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然会啦,可是我不招男的,手下一堆女子,你放心吗?”
“有什么不放心的?你要娶别人为妾,我还能不让?更别说如今我们还没成亲,你就算娶别人为妻,难道我还有办法?”
“当然不会啦!我对姐姐的忠诚可昭日月!就算姐姐不介意,弟弟也要避嫌,瓜田李下,姐姐你那些姐妹将来总有一天也要嫁人,在姐姐麾下无妨,跟我一起久了不好。”
陈沅只是觉得花雪一直不要她,等的身心都有些焦急。见花雪急的脸又红了,也不再逗他:“好啦,信你啦。你接着说,还有什么原因。”
“嗯。第二个原因呢,是国情。三国演义中,真正的重点在于内斗,提到的外族势力都不堪一击。公孙瓒一支白马义从,就威震整个辽东外族。马超敢一个人镇压整个羌族。唯一正面描写的南蛮,如果不是地利,早就被荡平很多次了。那是大汉战胜匈奴的荣光还没有暗淡的时候,中原还能碾压外族。而水浒传中,辽国尽管已经日薄西山,对大宋仍然是不可力敌的庞然大物。里面的大宋连自己国内的小山头都剿灭不了,又有外敌屡屡寇边,与今日之大明何其相似!”
“你不会是想教我学梁山受招安打建虏吧?”
“当然不是。姐姐倒是明白建虏才是中原大敌!这见识已经超过很多公卿。我是说要学水浒传中的宋朝,先团结国内势力对外。招安什么的,怎么看也应该是别人受招安啊!”
“你倒是自信。”
“是对姐姐有信心。”
“我也是对你有信心。”陈沅觉得这样好腻,赶紧追问,“还有原因吗?”
“其实跟第一个有些重合,简单的说,如今我们的形势,与水浒传实在是太像了。从天时讲,正是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从地利讲,所谓八百里水泊,比得上太湖?这江南又是方腊起兵故地。从人和讲,都是缺乏官府势力的小人物。只要筹得起钱粮,救苦救难的女神娘娘,可比什么及时雨更响亮吧!”
陈沅想了想女神娘娘的称呼,觉得到时候得给自己起个好听的封号,直接这样叫太直白了,然后醒悟自己被花雪捧得有些飘然了,白了花雪一眼,接着追问:“没了?”
“当然还有,其实水浒传呢,本来前面大家都是匪,没错,但是梁山的座次排起之后,他们已经不是正经的匪了,他们也变成了官。那其他三寇也是一样,他们势力成就之后,性质就已经变了。但这个时候他们自身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当今的这些义军将来一旦做大,也会面临这个问题。这才是最需要注意的。用水浒传做教材,也是希望当遇到势力成型的转折点时,姐姐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
陈沅无法理解花雪为什么要让她自己注意什么转折:“需要转折的时候你告诉我就好了啊,为什么要我自己注意?”
“我也不知道我自己能不能意识到转折的到来,或者说我其实也只是理论上分析出了结果。你看,起义的时候,梁山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绝境,他们是匪,不起义就活不下去。然而当他们占据梁山,势力稳定,排了座次之后,进可以以梁山为根基造反,退可以接受朝廷招安,有了选择,心思也就多了,梁山再也不是一个团结一致求存的义军,而是一部分人想造反,一部分人想招安,一部分人想报仇,一部分人不思进取什么都无所谓。这便是一个转折。”
“的确是这样,但这样的转折意识到了又能怎样?宋江就是一心招安,林冲和高俅不共戴天,这矛盾不可调和啊?”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五章 过五关许昌路远()
“梁山内不可调和的矛盾可不止这个啊。一丈青会喜欢王英?全家被李逵砍了,恨不恨?秦明全家死光了,恨不恨当时在清风山上的那些人?吴用最喜欢绝人家后路,逼人上梁山,跟谁学的?就是宋江在清风山开的先河。而且吴用是为了梁山大业,宋江逼秦明落草是为了什么?”
“当然也是为了壮大梁山啊。”
“可是宋江自己还没有上梁山啊?”
陈沅回想了一下,还真是,宋江在逼反了秦明后,还大摇大摆去江州刺配。想不通就问:“还没上梁山的宋江为什么逼反秦明?”
“所以说,水浒传里面水很深。”
“到底为什么?”
“姐姐想听现实原因,还是合理党的原因?”
“什么是合理党?”
“合理党就是在读话本时,力求将话本中所有情节都找到合理的解释,哪怕其本来难以自圆其说。”
陈沅不解:“哪来的漏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者也是人,出现漏洞很正常。何况水浒传这种整合了很多民间故事,又有不同的作者不断编辑整理,每个民间故事都有各自的桥段,每个编辑整理者,也各有各的思路。这种情况下,人物的性格发生变化,剧情前后衔接不紧密,都是很有可能的。”
“举个例子?”
