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雄主-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么名字?”

    “一个叫林邦,另一个叫周行。”

    “林邦,林邦!”姬延喃喃的念叨着这个名字,突然狠狠一掌拍在自己额头上:“哎呀!早说要找他的,一忙却忘掉了!”

    他一下想起这个人正是郊迎秦军之时跟他换装的那个小卒,后来因为王续等人对他的事情一清二楚,姬延便怀疑这个林邦有问题,本来想着找个时候见见他的,后来却忘掉了。大意了,大意了!恐怕正是他跑回到杨含等人那里,讲了禁军被秘密训练并且大败援军之事,才让杨含等人迫不及待的发动了六军之变,最终让高平死于非命。

    卫严奇怪的看着他道:“我王认识他?”

    姬延的怒气已经消散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深深的自责:“你起来吧,这个人本来就是他们的人,本王却忘了处理他,才至出现今日之纰漏。这件事情,本王有很大责任。”

    待卫严起身后,他发出命令:“你马上回去,让禁军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恐怕马上就有仗打了!”

    卫严接令匆匆而去,姬延又让姬东通知姬清赶紧过来。

    “未知我王何事急着召见末将?”

    姬延沉声道:“马上安排亲卫队对王宫戒严,从现在开始,除非有本王的手令,否则不得放任何一个人进出王宫!”

    “诺!”姬清听到这个命令,也变得紧张起来,绷着脸匆匆而去,刚走到门口便碰到了快速而来的姬方。

第七十八章 共议却敌策() 
姬方却是一脸的惶急之色,看也不看和他擦身而过的姬清,径直走进前殿,拱手高声道:“启禀我王,据手下探报,姬经,王续,杨含等三家突然秘密集结私兵,似有不轨之举。”

    “喔?”姬延深深的皱起了眉头:“他们在什么地方集结?”

    “全都去了姬经的秋官府。”

    “将你在洛阳的人手全部撒出去,密切监视这些私兵的动向,但有异动,马上来报。对了,将前次从秦国带回来的几人秘密护送到太医监候着,此事你亲自去办,不要让人发觉了,本王很快便有大用!”

    “诺!”

    姬方走后,姬延又对姬东道:“马上请老太师,老将军,宗伯,太傅,司空等人前来见孤,对了,记得带上本王手令。”

    “诺!”

    姬东匆匆而去后,姬延便陷入了沉思。

    从过去的情况来看,姬经是希望用某种秘密的手段弄死自己,然后名正言顺的推姬应上位,这样便可省去无数麻烦,这也是他们迟迟没有强行政变的原因。而今,由于得知禁军战力大增,他们便感觉到了危机,想着趁自己现在力量还不够强大之时强行发动政变,就算事后背上篡位弑君的骂名也在所不顾了。也许,前次的刺杀真与他们有关系,刺杀不成,也是他们提前发动的原因之一。

    现在六军六千人已经完全被他们掌握,加上他们的私兵,足有一万两千人,这股力量真不可小觑。虽然禁军已是今非昔比,但就算加上从西周公哪里得来的五百骑兵,总共也只有一千八左右,宗伯等人的私兵看来是必须要用上了。

    自己还有一支力量,那就是东周过来的姬彻的一千八百步骑,这支队伍他们已经知道了吗?如果林邦跟着李遂参与了攻打援军之战,应该就不知道这支队伍的存在,因为姬彻过来之时他们正好在和援军战斗;但如果他没有跟着李遂,而是在之前同援军较量的禁军大队里呢,那就肯定知道姬彻投向了自己。他究竟知道还是不知道?

    时间啊!如果给我多一个月时间,哪怕跟他们硬碰硬,也完全不惧了,可他们偏偏现在就发动,正好卡在了我发展军队的节骨眼上,这几个老东西还真是会挑时间啊!

