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以各种身份生活在当地人中间,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而且他们也不是时时收集情报,有的人甚至终身都无需冒险执行任务。
如果真能消灭掉敌师长,不说撤回一个潜伏人员,就是牺牲几个特工都可以,是以大家都对贺晓初的建议没有意见。
这倒不是贺晓初的方法很好、很严密,只是一个折衷方案,大家可以勉强接受而已。贺晓初的目的也并非非要消灭利比非亚军师长,只要打的是对方的重要人物或重要场所就行。
他们不知道的是,贺晓初这个决定还真是蒙对了。
这次轰炸不但几乎将利比非亚军这个师指挥部一锅端了,还将一个前来视察指导工作的一个中将军官以及一个法国高级顾问给轰成了碎肉,让利比非亚军高层气急败坏的同时更是惊骇不已。
不过,贺晓初他们当时并不知道战果有这么大,那个启动了的情报人员也不清楚,他只知道炸毁的是利比非亚军的指挥部而已。
那名冤死的中将和法国高级顾问是利比非亚首脑秘密派出的特使,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法国武器在对突尼亚的军队的使用情况,用来评估突尼亚的军队的战斗力的。
他们来这里不但当地政俯和其他军队不知道,就是利比非亚政俯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如此极密的行动竟然被突尼亚方面洞悉并被对方干掉,如果不是有内奸泄密,怎么可能?更别说那个指挥部也是秘密的,才建立不久,利用的是一个还没有修复好的学校,就是当地人都不可能清楚那里面有什么。
所有的人都认为在他们高层有内奸向突尼亚提供情报,所以突尼亚人才动用还没装备部队的“黑电”巡航导弹发起这次打击。
别说贺晓初,就是姜新圩也不知道他研发的”黑电”巡航导弹竟然以如此辉煌的斩首行动而亮丽登台。
可惜,这次定点轰炸行动的结果并没有达到姜新圩等人的真正目的,也就是并没有阻止利比非亚军对突尼亚阵地的进攻。
相反,因为突尼亚的“黑电”巡航导弹炸死了法国的高级顾问,为了表示利比非亚对法国的友好,为了替这位高级顾问报仇,利比非亚方面反而发动了比原计划更大规模的进攻。
只不过因为利比非亚军的行动仓促,因为武器弹药损失严重,他们的报仇行动显得有点虎头蛇尾,在突尼亚的军队的严厉防守下,他们劳而无功死伤惨重,没有多久就偃旗息鼓了。
按利比非亚内部某些高官的想法,这次失败的进攻纯粹是装给法国人看的,表示自己尽力了,实在是打不过突尼亚。
当然这是后话。
当大家一致确定了三个半打击目标后,专家们快速行动起来,为“黑电”巡航导弹制订运行路线,然后根据相关地形地貌交给计算机进行运算。
其中重点是飞鹰溪的那个弹药库,因为那个山洞的洞口前面有一个峡谷,这对“黑电”巡航导弹的打击增加了不少的困难,专家们必须认真设计飞行路径,不让它们撞山而亡。
这次参与试验的“黑电”巡航导弹一共二十枚,分装在十辆专用发射车上。
因为是初创,现在的导弹发射车还相当简陋,还只能两联装。如果拿上辈子姜新圩看到的导弹发射车,这十辆车都不能称之为导弹发射车,只能称之为导弹运输车。
导弹运到发射地点后,还要人将导弹从车上取下来,放在地上固定好,然后布放电缆,输入数据。
这支发射部队除了有十辆运输导弹的大型卡车,还有五辆后勤保障维修车辆,以随时可以排除各种故障;两辆油料补给车辆,为车队随时提供补给;三辆电源车,为整个车队提供电源;此外还有对外通信联络车和安全保卫车辆,以保证导弹车队与上级保密联系,保证车队的安全。
此外,还有两辆炊事餐车,为他们提供食物。
可以说,这支队伍非常庞大,如果是在前世,很多人肯定会觉得好笑,觉得这个时代的巡航导弹与配套设备太低级、太笨重、太庞大了,但它却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武器,而且从本质上讲,它们已经具有了前世巡航导弹的基本性能。
在无法进行即到即打的情况下,为保险起见,车队是提前出发,提前达到发射阵地。同时为了安全,专家们将发射阵地选择在远离国境线五十多公里的地方。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如果巡航导弹在国内五十公里飞行正常,则容许它们飞出过境打击目标。如果在国内的飞行不正常,严重偏离轨道或出现其他问题,就用无线电遥控它们进行自爆,避免让它们完整地落在利比非亚人手里。
当车队还没有达到的时候,军方按照试验专家组的意见修筑了发射阵地,在突尼亚与利比非亚边境几个地势最高的地方布置了观察所。
贺晓初、徐见虎等军官以及试验组刚刚下车,一个军官健步跑过来,对他们敬礼,大声报告道:“报告长官,‘黑电’巡航导弹系统架设完毕,相关基础任务已经完成,请下令。导弹发射大队大队长栾前军。”
贺晓初说道:“保持戒备,等待专家组输入数据!”
