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纹秘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纹秘境-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明他们与中原文化已经有部分融合。

    我脑海里把事情前前后后过滤了一遍,希望能尽量做足心理准备,好应付接下来将要面对的状况。程子却没那耐心,他见我蹲着发呆,自个便去捣鼓那青石板。他说想那么多干嘛,咱们见招拆招,来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才是男子汉气概。

    我被他一激,想想也是既然都到这一步了,就没有再回头的道理,反正提起精神警惕性高些也就是了。

    我拍拍屁股起来,看着他在那里折腾。两块青石板长有2米宽有1米5,厚度估计50公分,拼凑的非常严丝合缝几乎没着力点。程子拿他根本没折,他气呼呼道:“他娘的,岚子,这东西贼重,以咱们三人这点力气我看打不开啊。”

    我说:“凡事都多动动脑子,古人尚且能建造水车利用水力,来完成人力不可为的事情,我们也应当可以。”

    程子停下手看着我,不可置信的反问道:“岚子,你脑子没进水吧,你的意思是我们也要弄这么大个水车?!等建成我胡子都白了。”

    孙小曼思维一向敏捷缜密,她提醒道:“古人建水车应该有更大的用处,如果单为移动这两块石板,并不需要建造的这么巨大。所以我们只需要做个类似杠杆的装置,利用水的冲力就可以移动石板。”

    孙小曼说的也正是我想的,而我设想中的杠杆装置,有些类似于古时候的投石机,当然没必要那么大也不追求精致。首先用两根粗点的树干做成X形支撑桩,然后在上面架一根较长撬杠,在它的尾部扇形绑上树枝,以便增加水的着力面。由于这个杠杆装置要借用水的冲力,所以X行支撑桩需要可以向前倾斜。

    我叫程子别再那里瞎捣鼓了,赶紧一起去砍几根树,绳索也不够还要用树皮搓几根。

    等我们一切准备就绪天已经大亮,三人吃了点干粮稍微休息一会儿,便又开始忙碌。孙小曼在撬杠一头绑上绳索,然后在另一头打了个窟结套在石板左上角,我和程子在水塘边架起杠杆,在X架上面也绑了根绳索。我怕撬杠上绳索的强度不够,让程子回到石板处配合着一起推。等他们做好准备后,我手里坠着的绳索一点点放出,X形支撑桩慢慢向水塘倾斜。撬杠尾部的扇面开始进入瀑布的水柱,越深入杠杆绷的越紧,拍打在上面的水花溅了我一身。这时我听程子叫道石板已经开始有些松动,可能力度还不够,于是我再次放出绳索,忽然“咔嚓”一声撬杠断裂,彻底散了架,我也一下失去重心向后仰去摔了一跤,眼看着断裂的撬杠在水塘里沉浮了几下,便没了踪影。这几百米下来的水,冲力实在太大,我们已经尽量做的够结实,没想到还是这么容易就被冲垮了。

    我赶紧爬了起来跑到石板处,见程子拿着手电趴在地上,朝两块青石板中间的缝隙里照。原来刚才虽然最后的冲力没能把石板完全移开,但是在两块石板一头的合缝处,还是被豁开了一个20多公分的开口。

    我趴下身子也凑上去瞧了瞧,下面是条用石板砌成的通道,它呈45度角向天坑的岩壁方向延伸,里面黑洞洞的看不到底。四个面见不到一个台阶,只有下面的一面有严重的磨损痕迹。

    孙小曼在一旁说道:“这个通道估计是配合水车工作修建的,从磨损的迹象看,可能是个绞索类装置。”

    我认同孙小曼的这一说法,除此之外水车的出现应该没有更合理的解释。不管怎样先打开石门,下去看看再说。

    我取回断裂省下的撬杠,一头插进缝隙中,孙小曼和程子拉着绳索往下坠,我也抱着撬杠使劲推,几分钟后开口便能容人通过了。

    我们三人整理了下装备,又制作了条滑降索,程子一马当先抓着绳索慢慢下去,随后我紧跟孙小曼也进入了通道。里面石壁全用几顿重的石块砌成,每一块之间的缝隙都很紧密,通道口处比较潮湿,石壁上满是苔藓,下到十多米后便干燥了起来。我们三人相继下去,洞内幽深无比,需要借助手电筒的光才能深入洞底。最重要的是,落入洞底的时间长达十来分钟!