    等了不长时间,几位老臣便陆续到来,待到大家到齐后,姬延开门见山说道:“叫几位爱卿前来,是同你们商讨姬经等人可能于近期发动政变之事。”

    “啊!”几人大惊失色。

    “大家不必吃惊,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可能这里除了司空夏荀之外,其他人都还不了解姬经等人的阴谋,本王便先跟你们讲讲。”姬延接着便将姬经等人秘密害死先王,又用了某种手段让自己不能生育,然后打算再将自己秘密害死等事情和盘托出。

    几人听后更是惊骇欲绝,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朗朗乾坤之下,姬经等几个老臣居然如此胆大妄为,敢于弑君篡权,如今更是明目张胆的将天子六军抢了过去。

    忽听“啪!”的一声,李桂一巴掌拍在案台上,高声道:“如此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我王勿忧,咱们也不是没有取胜之机。让卫严率领千八禁军守卫王宫,姬彻率领千八野战军,老臣率领咱们几家的私兵,直扑姬经老窝,只要拿下姬经,杨含和王续两个帮凶便不足虑了。不用半日,一切便可抵定。到那时,收回杨含手中的虎符,免掉王续司徒之职,朝堂大权便可回到我王手中。”

    其他几人纷纷点头,认为李桂的办法确实简单有效,或可一击成功。

    姬延强笑道:“老将军不愧沙场老将,所用方法干净利落,且可一劳永逸。”他停了一下又道:“不过如今却未必能够奏效。首先,天子六军已经被杨含完全控制,且已经处于战备之中,他们几家的私兵也已经集结起来,一旦咱们出击姬经的秋官府,必然会遭到私兵阻击,六军马上就能反应过来参与救援,到那时必然是一场混战。老将军应该知道,一旦发生混战,咱们这么点兵力,恐怕是没多少机会的。”

    “如果他们已经有了准备,确实不好办!”颜率想了想道:“既然我王能够以百余骑兵攻击万余援军,而且最终抓住了两周公,何以此次不故技重施,继续派出骑兵将这几个老东西直接抓起来不就得了?”

    姬延摇头失笑道:“老太师想的太简单了。百余骑兵攻击万余援军能够成功,主要是攻其不备偷袭得手,另外当时援军队伍是在开阔的平地上,便于骑兵冲杀。如今,姬经等人已有准备,偷袭是不可能了,再者,城内的巷战骑兵实难发挥应有的威力,想要直接冲入院内抓人,几乎没有可能。”

    “那怎么办?”几人忧心忡忡的问道。

    “或许还得出奇制胜!”姬延沉声道:“大家知道,姬彻的野战一军正好驻扎在宫城外的兵营中,如果姬经等人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将所有军队调集过来围攻宫城,这支队伍便可抄了他们的老窝,或许便是咱们取得胜利的关键。”

    “可万一已经被他们发觉了呢?”李桂问道。

    “如果已经被发现,那就让这支队伍按兵不动,楔在宫城和六卿府之间,可使得六军和他们的私兵不敢倾巢而出。禁军骑兵则埋伏到宫城边沿的开阔地带,只要他们敢派兵前来攻打宫城,咱们便和他们打上一场硬仗,用骑兵冲击他们的步卒和车兵,看看究竟鹿死谁手!”

    “如果他们增援,姬彻便带领野战一军直扑姬经的秋官府,如果不增援,野战军便和禁军合兵一处先将攻打宫城的部队吃掉,再一起扑向秋官府。当然,首先是你们几家的私兵能够在老将军的率领下守住宫城。”姬延说着声音变得沉重起来:“至于最终成功与否,本王实在毫无把握!一切,全靠众卿勠力同心啊!”

    一直没有开口的姬雍高声道:“既然注定要打,那就放手打吧!大不了最后鱼死网破。太师,太傅,咱们立即回去集合私兵,交给老将军守卫宫城。”

    “好!”颜率和丁彤同时应和,说着便对姬延拱手道:“咱们就先告辞了!”

    颜率,丁彤,姬雍,李桂几人匆匆告辞回去集合私兵,殿中便只留下了司空夏荀一人,他面带羞愧的说道:“可惜微臣府上未养私兵,如此艰难之时,却只能袖手旁观,一点帮都不上忙,实在惭愧啊!”

