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笙-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十三神色一整,登时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模样。

    他出去这一上午,也有很多话要和文笙说。

    文笙两下刷完碗。又去漱口洗了手,回屋关上了门。

    王十三正坐在床头。百无聊赖地摆弄文笙的竹笛,还比了个姿势,撅着嘴准备对上去。

    文笙见状一笑:“我教你?”

    王十三连忙推辞:“还是算了,小傻……杨兰逸吹笛子那会儿我就试过,没长那根筋。”

    “是么,可你从小习武就觉着特别容易是不是?”

    说话间,文笙过来床边,王十三赶紧起来,给她挪了个地方。

    文笙就将上午童白霜所讲童吴两家那些事和王十三说了说,王十三不停点头,跟听故事似的,听完还慨叹:“那唱戏的小子肯定得死吧,说不定叫吴家人切成零碎,腌到咸菜缸里了,啧啧,没那两下子学人家偷香窃玉,真是色胆包天。”

    文笙横了他一眼:“是啊,那小子怕是没怎么练过。”

    王十三登时噤声。

    文笙换了个话题,问道:“禅离的意思是,咱们既然要杀江审言,必然惊动吴家,索性连吴丰也一起收拾了,你怎么看?”

    王十三皱眉:“这些事都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找到燕白,先给你治伤。我跟宣同方他们都说好了,先帮我先救人,我再帮他们杀人,不答应一拍两散。”

    钱都拿回来了,肯定是商量得差不多了。

    “他们住在那边,这两天一直盯着江府的动静,江审言的老娘不是病了么,奶奶的,上午他们弄来了准确消息,说那老太太的病一直是太医院燕白的几个徒弟看的,根本没见着燕白露面。我叫他们盯着平安侯府去了,看来那老头儿十有**一直呆在宫里,给皇帝的大小老婆看病。”

    事情往最坏的情况发展,王十三说起来忿忿不平,对老给他“添麻烦”的医圣大人也没了之前的恭谨。

    文笙觉着这猜测本就是最有可能。

    一个是当朝皇后,吴大学士的宝贝女儿,另一个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这两人若是有个好歹,南崇时局都会为之震动,对天祐帝而言,不管是臣子还是表哥,重要性都远远不及。

    王十三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看来行刺也得找个要紧的人物,叫他不得不把燕白派来。算了,便宜禅离,就那吴丰吧。等我找宣同方他们再打听打听,如果没有意外,就拿他的小命来引燕白出洞。”

    一旦定下人选,王十三立时就发现了其中的好处。

    吴丰是嘉通府尹,重责在身,需得每天坐衙。

    出入这么有规律,可比行刺别的权贵要方便得多。

    当然也有不利的地方,嘉通府尹是正三品,加上吴丰是吴家的长子,身份地位显赫,不管去哪里,周围时刻簇拥着好些个门客。

    吴家那些名列头等的门客们来历身手如何,有哪些绝招,正是王十三想叫宣同方他们去详细打听的重要内容。

    王十三到底能不能一刀重创许多高手保护下的吴大公子?

    行刺完了如何全身而退?

    又如何把接下来的事态控制在自己手里?

    若是好不容易把吴大公子砍得只剩一口气,却叫他那些手下把人抬回吴府去救治,岂不是前功尽弃?

    文笙提议趁街上人多的时候,两人亲自去沿着吴府到嘉通府衙走一遍。

    冬月里大街上很冷,王十三皮糙肉厚不在乎,文笙却有些经不住。

    王十三想要雇车,被文笙拦住了。

    很多步行可以留意到的细节,坐着车走马观花,往往会失之交臂。(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四章 大侄子,跑快些!

