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历驾到- 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徐德这种不闹腾不折腾的做派,王宗沐是真的喜欢。

    “那这样,本官单独准备一桌,菜不过八道,与徐公公践行。”说到这里,王宗沐笑着说道:“如果天下宦官皆如徐公公一般,这天下也就没有人骂内侍了。”

    “这一次在山东和徐公公共事,本官受益良多!”

    徐德笑着看着王宗沐:“像王大人这样坦诚的人也不多了,很多人都是表面恭敬咱们这些内侍,背后不一定怎么骂呢!读书人饿死不偷盗,讲究的是一个气节,看不上咱们也正常。”

    “倒是王大人让咱家刮目相看,你是皇爷说的真君子,不是假道学。”

    王宗沐笑着说道:“陛下圣明烛照啊!”

    两个人聊得很开心,至于曲阜的事情,二人谁也没有提起,南下南京的事情也没有提起。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个太监,一个巡抚,相对而谈,笑声不时的传出去很远。

    曲阜城外。

    在曲阜呆了七天,王用汲料理了这边的事情,孔家终究没能将所有的田全都赎买回去。各房凑出了一百多万两银子,买回去两万亩左右的上田,一万多亩的中田。

    投献的田地,到了这个时候自然是没人管了,已经有人开始闹腾了。

    “李知县,这曲阜还地的事情就交给你了!”王用汲看着来送行的新任曲阜知县李义,笑着说道:“想来李知县也知道怎么做,本官就不多言了。”

    李义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身材有些清瘦,但是目光却炯炯有神。

    听了王用汲的话,李义躬身道:“王大人在山东所行之事,当的‘有大功于国’的评价,下官心中十分的敬佩,自然不会让大人失望。”

    “下官也是穷苦出身,自然会对穷苦百姓多看顾一些,大人尽可放心。”

    王用汲当然知道李义这话的意思,相比于投献的人家,那些卖地的,被抢夺土地的,他们无疑是穷苦人家。分地这种事情,稍稍偏向一点,那对百姓来说就是了不得的事情。

    “能够有爱民之心,体恤民间疾苦,这很好!”王用汲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大人放心,下官知道这么做,等到下官上任,清理历年来的积压的案件,还曲阜百姓一个朗朗的青天。在大明,没人能够遮住这片天,下官愿意为陛下,为大明,守住这片青天。”

    李义语气虽然很淡,可是说出来的话语却是掷地有声。

    王用汲当然知道李义的意思,这是摆明要收拾孔家了。孔家势大,这么多年,仗着孔家势力为非作歹的人一大把,真的要查,那事情恐怕就多了去了。

    不过王用汲相信皇上的眼光,笑着拍了拍李义的肩膀。

    “你年轻,是大明的未来,好好干,有什么事情可以写信给本官,能帮得上的,本官一定帮一把!”说着王用汲笑了:“咱们江湖路远,为了大明,好好干!”

    “下官会的!”李义对着王用汲一躬到地。

    王用汲没在多说什么,虽然只是几句交谈,但是他喜欢这个李义。年轻,朝气,心怀希望,满怀斗志,像极了年轻时候的自己。意气风发,勇敢前行。

    上了马车,看了躬身在那里的李义,王用汲淡淡的一笑,放下了马车的帘子,吩咐道:“出发!”

    阳光洒在路上,一半洒在了王用汲的马车上,一半洒在了那个躬着身子的年轻官员身上。清瘦的身材,青色的大明官服,微微躬着的身子,构成了一副交替的图画。

    济南府,钦差行辕。

    王宗沐看着王用汲,笑着说道:“曲阜那边的事情都完了?”

    两个人也算是惺惺相惜了,虽然王宗沐对徐德的观感也不错,但是始终是差一层,与王用汲就不会这样,两个人没有丝毫的隔阂,说起话来,倒也不用忌讳什么。

    “完了!”王用汲笑着说道:“剩下的事情就用不到我了。”

    王宗沐笑着说道:“去南京?”

    “去南京!”王用汲点了点头:“不用那么看着我,我上了折子给陛下,希望陛下调派内厂的人给我,锦衣卫的人我是受够了,内厂的人手很不错。”

    “这件事情我知道了!”王宗沐笑着说道:“陛下对你当真是非常的看中,让徐公公与你同行。”

    王用汲大笑:“陛下天恩浩荡,不过我明天就要走了,今天晚上得吃你一顿,好酒好菜的准备着,咱们好好喝一杯!“

    “好啊!”王宗沐也笑着说道:“好好喝一杯!”

    京城,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放下手中的羹汤,面无表情的继续翻着资料,然后转头看向了张鲸,开口问道:“这些都是切实的吧?”

