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绝对不能出现类似的状况!
所以朕,必须要有所表示,让张飞、高顺俩人锒铛入狱,也是用来打消二十万西凉大军的疑心。
朕只会诛杀首恶,西凉全军乃是从贼令而行,无过是也!
朕不会秋后算账,也不会祸及家人!(。)
第四十九章:战后封赏()
危急又再一次降临,刘协本来打算的一切计划,将作改变······
默默定下计策后,刘协拿起河东郡的报告。
杨奉并着许褚,带领五万白波军起于王屋山,呼啸河东郡西部,世家豪门多受损害。
驻扎在安邑的牛辅,终于不再龟缩于城池内,带着两万西凉军西进,准备平定叛乱。
而函谷关的徐荣,先是诱杀驻守渑池的董越,展开天子所下发的圣旨,而收渑池的两万西凉军,随后带着典韦和一万精锐骑兵,北上“驰援”牛辅。
在沂水河畔,牛辅率军在此,准备渡河而进击白波军。
此时,徐荣率兵一万前来。
对于徐荣如此快速救援,牛辅纵然有所怀疑,但毕竟只是怀疑,并没有想到徐荣是来要命的。
在俩人出阵,相谈甚欢之际,典韦从徐荣身旁而出,手中百发百中的小戟飞出,贯穿牛辅喉咙。
陈留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典韦除了有一对长戟外,身上还藏有十数个小戟,二十步内,百发百中,戟无虚发!
大军之前,主将牛辅被明杀,其帐下的校尉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皆被典韦灭杀。
而后徐荣凭借手中的一万的亲军,再加上圣旨,收下牛辅的两万大军,合兵三万,直取盘踞在东恒县附近的白波军。
五万白波军,没有做出丝毫反抗,便在主将杨奉带领下。主动投诚。
徐荣再次展开圣旨。大赦白波军。并答应授田给王屋山的数十万受苦百姓。
如此,河东到手!
“呼~~~”
董越、牛辅终于死了!
这二人,可是董卓的死忠份子,在原来的时空,董卓死于王允的美人计下,就是这俩人拒不投降,连受命前去招降的徐荣都被这二人伏杀······
所以一开始,刘协便打算让这俩人远离长安城。来减小拿下长安的难度,否者有此二人守着长安,盖勋和张辽,根本就诈不开城门!
如今看来,一切都按照刘协的预料而走!
董越被派去驻守渑池,牛辅守河东!
渑池离函谷关不过数十里,而徐荣从一开始便受命,在这一个月和董越相谈甚佳,称兄道弟都是小意思,差点就拜把子了!
所以今日狼烟大起之时。徐荣便领命,约出没有疑心的董越。而杀之!
董越容易阴死,但是牛辅却一直龟缩在高城安邑之中,从来没有外出过······
如此的话,为了引出牛辅,刘协便定计,让杨奉回到王屋山,带着许褚,先灭杀原先的将领,而后收下白波全军,席卷整个河东郡,将牛辅调离安邑。
河东郡豪门一旦受到白波军的侵害,牛辅便坐立不安,他不可能坐视河东豪强受害,所以便带兵缴贼。
而只要牛辅离开高大的安邑城墙,那么灭杀牛辅而收两万大军的计划,便可以轻松而完成!
牛辅死后,徐荣还要做一件事,就是拿下五万白波军!
当时杨奉被俘虏,刘协就打上了王屋山白波军的主意。只要能够收服杨奉,而后让他前去招降聚集在王屋山的数十万百姓,那他们就可以从新回到汉室的怀抱,而不用一辈子成为贼人。
毕竟对于刘协来说,数十万的汉室子民,不仅仅是人命那么简单,因为授田给他们之后,那他们便会成为刘氏的死忠份子,能够为汉室增添数万大军,当然还有税收!
而徐荣,能够完美地完成这一系列的计划,确实是有大帅之才!
拿出一道圣旨,刘协再次封赏起来,拜徐荣为车骑将军,同时实封他为三千户的新乡侯。
同时封典韦为户郎将,许褚为车郎将,赵云为骑郎将,此三郎将统称郎中三将,主宿卫护从。
并命徐荣带着典韦和许褚这两大门神,领着原牛辅两万西凉军,原董越帐下两万大军,以及他的亲兵一万,合兵五万前来上林苑。
而河东郡,刘协准备交给徐晃,经过一个月的锻炼,徐晃成长的非常快,这次正好给他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
大笔一挥,拜徐晃为河东郡守,外加虎贲中郎将,先从段煨三万的军中,挑选出五千大军,而后再从五万白波军中,选出三万精锐,牧守河东郡。
公明本就是白波旧部,所以此次让他前去,王屋山数十万百姓,当不会再有疑心。
而且为了让徐晃更好地完成任务,刘协还他配一个谋士………程昱,程昱便被拜为光禄丞,同时领河东郡郡丞之位。
而河东郡都尉之职位,刘协将会交给关羽!
