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精神饱满,睁开眼,发现这妮子已经醒来,两眼正直直盯着自己。看到这情窦初开的女子,刘协不由一阵好笑:“朕好看吗?”
却没想,这妮子正正经经的答道:“陛下很好看,比奴婢见过的所有小孩都好看。”
听完此话,刘协对于妮子的转变,由刚来时的害羞到现在敢于调笑天子,将自身少女的天性展露。对此,刘协表示很可以。
对着妮子招了招手,待其过来后,在她的屁~~~屁上拍了一巴掌:“你这妮子,竟敢在朗朗乾坤中,调戏天子,好胆。”说着一把拉她入怀。
刘协一阵毛手毛脚,把怀中少女逗得满脸娇喘之后。刮了刮女子的鼻尖,深情的望着妮子,等其平静下来,便低声:“知道今天午膳,朕为何独独让你在场吗?”
妮子听完此话,想起中午那盘中杀气腾腾的八个大字,以及天子最后那个双手相合的动作,知道陛下接下来将会有事嘱咐了。而这件事,可能会让她深陷牢笼。
但是又何如,从昨晚和陛下认识开始,少年天子对她的情谊,对她极尽的温柔,便让她情扉骤开。
从昨晚开始,她就知道,她这一生只愿为眼前这少年而活,也甘愿为他而死。
妮子遂正色:“陛下有事尽管嘱咐,奴婢受陛下大恩,无以为报,唯死而已。”
“妮子,你我虽然相识不过一天。但是朕对你,却有一眼万年的熟悉感觉,仿佛在前世,朕就与你相识。”天子轻轻地抚摸妮子的秀发,满面温柔:“你是朕的托心之人,朕怎么会舍得让你受到伤害呢?”
“可是,今天陛下独斗贼子时,奴婢看到,心如刀绞。不愿陛下受此委屈,更不愿陛下孤身作战,奴婢愿意为陛下而战。”妮子真诚而又倔强的回道。
“想不到你有此心,也有此志。”天子紧紧握住妮子的手,贴在自己的胸前:“好,从此后,你我并肩作战、性命相依、生死不弃。”
说完,托住妮子的俏脸,深情的低下头,初吻献了上去······
第十四章:紫气东来(二)()
蓦然地,妮子看向天子的眼睛,那双眼如夜的海,漆黑,但是隐隐约约地夹杂着有些非同寻常的情愫,还未等她反应过来,一个吻,悄然无声地落在她的嘴唇上。
温热的触感令她渐渐心跳加快,先前的轻松之色仿佛被一扫而空,她闭上双眼,再睁开时,不仅是双眼,连带着原本的澄净着的心也杂乱震颤。
妮子刚想回应,推开协刘,就看到天子的唇又欺了过来,轻柔如水,和昨天晚上落在额头上的吻一样,好似花瓣飘落激起的细小涟漪。她感觉到天子温柔地吮着她的嘴唇,在她被吮得神智迷离的时候,他的舌头探进了她的粉唇之中,带着她的舌头一起翻腾、飞舞、纠缠!
