了唐门的招认,叶不凡也是无可奈何,总不能硬指着唐门的人说你就是杀人凶手吧,他只得先回渭南,这种事急切不得,只能慢慢打听了,有时候他甚至动起了去长白山去找蝴蝶教的念头,可是细思之下,始终没有成行。

    且不说蝴蝶教在自己老家的势力极其庞大,就算是他们对他客客气气,也未必就愿意告诉他究竟是谁,夏弥烟在终南山山脚下没说,以后多半也不会说。

    他在胡不工留给他的宅子里,又潜心苦练了三年内力,终于赶到内力已经到了一定的水平,似乎面对更厉害的人,也不会再生畏惧之心,之后,他做了一个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感到惊讶的决定,他遣散了胡府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家丁,给了他们一笔可观的遣散费,然后将胡府的宅子售出,又得了一大笔钱,连同胡不工留下的所有财产,除了留下一点供自己花用外,全部捐给了因黄河泛滥,而受灾的百姓。

    若你要问我之后呢?

    之后,叶不凡将朱雀和伏缨这种人,当做了自己的目标,他腰骨不好,可说是身负残疾,无法习得外门武功,却终于凭着自己的坚持与毅力,练得一手让唐门都不得不甘拜下风的暗器手法,在江湖上多作侠义之事,逐渐博得“暗器之王”的美名。

    除了行侠仗义以外,为胡不工报仇自然是他另外一个目的,但他始终没有找出幕后杀他之人,最有可能的凶手自然是唐门中人,可是他们死也不承认,也不再来中原兴风作浪,叶不凡只得继续他的调查之路。

    伏缨跟着朱雀回到了他的家中,见到伏缨乖乖地送上门来,伊雪准备了一桌好菜犒劳和安慰他们,面对这一桌好吃的,伏缨暂时吧相亲的不快抛开,一边吃一边夸赞,他说道:“朱雀你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才能娶到嫂子这种贤惠之人,我真是羡慕的心肝肺全都在滴血。”

    朱雀心中感到奇怪,这烹饪手法绝非伊雪能够做得出来的,难道趁他离家的这段时间,她跟着什么举人的夫人绣清明上河图的同时,还学会了这手功夫?他还没说来得及发问,伊雪已说道:“你误会了,这不是我做的。”

    伏缨嘴里吃着一块滑嫩的太湖白鱼,含糊不清地问道:“不是你做的?那是谁?”

    伊雪对着厨房喊道:“过来吧,妹子,我这位大兄弟要看看是谁做出来的这桌好菜。”

    伏缨闻言眉头大皱,怎能想到相亲一事来得这么快?他匆匆吃完嘴里的鱼肉,出于礼貌,不得不站起来转过身,当他看到从院子厨房走出来的那名女子后,他全身一震,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揉了揉眼睛,几乎就要喊出夏弥烟三个字来。

    这女子和夏弥烟长得实在太像了,若非明知不可能,他几乎以为夏弥烟一直跟着他们来到这里,既然这名女子和夏弥烟这么像,当然也是貌美如花了。

    这名女子对伏缨微微一笑,脸上红了红,又进了厨房,似乎有些害羞。

    伏缨的三魂七魄,被她这么一笑,已经飞走了两魂六魄,只留下一丝魂魄还在体内,伊雪问道:“这回给你介绍的姑娘,你该满意了吧。”

    伏缨这才魂魄归位,只知道连连点头,但还是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就连朱雀都暗暗感到好笑,认为此次伏缨绝对不会再拒绝。

    伏缨也果然没有拒绝。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却是,伏缨虽然没有拒绝人家,人家却没看上他。

    这对伏缨来说,真是一场相亲的悲剧。

第341章 俗家弟子() 
有人说,权力就像一把刀,说权力害人的,只是没有将权力用在对的地方,若是用权力杀人,罪不在权力,而在人,就算是刀,也能有救人的作用。所以一件事分不了对错,一个人也分不了善恶,毕竟影子,也只存在光明之中。

    何曾见过漆黑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有影子的存在呢?

