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信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电信帝国-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新圩和梅奥妮都是精明的,不出他们所料,随着维洛尼的加入,梅奥妮招聘人才的计划非常顺利地实现了,一下招聘到了二十多个专业人才,顺利地组成了成立一家小型银行所必需的基本构架,搭起一个小型的运作班子,开始了前往苏联前的准备工作。

    而且随着维洛尼的加入,合作资金也开始滚滚而来,短时间内筹集的资金高达六千八百多万美元,如果不是梅奥妮担心资金太多而过于摊薄在这个项目中的股份与话语权,如果不是有的人提出不是苛刻的加入条件,这个资金总额还可以增加。

    六千八百万美元在二十一世纪也许不算什么,很多私人老板就能轻易拿出来,如果注册资金不但一亿美元,根本小银行都算不上。但这笔钱在1990年可不是一笔小钱,远超西方国家成立银行所需要的最低资金,特别是将它投入到贫穷的苏联,这笔钱就显得非常有份量了,甚至已经超过了苏联中等银行所具有的注册资金。

    不但梅奥妮和她的外公维洛尼以及弗兰克尔父子大喜过望,就是远在华夏国的姜新圩也是惊喜不已:这么大一笔钱,足够自己办很多事了,足够在苏联建立庞大的人脉了。

    姜新圩还高兴的一件事就是,由于维洛尼动用自己在银行业的人脉,帮助姜新圩的飞讯技术有限公司成功的在美国一家银行办理了“保兑仓融资业务”,利用他们在广交会获得的电话机订单获得了五百万美元的融资额度,可以用它来支付采购电话机零部件所需要的几乎全部资金。

    也就是说在五百万美元的额度内,曾禾涛可以凭自己向姜新圩他们出售电话机零部件的证据直接从这家美国银行领取相应的货款,而不需要向姜新圩他们的飞讯技术有限公司讨要,大大加快了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动。

    对于这五百万美元的资金,姜新圩只需要根据电话机销售后取得利润情况,按照与这家美国银行签订的还款协议,分期分批地进行归还就行,而不需要提前拿出资金采购电话机零部件。而获得好处的姜新圩所付出的只不过是缴纳比普通银行贷款稍微高一点点的利息而已,也就是在普通利率上增加一个点。

    这个好处不但让姜新圩一些减轻了债务,也让曾禾涛减少了流动资金上的不足,更加有信心、有能力投入到伊阳市蓝天电子公司的合作中。

    但曾禾涛收到美国银行发给他的相关信函是,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他不在乎为姜新圩垫资,但能够用这种方式解决大家的资金困难自然最好。

    他第一时间让曾芝芝打电话给姜新圩以证实这事的真假。

    在得到姜新圩的确认后,曾芝芝又笑问了他公司的情况,笑问她外观设计专利费用什么时候能打到她账上,她想拿这些钱去买一辆早就相中了却没有钱买的小车。

    等到两人说笑了一会,姜新圩又提出请她帮自己修改寻呼机的外观设计,等她答应帮他修改之后,他又问她是否愿意去欧洲做事。

    曾芝芝不解地问道:“欧洲?你为什么要我做事?我现在在美国不是很好吗?如果你有什么帮忙的,我可以帮助你啊。”

    姜新圩说道:“你现在这么太不正规了,你只能用少部分时间帮我做事。将来我有很多事情需要人来做,必须请一批专门的员工。所以,我希望你最好能跟我签合同,成为我公司里的一员专职员工。”

    曾芝芝吃惊地问道:“你又在欧洲建立了一家公司?你不是刚刚与双州市凤凰晶体管厂完成合资,成立了飞讯材料公司吗?怎么又是欧洲……”

    姜新圩笑道:“这家公司有点机缘巧合。怎么说呢,我这家公司主要用来做金融投资,做技术专利投资的。公司里已经有一位欧洲人是股东,也是总经理,她叫梅奥妮,本来由她来筹建各个部门的,可现在她必须去苏联办事,她只能将所有精力用在金融投资上,根本来不及筹建知识产权投资这个部门,而这个事情也很紧急,所以我希望你能过去。再说,你的电话机外观专利,将来的寻呼机外观专利什么的,也要人打理不是,最好是能转让出去,转给其他电话机生产厂家,这样的话你不也多一份收入,对不对?”

    曾芝芝不解地问道:“我的专利也放在这家公司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姜新圩说道:“看你自己的意思。这家可以既可以将专利全部买下,一次性买断,也可以只做专利代理,只收取对方的代理费。当然还可以花钱取得部分所有权、或者区域性的代理权。就看你和专利有人的谈判了,也要看专利的真正价值。”

    曾芝芝连忙说道:“可是我怎么知道哪个专利好,哪个专利有价值?我最多对电子元器件领域有一些了解,知道一点点产品的外观设计,这还是你教我的。……,我懂的还远远不够啊,万一我把有用的专利给否决了……”

    (感谢各位书友的关注)(未完待续……)

    。。。

第212章 连续平台() 
姜新圩安慰着说道:“你暂时只负责招聘几个专利方面的律师、聘请通讯领域、互联网领域的一些专家就行。具体我们收购哪些专利,是一次性买断还是购买部分代理权,由我来决定,你安排律师和技术专家跟对方进行谈判就是。

    等到你慢慢熟悉流程,对你熟悉了手下的技术专家之后,再开始对外收购。其实,你现在根本不用担心,不用急着发展什么,先代理我自己将申请的几个专利再说。

    她又是惊讶又是钦佩地说道:“你自己一个人就准备申请好几个专利?”