    达到了底部后我举着手电筒四周照了一圈,光柱射出五十来米就被黑暗完全吞噬,由此可见下面是个巨大的空间,而我们脚下横七竖八倒着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齿轮,大的直径有三米开外,小的也有近一米,中间是种类似铜钱的方孔,其材质全是当地的花岗岩。

    眼前的这些巨大齿轮,瞧的我们三人各个啧啧称奇,它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由数千年前古人智慧和技术雕琢成的奇妙世界。我粗略看了下,发现每个齿缘都有磨损痕迹,说明它们当年都发挥过作用。再看这些齿轮的排列顺序,其复杂程度更让我们三人为之震惊,我怀疑它已经近乎有闹钟的这种复杂机械结构。不是眼见为实,我怕都无法相信这么精密的部件,已经在这暗无天日的地下沉睡了上千年。我想如果以他们的这种科技能力看,建造金字塔那确实不是什么难事,更别说眼下这个墓葬。

    我们走出齿轮阵,把注意力再次回到这地下空间,它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我们的手电照射范围有限,就目视可及的地方就有半个足球场大小,高度估计有十来米,其间树立着一个个沙漏般的石柱,走近细看它不是如之前石窟中那种开凿的撑顶柱,而是全由石块砌成。最大处直径在5米左右,缩腰处估计有二米。我和程子孙小曼三人组成个三角形队伍,开始往里走一点点探索这个神秘空间。一路所见全是类似这种石柱,我们既看不出它有什么作用,也不明白它排列是否有规律,除了这些整个空间似乎空无一物。

    我们三人走走停停,每走过一个石柱都要细心观察,也不知道走出有多远,反正只发现每个石柱都有不同的表注符号。我和孙小曼停下脚步汇总了一些符合,正埋头研究它们的意思,这时听在另外一个石柱边的程子叫道:“岚子,来,快过来,你听这里面有声音。”

    我和孙小曼立刻跑了过去,耳朵贴着石柱细听,里面确实有“嗡嗡”声。孙小曼听了会惊讶道:“是水声,可能是天坑水塘中下来的水。”

    我点点头:“确实是水声,看来这些石柱中有部分都是如此,不知道古人这种设计是为了什么目的。?”

    程子道:“古墓中设计机关肯定是防盗啊,还能有什么目的。”

    孙小曼对程子的说法持不同意见,她说按照那老学者的说法,漩涡每年都会间歇性出现,只是单纯的为了防盗显然不大合理。

    我对程子的说法也是持保留态度的,但是目前我更希望弄明白它们的用途。又一次陷入迷茫后,我再次想到了羊皮纸地图,我作了很多假设,最后有种想法让我感觉比较接近事实。在第二张羊皮纸中,描绘的与第一张相似,但是绝不是相同。所以我估计这里的石柱代表的是第二张羊皮纸上的山峰,三条水系指向三个入口的石柱。

    想到此处我立马叫孙小曼拿出了羊皮纸地图,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程子和孙小曼将信将疑,不过目前也没有其它打破僵局的方案,只能将死马当活马医。

    我们拿着羊皮纸,退回到刚刚下来的通道口,先在视线范围内的石柱与羊皮纸上作了对照。最初的几个很快找到了对应位置,接着沿着已经对上号的石柱,去找下一个,果然在图上显示山峰的地方出现了石柱。我们信心大增对照着其中一条查找,可好景不长,等到了第三处是就找不到对应的石柱了。