第七十九章 产铁于制箭() 
姬延摇头道:“司空不必抱愧,只要你将冬官府管理好了,多多产铁,多多打造武器,便是对本王最大的帮助。对了,骆驼峰下新建的炼炉产量如何啊?”

    一说到这个,夏荀便激动起来:“粟新所建造的炼炉,炉内空间比之前的大了数倍,每次能放入更多的铁矿石,以前每炉放入二千斤左右铁矿石,如今可放入逾万斤;其次是通道宽敞,可以用独轮车运送物料,上料和出料的速度都大大提升了,以前每炼一炉铁,装料和出料各须一日合两日,如今半日即可;最重要的是,水力带动的风囊能产生强大的风流,让炼铁时间缩短了一半,以前炼一炉铁须得十日左右,如今五日左右便可出铁。”

    “综合下来,以前十日出铁约三百斤,如今五日出铁近两千斤,产量提高了足足十倍!”

    说到最后,夏荀已是满脸通红,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姬延笑道:“每炉五日产铁两千斤,一月便可产铁一万两千斤,一年下来便有十五万斤了。如果咱们建造这样十个炼炉,岂不是便有了一百五十万斤的年产量?”

    听到这话,夏荀一下从激动中清醒过来,使劲摇头道:“我王此想法万万没有可能!”

    “喔?”

    “首先,没有足够的铁矿石。如今骆驼峰出产的铁矿石大概每日近五千斤,抛除掉其中的砂石,能用于炼铁的铁矿石也就四千左右,最多够供应两个炼炉所需,就算将将军山的铁矿也利用起来,供应四个炼炉已是极限。”

    “其次,没有足够的木炭和燃料。炼铁所需木炭倍于铁矿石,一斤铁矿石需要二斤木炭;燃料则为十之二三,十斤铁矿石大概需要两斤燃料。洛阳现有用于制作木炭的炭炉共四座,每日可产炭二万余斤,其中近半要供给百官臣民所需,只有万斤左右可用于炼铁和制作铁器,堪堪能够供应骆驼峰的铁矿所需,也就是仅能供应两个炼炉。”

    “如今四座炭炉所需的原料——草木,已经是洛阳出产的多半,如果建造更多的炭炉,需要的草木便超过了它的生长,这样不久之后便会导致原料枯竭。故洛阳能够出产的木炭最多供应三个炼炉。”

    “还有一个问题,人力太过贫乏。为了这一个炼炉的生产,微臣跑遍洛阳焦头烂额也没有找到足够的力夫,无奈之下将一些工匠用来当力夫使用才堪堪凑齐!如果再增加炼炉,微臣实在不知去何处寻找力夫。综合来看,在解决到了人力的前提下,洛阳能够建造三个炼炉便是极限了,每年的铁产量极限便是四十万斤。”

    “嗯!”姬延听完夏荀的诉说,算是明白了这个时代产铁的不易:“既然如此,咱们暂时就用这一个炼炉将就着吧!但是记住了,绝不可让炼炉停下,将来需要用到铁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诺!”

    “再说说武器的制造吧。如今咱们都制造一些什么武器啊?”

    “武器的种类可多了,有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黄锏挝殳叉等,甚至还将耙头作为武器。”

    “怎么没有听到你提起弓和弩呢?”

    “弓弩只有战车上的指挥官使用,其他人基本都不用,故需求不大。加上近百年来洛阳几乎没有经历过战事,以前留下的弓弩足够使用,冬官府已经数年没有制造过了。以前的弓箭作坊早已废弃,弓人也大部分被裁掉了,小部分则转做了其它工作。”

    “先祖有谚云:兵之利者,莫过弓箭。弓箭一出,天下莫争!弓箭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可以远程攻敌,我能打人,人却不能打我,能够极大的打击敌人士气。”姬延说着沉重的摇了摇头:“如此犀利的武器,咱们居然毫不重视,难怪只有挨打的命。”

    “如果让军队大量装备弓箭,便可远程杀伤敌人而减少自己的伤亡,实为人少的国家最佳的武器选择。以后咱们要将弓箭的制造放在一切武器之首,争取让所有士兵人手一张弓。”

    夏荀接口道:“弓箭的制造颇为繁复,想要人手一张弓,微臣以为非常困难。”

    “所以咱们要先来研究一番。先说说箭头吧!”

