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信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电信帝国- 第3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现在在靠近学校、医院、广场的地方买地建房,拥有这些房子的员工将来一个个都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有点甚至摇身一变成为亿万富翁,仅仅是拥有一套公司分的房子。

    安排妥当了超市的工作,姜新圩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回到了湖东省双州市,然后乘车到了飞讯数码科技公司,冷兰因为湖东省有关新兰商贸公司的事情也随机通行。因为好奇飞讯数码科技公司的发展,她也跟在姜新圩后面一起到了这家公司。

    曾经她在这家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甚至作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主持过这家公司的全面工作,她对这家公司还是有感情的。

    数码科技公司领导沈中海、生建强、金嵩永、贝索诺夫早就迫不及待地等在了公司大门口,看见他的车过来,几个人都笑吟吟地上去。

    姜新圩不好意思地笑道:“你们几位太客气了吧?今天怎么都有空,是不是又有什么喜事在等着我?”

    沈中海笑道:“我们有空还真是因为有了大喜事。这事到底如何,让金院士为你讲吧。他可是早就盼望你回来了。”

    金嵩永握着姜新圩的手长时间不放,责备地说道:“姜董,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没听说一句古话叫‘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吗?你也太不把自己当大人物了。这次你运气好,全须全尾地回来了,下一次呢?你知道有多少人为你着急吗?下一次你可千万不能这样,公司好几十万人都在等着你、牵挂你呢。”

    姜新圩连忙说道:“下不为例,下不为例。不好意思,是我太率性而为了。”

    金嵩永叹了一口气,说道:“你是年轻人,率性而为是你的天性,但你又跟其他年轻人不同,你肩上的担子实在太重了。甚至可以说,你身上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重任,真要出了事,就是灭了那几个小国也弥补不了我们的损失。”说到这里,金嵩永停住了继续唠叨姜新圩在国外打仗的事情,转而说道,“现在我们数码公司已经生产出了自己的数字芯片,也开发了自己的处理器,虽然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存在一点差距,但差距已经很小,我们有把握在今后几年赶上去。”

    姜新圩眼睛一亮,说道:“是吗?那真是太好了。我们的芯片能用在手机上或者交换机上吗?”

    金嵩永苦笑了一下,说道:“姜董,你不用这么夸张吧,好像你之前压根不知道我们的事情似的。刚才我说的话有点重,但真的是为了你好,也真的是我们飞讯公司和我们国家损失不起。”

    姜新圩讪讪地笑了笑,但继续问道:“芯片进行了测试没有?”

第667章 通信芯片() 
    金嵩永这才点了点头,说道:“当然。我们的主要客户就是母公司,就是为飞讯集团提供各种芯片的,我们制造出来的芯片怎么可能不进行试验?我们生产的芯片不但用在交换机上性能优良,用在手机上,也性能出色。而且……,呵呵,先不说,等下再告诉你。”

    听到金嵩永说他们能制造出可以用于手机和交换机的芯片,姜新圩很是欣慰,觉得就这一件事就说明自己的重生没有白废,解决上一辈子我国芯片受制于人的窘境。

    这一辈子如果美国还拿芯片的事卡我国企业的脖子,那就真正可以说他们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对于华夏电子产业发展来说,这绝对是美好未来的起点。华夏的芯片制造业从此走上了康庄大道,再也不会受到外国人的制约了。

    感受到姜新圩的心潮澎湃,金嵩永等人也一样激动不已。

    他们急匆匆地朝车间走去,换上了洁白的工作服,开始慢慢地看着芯片在光刻机和刻蚀机下成型,在经过其他工序成为一块块可以用于电子产品制造的元器件。

    “姜董,我们的生产线采用的是先进的精密智能制造技术。”走在生产车间里,金嵩永对姜新圩侃侃而谈道,“这套来自荷兰的光刻机生产线是世界上科技含量最高的生产线,通过将精密制造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结合,大量的使用了加工中心、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和定位辅助系统……”

    “由于大量使用数字化设备,我们的生产加工车间用的技术工人数很少,整个生产过程只需要五十三名一线操作工程师。”金嵩永走到一台设备旁边,指了指说道,“不过,这些生产过程对工程师们的要求极高,特别是光刻机的操作,需要厂家对操作工程师进行长期的培训。现在我们的工程师还不能完全接手,必须由荷兰的工程师带着他们一起操作……”

    金嵩永对车间里的设备如数家珍。别看他是国家级专家,人事关系还在国家科研院,但他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现在介绍起生产流程来,言语里总充满了一种自豪,就如介绍自己的子女一般。

    这里的绝大多数设备,都是经过他的手引进的。他对它们如数家珍,每一台机器每一个台仪器,甚至每一个零件,他都珍惜不已。

    姜新圩不紧不慢的跟在金嵩永的身后,听着他的介绍。冷兰对技术不是很了解,跟着姜新圩身边只是一个好奇宝宝似地看着,遇到熟人时点头打一下招呼。

    “姜总,这真是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冷兰见金嵩永被一个操作工程师请到一边说话,就走进姜新圩,低声问道。

    姜新圩回答道:“算是吧。”

    不知为何,冷兰突然发现姜新圩的兴趣并不高,不由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难道光刻机就代表了芯片生产线的科技水平?我们拥有这么高级的设备,将来会不会赚钱?”