    我心有不甘,建议再从新开始找一遍,来来回回三四趟,结果还是没能找到,到最后甚至先前对上号的都有的没了踪影。

    折腾了半天,没一点进展,程子已经有些不耐烦,他说:“马了个逼,咱们费那力干嘛,见一个砸一个,看看是不是通道不就成了。”

    我说:“你个猪脑啊,随随便便就能砸出个入口来,古人还费这么大力气设计机关干嘛,谁知道里面都有什么,万一砸出一管子蝎子来咋办。”

    程子听了闷声不响,一屁股坐在地上。这时孙小曼说道:“岚子,你想这会不会跟水塘机关有关。”

    “你的意思是,水塘的水是利用到这里的?”我问道

    孙小曼说:“对,我怀疑这里并不是禁止不动的,而是在某些机关的作用下,时刻在发生着变化。”

    这种猜测可能性很大,难道我们这么倒霉,早不来晚不来,就在机关刚刚开启的时候我们闯了进来。

    我说:“那么眼前该怎么办,退回去先?!”

    这时程子淡淡道:“回去,说的轻巧,你看看怎么回去。”

    就在我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时,周边又发生了变化,当时是对照着羊皮纸上的山峰找到这边,可眼下与之对应的石柱已经没了踪影,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再按原路返回到下来时的通道处。

    这一变故惊的我不知所措,责怪自己太过麻痹大意,这么冒冒失失的就闯进迷魂阵,最蠢的是连退路都没考虑,使得大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第四十七章 猎户星座() 
    我们三人被困在地下这个神秘巨大空间中,四周静悄悄的漆黑一片,视线范围内的几根石柱,犹如几个发呆的同行者,矗立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不过它们的高大又凸显出一种神秘庄严的气势,使得我们仿佛进入的是一个地下神庙。

    我绕着其中的一根石柱仔细检查,它上下两头大中间小,是个典型的沙漏造型,我看了半天就是整不明白,这玩意究竟是怎么凭空消失的。

    我脑子有点短路,思绪也很乱,只是感觉应该把事情前后再理一理,于是叫思维敏锐的孙小曼回忆下过程,看看我们是不是在哪里有什么要素遗漏了。

    孙小曼说,我们可以把人工河看作是个引水工程,挖掘的隧道瀑布功能却不单一,它首先是给巨型水车提供了驱动力,再则它开启了水塘里的机关。这样一来可以明确一点,那就是在人工河出现间歇性漩涡时,就是标志着古墓内新一轮的转化,而所有动力的源泉就是水。

    我想了想应该确实如此,老学者说每年漩涡形成的时间都相对固定,那么也就是说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指向性,并且每年都会完成一次变化轮回。从通道下来时发现的废弃齿轮看,我推测水车只是造墓时的辅助工具,而水塘下的真正机关还会持续工作。

    我和孙小曼分析了下形势,不知不觉已有半个小时,站一旁的程子催促道:“你们讲的倒是头头是道,可重点呢,我们下一步怎么走?”

    孙小曼道:“关键是塘底的机关,而水则是重点,这说明它们的体量从理论上讲,是驱动不了这整个地下空间的,只能对单个的石柱起作用。”

    我心想既然空间没发生变化,那么就基本能大致推测出,我们目前所站的位置。

    隧道瀑布在天坑的西北方向,与之相对的是水车和通道,然后45度角向下差不多百米,到达地下空间,这里应该是整个空间东南方向的边缘。我们照着羊皮纸上的一条线索寻找入口,虽然有几次转折,但是大致的方向还是朝着西北方,所以我们现在位置估计就在天坑的下面。我默算了下,这个地下空间的水平高度似乎与暗河持平,不知道这是种巧合还是故意设计。