    姜新圩说道:“是的。我现在正在设计的一种微处理器至少就能申请五十多个专利。”

    接下来姜新圩简单介绍了一下east…JM投资公司的一些情况。不知道为什么,开始不太想去的曾芝芝在听到这个公司的名称,特别是知道了J、M代表什么意思的时候,她立马就答应去欧洲,愿意主持这家公司下属的技术专利管理部的经理。

    当梅奥妮忙于筹备在苏联建立银行的时候,当曾芝芝忙于筹集east…JM投资公司下属的专利管理部的时候,姜新圩继续埋头设计他的微处理器。

    他希望能够在1991年农历过年前完成二分之一的工作量。

    一个大部分借鉴了上辈子技术的微处理器为什么还需要他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不仅仅是因为微处理器的设计本身很繁杂,更主要的是姜新圩有自己的想法,他想把这个微处理器作为一个基础平台。

    也就是说他现在设计的微处理器不只是用在寻呼机上非常合适,能够轻易地实现寻呼机的所有主要功能,更主要的是他要将这个微处理器留下很多可以功能扩充的空间、接口,将里面的一些功能模块化。将来就可以轻易地将它升级,能够将一些功能模块用更先进、更复杂的功能模块来取代,增加一些功能,从而变成另一个更高级的微处理器,将来用在模拟手机上,用在数字手机。甚至还希望它能为将来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提供技术储备。

    将一块微处理器作为多种微处理器的拓展平台,这对实力雄厚的企业而言很正常,毕竟这样的话不但能继承上一代微处理器的优点和优势,更主要的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能大大节省成本,更能加快微处理器的更新换代,使自己永远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碾压一切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追的企业。

    这种好事所有企业都希望有,但对小企业和个人而言。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也就是说他们非常渴望能有这种可以作为平台的微处理器,却无法做到。原因主要是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实力设计出一套能够连续几十年、十年甚至只保持几年先进性的微处理器。

    很多小企业因为技术力量不足、资金不足,他们设计的集成电路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落伍于时代,就已经没有多少竞争优势了,谈何保持几年的先进性?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就算是大企业投入巨资试图设计出一种先进的集成电路,但往往在生产出来上市之后就发现自己的芯片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适合市场的需求。往往很悲哀地发现别的企业设计的芯片比自己公司的更好、更先进、更具有竞争力,这类芯片自然就不具有继续保持的价值、更没有保持下去的必要。

    其实。就是国际上知名的芯片超级制造商也不敢拍着胸口说自己芯片先进到能保持多少年,实在是因为厂商之间竞争太激烈,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太快,更新换代太频繁。1988年1平方厘米的硅晶圆上集成3500万个晶体管,让世人震惊,也预示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1997年奔腾处理器采取0。25微米的芯片加工工艺让世人膛目结舌。但到2009年酷睿处理器时采取的却是32纳米的芯片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越微细,单位面积上集成的晶体管越多,微处理器的功能自然就越强大。

    连Intel这种国际巨商都只能一步步进步,一步步改善,不断演绎着先进、落后、追赶、再先进、再落后、再追赶……的波浪式前进方式。其他企业自然更只能如此,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先进的时候,永远只能跟在大企业后面跑。

    而姜新圩能够有这个自信,能够企望自己现在设计的微处理器的基本构架作为今后微处理器升级的平台,完全得益于他是一个穿越者,知道将来近三十年的集成电路发展情况,特别是对通信设备所采取的主要微处理器的技术一清二楚,完全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而直达目的地。

    当然,他这种空间预留和功能扩充更多的是体现在设计资料上,而不是体现在芯片的硬件设计上,一方面受制于目前的芯片硬件加工技术,无论是硅晶圆上的激光刻蚀技术还是芯片封装技术,都无法达到二十一世纪的水平,他现在就是设计出二十一世纪那种大规模集成电路,也没有工厂能生产出来,等于是纸上谈兵。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没有那么傻。如果他在硬件上进行空间预留和功能模块预留,势必会提醒其他竞争者,会泄漏姜新圩将来的研制方向。得到了研制方向,那些国际大公司还会给姜新圩留一口汤喝?做梦吧!那些大公司无论是从资金还是技术人才以及技术储备、加工水平,都是姜新圩望尘莫及的,他们碾压飞讯技术有限公司比碾死一只蚂蚁还容易。