她被亲得又酥又软,浑身上下一点力气都使不出来,全身心地往天子的怀里装去,嘴里发出羞人的嘤咛呻吟。
在天子细密的亲吻中,她脸红心跳,意识模糊,她已经渐渐沦陷。
长吻结束,四目相对,布满柔情。刘协搂住妮子细腻的腰肢,翻身而起,将她压在身下,想要有更进一步的动作。
只是此时,龙辇已经停下······
两人相互整了整对方的衣物,似一对婚后许久的夫妻,相视一笑。
走下辇车,映入刘协眼中是一雄关。
洛阳八关之首………函谷关。
当年道教教祖老子写《道德经》之地,留下了“紫气东来”的传说。
貌似自己的便宜老爸和叔公,大汉最荒诞的两任皇帝也曾驾临此关,叔公桓帝在初平二年和延熹九年,两入函谷关。老爹灵帝在光和五年,校猎于上林,历函谷关。
而朕,呵呵,大汉最为悲剧的帝王,驾临函谷关不是来此狩猎游玩,而只是作为他人掌中天子,被董贼挟着跑路而已。
这个董跑跑,应该会这停下脚步,依关而守,不用再仓皇逃命。
只是曹孟德,你再不追过来,等董贼入了关,一切都将是镜花水月。
前方一阵哭喊,搅起刘协的兴趣。看这样子,该是百姓遇到了麻烦。
朕又可以露露脸,再次刷刷声望了。
只见刘协向前走去,并对身边的西凉军士,一扬手,示意他们跟上。
来到事故地点,刘协发现不大对劲。只见一队人马从函谷关内出来,一人两马的配置,为首的一将领正在指挥出关的军队。而百姓们都被函谷关外的西凉军士赶到了一旁,而泥泞的大路中央独独留一孩子,在大声哭泣。小孩的父母亲却在人群中,被旁边的百姓死死拉住,不让这对可怜的夫妇为了孩子,再遭大难。
见一身材高大、面有刀疤的蛮兵突然上前,嘴里咒骂着让人听不懂的边境蛮话,不顾小孩的哭声、百姓的哀求,将手中长枪往前一送,欲挑死小孩之际。
只听两声“住手”,在关前传开,一个声音清脆,却是威压滚滚;一个粗重有余,倒是杀气腾腾。
那蛮兵听到后,抬起头,四下望去,见一个是少年天子,另一个不过是西凉军中的另类。不由咧嘴轻笑,泛黄的牙齿露出,轻蔑对着两人吐了口水,便不再管其它,只是手中长枪加速上前。
眼看小孩就要身死,那西凉将军大喝一声“放肆”,纵马急速上去,眨眼间就拍飞蛮兵。而后双脚一夹马肚,横立而起,一杆**大枪便抵在蛮兵咽喉处。
函谷关外西凉兵看到后,纷纷嘘了一口气,而由那武将带出关的军士却是在一旁喝彩。
一关之隔,却是两个军队。
协刘看到后,径直的走到小孩身旁,不管这两人,抱起孩子,就往人群中走去。
西凉将军看到天子的动作后,怕人群中有人会行不轨之事,忙下马,丢下呕血的蛮兵。赶在天子之前,到达人群,大枪一抵入地,虎目大睁,威视群民。
协刘未到人群旁时,百姓们就已经跪下,高呼圣天子万岁。
“朕的子民们,起来吧。还有你们俩,到朕这里来。”刘协指着那对可怜的年轻的夫妇。
那对夫妇起身后忙低头上前,接过天子手中的孩子,又是跪下一阵谢天子的话。刘协也不摆架子,俯身扶起这两人,发现那孩子还在哭泣,怕是刚才吓坏了。
旁边的西凉将军一边大叹圣天子爱民如子,一边又为这个少年天子狠狠的捏了把汗,但是为了不扰天子,只有警惕的四下望着,以防有人不轨。
那将军正在紧张之际,却见到少年天子拿起本来就被弄得脏脏的袖子,不顾小孩脸上的泥巴,擦干孩子脸上的泪水:“好男儿流血不流泪,知道吗?”
似乎感觉到了刘协的怜爱,那小孩也止住了哭声,眼巴巴的看了刘协一会儿,然后歪着头糊糊的道:“恩,虎子明白了。虎子以后不流泪,就是好男儿了。”
“呵呵,小虎子,好男儿可不是不流泪就能当得,真正的男儿是要:保四方太平,护八方安宁。能够保家卫国的才是真汉子。”看着迷糊的虎子,刘协笑着刮了下他的鼻尖。
旁边的西凉汉子虽然大赞天子的说法,可是由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对着留着鼻涕的小孩一本正经的谈着保家卫国,何为男子汉之类的话,那西凉将军还是觉得场景有些怪异,可是又觉得这一切是那么的理所应当。
只见刘协又对着刚刚跑过来的妮子:“馍馍呢,拿出来给孩子充充饥。”妮子红着脸,在腰间掏出几个酥饼,递给了帝协。
玩味的看了妮子一眼,刘协将酥饼就要交给虎子的时候,那对夫妇带着小孩又在一次跪下,然后才接过,并大呼谢吾皇。
看着毕恭毕敬的臣民们,刘协也不好说“跟朕不用客气”之类的话,毕竟这个世道,等级何其森严。刘协自己的祖宗帝王们,少有会和百姓面对面交流的,尤其是光武之后。
示意这一家子起来,天子转过身,对着西凉将领:“将军武艺超凡,爱民如子,不知将军虎名?”
