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齐英雄-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费传古站起身来,胸有成竹地说道:“我思忖再三,潼关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的确易守难攻。但雄关是死的,人是活的。目前我军趁李唐大军尚未集结在潼关附近之际,迅速杀到潼关。刚刚打下洛阳,我就派探马前往潼关侦探敌情,昨天探马回来告知,说潼关守军只有齐克让、王师会的一万余人,加上张承范、赵珂的二三万援军,潼关李唐守军目前不足五万。而这些守兵中,至少一半以上是强征入伍的,这些新兵蛋子根本不会打仗,这样,我军以闪电动作直扑潼关,只要消灭了数千唐军,则余下唐军必无斗志,非逃即降,潼关可一鼓而下!”

柴存点头赞许:“费先生料敌在先,柴存佩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夺潼关,必先取虢州,黄大哥,发兵吧!”

大齐众文武听了费传古、柴存之言,都相当敬服,于是不再为攻取潼关的战法争执了。

黄巢双目如炬,命令道:“现在我下达作战命令,第一寨孟楷部、第二寨曹敏部与中军一起行动,做好攻取潼关的准备;第三寨黄思邺部攻打陕州,为大军西进打开通道;第四寨岳灵飞部攻打虢州,扫清潼关外围;第五寨盖洪部驻守洛阳,严防中原唐军攻击我军侧背。大齐在岭南、江南、浙闽、齐鲁、中原等地的兵马,要不断地袭扰唐军,使唐军不能向长安、洛阳附近快速集结兵力!”

大齐与会众文武高呼:“拿下潼关,杀进长安!”

黄巢喊道:“开始行动!”

英勇无畏的大齐将士在黄巢、孙梅、柴存、尚让的正确指挥下,开始了激动人心的西征。这次西征,将结束李唐在长安二百多年的统治!

大齐第三寨黄思邺部以神速动作,向陕州发起了猛烈进攻,仅一日工夫,就占领了陕州;大齐第四寨岳灵飞部,率部急行军,夜袭虢州,李唐虢州守军抵挡不住,大部投降,大齐将虢州纳入其版图。

黄巢闻讯大喜,说道:“思邺、灵飞,出手不凡,只用了数日,就一举夺取了陕州、虢州,打开了通向潼关的门户,可喜可贺啊!”

柴存笑道:“好戏才刚刚开始,重头戏在后面呢,黄大哥,我敢料定,拿下潼关后,唐军破胆,李唐肯定有不少的方镇节度使归顺大齐!”

“到那时呀,整个华夏都是咱们大齐的,黄大哥做皇帝,我们做大齐王朝的大官!”孙梅兴奋地说道,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黄巢点点头,对众将说道:“现在部署攻打潼关事宜!明天在虢州召开誓师大会!”

第二天清晨,虢州校场上,大齐西征军将士精神抖擞,意气风发。黄巢站在点将台上,慷慨陈辞:“大齐将士们,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我们终于杀到了长安附近了。这次大齐中军、第一寨、第二寨兵马,组成大齐西征军,负责攻打潼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大齐将士们高呼:

“坚决拿下潼关,杀进长安!”

“擒杀李儇!”

“天补均平,大齐必胜!”

……

黄巢翻身跳上黄膘马,黄膘马翻蹄亮掌,引颈长嘶,黄巢大叫道:“大齐勇士们,出征!目标潼关!”

大齐西征军离开虢州后,向潼关挺进了!

一路之上,大齐西征军队伍整齐,从容推进。虢州通往潼关的路上,的确险峻异常,但见谷深崖绝,中通羊肠小道,仅容一车一骑,人行其间,俯察黄河,险厄峻极。

不久,大齐第一寨孟楷部进抵潼关城下,义军旌旗遍布山野,一望无际。张承范、齐克让命令王师会、赵珂率军出战,被孟楷率部击退,王师会、赵珂带兵退入关内。

黄巢率领大军赶到后,孟楷向黄巢讲了战况,黄巢听了,决定向潼关发起总攻。

只见黄巢一声令下,大齐西征军大声呐喊,声音震撼黄河、华山。张承范、齐克让命令唐军竭力抵抗,齐唐二军自午时打到酉时,才停战歇息,

这时守关唐兵已饿极了,于是呼喊喧闹着把营寨烧毁,溃散而去。齐克让大惊,只得敛兵固守潼关。潼关边有一个山谷,平时禁止人在谷中往来,以便催征商税,人们称此谷为“禁坑”。黄巢大军来得仓促,官军猝不及防,溃兵自山谷而入禁坑,里面灌木长藤茂密犹如蜘蛛网,一夕之间竟踏成一条平坦的大道。