    “回皇爷,都是东厂的人查的,不会有错的!”张鲸连忙回答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低下头继续看了起来,事实上这不是一份情报,而是一份资料,一份大明官员出身的资料。虽然对于大明的士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可是到底是怎么样的,朱翊钧并没有切实的感觉。

    只是知道官商勾结,最直接的路径是官商一体化。《白银帝国》一书认为,万历年间几乎到了“无官不商”的地步。于是朱翊钧就让东厂去查了一下,主要查一下最近两次科举。

    以前的数据没什么意义,最近的数据才准确,况且朱翊钧一直相信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上一次的科举,商人出身的进士占了所有进士的七成,这个比例高的可怕。在东厂的数据里面,他们的出身基本上都是商贾,家里面都有大买卖。

    像是开一个粮店之类的,基本上都没算,按照东厂的核算,这些人家里面最少也有三间以上的铺子。家里面有商号的,三成以上,全都经商。

    在剩下的三成里面,两成是地主,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耕读传家。

    穷苦人家出身的,只是占了不到一成,比例非常的低。之前的一届也是这样,只是稍稍好一点,但是也没有好多少,看了这个数据,朱翊钧心情大坏。

    这份数据代表着上下层的上升通道正在堵死,财大实力雄厚的商人正在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人。他们通过做官,把持话语权,开始侵夺这个国家的权力。

    从权力入手,侵夺所有人的利益,吸取这个国家的血液,他们正在成为蛀虫。

第一百八十章 西北() 
从这里面,朱翊钧也看到了一点,那就是传统耕读传家势力的削弱,这恐怕也是为什么党争之中,他们打不过东林党的重要原因,毕竟谁不想要钱。

    大部分传统的耕读传家士绅,因为利益的吸引开始转向经商,而且还是其中精明的一部分。

    剩下则是因循守旧,思想保守的守旧派,质量和数量都不如的情况下,能打赢就怪了。至于穷困出身读书人,路已经快要被堵死了,更没有话语权了。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国家被官商把持也就在正常不过了。

    加上理学的作祟,这些变得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对外因循守旧,没有一点资本主义的侵略性。因为这些人根本算不上资本主义,最多算官僚资本主义。

    叹了一口气,朱翊钧将手中的资料放下,有些头疼的揉了揉自己的脑袋。

    自己现在正处于这个变革的风口上,怎么引导和限制就成了最紧要的事情。朱翊钧沉吟了半晌,不断的在心里面琢磨,琢磨着一个完整的大计划。

    西北,大同府。

    对于曾省吾来说,西北这个地方还是有些冷,虽然京城现在也不暖和,可是比起西北还是要好很多。大风呼呼的吹着,使得曾省吾一出门脸就被吹裂了。

    这两天抹了一些旱獭油才好些,没什么事情的时候,他都不出屋了。

    “大人,御马监张公公和内厂李总管来了!”

    听到了手下的通报,曾省吾倒是没怎么意外,自己到西北这些天,与这两个打交道的最多。虽然自己也是有事情要办,可是曾省吾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办的事情,怎么也要等他们的事情办好之后才好办。

    见到两个人走了进来,曾省吾也没客气,指着凳子说道:坐!”

    三个人一天见八遍,如果客气来客气去的,很多事情也就不用做了。加上曾省吾的地位,如此对待反而不会让人觉得失礼,反而让人觉得亲切。

    张诚和李中行也不客气,两个人笑着坐下,伸出手放在炭盆上烤着。

    “两位今日来是有什么好消息?”曾省吾抬起头看着两个人,开口说道。

    “有好消息!”李中行笑着将一个包裹递给了曾省吾:“大人请看,毛呢大衣,这个已经做出来的,这一件是这一批里面最好的,给大人保暖。”

    曾省吾顿时来了兴趣了,伸手将毛呢大衣展开,伸手摸了摸,笑着说道:“很好,厚实,保暖,好东西啊!”说着直接就披在了身上。

    “大人,看这个!”李中行拿过一个线团,后面还有两件衣服。

    “这个是毛线,这个是毛衣和毛裤!”李中行一边说着,一边给曾省吾展示:“厚实,保暖,穿上这一套毛衣毛裤,外面在穿上毛呢大衣,一点都不冷了。”

    曾省吾连忙拿过来翻看了起来,然后脸上就皱起了眉头。

    这玩意就是裤腿和套头衣服,与文官的长袍大袖根本没关系,倒是看起来更像是亵裤。不过想到是穿在里面的,曾省吾也就能理解了。

    “为了与之搭配,我们内务府还设计了新的外裤。”

    那是一套灰色的裤子,看起来和毛裤的造型差不多,上面有一条黑色的皮带,前段有一个带扣。只不过与常用的腰带不同,这个不是玉扣,而是铁的。

    曾省吾看着裤子和皮带,有些迟疑的问道:“这个有人买吗?”

    李中行倒是丝毫不在意,笑着说道:“这个又不是给儒生的,是出售给武将和普通百姓的。”说到这里,李中行就停下了话头,没有在继续说。

    虽然李中行不说了,可是曾省吾当然听出了话里面的意思。

    你们文官嫌弃,那你们别穿,长袍大袖继续,反正里面也露不出来,光着也没人管。可是对于普通百姓和武人来说穿着外裤就很有必要了。

    曾省吾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反正卖不出去又不是他的事情,内务府自己喜欢就行了。

    “内务府那边都准备妥当了?”曾省吾看着李中行,开口问道。

    李中行点了点头:“我约了十家商号的管事,明天议事。”说到这里,李中行转头看了一眼张诚,然后开口问道:“张公公,你的事情准备的差不多了吧?”

