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洪荒之旅-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禹王建造九鼎造福九大州的第十载,也是禹王一百二十岁时候,寿终去世。

    虽然禹王治水有功,获得了天道赏赐,使得其修为大增,达到了炼虚合道境界,但是却不可能长生不老,在当时的时代,能够活到一百多岁已经是炼虚合道境界能够达到的最高寿命了,毕竟达到人仙境界才只有一百八十岁而已。

    本来,禹王想要依照禅让制将王位让给功绩显赫的皋陶(gāoyáo),但是,皋陶却在一年前便去世了,因此,禹王便将王位让给了皋陶之子伯益,但是,禹王的儿子姒启认为自己的功绩并不比伯益差,心中虽不服,却也不敢违背禹王的意志。

    伯益继位之后,大力推广畜牧业,使得九州各郡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富足的生活令民众对伯益更加认可。

    可是,与此同时,姒启却暗中组建军队,并与朝中诸多禹王的死忠联系,经过几年发展,姒启发动了战争,将伯益赶下了王位。

    但是,姒启的行为却惹来了其他诸侯的不满,于是,一场人族历史上堪比涿鹿之战的内乱爆发了,其中最大的反对势力便是有扈氏。

    经过长达数年的征战,最终,有扈氏的反对联盟还是被姒启所瓦解,毕竟,夏国在禹王的统治下,不论是资源还是人才都是充足的,后世将这次内战称之为‘甘之战’。

    即便如此,经过数年的战乱,也将禹王几十年的积累损耗殆尽,但是,姒启的王位却是彻底稳固了,九大州再次恢复了太平。

    启王在位十余年,夏国也恢复了禹王当年的盛况,甚至犹有过之,而且,因为资源丰富,到了晚年,安于太平的启王开始贪图酒食之乐,久而久之,当年征战四野的夏启王便一病不起。

    于是,为了夏国的未来,一众诸侯大臣便商议确立下一任夏王之事,有的说恢复禹王时期的禅让制,推举功绩显赫之人为王,有的说推举启王的子嗣为王,一时间,诸侯大臣们分成了两派。

    就在启王重病,诸侯大臣为了下一任王位人选争执不休的时候,启王的第五子姒武观在西河郡组建军队发动叛乱,企图效仿启王以武力夺取王位。

    重病中的的启王勃然大怒,命大将彭伯寿率兵讨伐。

    与启王的军队相比,姒武观的所谓军队如同儿戏,面对彭伯寿的大军完全不是对手,姒武观当即投降。

    得知消息的启王非常自责,更多的确实失望与痛心,虽然启王的王位是通过武力夺取的,但是,这王位是从他人之手夺得,如今,姒武观却是要夺取自己的王位,将礼仪纲常置之脑后,罔顾父子之情,令启王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

    最后,启王也没有狠下心处决姒武观,甚至都没有召见他,只是命人告诉姒武观让他率领部下东迁至海滨,永世不得踏入夏城,这位人族历史上第一位起兵造反的王子也成为了第一位被流放的王子,后世将这段历史称之为‘武观之乱’。

    第二年,启王便病逝了,临终之前启王将王位传给了长子姒太康,但是,太康受启王的熏陶甚久,同样贪欲享乐,甚至犹有过之,对朝政一概不管,在一次外出狩猎之时,被有穷氏阴谋篡位。

    姒太康得知消息当即逃命而去,再不敢回夏城,后世称之为‘太康失国’。

    有穷氏虽然成功篡位,但是因为其祖上乃是九黎族后裔,所以,荒界诸侯都不愿听其调令,无奈之下,有穷氏首领便让启王四子姒仲康为王,实权却掌握在自己手中,姒仲康不过是傀儡而已。

    姒仲康为傀儡夏王的第七载便因病去世,其居住在豫州商丘郡的儿子姒相得知消息,却不敢前往夏城迎接父亲的遗骸,但是,在一众拥护夏国的诸侯建议下,姒相在商丘宣布称王,并未父亲姒仲康举行了吊唁仪式。