张承范将辎重和私囊全部散发给士卒,派人上表朝廷告急,表称:我率军离京六天,士卒没有增加一人,军饷更是连影也未见到。到潼关之日,黄巢巨寇已来关下,我以二万余人抗拒六十万敌众,在关外的齐克让军因饥饿而溃散,踏开禁坑。我如果将潼关失守,就是处以投身油锅的极刑也心甘情愿;但是朝廷宰相谋臣,羞愧之颜又寄托于何处!听人说陛下已经议论要西巡至蜀中,而如果陛下的金銮轿子一动,恐怕朝廷上下将士崩瓦解。我敢在战死之前,以尚存一刻的身躯,大胆说几冒死话,希望陛下与亲近宦官及宰相大臣深思熟虑,紧急征兵来救援潼关的关防,如果潼关能守,我大唐高祖、太宗创立的基业或许还可以扶持,使黄巢步安禄山的后尘遭到灭亡,而微臣我战死了也比哥舒翰要强!

张承范的这份奏章,还真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可惜此时的李唐,日落西山,张承范纵然敢战,支持他的李唐兵将不多了。

毕竟大齐西征军能否夺取潼关,且看下章分解。

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

且说大齐西征军在黄巢的指挥下,猛攻李唐潼关外围,齐克让、王师会抵挡不住,只得带领残兵撤入关内。张承范、赵珂带领神策军刚刚抵达潼关西面,还没有来得及进入潼关驻防,大齐西征军就杀入了禁坑。

原来大齐中军、第二寨顺着齐克让官兵败退的路线穷追不舍,很多唐兵来不及从关门进去,就从禁坑退守关内,而这些,被乔钤发现,立即报告了黄巢、柴存。

黄巢大喜,传令中军、第二寨沿着禁坑绕到潼关背后,攻击潼关。张承范、赵珂的兵马此时也刚刚赶到禁坑附近,立即遭到大齐军的猛烈攻击,唐兵死伤惨重,溃不成军。

张承范舍命冲杀,方脱重围。混战中,李公迪与赵珂相遇,李公迪挥舞着三尖两刃八环刀,截住赵珂厮杀,约占十余合,李公迪大喝一声,使出绝技“递酒挑袍猛回头”,一刀将赵珂斩于马下。

唐兵见主将被杀,均无心恋战,纷纷奔逃,来不及逃的就做了大齐的俘虏。张承范肝胆俱裂,打马狂奔。

只有半日工夫,大齐军就对潼关构成了合围之势。

齐克让大惊,对王师会说道:“师会,张承范的援军已经被黄巢贼寇击退,肯定救不了咱们了。为今之计,趁着贼寇的包围圈还没有完全收紧之际,率部突围!”

王师会听了,表示同意。

张承范顿了顿,说道:“师会,今晚子时,你带兵三千,从潼关西面杀出去,我在潼关掩护你部撤退。”

“不,克让,我来守关,你突围!”王师会哭道。

二人争执了一会,齐克让说道:“我是潼关主将,你得听我的!”

王师会无奈,只得同意。

当晚子时,齐克让带领三千唐兵,突然杀出潼关,向西突围。齐克让挥舞着春秋大刀,趁着黑夜带着唐兵舍命冲杀,终于冲破了大齐第二寨裘涛、裘红的营盘,只带出数百人,逃到华阴去了。

第二天清晨,黄巢得知齐克让突围西撤了,就下令猛攻潼关,王师会竭尽全力进行抵抗,自寅时到申时,关上官军弓箭已无矢可射,于是用石头投向黄巢起义军,潼关外有壕沟,义军组织军民数千人进入壕中,掘土将壕沟填上,不一会儿,即将壕沟填平。

黄巢望着潼关城楼,但见东门城楼北临黄河,面依麒麟山角,东有远望沟天堑,是从东面进关的唯一大门,峻险异常,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举目仰望关楼和巍峨的麒麟山,恰如一只眈眈雄视的猛虎,守卫着长安的东大门。后人有诗赞曰:秦山洪水一关横,雄视中天障帝京。但得一夫当关隘,丸泥莫漫觑严城。

黄巢说道:“潼关名不虚传啊,不愧为天下第一雄关!”