有这三人在河东郡,那么接下来河东郡度田计划,便可再无顾忌地实施。
河东郡这边事情一了,刘协便把目光放到武关上来。
昨晚,魏延带领着五千精骑,从函谷关出发,夜奔三百里,来到武关附近的伏牛山。
略微休整后,当魏延看到了关中狼烟大起之时,便从令,先派逃兵诈开武关城门,再领兵冲入关内冲杀,直取还没睡醒的胡珍的头颅。
枭下胡珍首级后,还是一样,打开圣旨,以天子之令,暂时压控制住了武关的三万西凉大军。
果然,魏延有突袭之将才,当年北伐之时,他便多次进言,要率兵奇袭子午谷,而后占领长安,将整个关中纳为蜀汉的地盘。
当然,一向崇尚稳打稳扎的猪哥,果断拒绝了他,但是他天生的胆大和骁勇,在那时候便凸显出来,所以刘协才会让他冒险一番,以五千大军,突袭驻扎三万西凉精锐的武关!
此此,魏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还有他血液里流淌着冒险的基因!
敲了几下案几,刘协再次拿出一道圣旨,拜黄忠为右中郎将,兼武关太守,也是先从段煨军中挑选出五千军士,然后带兵前去武关。
同时封魏延为中郎将,并着本部的五千大军,压着三万西凉大军,来到上林苑集合。
而函谷关这边,直面各路诸侯,乃是关中的西门户,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李严和枣柢两人,恐怕难以守之!
所以刘协便封赵风为左中郎将,让他带着赵云,率兵两万牧守函谷关。
因为让赵云一直闷在皇宫,可能得不到太大的锻炼,让他去前线,多见识见识,加快成长的步伐,同时还能辅佐他亲哥赵风。
函谷关,有赵风、赵云、李严和枣柢四人牧守,朕当得安心。
再回过头来,扶风这边,张济被毒杀,皇甫嵩便顺势收下一直监视他的一万西凉大军。
而这位皇甫嵩老将,虽然手握重兵,貌似现在还盯着御史中丞的帽子,以文官之名率兵度田。
思索片刻后,刘协再拿出两道圣旨来,这次的封赏才是大头!
拜皇甫嵩为骠骑将军,由食邑二千户的都乡侯,加封户八千,实封万户侯,复为槐里侯。
老将朱儁,拜为卫将军,他本是食邑七千户的钱塘侯,刘协大笔一挥,加封三千户,实封为万户侯。
大部分将领都封赏完毕,就剩下段煨了。
在这场长期的战役中,他可谓是劳苦功高!
提起笔,刘协没有犹豫,加封食邑五千户,原本他就是一万户的新丰县侯,如今变成了一万五千户的实封县侯。
论食邑,现在的大汉,他是第一!
同时拜他为司隶校尉,主政接下来的关中度田工作!(。)
第五十章:三公密奏()
刘协封赏有功将士之后,便再次招众臣前来紫宸殿一叙。
下午未时一过,鼎湖宫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不时有捷报传来。
天子封赏令早已下去,流星报马、飞骑喜报这才相继涌入蓝田。
“长安城复归!”
数骑奔至鼎湖宫正门,手中高举着捷报,下马后急向紫宸殿而去。
“禀陛下,盖勋大人成功接管长安城,两万西凉军和三位并州军,皆已被制住!”
底下报喜的传令兵,一路上赶得也急,黑脸通红,大喘吁吁,要不是有军士扶住,估计就要趴下了。
“大善!下去休息吧,同时每人赏钱百贯!”
大臣们听说长安城复归,心中都舒通了一口气,他们一家老弱,皆在长安城内,要是西凉军盘踞长安城不出,那他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不用数刻时间,渑池、武关、河东等地,喜报方才送至鼎湖宫。
在传令兵下去后,坐下不明真相的众臣们,除了王允之外,相互之间窃窃私语。
多数重臣们,都微微抬起头,时不时向上看看,发现天子是一副理所应当、毫无意外的表情。
当今圣上,果真是多谋善断,腹有良谋,有雄武之姿,能建匡正之功!
这是大臣们,此刻内心深处的独白。
下方满朝众臣满眼小星星的表现,使得刘协心中,雄豪之气满贯。
这一切之功。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飞鸽传书。它从朕之手,划时代而出,加快了情报的往来。
正是因为有它,朕才能够建立起先人一步的情报系统。
对于战争来说,时间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人命,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所以情报正确与否,还有它传递安全性和快慢。都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
后世的信息战,就在于争取信息的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本质上就是如何先人一步,获取正确的情报。
飞鸽传书,暗语………阿拉伯数字,密码本………十五卷竹简,这是刘协在这个时空所创造的情报系统。
这三者,合而为一,加快了情报的传递,保证了情报的安全性!
就在刘协心中微微有些自得其乐的时候。一位风尘仆仆的老者,满脸疲惫前来见圣。
“微臣叩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看到他,天子的面色,一刹时地变了极为欣喜。
“卢太傅,朕终于把你盼来了!”
刘协从高位上,起身而下龙榻,来到殿中,扶住跪拜着的卢植,小脸上带着喜出望外的微笑。
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
他的到来,他的名望,他的文武双全,给刘协打了一针强心剂!