    姒相称王之后,九州诸侯有大半前来投靠,使得有穷氏也不敢来犯。

    后来,有穷氏首领的义子寒浞勾结其妃子纯狐并将其杀死在寝宫,然后改称寒国,同时,策反拥护姒相的诸侯并集结军队进攻姒相,致使姒相兵败自尽。

    姒相的儿子姒少康,又名杜康,在姒相兵败身死之后,逃至有虞氏寻求帮助。

    有虞氏乃是舜帝的后裔,虽被禹王封为诸侯,却不需要向其他诸侯一般年年朝贡,说是诸侯,实则如同一个自治的小国一般,因此,私下里虞侯治下的民众都自称为虞国,称虞侯为虞王。

    当然,有虞氏拥有舜帝留下的底蕴以及历代虞侯的积累,其实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在虞侯大力帮助下,姒少康成功击败寒浞,恢复了夏国的统治,后世将这段历史称为‘少康中兴’。

    经过数百年的更迭,夏国的王位传到了姒癸手中。

    姒癸虽文武双全智谋过人,却不思进取,更是荒|淫无度,暴虐无道,比起先祖姒太康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姒癸的暴虐无道,终于惹来了众多诸侯的不满,一场旷世之战暗中酝酿。

第十三回 重天内有间道场 风云起派遣门徒() 
重天之外的一处混沌之地,有一座普通的院落。

    这院落并不奢华,比起鸿钧的紫霄宫以及女娲的娲皇宫,这座院落可谓是平凡至极,简直可以和茅草房相比了。

    但是,在这重天之中普通的修士根本无法生存,即便是大罗金仙巅峰境界的修士,也不敢随意逗留,由此可见,这座院落看上去普通,实则内藏玄机。

    这院落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隐修数百年的罗福。

    当年,罗福将蚩尤的残魂送入轮回之后,又将九黎族送入了山海界,让其他留在荒界的族人改名为东夷族并融入夏国,自己则来到了重天之上开辟了一处道场,准备收徒传道,以应对荒界未来的各种变化。

    如今,罗福门下弟子众多,而且个个都是天赋异禀之人,这些人都是靠着白泽灵敏的感知所找到的,否则,即便罗福是天道圣仙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荒界各族。

    其中进步比较快的有两人,一人名叫伊挚,另一人名叫任虺(huǐ)。

    伊挚的母亲是有莘国的采桑养蚕的女奴,有一天,她梦见一位神人,这神人告诉她,她所居住的地方马上就要被洪水淹没,要她赶紧往东跑,并且不能告诉其他人,否则就会惩罚她,第二天,她跑到梦中神人所说的地方,果然看到滚滚洪水袭来,善良的她不顾神人的警告急忙奔走将洪水的消息告诉周围的邻居,一村的人都得救了,但是她因为违背了神人的告诫,竟然变成了一株空心桑树,邻居们见状惊恐万分,仔细查看下,竟然发现桑树中有婴儿的啼哭声,于是,人们将桑树刨开,将婴儿救了出来,这便是伊挚。

    伊挚母亲出事的时候,白泽便有所感应,连忙告诉了罗福,罗福运转神识降临荒界,立刻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原来,所谓的洪水竟然是道德搞的鬼,道德看出了还未出世的伊挚的特殊之处,想要收为弟子,这才弄出了神人托梦,发洪水淹村落的事情,没想到,却被罗福暗中看了个明白。

    当村民将婴儿从桑树中救出之后,道德化为一道人降临,打算带走伊挚,这些村民都是奴隶身份,见这道人仙气缭绕,顿时敬为神人,当即将婴儿交给了道德,道德也不多言一抖手中拂尘,腾云而起转身离去。

    罗福见状,立即追了上去。

    “道德道友什么时候干起了拐卖儿童的勾当了,这种行为实在有失圣仙的身份,你干这事,你师父知道吗?”罗福拦住道德讽刺道。

    “嗯?罗福!”

    道德一愣,见来人是罗福,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一声不好,也不多说废话,手腕一抖,太极图猛然朝罗福飞去。

    罗福微微一笑:“又是这破石板,给我回去吧!”