“是!”栾前军大声回答道。说完,他大步离开。
经过专家和军官的讨论,二十枚巡航导弹的分配如下:四枚用于打击利比非亚军指挥所、四枚用于打击利比非亚的通信站、四枚用于摧毁飞鹰溪的弹药库、四枚用于打击利比非亚边境的炮兵阵地。
剩下四枚做机动,视发射进程再决定。比如出现明显射偏或中途不得不自毁的导弹时,在进行补射。也可以用于摧毁在打击中新出现的敌人目标。
第1108章;利剑出鞘(1)()
一个利比非亚军指挥所分配四枚巡航导弹显然有点多,毕竟那里只有一栋楼,但大家都认为应该,因为这个目标是最重要的,一旦真的打掉了对方的高级军官指挥部人员,对利比非亚军的军心有很大的震动作用,能大大削弱利比非亚军的战斗力。
很快,试验组专家重新运算了一次数据,确认无误后,贺晓初一声令下,相关专家立即奔赴自己的战位,开始输入相关参数。
此时,发电机早已经启动,电源输送到各设备上,一盏盏彩色的灯光在闪烁。
每个导弹架旁都有两个显示屏,上面显示着相关数据和状态。当专家在屏幕前坐下后,在他们身边都站着两名技术人员进行参数校对,以防止输入错误。
不久,专家组专家也报告一切准备就绪,请示贺晓初是否进行发射。
现场所有人都将目光落在了贺晓初脸上,所有人眼神里都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
贺晓初却说道:“等待下一步命令!”接着,他转身对参谋长贝比戈维奇吩咐道,“向周司令报告、请示!”
“是!”贝比戈维奇身手敏捷起跑向通信车。
很快,一道极密电波通过一台特殊的电台发射出去。电波承载的信息不但传到了周建亮手里,也传到了梅奥妮手里,接而转到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姜新圩手里。
三分钟之后,贺晓初接到了一个异常简单的命令:“发射!”
这道简单的命令很快就从贺晓初嘴里吼出,下达给了栾前军。
栾前军严肃地立正敬礼,然后转身,抓起无线电对讲机,大声吼道:“第一轮导弹发射!”
四个导弹发射架的尾部突然喷出几尺长的火焰,接着大地一阵颤动,火箭助推器点火后前端的端盖打开,一个圆顶圆柱形的弹体如蛟龙出水一般从发射筒慢慢伸出,速度越来越快,当它的尾端从箱体里完全飞出的时候导弹尾部弹翼随之展开,矫健的躯体直指苍穹,留下一丛丛滚滚烟雾。
“黑电”巡航导弹借助着助推器的动力,迅速向上爬升,爬升到一千五百米后,助推器的燃料燃烧完毕然后与弹体分离,导弹的小型涡扇发动机开始启动。
“黑电”巡航导弹继续爬升到约二千五百米,导弹发动机进入稳定工作状态,里面的卫星定位制导系统开始工作,控制“黑电”巡航导弹按设定的路径前进。
指挥部的人一个个拿着望远镜,目不转睛地看着”黑电”巡航导弹由最高点开始下降,看着它们降至巡航高度,转入巡航状态后离开了视野,融入到群山万岭中。
“a观测点报告!目标飞行正常!”一个低沉冷静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
“b观测点报告!目标飞行正常!”很快又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
“c观测点报告!目标正常转向,顺利避开山峰!最低高度差约八十米!”一个声音颤抖着喊道,里面充满了惊喜。
“j观测点报告,四个目标均严格按预定路径飞出国境进入目标区域!”一个声音大喊道。
听到四枚导弹顺利飞出过境,大家不但没有松一口气,反而更紧张了。
因为从现在开始,导弹的状态他们完全看不见了。它们飞得如何只能从计算机屏幕上的数据去分析,缺少了直观感觉,总觉得有点让人不放心。
虽然之前他们也只是看着导弹飞行,他们也不能控制它们如何飞。但能看到与看不到的感觉真的不一样。
这里发生了很奇怪的一幕:对“黑电”导弹无比熟悉的试验组专家一个个紧张不已,不少专家还额头冒汗,心虚地看着利比非亚那边的天空。而对“黑电”导弹几乎一无所知的官兵反而自信满满,都在憧憬或想象敌人遭打击后的惨状。
贺晓初微笑了一下,大声对栾前军道:“第二轮导弹开始发射!”