    少林寺的空正方丈去世以后,接任方丈一位的,乃是空正方丈亲口指定的空山,空山作为方丈不过三年,也跟着圆寂,此事曾惹起江湖上多人的猜测,因为跟着不久,武当掌门溪明道长也相继逝世,所以江湖中就有人揣测是不是有人暗中害死了少林和武当的首脑,种种阴谋论不胫而走。

    少林寺的弟子多方查验,都认可空山方丈乃是得了心疾而死,不是遭人暗害,因此他们还专门向江湖中人宣告了此事,不管江湖上的人信也不信,少林寺都不再为这件事多作讨论,他们要面对的是,空山方丈忽然圆寂,并没来得及指定方丈的继承人。

    这就给少林寺带来了一个难题,尽管以他们光风霁月的胸怀,有资格当上方丈的,都会有些心中火热之感,他们或者渴望的并非少林方丈能够带来的权力,而是一种认可,即使是佛家之人,这种被认可之心,也难以全部磨灭,佛旨虽然指点他们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但这说法未免有些空泛,让他们不到一定的关头,是很难抛开求不得之心,很难避免怨憎会,就连对空山方丈的爱别离,恐怕也是心有戚戚焉。

    包括渡劫禅师在内的渡字辈的高僧,都已经垂垂老矣,他们内力已臻化境,但毕竟无论精力还是智慧,都到了垂暮之年,虽有传说内力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返老还童,但毕竟只是传说,最起码这些渡字辈的高僧没有做到,所以方丈一职,不可能从渡字辈的禅师中选择,那么剩下来的就只有空字辈的高僧,和慧字辈的后起之辈,慧字辈以下乃是虚字辈,大多都是刚刚入寺不久的新人,当然不在考虑之列。

    最终少林寺的空字辈通过沟通,觉得空字辈的人再来做方丈一职,也不太合适,因为他们的年龄也不低了,对于领袖少林的兴趣不大,精力都放在精研佛法一事之上,遂决定在慧字辈中寻找一位武功和佛法俱都让人心服的年轻人来做方丈。

    所谓武功和佛法,只是才能和德行的另一种说法,慧字辈中,俗家和出家的弟子,都可以参与,自然,俗家弟子若是被选为方丈,就要立刻出家,少林寺又怎能起用一位俗家弟子做方丈呢?历代方丈都没有这个规矩。

    少林寺上下共有千余人,负责各类杂役的,如火工师傅,素斋厨头,看菜园子的园丁,负责看管少林寺田产的人等约有一百多人,渡字辈的禅师中包括玄虚真性四大高僧在内还有九人,空字辈的僧人有四十多名,慧字辈的僧人占据少林寺绝大多数的人,一共有六百多人,其余的便都是新入寺的虚字辈以及和虚字辈同辈的俗家弟子了。

    之所以保留俗家弟子,乃是唐朝以来留下的规矩,当时少林寺的十三名善使棍法的昙字辈武僧,曾帮主时为秦王的李世民对付王世充,并擒住了王世充的得力干将,也就是他的亲侄子王仁则,可说立下赫赫功绩,为李世民对付窦建德提供了保障,李世民称帝后,为报答少林寺相助之情,给少林寺赠送了极多的财物,并希望他们能够接收一些非出家的弟子,为国家培养武功高强的将士人才。

    少林寺之所以帮主李世民,也不乏有为了自己的田地被王世充觊觎,为了保护自己的田产而拼命的原因。但无论如何,从此之后,少林寺便开始接受俗家弟子入寺习武,不用修习佛法,只是在寺中必须遵守和佛家弟子一样的戒律。

    随着朝代的变迁,当初为了唐朝培养将士才招收俗家弟子的目的逐渐变了,只要给少林寺一定的香火钱,都可以举荐一人为俗家弟子,或者是少林高僧在外遇到资质较好的弟子,为了收其为徒,也会让其跟随进寺习武,总不能硬逼别人做和尚吧。

    尽管如此,俗家弟子在少林寺中所占的比例不多,除了少林寺并不将习武当做重心的原因以外,更主要的是,很多俗家弟子修炼几年后便想方设法地离去,过不了寺中清淡的生活,若非自己执意要走,少林寺本身极少主动撵人的。

    俗家弟子下山,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少林铜人阵,而是直接离寺,之间的区别是,通过少林铜人阵下山的人,在外可以自称少林弟子,没有通过铜人阵的,则不可以如此,不能对外宣扬在少林习武一事。

    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少林寺的威严,以及对没有学成之人的一种保护,偿若在外何人争斗,别人若知你是从少林寺出来的,盛名之下,他们还不一出手就是重手?武艺未成吃不了苦就下山的俗家弟子,岂不是立刻就会被人打死打伤?

    尽管少林寺不撵人,但绝大多数的俗家弟子都会在寺中待不了多久,就会主动离去。

    刘苏儿当然是个例外,他既不是家中有人掏足了给少林寺的香火钱,被举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