    市场上的睿智者都知道一个事实: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

    姜新圩只愿意做人们眼中的天才,而不会去做疯子。他在微处理器上的先进性只会藏在他的设计资料中,绝对不会体现在硬件设计上。他的硬件设计只会保持比他人有五年甚至三年两年的先进性,让其他竞争者无迹可寻。

    其他竞争者只能按照历史的走向继续进行他们的发展,每一步的创新都走得异常艰辛,或者永远跟在姜新圩身后追赶,吃他后面扬起的灰尘。

    姜新圩要赚尽电信设备所需微处理器在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每一个铜板。

    时间不知不觉地到了1991年2月6日。这天上午姜新圩正在加紧整理这一段时间所积累下来的大批资料,准备今天晚上乘船回石桥镇的老家见一见好久没有见的父母,明天与家人一起过农历小年。

    他现在回家跟家人过小年,主要是想腾出时间来准备春节期间的公司值班。毕竟苏鼎宇也好,冷兰也好,顾长风也好,他们都是年轻人,都得回去陪自家长辈过年的,而值班的事自己由自己这个老板来。更何况过年那一天他这个老板还得跟员工聚一些,要送那些家在外地的员工回家,到时候忙乎起来他肯定就没有时间回家陪父母了。

    当他把一些书面资料整理得差不多了、准备打电话回家的时候,桌上电话机响了。

    现在家里已经装上一台拨盘式电话机,花了三千多元。如果是以前,家里肯定是舍不得出这么一笔“巨款”的,全年行医的收入还没有这么多呢,家里要供姜新圩和他的妹妹姜小青读书,也要为他的哥哥姜新安娶老婆,每一元钱的使用都要考虑又考虑。虽然后面姜新圩被大学开除了,不但不再需要学费,还因为在邮政所上班而有了四十多元的工资,但父母依然不敢大手大脚,因为他们又要为姜新圩娶老婆做准备。

    现在姜新圩的哥哥在煤矿上班,连带他未婚妻也过去了,家里自然不需要花多少钱,而且亲家那边也不再需要多少彩礼,等于让姜家大大减轻了一个负担。

    更主要的是姜新圩现在去了外资公司,按姜新圩自己的说法他一个月的工资收入至少是两千元以上,可以拿出一千五百元资助家里。姜家父母和其他家人根本不知道飞讯技术有限公司压根就是姜新圩自己的,只要政策允许,他愿意开多高的工资就能开多高的工资,几百万的年薪都行。

    这样一来,姜家的经济情况自己大为好转,虽然姜母担心姜新圩在外资干不长,这么高的工资有点让心里不踏实,但他们还是认可家里没有必要像过去那么死抠了。当姜新圩上个月抽时间回家拿回来五千元现金要家里装电话时,他们老两口也只是劝说两句就同意了。

    有了电话,他们老两口与子女的联系多多了,不时能接到他们从外面打回来的电话,时不时聊上几句,感觉很好。

    电话是苏鼎宇打来的,姜新圩问道:“苏总,找我有事?”

    “咦——”苏鼎宇夸张地惊讶了一声,问道,“姜大老板,今天的心情怎么这么好,接到我的电话竟然没有说我打扰你?”

    姜新圩笑了一下,说道:“有屁就放,别说这些没有用的……”

    (感谢赫赫威龙、烟雨潜航071、00000kk的打赏,感谢juhuuhkhuhu、tongxiang、我的名字不够长、书友141024153019019、LWJ09的月票)(未完待续……)

    。。。

第213章 重点扶植企业() 
“草!还真是狗改不了吃那个什么……”苏鼎宇很是高兴地说道,“姜新圩,我们这里的单晶炉已经安装好了五台,明天准备试炉,金嵩永教授他们强烈希望你这个大老板过来主持这个试炉仪式。你明天有时间没有?”

    姜新圩不解地问道:“我们是外资公司,你怎么也跟着国企的领导一样搞起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了,试炉就试炉,干嘛还搞仪式?……,是不是谁要来?是哪一级领导?”

    苏鼎宇苦笑道:“人家省长大人带着一批领导过来考察,就是我父亲也只能陪客,我说敢不遵照沈中海的意见搞这么一个仪式吗?不管怎么说,这次省里对我们公司还是很重视的,帮助也很大,公司里的技术员都是他们从各地调来的精兵强将,我们要水要电要贷款,政府都第一时间答应。现在他们想在这里通过这种方式体现一下自己的价值,我们就不能满足他们一次?现在到处不都搞什么剪彩什么的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面对他责问,姜新圩没有再反驳,而是推辞道:“可你是公司老总,有你这位老总在那里陪他们,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苏鼎宇尴尬地说道:“明天我父亲也要来,他作为市里的一把手,肯定也要上台剪彩,你说我们父子俩都站在台上,别人会不笑话我们吗?再说,有几个人不知道你才是公司最后拍板的人?”

    姜新圩说道:“是你自己心里鬼多。你们父子站电视机前风光,不更是一段父子都是能人的佳话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