    冬天的午后,不见太阳,天空灰蒙蒙的。

    街上人不是很多。

    风有些大,从空旷的街口吹过来,卷起很多枯黄色、深褐色的落叶。

    文笙虽然在外面多披了件连帽的棉斗篷,仍然有些瑟缩。

    落在一旁的王十三眼里,这就是虚啊。

    “看把你冻得,说雇车你还不让,脾气犟得驴一样。”

    文笙嗔了他一眼,这么冷的天,连呵出去的气都是白的,她不想多说话,暗忖:“傻小子睡凉炕。”

    好在府衙和他们落脚的地方都在嘉通城的中心区域,走着去也不是很远,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文笙觉着活动开了,身上不那么冷了,二人也拐上了府前大道。

    文笙今日想看的,主要是由府衙到吴家的那一段路。

    府尹吴丰每天上下衙的时间、经过的路线基本都是固定的,若是上朝的日子,朝会散了直接去衙门,其它时间早上卯时出门,乘坐四人抬大轿,由清正胡同出来、途经三泰街、状元桥,赶在辰时之前进到府衙,一直在里面呆到申时。

    冬天天黑的早,一般申初,他就坐着轿子回府了。

    文笙由王十三陪着一直走到三泰街,再往前,就是住了不少南崇权贵的“清正”、“严正”、“端正”三正胡同,要动手肯定不能在那里。

    两人转了一圈,都觉着还是状元桥附近商贾聚集,人来人往。最为合适,于是调头往回走。

    状元桥名为桥,早不知几百年前桥下的水便已经干涸。周围商铺林立,变成了一条商业街。

    文笙边走边打量,将附近的地形以及商铺的情况一一记在心里。

    干正事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申时已过。

    文笙正想事情入神,王十三悄悄拉了她一下,耳语道:“边上让让。有顶官轿过来了,看看是不是那姓吴的。”

    文笙心中一凛,赶紧避到店铺门口。

    前面传来了呼喝声。开路的是四个人,坐在高头大马上,看上去英武彪悍,手提马鞭。腰间悬刀。

    紧随后面的是一顶四人抬官轿。枣红色的轿帏,轿帘低垂,挡得严严实实。

    文笙看这个不在行,但以王十三的眼力,只看轿子压在四个轿夫肩上的分量,轻易就判断出来,轿子里有人。

    他只是扫了一眼,便将注意力转移到那四个轿夫身上。

    习武之人对于同类总是比较敏感。只看他们步履和行走的姿势,王十三便觉着。这四个人怕是身手都不弱。

    轿子后头还有两骑。

    随行总共是十个人,衣裳上绣着“吴”,按宣同方提供的消息,这十人都是吴家招揽的门客,尤其骑马那六个,即使放在整个南崇,也都是罕逢敌手的奇人。

    此时街上正是人多的时候,吴丰一行没有注意到文笙和王十三,轿子很快过去,状元桥重新热闹起来。

    文笙进店买了几样小玩意儿,而后和王十三边走边逛。

    天黑得很快,到傍晚仿佛更冷的。

    文笙又逛过一家书斋一家药铺,买了笔墨纸砚和几样补药,出来之后不禁打了个寒战。

    王十三帮她提着东西,道:“咱们先去吃饭。喝点儿热乎的,身上就暖和了。”

    文笙还惦着童白霜一个人在家里,王十三道:“你管她干嘛,中午有剩饭,饿不死。”

    文笙笑笑依他:“那好吧。”

    两人就近去了一家粥铺,难得这家店里既干净又温暖,正是吃饭的时候,铺子里光各色粥品就准备了十余种,更有不少荤菜素菜。

    状元桥往来的人多,这铺子生意很是兴隆。

    王十三点过饭菜,文笙要了碗红枣百合粥,她脑袋里一直在想着行刺吴丰的事,这会儿在外边,想到什么也不适合和王十三讨论,只好等回去了再说。

    两人默默吃过饭,会了账出来。

    一出门,冰冷的寒意扑在脸上,文笙驻足,“啊”地一声低呼:“下雪了。”

    王十三莫名其妙:“冬天下雪这不很正常么?”

    在他看来,今天天阴风冷,下雪早有兆头。

    文笙露出忧色:“这场雪不知会不会下大,进而影响到咱们?”