    ‘嗖’罗福一挥手,那冲向罗福的太极图陡然转向竟然朝着道德打了过去。

    道德只觉得自己与太极图的联系突然中断了一下,虽然只是一瞬间,却也令道德惊恐不已,对于罗福的修为再次有了深刻的了解。

    重新控制住太极图,道德不敢再动手,脸色铁青道:“罗福你到底要干什么!难不成你以为自己荒界无敌了吗,想要与我三清一脉开战吗?”

    “三清一脉?”罗福心中一凛。

    三清吗?看来传说并没有改变,他们终于还是叫了三清。

    罗福故意问道:“三清是什么玩意儿,你不是叫道德吗?”

    道德气的胡子上翘,嚷道:“休要胡说,三清不是什么玩意儿,三清乃是我们三兄弟的道号!”

    罗福恍然一笑:“哦,原来三清不是玩意儿,是道号啊!”

    “你……,哼,不与你做口舌之争!”说着,道德展开身形就要走。

    罗福再次阻拦,说道:“想走可以,留下怀中婴孩,本圣仙绝不再拦你。”

    说着话,罗福将混沌钟召了出来,虎视眈眈盯着道德,似乎只要道德敢不答应罗福便立刻动手绝不留情。

    一见混沌钟,道德的气势陡然下降,看了看怀中的婴儿,又看了看头顶的混沌钟,叹息一声,无奈道:“算你狠,给你!”

    罗福接住婴孩,说道:“道友慢走,本圣仙不送了!”

    “哼……”

    回想起当年与道德争抢伊挚的过程,罗福不由得笑了,看着如今修炼到悟道化仙境界的伊挚,罗福很是满意,短短五十年便修成了人仙之体,这种资质可以说是上等的了,怪不得道德为了他竟然弄出那么多幺蛾子。

    另一位任虺也是天赋异禀之人,其出生时雷霆滚滚,大雨倾盆,缓解了当地多年的旱灾,因为这种特殊的天象引起了天地灵气的波动这才被白泽所察觉,一算之下,也是一位上等天资之人,也被罗福收入门中。

    任虺在家中排行老二,因此又称仲虺,仲虺的修炼天赋不如伊挚,但是,对于罗福的一些超前思想却是领悟极深,在罗福的引导之下,短短二十年便已身怀治国之策,其想法连罗福都啧啧称奇,甚至怀疑这仲虺是不是也被穿越者附体了,否则怎会有如此远见呢。

    这一日,罗福将伊挚和仲虺叫到身前。

    “你二人于为师门中修行甚久,如今荒界风云将起,正是你等大展身手之时,如今夏国君主暴虐无道,你二人可择明主辅佐之!”

    二人闻言,抱拳拱手道:“还请师父明示!”

    罗福又道:“那商国君主成汤乃气运之人,你等可尽心辅佐,必有一番作为!”

    “弟子谨遵师命!”说完,二人身周金光笼罩急速飞向荒界。

    伊挚和仲虺二人分别回到了自己的族群,伊挚到了有莘国,找到了罗福所说的空心的桑树,知道这就是自己的母亲,伊挚泣不成声,连跪了三天三夜,这才起身离去。

    伊挚在罗福门中除了修习道法,对于先贤治国之道也有所涉及,虽不如仲虺,却也略有建树,因此,伊挚便主动找到有莘王,向其展示自己的能力,有莘王闻听顿时敬为上宾,将伊挚封为阿衡(ē hénɡ),也叫师保之官,主要负责保护以及教育王子们治国之道。

    久而久之,伊挚的名声便传扬开来,终于被往来的商旅传到了商国,引起了商王成汤的注意。

第十四回 得专征伐扫诸侯 叛军兵败献美女() 
仲虺回到家乡薛国,利用自己所学到的先进知识,使得薛国繁荣起来,短短数年薛国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经济比较发达实力比较强盛的诸侯国,深受民众的拥护,以至于,薛王将王位都让给了仲虺。

    见到薛国变化如此巨大,夏王姒癸心生嫉妒,欲将薛国的财富据为己有,但是,没有正当理由即便姒癸如何暴虐无道,也不敢凭空抢夺薛国的财富,否则的话必然会引起所有诸侯的反对。