黄巢下令,义军渡过壕沟。入夜,义军纵火将关楼全部焚烧干净。黄巢遣使要求王师会停止抵抗,归顺大齐。王师会亲手斩杀了义军使者,并带兵去争夺禁坑,当王师会率军赶到禁坑时,义军早已控制住了禁抗。

不久,黄巢命令义军向潼关发起极其猛烈的攻击,关上李唐守军全部溃散,王师会见大势已去,拔剑自刎。

此时的张承范,狼狈不堪,身穿便服率领残余唐兵一路西逃,行至野狐泉时,遇到相继到来的奉天援兵二万人,张承范对他们说:“你们来晚了!”奉天援兵于是退还。

张承范带着残兵退至渭桥,残兵见田令孜所召募的新军穿着新衣皮裘前去增援潼关,十分愤怒,张承范的一个部将说道:“这些家伙有什么功劳能穿上这样好的衣服,我们殊死拼战反倒受冻挨饿!”

张承范残兵于是开始抢劫新军,强行扒下他们的新衣皮裘,并向大齐投降,为大齐西征军做向导,往长安进发。张承范不愿归顺大齐,被归顺大齐的唐兵所杀。

义军进攻潼关时,李唐朝廷任命前京兆尹萧廪为东道转运粮料使。萧廪不敢上任,称病退辞,结果被李儇贬为贺州司马。

黄巢率领大齐西征军攻入华州,吩咐乔钤据守。李唐河中留后王重荣得到了大齐军通过潼关天险的消息后,惊恐万状,马上写信,派使者骑快马送到黄巢营中,向黄巢请降,黄巢同意,命令王重荣依然留守河中地区。

一些李唐方镇纷纷效仿王重荣的做法,遣使向黄巢表示臣服。李儇闻讯,害怕极了,颁下诏制,派遣使者,授予黄巢天平节度使的官职,黄巢断然拒绝。

不久,李儇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左丞王徽为户部侍郎,任翰林学士、户部侍郎裴澈为工部侍郎,二人都为同平章事。贬宰相卢携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田令孜听说黄巢率大军已进入关中,恐怕天下人追究自己的责任,于是归罪于卢携,而将他贬官,荐举王徽、裴澈为宰相。

这天深夜,卢携在长安家中,望着外面漆黑的天空,痛哭失声:“苍天哪,你睁天眼睛看看吧,大唐落到现在这步田地,是我卢携的错吗?不,全是田令孜那帮小人造成的!大地啊,你到底能不能载物?你为什么要容下田令孜那帮无耻小人?!我卢携,一恨苍天不公,二恨大地不明。我对大唐忠心耿耿,可陛下为什么要处罚我啊!我实在想不通!

卢携在酒中放置毒药,举杯狂饮,饮恨辞世。

卢携之死,唱响了李唐王朝无尽的挽歌。卢携一生坎坷异常,他是范阳人,在大中九年(855)考中进士,被授予集贤校理,出任佐使府。咸通年(860~873),进入朝廷历任右拾遗、殿中侍御史。后转任员外郎中,长安县令,郑州刺史。又被召进朝中,授职谏议大夫。乾符元年(874),以本官被征召充任翰林学士,授职中书舍人。后又升迁户部侍郎、学士承旨。乾符四年(877)以本官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升任门下侍郎,兼任兵部尚书,弘文馆大学士。

乾符五年(878),黄巢起义势如破竹,相继攻破楚国南部,江西外围以及虔、吉、饶、信等州,又从浙江东部攻克福建,转而西进岭南,攻破广州,杀节度使李迢。起初,王仙芝在河南起事,卢携举荐宋威、齐克让、曾元裕等有将帅谋略的,被朝廷任用为招讨使。等到宋威杀了尚君长,导致起义军势力壮大。朝廷就任命宰相王铎为都统,卢携非常不高兴。浙江总督崔璆等人上书,请求朝廷下诏委任黄巢节制广州军政,皇上下旨命宰相们议定。卢携因为对任用王铎为统帅不满,想要激怒黄巢,就坚持说不能让黄巢节制广州,只授官率府率。卢携与宰相郑畋争论,因此皇上同时免去两人宰相职务,任命卢携为太子宾客分司。