随着栾前军一声令下,第二批“黑电”巡航导弹几乎同时从发射筒中快速射出。虽然导弹的数量少,发射时的声音也没有群炮发射那么惊天动地,但情景同样壮观,特别是导弹蹿升和下降的场面很是惊心动魄,看得那些负责警戒的官兵和观战的人热血沸腾。
只有那些负责操纵的专家和学习操作的技术员无暇欣赏,他们都在全神贯注地操作着、观摩着、记忆着,身边的喧嚣和导弹发生带来的巨大轰鸣声视若无物。
这些技术先进、价格昂贵的导弹带着突尼亚科学家和突尼亚的军人的期盼各自迅速地飞向它们的目标。
当突尼亚的“黑电”巡航导弹正在发射的时候,那个被临时改成师部的学校里正在举行小范围的欢迎仪式,欢迎从利比非亚首都来的军方高层和法国顾问。
因为保密,利比非亚军师长带着他的部下只是毕恭毕敬地站在那栋刚修建好的三层楼房前,并没有到大门口迎接。
高层领导一共来了五辆小车,其警卫车辆和前导车辆在达到校园门口后停下,只有三辆小车笔直开到了大楼前。
看到小车过来,利比非亚军师长连忙小跑上前,为这位来自首都的高级军官打开车门,等对方下车站稳后,立即立正敬礼。
而副师长则急忙为坐第二辆车的法国顾问打开车门,也是严肃认真地敬礼。
这是利比非亚军师长提升为师长以来第一次见到这么高级的领导,心里很是拘谨,满脸堆笑地摇着领导的手,然后和法国顾问拥抱。
不过,他显然对这个拥抱动作很生疏,脚步也有点迟疑。法国顾问倒是大方得很,微笑着张开双臂。
这时,一个通信参谋快速而惊慌地跑过来,大声道:“报告师长!我前方士兵看到突尼亚有几颗炮弹打了过来”
师长一愣,随即瞪了这个家伙一眼,本想破口大骂,但见首长在这里,只好强行忍住,只是说道:“慌什么?不就是几颗炮弹吗?知道了!”
。
第1109章;利剑出鞘(2)()
高层领导和他身后的随从都皱了一下眉头,觉得这个小参谋真有点大惊小怪:现在突尼亚与利比非亚两国还处于敌对状态,边境上的枪声和炮声几乎就没有停止过。仅仅几发炮弹汇报到边防部队连级干部、营级干部就可以了,用得着汇报到师长这里来吗?
而且明知道有上级领导特别是法国顾问正在视察,这不是给我们利比非亚军队抹黑?这家伙真是愚蠢到家了。
首都来的这位领导心里甚至在想:“这不说明这个师长的管理能力不行吗?连身边的参谋都难管好,他能胜任师长这么重要的官位吗?虽然他指挥的师在突尼亚打得顺利,很可能是这家伙就是一股蛮力,也有可能是突尼亚故意放水导致的。为他们的主力偷袭班嘉西打掩护。”
法国顾问听到这个报告,也很不爽地看着这个小参谋,然后将讥讽的目光投射在师长身上。
看到法国顾问眼里的讥讽,看到首都来的高官眼里的不满,师长内心惶恐极了,心里更是将这个惹祸的参谋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
可是,这个参谋似乎并没有得罪了顶头上司的觉悟,又说道:“师长,那些炮弹好像……”
话音未落,师长怒道:“够了!滚!”说完,连忙张开双臂,将法国顾问拥抱在怀里,满脸笑容地说道,“欢迎法国同顾问阁下!”
小参谋被骂后,额头全是冷汗,本来还待要说,但他被副师长扯到了一边。
副师长虎着脸说道:“你干什么?难道你不知道现在是特殊时期吗?你也是老兵了,怎么几颗炮弹就把你吓成这样?你看你,脸上都出汗了。……”
参谋连忙说道:“副师长,我知道情况特殊啊。可是突尼亚的这几颗炮弹很奇怪,就像飞机一样能升能降,还能平飞能低空掠地飞行,像导弹又不像导弹,正朝我们这个城市的方向飞来。”
这个时候利比非亚军人还没有见识过巡航导弹,只见过法国援助的防空导弹和反坦克导弹,前者离开发射架后只往上冲,虽然也能根据飞机位置改变而改变方向,但机动性并不好,更不能贴地低空飞行。
而这个时候利比非亚引进的反坦克导弹是线控的,由操作人员改变导弹的方向,同样机动性不行。
虽然利比非亚军认不出突尼亚的巡航导弹是什么,但他们知道不是防空导弹也不是反坦克导弹。
副师长一愣,问道:“难道是突尼亚的无人机?以前美国人就用过无人机侦察我们,难道他们发现了我们近期要进攻他们吗?”
想到这里,副师长也急了,不但原谅了这个看似冒失的参谋,而且紧急思考如何在不惊动首长的情况通知师长。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黑电”巡航导弹离这里很近了。
导弹的小型涡扇发动机喷出淡淡的蓝色火焰,它产生的巨大推力将导弹速度提到亚音速。虽然导弹发射阵地离这里有近一百公里的距离,但只要短短的六七分钟就能达到这里。而且,当利比非亚军看到它们的时候,它们已经在突尼亚境内飞行了一半的距离,在利比非亚境内不到五十公里的距离其飞行的时间不到三分钟。
当边境线上的利比非亚军发现这些奇怪的炮弹——“黑电”巡航导弹——后立即打电话向上级报告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分钟。如果这个师长不阻拦而认真听取这个参谋的汇报,并采取正确的措施——立马离开这里,能跑多远就多远——也许惨剧就能避免,可是要死不死的是因为国防部的领导和法国顾问前来视察,师长根本无暇听取参谋的报告。
耽误师长听取报告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个愚蠢的参谋在开口说话的时候,首先说的是“突尼亚有几颗炮弹打了过来……”,这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