“最著名的应该是关公千里走单骑了。”
“咦?这里面有漏洞吗?你总不会说关公的武力不合理吧?”
“当然不会啊!关公的武力设定很合理,如果说三国演义里谁的武力设定显得超出人类极限了,显然是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云啊!不过等你练会了内功,你就会发现,这件事也是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的。”
“那哪里有问题?”
“路线啊!”花雪在系统中找出一副中原地理图,画给陈沅看,“姐姐你看,许昌在这里,而刘备在袁绍的河北,在许昌东北。五关一线自西向东在这里,请问从许昌到河北,关公有什么理由先往西跑这么远,选择这么一条路线?”
地图上清晰明了,正常情况是不会有人这么走的。
陈沅迷糊了:“作者只需要从许昌到河北选几个关卡便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这个剧情原本的故事里,关公不是从许昌出发,而是从长安出发的,这条路线就很合理了。千里走单骑和迁都许昌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故事,但三国演义将他们整合到一起,发生了时间顺序,起点从长安换成许昌,路线就不合理了。”说着,花雪在图上标注出长安的位置。
“作者注意不到吗?”
“一是可能疏忽了,二是可能真的注意不到。如果是罗贯中本人,他曾做过张士诚的幕僚,可能有机会接触过较为完整的山河地理图,还有可能能够注意到。如果是后来的整理者,除非真的走过一趟,否则根本注意不到。大部分文人,并不像弟弟我这么精通天文地理。”花雪解释的时候还不忘自夸一下,见陈沅果然一副倾慕的表情,心中乐开了花,接着解释,“说起来三国演义里最明显的地理错误是关公斩华雄的汜水关和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根本是同一个地方,但是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
“那你说水浒传这部分也是疏漏了?”
“很有可能这个故事本来的版本里,宋江已经是梁山的一份子了,所以才会逼反秦明。但在施耐庵的故事结构里,这里宋江还没落草,但他又舍不得这段剧情,所以才出现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陈沅点点头,认可这个解释,随即不信道:“就这个,你还能给解释合理了?”
花雪振振有词:“当然可以,除了明显的地理上的不合理,这种人物主观上的行为,总有解释。世上人千百万种,什么样的人没有?”
“说说看。”
“宋江虽然没有落草,但在江湖上也是响当当的大哥,你说这样的人,有没有脾气?”
“有。”
“那宋江被绑上清风山,差点死掉,心里面有没有怨气?”
“有。”
“那这个怨气他敢对清风山三兄弟发吗?”
“不敢。”
“那这个时候,一个鼻孔冲天,瞧不起人的秦明出现在他面前,还敢掉他宋江面子,你说宋江该冲谁发泄不满,进而立威?”
“秦明。”
“这不就是了?宋江心中满腔的怨气,秦明正好撞上了。他虽然得清风山三兄弟饶命,但其实面子已经掉光了,也正需要立威。你看这绝户记一用,清风山三兄弟自此成为宋江铁杆,不敢有丝毫背叛:这么狠的大哥,谁敢得罪?”
陈沅回顾一下花雪的说辞,惊叹:“还真被你圆过来了。”
眼看晌午将至,花雪放下手中书本,道:“姐姐,晌午将至,趁饭前,弟弟先教你几个招式,毕竟,饭后不适合剧烈运动。”
陈沅也站起来,道:“坐了这么久,是该运动运动。你打算教我什么?”
花雪将陈沅领到院中:“姐姐,我之前跟你说过,先生教我的是心学正宗的浩然正气,这是内修。习武,分内外,俗话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和皮’。这内修的浩然正气大气磅礴,威力绝伦,但并不适于女子修炼,并非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而是男女身形特点所限。男子身形威猛,就该正面硬碰硬,而女子灵活娇巧,该走灵巧的路子。”
陈沅把花雪拉到身前,比划一下身高,因为花雪比陈沅小一岁,而且女子发育较早,两人身高反倒是陈沅稍稍占优:“你这也好意思自称比我高大威猛?”
花雪脸又红了,心里埋怨几句前身为什么这么容易脸红,回答道:“什么啊,我比你小一岁啊姐姐,明年我就比你高了!”
“明年你还是比我小一岁!”
花雪无奈扶额:“好啦,我接着说功夫!当年呢,因为我年龄还小,所以先生也教了我一套灵巧路子的武功,据说是阳明先生从易经中领悟的,所以叫做易武。”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六章 演六爻天地心间()
“这易武是外练还是内修?”
“内修外练当然都有,不过这易武的内修心法,我虽然知道,但没有练过,等我详细了解之后再教你。这外练之法,我却是熟极而流的,毕竟这些年我还小巧灵活,平常与人争强,用的都是易武的招式。”
“那好吧,你是说今天就教我易武的外练之法了?”
“不错。姐姐你读过易经吗?”
陈沅看白痴一样看花雪:“就算读过,我又不是鸿儒,能看懂吗?”