    姜新圩说道:“当然赚钱,将来芯片的市场会越来越大,或许会有十万亿元的规模。”

    冷兰吃惊地张大嘴巴,说道:“这么大?那我们赶快多采购这种设备,多建立这种生产线啊。”

    姜新圩的脸沉了下来,冷冷地说道:“是要努力。但是,这……”

    正在这时,金嵩永走了过来。

    他一眼就看出姜新圩的不高兴,脸上挂着的自豪感已经消退,而眼里欣慰的表情也被郁闷所代替。但他没有说什么,而是继续带着他们往前走。

    看着不远处一台新设备,几个老外正在那里忙乎,姜新圩忍不住问道:“金院士,我们自己的光刻机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

    金嵩永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就知道姜董最关心的是我们自己的光刻机,刚才之所以一直没有打断我的话,一直听我唠叨,就是想看到我们自己的光刻机之后再询问,对不对?”

    姜新圩一愣,问道:“金院士,你这话什么意思,是不是我们的光刻机已经派上用场了?我记得我上次来这里的时候,你们只是试制成功了,离生产还差一大截呢。”

    金嵩永笑道:“我们的光刻机当然派上用场了。你在非洲那边打生打死的时候,我们在这里也没有闲着,一直在为光刻机的量产而努力。最后总算成功了,姜董,我们的光刻机已经投入生产了。不过,你先别急,再忍一会。本来我们想给你一个惊喜,不过,现在被你问出了,惊是没有了,喜肯定还是有的。”

    在姜新圩惊疑的时候,金嵩永又问道:“姜董,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这么快就买到了荷兰的光刻机吗?他们之前可是对我国禁运的,我们以前就是想买,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

    姜新圩说道:“是因为我们光刻机的性能达到或接近了他们的光刻机?”接着,他说出了一句让金嵩永莫名其妙的话来,“这些外国人就是孙子。而我们一些国人就是愿意当孙子,总认为自家的东西不如别人,总愿意给在外国人屁股后面瞎折腾。”

    西方国家都是这个尿性,当华夏某领域的技术离他们很远时,他们不是对华夏进行禁运就是将相关产品的价格提得高高的。产品也许只要一美元的成本,但他们敢卖出十美元甚至一百美元的价格。

    可当华夏厂商或科研单位花费了巨资,在技术领域追了上来,他们就会放开市场,而且产品的价格也会直线下跌,甚至低于成本价,让华夏厂商无利可图,让华夏人觉得造不如买,从而失去继续研究这门技术的兴趣,不再向这门技术投资。

    毕竟他们研制这门技术的时间长,制造产品的经验丰富,产品的可靠性和其他性能都优于华夏自己生产的。

    很多国内厂商比较国外产品与国内产品时,一眼就看出国外产品好,加上价格又低,自然就会选择国外的产品。在国外产品低价倾销的情况下,国内产品一下失去了培育和提升的机会,更没有获得利润的空间,以前的投资貌似打了水漂。

    没有了利润,又没有了技术投资,华夏的技术自然就开始不可避免地停滞,在外商的打压下慢慢萎缩,让国外厂商始终占在技术前沿。

    一旦国外厂商又发明了新的技术,又在这门技术上获得了大的进展,他们又故伎重演,再次对华夏进行禁运,再次将稻草卖出黄金价格,华夏也不得不再次忍气吞声,接受对方的盘剥,将好不容易赚来的外汇乖乖送到他们手里。

    等待华夏有关企业忍不住又投资进行研究,好不容易追上,对方又大肆降价,又让华夏厂商无利可图,又只好停止投资,再次坐看国外厂商什么时候超越。

    长此以往,华夏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很多聪明的华夏人干脆就不再投资自行研制和开发,专心致志购买国外的产品,替国外厂商在国内攻城掠地,并以赚了大钱而自豪,心甘情愿地充当国外买办。甚至还自以为聪明地骂那些愿意投资自行研究、自行生产的企业和个人是败家子。

    有人还为此算过账,声称芯片设计和生产必须得有一千万片才能出现赢利,而当时某企业只能销售五百万台产品,还有一半的缺口,所以根本不应该自行研制芯片。殊不知市场是可以培育也应该培育的,如果能够占领五百万台的市场,竞争对手就会少了五百万台的市场,这五百万台所产生的利润就不会去壮大竞争对手。