“招!三公密奏!”
说完,刘协拉着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的卢植,还有司徒王允,司空黄琬,进入内殿,进行三公密奏。
小毅非常有眼力劲,端来数杯温酒后,便识趣地退下。
“三位爱卿,如今关中的局势,你们都了解吧?”
卢植看了二人一眼,便道:“臣入函谷关以来,便早有听闻,恭喜陛下,诛贼成功!”
“恭喜陛下,诛贼功成,天下大定!”
王允和黄琬两臣,也跟着一拜而道贺。
“天下大定~~~”
刘协声音提高了八度,冷哼一声后便缓缓而道:“朕听闻,汉有大豪,其室之多,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朕同样也听闻,当今汉室衰微,天下溃散,地方州牧已不受汉庭节制,割据一方,成为事实上一地之君主。”
“这也叫~~~天下大定!”
王允听完,全身一颤,连忙伏拜:“臣有大过,还请陛下责罚!”
“何过!道来?”
天子背着手,冷峻的声音发出。
“董贼残暴,却何以会度田关中?这一切俱是陛下推动之故,微臣先前不明而擅动,致使度田面临危机,臣有大过!”
王司徒心中暗叹,他还是从昨天董承那句“诛贼之事”中,方才明悟。原来少年天子看似一直在鼎湖宫“玩乐”,但这一个月以来,整个关中的风云都是当今天子挑起的。
卢植和黄琬,两位三公,听完王允之言,俱都大惊失色,两人互望一眼,都从对方的老眼,看出了诧异。
“朕当初绝食,便是要刺激董卓度田关中,而朕也早已密令三位老将,让他们假装受董卓制约而度田,各领两万大军居于长安外围;度田功成之日,便是董卓身亡之际!”
“现在度田不过进行到一半,虽然四郡豪强皆已覆灭;但剩下的,皆是世家大豪之地!”
“董卓已死,接下来的豪门之田,朕该如何度之?朕要如何不失天下世人之心,而使度田成功?”
王允深吸一口气:“臣愿领罚,承董贼之业,力主度田,但不让陛下背负任何过错!”
转过身,刘协微眯着眼,深深地望了王司徒一眼,而后便对着三人说道:“你们可知道,朕为何一定要度田关中?”
“这~~~”
三人俱是迟疑一番,有些话,他们不好说的太白。
但是今天,刘协却是要敞开来说,因为朕,要君臣相知!
“先祖光武,凭豪强之力起家,恢复汉室山河之后,却行抑制豪强之举,实行度田政策。”
“先祖此举,却是为何?乃是因为,自耕农,方是大汉强盛之根基!”
“朕此次度田关中,便是效先祖昔日之举。但朕之愿,绝不仅仅是如此,朕甚至要超越先祖!”
“朕想要,让每个汉室子民,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田地和房屋,让朕的子民们,获得温饱、幸福,还有尊严!”
“朕想要,提兵百万踏草原,让汉室的黑龙旗,烈烈作响于整个世间。所谓日月之所照,江河之所指,皆是朕汉家之臣妾!”
“朕还想要,重开大汉盛世,让汉室之威,再次震响寰宇!”
三位老臣听完少年天子振奋之言,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深陷的眼睛深邃而明亮,互望一眼后,便誓言旦旦地道:“臣等愿代陛下受过,力主度田之事!必尽全力,完成圣上之所想!”
老臣们的表现,并没有让刘协吃惊。
太傅卢植,海内名望,号曰儒宗,在光和元年,陈说政要,提出八策。其中用良策和御下策,便是要打击世豪之间相互举荐之风,压住孝廉、茂才俱是出自世家豪门之弊;而备寇策中,便有压制土地兼并的内容。
司徒王允,他被董卓强逼喝下血酒,承受董卓之侮辱,方用美人计。他固有报国之心,但同样也有为自己报仇的私心。而现在,度田策被他的美人计所破坏,所以他想要担下这过。
司空黄琬,当年便是和陈蕃同心协力,共同选举贤才,不偏袒权贵子弟,尤爱贫困守节的寒门;中平五年,他担任豫州牧,内压豪强,外平盗贼,任内政绩为天下表率,因功被赐爵关内侯。
所以三人,皆有打压世豪之意,更有重开巍巍大汉之愿景。
这三位老臣,都可以说是宝贝,怎么让他们受苦受难,承担下天下豪门的指责呢?
“三位爱卿,附耳过来,按朕旨意行事即可~~~”
汉庭三公们,和天子密议半个时辰后,便带着满脸喜悦离去。
不一会儿,刘协就招来小毅,还有数位机灵的太监,交代一番话后,便封小毅为中常侍,其他太监则被封为黄门令。
一切准备就绪,刘协遂出内殿,下令道:“诸位爱卿,先回长安城,朕不日将会驾临!”
“不知圣上,这些日子,打算去往何处?”
看了一眼下方跪拜的廷尉种辑,刘协嘴角泛出一丝笑意:“朕要,聚兵猎上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