西凉将军单膝跪道:“末将辽东徐荣,见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恩,原来是徐中郎将,起来吧,不知将军出关何事?”刘协向前扶起徐荣,抓起这猛将兄的手,边走边说。
而回到人群的那对夫妇,在众人的围住中,不顾小孩闹着要吃这酥饼,将陛下所赐之物,小心包好放入怀中······
第十五章:紫气东来(三)()
“陛下,末将奉董相令去荥阳布放防,以阻贼军。”徐荣恭敬对着天子回道。
天子指着正在出关的军士:“将军就带那些人么?”
得到徐荣肯定答复后,刘协对乱国毒士………李儒,更加恨之入骨。
从刚才的表现来看,徐荣和他手下的军士真可谓是西凉军的另类,徐荣指挥的这股军队从上到下道透着严军的风采,更重要的是,此军貌似不劫掠百姓。
这样一支军队在西凉军中,对董贼的来说,不是好事。但是对朕和公卿及百姓而言,却是一个希望。怪不得在洛阳之时,董贼虽然放肆,但还是有所收敛;但徐荣一军在伏击曹操过程中,死伤几乎殆尽后。西凉军中便再也没有为百姓而言的人,所以董贼一到长安,就是真正的将百姓视如猪狗、百官作为仆人。
李儒想清除西凉军中的“糟粕”,扑灭朝廷对西凉军最后一点希望,将董卓和百官彻底的、完全的对立起来,以迫董卓废帝自立。所以就让徐荣带军斩断曹操退路。但是为了逃命,后路被断的曹军将会拼命。而徐荣的嫡系军马将会再次遭到打击,不过这次不比上次和孙坚对决,这一次的打击将会是致命的。
看清楚了李儒的毒计后,刘协后背被冷的一哆嗦。但是转眼又想到,李儒将命不久矣,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救下徐荣和他的军队,为西凉军的转变留下余地。
深吸一口气,压下后背冒出的丝丝凉气,刘协漫不经心的提醒:“朕闻将军已在梁东大破孙坚,大军还未休整,却为何如此急于行军,岂不闻疲军易溃。”
“陛下,末将之军,疲倦亦可胜敌。”虽然知道天子说的不错,但徐荣还是死撑着。
“将军此去荥阳,乃行李儒先生关门打狗之计,而荥阳作为关门之所,必受联军绝命反扑。呵呵,再加将军全军上下又是要急行军,恐怕到时候将军再勇武,全军也难逃伤亡惨重之境。”这下,刘协算是彻底的打消徐荣幻想。
李儒这毒士,算的真准,这两天西迁大军就会完全的进入函谷关,为了得利,那么联军必然会在今夜或者是明天追来。到时候徐荣大军又是刚刚赶到预伏地点,很可能都没怎么休息,就要面临一场恶战。
徐军在此战中,预先埋伏,虽然占尽地利,能够绞杀追兵,但是徐军从此后,怕是会烟消云散了。联军得知追兵全部被杀,更不明路上状况,而董贼又已经躲到函谷关后。由此,联军将不会追来,而内部矛盾将会爆发,故联军自溃。
此计,李儒一举三得,可谓毒辣,朕怎么没有此等谋士相辅,朕的张良何在?帝协心里无语阵阵。
经过天子的点拨,徐荣再怎么不通政治,此刻也闻到了阴谋的味道。他的嫡系兵马本是一万有余,经过前日之战后,只剩八千而已;若再以疲军作战,恐怕将剩不下多少人了。
想到此,徐荣心里也不由得一阵火大,作为董卓手下五大中郎将之一,吕布、牛辅、胡珍和华雄哪一个不是统兵好几万。就连西凉军中的校尉,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都有近万人马。独独他徐荣,因不愿率军掠夺百姓,加上本身非西凉中人,所以常年只有本部一万兵马。而这一万人,因为他多年的严加管束,早已不是喝百姓血的贼兵。
如今,这西凉军中,有人连这一万的兵马都容不下么?
