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第一神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第一神射-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次出征虽然名义上是分南北两路共同进军,但实际上作为南路的张辽只是一个用来分散曹操的幌子而已:毕竟从荆州到益州也是路途遥远,若当真是要两头并进的话,纵使以刘备的丰厚家底,也还是会感觉到有些吃力。

    也就是说别看南北两路的大军都有五十万,但实际上作为南路的张辽只有二十余万的大军,其目的也是为了分散益州的战力,以便让他们无法去兼顾雍凉的战事。

    其实真要说起来的话,从南方进军的难度也比北方小,毕竟从江陵到江州的路途虽然也是十分遥远,但其中却没有什么艰险关隘。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初在商议战略的时候,曹性才会决定以北方作为进攻重心:这样一来可以攻其不备,二来若是能攻取雍凉的话,便等于是直接夺取了曹操的大半势力,对日后的一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张辽的大军也不是拿来摆设的,按常速进军的他们依旧会试图去攻取一下益州边境的城池,以此来试探一下曹操的真正实力。

    这一次夺取凉州的战役前后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毕竟双方的战力太过悬殊,而且曹性这边的粮草辎重更是无比充足。因此哪怕曹仁也算得上是当世名将,但却依旧无法逃过惨败身陨的局面。

    随着曹仁的身死,凉州全境也算是正式落入到曹性的手中,如此一来他便不需要再去强行攻打那固若金汤的函谷关以及潼关,直接可以轻轻松松地挥军进取雍州。

    而就在曹性把凉州残存的曹军也一并收归后,雍州方面也传来了曹洪从函谷关撤军的消息,如此一来留在关中的赵云即刻便带着三十万大军长驱直进,数日之内便已将函谷关和潼关纳入掌中。

    对于曹洪撤军回到长安的举动,随行军师诸葛亮自然也是早已料到:毕竟据探马回报,长安城里的原有的守军不过只有数千人而已,如此一来不把分散在函谷关以及潼关的兵马都尽数撤回来的话,只怕到时难以在曹性多达二十万的大军猛攻下得保不失。

    与此同时,未免其余城池里的守军被曹性逐个击破,长安太守荀攸干脆把雍州境内的兵马粮草尽数调回,如此一来只要曹性能攻破长安城的话,届时只剩益州之地的曹操自会更加势弱。

    乍听上去似乎很简单,但曹性明白其实要做到这一点还当真不太容易:且不说长安城是出了名的超级大城,光是当日能能从魏郡轻易退走的司马懿以及那支让孙观全军覆没的精锐,便能看出已然占据益州多年的曹操也绝非易与之辈。

    因此哪怕自己成功夺取了凉州,但曹性依然不会有丝毫的大意,探马哨骑几乎一刻不停地朝着四方扩散开去,为的就是不让自己漏过任何重要的消息。

    而随着凉州之战的结束,时间也正式来到夹杂着寒冬的十二月。虽说曹性大军的粮草辎重都十分充足,但银河射手也不愿将士们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去勉强作战,当下便直接助诸葛亮贾诩等人趁着这个冬天去安抚一下凉州的百姓,待来年开春再行进军。

    不过有一件事倒是让曹性觉得十分奇怪,那就是在自己夺下凉州的消息传开后,益州方面除了派兵加强了汉中郡的守备之外,对雍凉之地竟然不闻不问,仿佛是打算把这些地盘都拱手让给曹性一般。

    眼见曹操的用意让人无法琢磨透,曹性当下也唯有以不变应万变,随即便在凉州之地度过这个份外令人觉得严寒的冬天。

    只不过有一件事却是连银河射手也无法得知,那便是在汉中郡的曹军守备加强之时,早已有一位他和诸葛亮一直都十分重视的敌人,此刻早已踏上了前往长安城的路上…。

    ——

    新兴二年年春—长安城城守府

    眼见同在厅中的荀攸和曹洪都默不作声,来此已有大半月的司马懿顿时开口道:“如今冬雪已然开始融化,最多不过三五日,曹性便会连同驻守潼关的赵云一同出兵,届时长安城必然难以在五十万大军的猛攻下得保不失”