花雪点头:“里面很多东西,我也看不懂。尤其是将易经看做一个整体的话,我几乎无法理解。但是分开看每一句话的话,大部分我还是可以弄明白的。好在先生说过,易武只是用的易经的理念,不懂易经也可以练成,毕竟真正能够完全读懂易经的,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个。”
“那你问我看没看过?”
“我是想知道姐姐的基础,我好决定从什么地方讲起。”
“难道不是模仿动作就可以吗?”
“我双腿迈开,两手高举,你真的能看出来我腿迈得多开,手举得多高?”
“也是,只是模仿的话,或许可以形似,但细节做不到一样。”
“首先,给姐姐说说八卦方位。”
“我好像听人说过,八卦对应八方?”
“不不不,你说的是普通的八卦方位,与我要说的易武的方位无关。”
“好吧,你说吧。”
“因为我们常用的手是右手,所以易武中,我们以右为正,为阳。八卦有三爻,每一爻分为阴阳。第一爻代表左右,左为阴,右为阳;第二爻代表前后,后为阴,前为阳;第三爻代表上下,下为阴,上为阳。如此一来,从我们自身为视角,周天方位尽在其中。右前上方为乾,左前上方为兑,右前下方为巽,左前下为坎;与之相应的,左后下方为坤,右后下方为艮,左后上方为震,右后上方为离。”
“不对呀,我自己在我自己什么位置?”
“随便一个卦象,加上零零零就可以了。”
“你呢?”
“我在你的正前方,前为第二爻阳,所以为前方四卦随意一个加上零一零即可,如果要更加精确描述方位,就要对距离的单位进行确定,为了描述方便,我们通常以常见的距离单位作为标准来确定数字,又为了喊起来方便,每个数字不超过十,远于十的,我们默认在攻击范围以外,一概用十。以人体的行动能力,小于寸的距离难以发力,大于丈的距离,难以达到,所以通常就用寸来描述发力距离,用尺来衡量位置距离,所以我在你身前三尺,你用‘乾零三零’描述最佳。”
“还是很不习惯。”
“当然,你才刚刚知道这些,谈何习惯?等你多练习一下就好了。”
“通常不是只要知道前后左右就好了?这上下两个方位有什么用?”
“打架的时候,为了自身的稳定与发力,我们尽量避免起跳,所以应对跳过来打我们,或者投掷过来的重物,就需要上这个方位。而同样有些路数专攻敌人下盘,所以下这个方位也很有必要。其实这种描述方位的方法,是阳明公在战场上领悟的。平原上对决,固然很少要顾忌上下,但攻城与守城,以及水战之时,平面的方位就不够了。”
“那我转身弯腰的时候,哪里算是前方?”
“其实你自己是知道哪里是前方的,你不信的话自己随意动作,然后问自己哪里是前,你自己就有答案。人会分不清东南西北,但只要意识清醒,永远有前后左右的概念。那些分辨左右出错的人,不是分辨不了左右,而是意识里那个方向不被称为‘左右’而已。”
教过了基础的理论,花雪便又演示了基本的动作,以周易六十四卦为基础,恰恰六十四个动作,分别按六爻中下三爻组成的主卦的不同,分成八组,每组八个动作,动作与卦象一一对应。花雪打算每一天教陈沅八个动作,只要记住,这一白天陈沅有的是时间练习。
今日先教的是以乾卦为主卦的八个动作,动作很简单,一卦六爻,每一爻从上到下,分别对应:左臂是否张开,身躯是否正直,右臂是否张开,左腿是否弯曲,两腿是否分开,右腿是否弯曲。
所以乾卦,为乾上乾下,六爻皆为是,对应动作是两臂张开,身躯正直,双腿分开,两膝弯曲,换句话说就是双臂张开扎马步。以此类推,今日所教的以乾卦为主卦的八个动作,皆是在马步的基础上活动上肢与躯干完成的。
陈沅表示不解:“我双手伸直,朝前伸和朝上举是两个不同的动作吧?”
“是啊。所以这六十四个动作只是基础,又没有说只有这六十四个动作。这六十四个动作是动功里的静功,其实是为了锻炼自己寻找平衡的能力。人的身体结构大体相同,但细分到个体还是有很大差别,有的人腿长,有的人胳膊短。所以每个人在扎马步的时候,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动作。你需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在完成动作的前提下,保持自己不摔倒。”
花雪扎下马步,双臂伸展,缓慢调整各个角度,给陈沅演示:“你看,双臂伸得越往前,人就越不容易往后倒,我就可以蹲得更下一点。如果双臂反而往后伸,我就不敢蹲得太大。初期的时候我并不要求你深蹲,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身体要保持正直,不能前倾后仰。”
陈沅模仿花雪的动作,她自小练习舞蹈,平衡感甚好,模仿的似模似样。
花雪稍微指点了她调整重心的门道,纠正了一些细微的问题,这个动作就算学会了。
接下来花雪照例先给陈沅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