    另一方面,商王成汤在与有莘王的一番交涉之后,迎娶了有莘王的女儿,与有莘国达成了联盟,于是,商王便将名声大噪的伊挚顺理成章的邀请到了商国,两人一番密谈之后,对如今的夏国的处境有了相同的意见,于是,伊挚便顺势投入成汤的麾下,成为了商国的阿衡。

    这一年,荒界各地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各地灾情十分严重,甚至有些诸侯国已经发生了民众聚集抢粮食的行为,当地诸侯纷纷向夏王求救,希望夏王能够想出解决的办法。

    对此,姒癸没有任何心思,反而想到了如何搜刮各诸侯国的财富。他以救济灾区为由通知各诸侯国将各自的八成财富粮食等物全部上交,抗令不遵者,全族处斩。

    一时间,各诸侯国人心惶惶,但是,还是有很多诸侯不敢违抗夏王姒癸的命令,带着全国八成的物资前往夏城朝贡。

    而那些不尊夏王令的诸侯也不在少数,许多诸侯国更是以有缗(mín)国为首宣布脱离夏国的统治,自立为王,其中便有薛国。

    对此,全在姒癸的意料之中,于是,姒癸便有了正当理由出兵讨伐。

    姒癸丝毫没有因为有缗国的反派而恼怒,反而有些庆幸,这些年,虽然诸侯国年年朝贡,但是也都被他挥霍的所剩无几,正好借此机会大肆搜刮一番,这有缗国等诸侯国的反叛正好给了姒癸正当的理由,当即,姒癸下令天下诸侯凡是剿灭有缗国的都可以用战功代替朝贡。

    一时间,天下诸侯分成了两派,一边是以有缗国为首的反叛联盟,另一边则是以维护夏国正统为首的诸侯国联盟。

    与此同时,伊挚知道机会来了,于是,伊挚便向成汤出谋划策,让成汤主动向姒癸投诚,承诺帮助姒癸剿灭反叛夏国的诸侯。

    近些年,商国的发展姒癸也都有所耳闻,知道商国的强大,如今见商王依然臣服于夏国,自然十分高兴,当即授予了成汤‘得专征伐’的大权,意思就是成汤不管征伐哪个诸侯国都可以不经过姒癸的批准直接出兵,类似于后世的‘先斩后奏’。

    在伊挚的规划下,商国并没有参与到其他诸侯与有缗国的战争中,反而先是与薛国的仲虺取得了联系。

    伊挚将悄悄来到商国的仲虺介绍给商王,三人一番商量,决定先演一场戏给夏王看看,好让夏王对商国更加信任。

    于是,第二天成汤便调兵遣将朝着薛国出兵,由于之前的谋划,薛国表面上拼死抵抗,实际上却是装模作样,不久便假装不敌投降,于是,商国便带着薛国的财物来到了夏国,向夏王汇报战况。

    夏王见到大量的财宝自然是非常高兴,对成汤一阵褒奖,算是彻底认可了成汤,甚至都没有过问薛国的战俘,便让成汤领赏回国去了。

    回到商国之后,成汤与伊挚仲虺两人即刻开始了他们的计划。

    因为得到了夏王‘得专征伐’的大权,成汤调兵遣将的过程并未被其他诸侯所得之,因此,对于他们的计划更有益处。

    在伊挚与仲虺的建议下,首先要攻占的便是葛国。

    只因为葛国是拥护夏国的诸侯,而且,这葛国距离商国最近,若是不先除掉葛国,对商国之后的计划会有影响,更何况,如今葛国军队全都出征参与到了讨伐有缗国联盟的战场上,葛国都城可谓是兵力空虚,轻而易举便可将其占领。

    葛国被攻占的消息三天后才传到姒癸的耳中,姒癸大怒,当即召见成汤。

    大殿上,成汤洒然而立,毫无惧色。

    姒癸怒道:“大胆成汤,为何攻占葛国,难道你也要反叛本王吗?”

    成汤义正言辞道:“回禀大王,臣收到密报,葛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