    经过一番分析,是进是退都有了大致的方向。现在机关是在运转中的,如果要继续前进,那么我们首先要寻找出石柱的移动规律,掌握了它的变化就能找到入口的关键。如果选择退那么只要闭眼,朝着东南方走应该就可以找到通道。

    我把自己得出的结论与程子和孙小曼作说明,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认为开启的机关也代表着是次机会,换作平时可能连门都找不到。程子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他强烈建议计划继续进行,孙小曼骨子里也是个不服输的人,所以最后三人一致决定继续前进。

    我们当下视线范围有限,不能观察整个空间内的石柱变化,商量后决定用最原始的方式,给每根标记数字,并根据探明的石柱在纸上画出布局图。

    身处这么巨大的空间内,自己有种很渺小的感觉,值得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危险的信号。我们一路检查标注所有的石柱,一边凑近细静听希望能发现什么机关的动静。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小曼手里的图纸标注出的石柱也越来越多,再继续搜索了近半小时后,我取过图纸看了看,结果还是毫无规律可言。这时程子凑过来,他看了会说:“小曼同学,我猜你的星座是猎户座。”

    孙小曼讶异道:“为什么这么说?”

    “你画的哪里是什么石柱分别图,这分明就是个猎户星座。”程子回道

    “等等,猎户星座,程子,你确定这是猎户星座?!”得到程子的确认后,我开始努力回忆早年看过关于这个星座的趣事,而且有一条就与墓葬有关。

    我正冥思苦想,孙小曼提醒道:“猎户座的腰带,在埃及被古人视为是天堂的所在。”

    又是埃及,看来八九不离十这是一个法老墓,既然是法老墓那就不得不提到金字塔,难道这里的布局会和金字塔类似?!

    在这个墓葬中的这些发现,实在让我有些纳闷,“夏”是华夏的一个朝代,怎么出现的尽是域外的特征呢?!难不成,这夏王真不是咋们的华夏儿女。

    孙小曼说:“胡夫金字塔发现有四条通风道,其中一条是由国王密室朝南斜向上通到外面,指向天空,而它所对应的方向就是猎户座的腰带。”

    从现在已知的线索看,石柱的排列确实很有可能,是按照猎户星座的位置设置的。那么当务之急我们需要了解,它变化的规律。于是我赶紧叫程子再看看,对照星座和石柱确定哪些没有出现的,就此可以推断出,那些要么已经发生变化,要么还未搜索到。

    程子拿过图纸,一一指出应该出现,而图上并未标有的石柱。我一看所有消失,或是还没发现的石柱,几乎都对应星座腰带上星星的位置。

    我兴奋道:“这就是规律,根据对应的位置关系,我们赶紧找到还未消失的石柱,那里就是我们真正进入古墓的秘道。”

    事不宜迟我们三人马上赶往推测的地点,由于需要沿途其它一些石柱来纠正位置,所以我们前进的速度非常慢。考虑到进入这个地下空间后,一直未遇的什么危险,于是商量后决定以强光手电的光柱为联络方式,分头搜索。我们一人复制了一张图纸,按对应的位置靠拢,这样一来效率高了不少,半个小时后都到了指定位置。

    秘道的可能位置我们是找到了,可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孙小曼所处位置的石柱已经消失不见,而我和程子位置的两根石柱都在。我无法判断哪一根才是正确的入口,更严重的问题是羊皮纸上做过标注的石柱已经消失不见。虽然其余的两根还在,可我隐隐有种不妥的感觉。我和程子之间相距有百来米远,我们无法两边兼顾。我先仔细观察了自己眼前的这根,发现有块刻有神秘图腾的青砖,确切的说应该是个字,我对这个毫无头绪于是仅把它牢记于心,然后就去了程子那边。现在面临的是个艰难的选择题,到底选程子这边的这根还是我发现的那根,又或是两根都不是。

    我虽然有此隐忧但是却没说出口,我需要仔细看看再好好想想,这里的石柱上也有一个古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