看到旁边一脸铁青之色的徐荣,刘协知道已经成功挑起这位率兵打战一流、政治觉悟不高的将领对西凉军高层的不满之心,纵然不是对董贼不满,也会是对李儒充满怨念。
“将军不必担心,朕愿替将军向董卿求个方便,但不叫如此忠良之军枉死!”天子拉着徐荣的双手,真诚的说道。
“陛下如今~~~末将会自己向董相大人求情,不愿陛下涉险。”徐荣一脸复杂之色,委婉的拒绝天子的为他冒险。
这个徐荣,倒是有这么一番忠君爱国之心,怪不得董贼身亡之后,王允愿将西凉军士交给他掌管,确实是一个辅国良将:“呵呵,这个将军不用担心,朕自有办法。”说着,刘协对徐荣使了一个眼神,脸上露出自信、神秘的笑容。
看着自信满满的少年天子,徐荣也不知怎么的,不由的信了天子的话,跟随着一同去见董卓。
此时,董贼也下车出来,正在色眯眯的盯着人群中的某一少女,而董贼的贴身军士马上知晓,纵马掠夺去了。
看来,今晚又有无辜少女将要遭受贼子们的摧残,而且是当朕的面。不管刘协心中再怎么恼怒,脸上都是展出的都是开心、无辜的笑容,倒是一旁的徐荣不忍之色让身旁的每一个人都觉察到了。
这就是带兵的和搞政治的差别,演技方面的天差万别。
吐槽完徐荣的演技,刘协眼笑眉飞向董贼走去,指着徐荣:“董卿,你看看,谁来了。”
“哎呀,徐荣你怎么不领军去荥阳,来这里做什么?”董贼疑惑的问起。
没等徐荣答话,刘协就说道:“朕听闻徐将军在梁东大破贼军孙坚,欣喜无限,想着有徐将军在朕身旁,何惧逆贼!”
听到眼前这个少年的话,董卓知道天子想留徐荣在他身边,毕竟这个徐荣确是是一个统兵良将。可是荥阳那边,董卓已和女婿李儒定好计,西凉军中也只要徐荣能打好这伏击。所以这徐荣是必须去的,可是天子这边······
若在以前,董贼哪会顾忌手中天子的看法,可如今却是不同了。自昨天起,董卓和这少年天子建立一种“美好”的关系后,董卓便不愿破坏它了。
“呐,陛下你看这样可好,等徐荣打败逆贼后,在来跟随陛下可好?”说着,董卓试探的问着眼前的少年天子。
打完之后,徐军就剩不了多少了。到时候,空有一将徐荣,无良兵可用,何以制西凉众军。
想到此,刘协就发挥少年人的撒泼本性,一副任何理由都不听的模样:“朕不管,朕不顾,朕现在就要徐将军。董卿有吕布护卫,朕也要有人保护,就是徐荣。”
第十六章:紫气东来(四)()
天子的撒泼,真是看得徐荣咋舌。就在刚刚天子论兵之时,能洞悉李儒的险恶计划,并知晓战争,何其明智,可谓古今少有的知军之主。可天子一遇董相,行为便宛如孩子一般,陛下这是意欲何为?
一旁的董贼听到刘协的话,也是懵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况且今天上午便因为王越而恶了天子,还答应了天子的要求;如果,这一次再次拒绝天子的话,自己食言而肥不说,天子又会不高兴了。假如天子因为这次事件而疏远于他,那么这几天所有的美好就都会消失。
一旁是董卓一直追寻的“亲情”,一边又是军国大事。挣扎一阵之后的董卓,最终相信自己女婿………李儒定能处理好伏击之事,所以苦笑的对着天子道:“好,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
此话一出,身旁陷入目瞪口呆之境的徐荣马上回过神来,单膝跪下:“末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