    “我王是说箭镞吧?”

    “对对对,箭镞!”

    夏荀缓缓道:“以前的箭镞多为青铜铸造,主要为銎式,尾部为中空圆銎,将箭杆插入其中成为箭支;近百余年来,由于铁的出现并逐渐普及,铤式的箭镞便渐渐多起来,尾部为实心圆铤,套入中空的箭杆成为箭支。銎式箭镞由于尾部圆銎须得较多材料,所以重量较大,基本都在两半以上,铤式箭镞则轻了许多,重量在半两到一两之间。”

    “箭镞形状也有数种,有两翼,三翼,这种带翼的箭镞主要用于攻击无甲的队伍;还有两棱,三棱,锥形箭镞,杀伤力要高出很多,但制作难度也要大很多,主要用于攻击披甲的队伍。”

    姬延沉吟道:“每个箭镞以八钱计,则一斤铁可以打造十二个。。。。。。”

    夏荀笑着插嘴道:“一斤为十六两,应该可以打造二十个箭镞。”

    “喔!”姬延失笑道:“本王老是将一斤当做十两。好,一斤铁可以打造二十个箭镞,一年十五万斤铁,岂不是可以打造三百万个箭镞?不错,不错!”说着便点头笑了起来。

    夏荀却摇头道:“我王的算法只是考虑了铁产量,却没有考虑制作箭镞还受工匠数量制约,也受打造设备的制约,更重要的是,这些铁不可能全部用来打造箭镞,还得制造各种耕作用具,手工用具,家具等,还要制造其他的兵器,将士的甲胄也得打造啊!”

    姬延笑道:“本王只是算算而已,可没说将产出的铁全部用于制造箭镞啊!但是有一条,一定要尽量多的制造铁箭镞,未来的需求量将会非常大。”

    “诺!”

    “好,接下来咱们再谈谈弓的制作。如今用的弓都是什么样的啊?弓力多大,射程多远?”

    夏荀涩然道:“微臣对于弓的制作基本不懂,我王如果想要了解,微臣可以让最好的弓人过来为我王讲解。”

    “不用了,待本王有时间了,亲自去弓箭作坊看看。”姬延说着脸色变得郑重起来:“下去后,立即着手将以前的弓人都召集回来,将弓箭作坊重新恢复!”

    “诺!”夏荀应下后便要告辞。

    姬延突然想起一事:“对了,让铁作坊先打造一批铁犁出来,第一批先制作一百个吧,马上就要派上用场了!”

    “诺!”

第八十章 太医监惊变(一)() 
夏荀刚走,内侍来报:“太医令海林求见。”

    姬延微微诧异:“喔!让他进来吧!”还真是巧,他刚打算去太医监探望孟奔,太医令就来了。自从姬方禀报宣太后诛杀孟奔九族后,他便一直想着去看看这个猛士,可事情一件接一件,居然到现在还未能成行。孟奔如今已是孑然一身,且不再可能回到秦国,想来此时收服他应该不会那么难了。

    海林带着满脸谄媚的笑容,来到殿中便跪下道:“老臣参见我王。”

    “起来吧!”

    海林站直身体,恭恭敬敬的拱手道:“启禀我王,孟奔已经完全康复,待会儿就要给他拆掉双手的夹板。接下来如何安置他,还请我王示下。”

    “本王过去看看他吧,先跟他好好谈谈,然后再做安置。”

    “诺!”

    姬延换了一身衣服,便在海林和一大群亲卫的簇拥下,朝着太医监走去,好在这个地方在宫城内,否则在这种紧张危急的时刻,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去冒险的。

    来到孟奔的病房外,姬延示意亲卫们候在门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