    而且生产的芯片难道只能自用不能销售给国内其他公司?很多玩具、简单的控制设备所需要的芯片并非一定要用国外的芯片才行。

    总之,一个国家最高科研机构的下属企业居然以帮外国推销产品、赚取国人的血汗钱为荣,真是奇哉怪也。

    上辈子的姜新圩虽然恨这种买办,但也可以忍受,毕竟人家也是要吃饭的,很多所谓的科学家专家也并非有真才实学,能够买一些外国元器件组装出电脑来再卖给国人而赚钱,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占用了国家大量优惠政策,也占用了国家大量科研资源,其他企业都是只能看着流口水,但是,姜新圩看不惯而不能忍受的是这种人居然骂那些想自行生产、自行研发的人是败家子。

    按他们的逻辑,华夏在某技术上落后就要一直落后下去,千万别尝试投资去追赶。

    金嵩永和冷兰不知道姜新圩是就上辈子的事有感而发,不由奇怪地看着他。

    姜新圩苦笑了一下,问道:“难道不是这个原因?”

    金嵩永有点慌乱地说道:“是这个原因,确实是这个原因。听说我们的光刻机技术比他们的技术还高,我们在开始研制十二纳米的光刻机了,他们就找到我们,说愿意低价卖给我们的光刻机,而且他们想跟我们达成一个协议。”

第668章 新处理器() 
    姜新圩一愣,问道:“什么协议?”

    金嵩永看了一下四周,见其他人离他们有段距离,就说道:“市场价格维持协议。”

    姜新圩愕然道:“他们要和我们共同维持光刻机价格?这不是垄断吗?……,”很快,他笑容满面地说道,“有这种好事?这与他们一贯的尿性不对啊,他们应该大肆降价,全力打压我们才对。”

    金嵩永得意地笑了,说道:“他们当然想这么这么做,可是,他们力不从心啊。而且他们还知道,他们不但现在打压不了我们,将来反而是我们打压他们。为了他们的前途,他们不得不跟我们达成这个协议。”

    接着,金嵩永解释道:“现在我们可以进行量产的光刻机技术以及与他们不相上下,而我们正在研发的光刻机技术以及超过了他们。他们知道,我们飞讯数码科技公司只是飞讯集团的一个下属子公司,有飞讯集团这个母公司做后盾,不但不缺用户,更不缺科研资金,加上我们集中了几个半个世界的顶端光刻机科学家,他们荷兰公司拿什么跟我们竞争?所以,犹豫再三,他们只好忍气吞声,求我们不要低价倾销光刻机,也求我们与他们达成价格共享协议,并为此低价卖了一些光刻机给我们。”

    金嵩永说道:“这种低价销售给我们可不是倾销,与倾销完全不同,而是一种示好。因为我们现在急需大量的芯片,而我们精密光刻机又一时间生产不了这么多。从他们手里购买对我们的生产不会造成积压,只会促进我们加快芯片生产,加快飞讯集团的产品生产。”

    姜新圩点了点头: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现在主动权在飞讯数码科技公司这里,对方的有价销售只不过是让飞讯数码减少成本而已。

    他说道:“不说他们了。我们自己的光刻机现在在干什么?”

    金嵩永一副理所当然的口气说道:“在生产我们自己开发的处理器芯片啊。”

    姜新圩不由吃惊地张大了嘴巴,问道:“我们已经设计出合格的处理器了?是哪一类构架的处理器?x86还是power处理器,或者是power?”

    金嵩永回答道:“是ibm才推出不久的power构架。我们已经购买了他们不少专利,同时他们也购买了我们不少专利。我们与他们正在谈判专利相互谅解的协议。如果不出意外,这个协议应该会达成,将来我们生产这类处理器不用支付专利费给他们,而他们生产这类处理器也不用支付专利费给我们。”

    姜新圩哦了一声,说道:“power构架的处理器性能很强大,主要适用于服务器。”

    ib604处理器,其强大的性能在当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高端领域,pop系统性能,其可以保障内存在访问任意一枚cpu时速度是一致的。而x86则是采用了nupu和内存分区,这就意味着在访问自己部分的内存速度飞快,而其他部分内存速度要慢不少。

    硬件方面,power系统在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的方面的出色表现使得ibm从芯片到系统所设计的整机方案有着独有的优势。power架构的处理器在超算、大型企业服务器等多个方面应用也十分成功。

    冷兰对处理器多少还是有些了解,但她了解最多的是微软公司用得最多的x86架构的处理器,于是她笑着对金嵩永问道:“金院士,能不能请你说一说我们开发的这款处理器的好处?”

    金嵩永没有推辞,微笑着说道:“简单地说,power的计算机架构非常适合用来作为服务器使用,成本稍微高一些,但它在可靠性方面,也远远的超过了x86架构。而x86架构的处理器适合于家用电脑,成本低得多。正因为power构架的处理器性能稳定,所以国内很多关键设备,比如军工设备、卫星上安装的星载计算机大部分采取的是这个构架的处理器,能够应付在恶劣环境下使用。”

    金嵩永见冷兰点头,又说道:“我们飞讯数码科技公司研发的这款power处理器主要面向服务器市场,而中华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