    自从上一次跟着戚继光来到大同府,这位御马监的张公公就一直没走。

    知道的他是随军监军,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在西北做监军了。只不过曾省吾和李中行知道,这位张公公跑到西北来,绝对不是到这里喝西北风的。

    “准备好了!”张诚看着曾省吾:“曾大人,文书我都带来了,稍后就请曾大人过目。”

    曾省吾点了点头,脸色也严肃了起来,他知道接下来自己的考验来了。

    李中行没有在这里继续留下的必要了,起身告辞之后就离开了,他知道接下来的话不是他能听的了。曾省吾和张诚也知道这一点,也就没挽留。

    屋子里面的火烧的很旺,张诚静静的坐着,曾省吾则在不断的翻看着资料。

    “张公公,这是不是有些过了?”曾省吾放下手中的文书,有些迟疑的说道。

    在张诚的文书里面,这一次要收拾的人里面,副总兵有两个,副总兵之下,指挥使四个,在下面的千户和百户就更多了,合起来几十个人。

    加上军中的文官,足足有一百来人,一次拿掉这么多人的,很容易出乱子啊!

    张诚却不为所动:“曾大人,这上面的罪过你应该看过了。”

    曾省吾叹了一口气,他当然看过来,侵吞军饷,蓄养私军,倒卖军械,欺男霸女都算是小罪了。关键是证据确凿,这就要了命了,如果这些罪名都坐实了,这些人估计也就活不了了。

    见曾省吾依旧犹豫不决,张诚便笑着说道:“曾大人在担心什么?”

    曾省吾有些无奈,显然西北的大胜给了不少人信心,这位张公公应该就是其中之一。可是曾省吾也知道,这的确是整饬西北军的最好机会。

    边疆无战事,也没有外敌威胁,于是曾省吾点头道:“好吧!”

第一百八十一章 开始() 
张诚见曾省吾答应了下来,便笑着说道:“如此再好不过了,明日还请曾大人将麻总兵和副总兵叫过来议事,到时候我们当堂拿人!”

    “好!”曾省吾点了点头,直接答应了下来。

    提起大同,大明的大小官员都知道这里是九边重镇,号称九边之首,甚至有人说“大同兵马甲天下”,可见世人对大同的评价有多高了。

    事实上大同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军队配备,一直都是九边的重中之重。

    这些年东边闹土蛮,蓟州和辽东才增长了一些。

    大同设立总兵一人,副总兵四人,下辖十三个卫所,八百二十三个堡寨,三百零七座座墩台。大同分四道,辖九路,账面上的驻军是十四万三千六百七十二人,战马五万多匹。

    扣除了逃卒和虚冒,大概能剩下八成,这已经是天下最好的地方了。

    这还是自从隆庆以来收拾的结果,放在以前只会更差。

    因为是卫所制的关系,大部分士卒都是屯兵,虽然账面上是战兵,可是他们甚至连盔甲都装备不全,有把刀就不错了。他们日常的事情就是种地,然后种出来的粮食还不是他们的。

    打仗的兵马,基本上是少数,大部分都是军官的亲卫。

    西北之战,朝廷给的赏赐一点没打折扣,这使得大同城的消费短时间出现了激增,好在内务府早有准备,从江南拉过来的货物开始在大同城内大肆贩卖。

    这些日子大同城内外到处都是娶妻的,显然不少老兵有钱了,第一件事情就是安家。

    媒婆生意大好,嫁娶物品成了紧俏货,这使得晋商着急了。原本西北是一个穷地方,捞钱基本上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盐,一条路是与瓦剌互市。

    在互市当中,盐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掌握着盐的人,基本上就掌握着西北的经济大权。

    西北四大盐商,张王李范把持着整个西北的命脉,只不过这种情况在扬州杀的血流成河之后,彻底的发生了翻转。李家的李中行成为内务府的总管,带着内务府杀回了西北。

    一来就表现出了势不可挡,毕竟人家有皇室背景。

    如果李中行或者内务府让大家断财路,或许晋商会抵制他们,尤其是在商业上,可是内务府是找钱的,尤其是毛呢出现之后,西北的晋商都快疯了。

    晋商都是走南闯北的,什么没见过,江南丝绸和松江布,那是多大的买卖啊!

    毛呢这种料子的出现,御寒保暖非常的好,在北方根本就不愁销路,晋商怎么可能不想要。只不过营业执照的出现,让无数商人大骂。

    但是张家王家和范家就不骂,还帮着李中行稳定局面,因为他们三个营业执照李中行咋就给过承诺了。

    内务府衙门。

    李中行伸手敲打着桌面的资料,脸上的表情很严肃,事实上这些天李中行一个头两个大。十个营业执照,勋贵那边占了五个,张家王家和范家各占一个。

    自己的手上还握着两个,这是皇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