乾符六年(879),高骈大将张麟数次打败起义军。卢携平时厚待高骈,时常举荐高骈为统帅。天子因为高骈有功,又召卢携辅佐政事。等到王铎失守,被罢免都统一职,由高骈取而代之。因此,潼关以东,汝、陕、许、邓、汴、滑、青、衮等州都换了统帅。凡是王铎、郑畋所任命的统帅,都被换掉。卢携在朝廷内部倚仗田令孜,在朝廷外边依靠高骈,朝廷军政大权,全靠他来运筹。当时卢携得了风症,精神恍惚。政事定夺,都由身边官吏温季修决断,一时贿赂盛行。等到起义军侵扰淮南,张麟被杀,许州统帅被赶走,溵水官兵溃败。朝廷上下震惊,全部归罪卢携。等到起义军攻破潼关,卢携被再次罢宰相职务,任太子宾客。

就这样,卢携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李儇此时惊慌失措,通知文武百官到延英殿集中议事,商量长安保卫战的问题,但上朝的文官武将只有十几个人,这些人是真正忠于李唐的,田令孜也在其中。

李儇颤声问道:“诸位爱卿,黄巢贼寇已经占领新丰,骊山也落入贼手了,大唐到了最危急时分,黄巢贼寇的先头部队离长安不远了,大家说说该如何应对?”

殿内鸦雀无声,谁也不想先开口,怕说错话。

田令孜打破了沉默:“陛下,老奴认为不必惊慌!”

李儇催促道:“阿父,说吧,有何退兵良策?”

“退兵良策么,暂时倒是没有,不过陛下只要保全了性命,日后定能收复京师的!”田令孜慢吞吞地说道。

李儇愕然:“阿父的意思是要弃守长安?”

“这正是老奴的意思,陛下,我们的亲信在二川,西川有陈敬瑄,东川有杨师立,牛勖现在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此三镇兵坚甲利,黄巢贼寇绝对没有力量夺取这三镇。陛下到蜀地避难,传檄四方,定能扭转战局,收复长安,剿灭黄巢贼寇!”田令孜侃侃而谈。

“那明天通知长安的文武大臣到宣政殿议事,确定一下撤退时间吧,大家总得有个准备,拖家带口的,还有不少钱物,也需要搬走!”李儇一脸无奈。

“火烧眉毛了,还通知什么呀?今天不到这里集中的官员,就让他们留在长安吧。我们今夜就动身,晚了就来不及了!”田令孜大地叫道。

“那朕日后如何向百官解释呀?”李儇皱着眉头问。

田令孜奸笑一声:“那还不容易,你就说外出巡游去了,要亲自到二川检阅大唐将士,讨伐黄巢贼寇!”

石野猪在一旁附和道:“就是么,陛下,怕什么呀,你是当今的大唐天子,整个华夏都是你的地盘,你爱到哪儿就到哪儿!”

“那好吧,大家收拾收拾,今晚子时,就随朕一起到二川巡游去吧!记住,到金光门集中!”李儇苦笑道。

散会后,李儇心急火燎地回到蓬莱殿,对戴贵妃说道:“爱妃,快收拾一下,我们今晚就动身!”

戴贵妃盯着李儇,淡淡地问:“陛下,何事如此惊慌?”

“爱妃,黄巢已经打到新丰了,离长安不远了,我和百官们商量了,撤离长安,到二川去,调集兵马,征讨黄巢!”李儇不敢正视戴贵妃的眼睛,望着窗户说道。

“陛下乃堂堂一国之君,怎能半夜逃离京城?大敌当前,应该号召将士们抵御贼寇!你这样做,对得起大唐的列祖列宗吗?你私自逃走,天亮后,在京城的文武百官们怎么办?”戴贵妃连珠炮似地责问李儇。

李儇二手一摊,无奈地说:“我的贵妃,我求你了,跟我一起到二川去吧,那里安全!”

“我不走!我要和京城的百官们一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