    雪天路滑,街上行人稀少,不好隐匿行踪,这都是下雪会为刺杀计划带来的额外麻烦。

    不确定的因素往往会引发意外,叫人防不胜防。

    一说到正事,王十三心中了然,道:“回去再说。”

    风小了,鹅毛大雪密密坠落,片刻工夫就在地上铺了一层。

    雪花落在头上身上,隔着斗篷感觉还不明显,扑在脸上凉丝丝的,文笙有些睁不开眼睛。

    借着路边店铺的灯火,王十三看到她头顶肩膀落了一层雪,眉毛也粘了些,连翘起的睫毛上也有,一时心里痒痒的,很想凑近了帮她吹吹。

    文笙感觉他慢下来,催道:“十三,快些走吧,呆会儿天黑路滑,就更不好走了。”

    状元桥离着住处有些远,这样的天气,也雇不到车。

    王十三停住:“我背你走?”

    文笙很是意外:“我不累,快走吧。”

    她见王十三站着不动,伸手拉了拉他,低声笑道:“走了,别叫人看笑话,也别引人注意。”

    此刻路上还有些晚归的人冒着大雪匆匆而行。

    王十三不管,伸手过去,将文笙的棉斗篷往上拽了拽,挡住了她的脸,跟着背转身,将文笙背了起来。

    “我脚程快,早点儿回去,别冻坏了你。”王十三在雪地上迈开大步,速度确实是快。

    “……好吧。”既然他都这么主动了,文笙也就“勉为其难”答应下来。

    “你要怕人看,就闭上眼,别管他们。那些人不认识咱们,说不定当你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婆。”

    文笙闻言,忍不住笑了。

    她这一笑,热乎乎的气息都喷在王十三脖颈上,王十三不由地一颤,脚底跐溜一下滑出去老远,险些把人给摔了。

    文笙心情大好,趴在王十三宽厚结实的后背上,伸出胳膊,揽住了王十三的脖子,在他耳边笑道:“好,当我是个老婆婆。大侄子,陆不逊,跑快些!”(未完待续。。)

    ps:  晚上还有别的事,更一个小章。

    明天尽量4000。

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二合一)

    文笙的声音带着笑意,听上去甜甜的。

    她在同王十三开玩笑。

    大冷的天,虽然隔着厚厚的衣裳,她却能感觉到王十三身上的暖意,就像太阳一样,驱散了寒冷和黑暗。

    靠着他,再大的风雪都无关紧要,不再叫人烦恼,甚至这黑咕隆咯的雪夜也变得十分美丽,叫她突然有了一种想要吟诗作画的冲动。

    王十三没有作声,却陡然加快了速度。

    雪花簌簌落下,文笙闭上眼睛,有一种在大雪里飞翔的感觉。

    渐渐的,周围越来越安静。

    两人已经离开了状元桥,远离了灯火与喧嚣。

    这世上似乎只剩下他们两人,安静到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王十三抄了近路。

    府衙后头有一条小巷,白天会有很多人蹲在长长的巷子里买卖花鸟鱼虫,外加斗蛐蛐。

    这会儿天黑又下着大雪,自是家家闭门落锁,半个人影也不见。

    巷子里避风,不时有房檐探出来,雪也不像外头街道上那么大。

    王十三进到巷子之后,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文笙柔声问道:“是不是累了?”

    “不累。”王十三慢慢站定,“你掐我一下。”

    文笙奇道:“我掐你做什么?你哪里不舒服了?”

    王十三摇了摇头:“我脑袋里迷迷糊糊的,刚才不知怎么了,像腾云驾雾一样就跑到这里来了。你掐一下,我看是不是在做梦。”

    文笙“吃吃”笑了起来,缩回一只胳膊。问他:“掐哪儿?”

    “随便你。”

    话音未落,王十三身上抖了抖,笑着叫了一声:“你奶奶的,谁叫你掐我咯吱窝!”

    文笙趴在他后背上笑得透不过气,道:“清醒了没?陆不逊,你身手不是很厉害吗,腋窝被掐也会痒庠?怎么也不运上一口气?”

    王十三很怕她笑出个好歹来。悻悻地道:“老子没防备你个小娘们儿。”

    何止会痒。

    王十三回过神来继续往前走。

    他听说亲人缘浅的孩子,被人搔到腋窝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王十三记得很清楚,他小的时候。在王家善堂里和别的孩子打闹,互相咯吱着玩,他是最不怕这招的一个。

    旁人挠上半天,他不躲不避不运功。也一样忍得住。外表看上去无动于衷。

    后来他年纪稍长,对他人有了戒心,这多少年没被搔过咯吱窝了,没想到越活越不济事,刚才那一瞬,简直是痒到了心里头。

    后背上软缠缠的顾文笙像是按动了他身上某一个开关,胳膊压到了他的头发也痒,呼吸扑在他脖颈上也痒……

    害得他心猿意马。浑身不得劲儿。

    王十三穿过巷子,不紧不慢往回走。

    不知过了多久。风停雪住。

    他问文笙:“冷不冷?”

    这边自下雪之后罕有行人,地上新雪蓬松,可惜没有月光,看不到满地皎洁。

    鞋子踩在积雪上,咯吱咯吱响个不停。

    文笙轻轻哼着小曲,衣袖间暗香浮动,听他问话,笑着回答:“不冷。”

    王十三空不出手来,她就伸手帮他掸了掸头上肩上的积雪,十三的头发硬硬的,湿了之后有些扎手,眉毛摸上去也是硬硬的,带着水汽,感觉快要结成了冰。

    她趴在他耳边,真心实意地道:“十三,陆不逊,幸好有你。”

    王十三其实并不知道文笙为什么突然发出这样的感慨,但这不妨碍他顺着杆子往上爬:“小娘们儿,知道爷的好处了?”

    文笙轻笑:“知道了。”

    “先记着账,等你好了,就换你来伺候爷,不指着你大小姐能端茶倒水,嘘寒问暖,闲时弹个曲儿陪爷说说话,”他顿了一顿,“……可别翻脸不认人。”

    文笙的手指刚从王十三眉毛上离开,听这话沿着他右侧鬓角滑落下来,十三早上忘了刮胡子,摸着有些扎手,文笙拿冰凉的手指戳了戳他的脸,冲着他的耳朵吹了一口气,故作阴森:“何止翻脸不认人,说不定还要杀人来口!”

    王十三寒毛炸起,抖了一抖:“顾文笙,你老实点儿,别动手动脚!”

    叫文笙这么一打岔,他心里刚刚涌起的酸涩和惆怅登时烟消云散,不知所终。

    “……呵呵。”文笙用力搂住了他的脖子,将脸贴靠在了他宽宽的背上。

    “十三,我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她的声音,听上去百无聊赖。

    “说来听听。”

    “从前有一个地方,那里没有驴,有一个人闲着无聊呐,就用船载了一头驴送过去……”她给王十三讲《黔之驴》。

    《黔之驴》这个故事出自柳宗元的《三戒》。

    《三戒》是《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的合称,柳宗元借三种动物来讽刺时人,认为君子当引以为戒。

    不过文笙选在这个时候讲《黔之驴》,既不是讽刺,也不是说教,她还是在同王十三开玩笑——

    “……老虎习惯了驴的叫声,就靠近它,嘻嘻笑地来回逗弄它,时不时碰撞倚靠地冒犯它,”她又戳了戳王十三的脖颈,“驴就非常生气,用蹄子去踢老虎……”

    王十三:“……”

    直到这会儿他才听出来,原来顾文笙在拐着弯说他是驴呢。

    这小娘们儿看他脾气好,上房揭瓦,这是要翻天啊。

    文笙讲至故事结尾,王十三那无语的样子更是大大取悦了她,嘻嘻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