    “话虽如此,但仲达之策实在过于狠毒,恕攸难以赞同”从荀攸的话里不难看出,早已到达此地的司马懿定然有着自己的谋划,只不过却得不到荀攸的认同而已。

    此时曹洪也开口道:“公达所言有理,仲达,如今长安城的守军多达五万之众,且又有德衡所研制的利器在此,城中粮草也十分充足;如此一来纵使曹性兵多,我等也未必就不能守住此城。”

    见无人同意自己的意见,司马懿正待要开口说话,厅外却忽然传来一阵有力的脚步声。

    在厅中三人的齐齐注视下,一身甲胄的王平大步走入府中,随即便已对着司马懿抱拳道:“先生,一切物事皆已准备妥当。”

    这话一出,荀攸的脸色顿时大变,随即看向司马懿的目光中已然带有一丝愤怒:“司马仲达,你竟敢擅自行事?”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谋王竟然会如此激动,显然司马懿派王平去做的事情当真是非同小可。

    见荀攸动怒,司马懿倒是脸色如常地说道:“荀大人不必动怒,在下动身前来之时,主公曾言若大人能守得此城的话自是最好,若守不住时再用在下之策不迟。”

    听到这话,荀攸的脸色顿时稍稍缓和了一些,但却依旧冷然说道:“仲达大可放心,攸定然不会让那曹性攻破此城”

    “如此甚好”司马懿轻笑了一声,继而便已拱手道:“既是如此,在下也就不打扰二位商议守城之策,告辞。”说完已然转身朝着府外走去,至于王平自然是紧跟其后。

    缓步走到城守府外,司马懿当即便和王平回到自己的临时府邸,而就在他打开了书房的大门后,一声无比欢快的雀跃童声便已在耳边响起:“师父”

    出声之人乃是一名年纪大约在**岁左右的少年,两只充满灵气的眼睛让人一看便知道他是聪慧之人,而他正是司马懿唯一收在门下的弟子,在历史上同样是赫赫有名的姜维

    当然,受曹性穿越后所带来的一系列蝴蝶效应,如今不仅在历史上同样是颇为有名的邓艾成为了谋王荀攸的弟子,就连这位历史上的卧龙弟子如今也成为了司马懿的徒弟,而且还是在年纪如此之小的时候便已拜得师门。

    见姜维就在书房之中,而且手上似乎还拿着一卷兵法,当下司马懿倒是笑着问道:“小维,不知今日可有所得?”

    “自然是有的。”小手指了指手中的兵书,姜维很是自豪地说道:“徒儿已经把这卷兵书熟记于心也”

    “哦,既是如此,就让为师来考考你吧。”缓步走到案桌之前,司马懿拿起了姜维方才看过的兵书,随即便已开始选出一些问题问了出来。

    不得不说姜维确实是天赋过人,无论司马懿如何考察,他都能很快地按照兵书上的说法一一给出答案,并且有些时候甚至于说得比兵书上的讲解更为精彩。

    “好,果然不错。”眼见姜维如此聪慧,司马懿忽然心念一动,继而便已把刚才城守府中的事情都说了一遍,随即便已等待着自己的徒弟说出心中的看法。

    姜维很快便已发现了问题所在:“师父,你不是说当日离开益州之时,司空大人曾说长安之事由你全权负责吗?为何你今日却对荀大人说让他先去守城?”

    “孺子可教也”见姜维这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司马懿顿时微微颔首笑道:“为师若不如此说来,那荀攸又岂会全心全意地去死守此城?”

    姜维顿时有些不解:“若荀大人果真死守,以长安城里的守备力量,那曹性岂不是难以攻下?”

    “小维,你倒是有些小觑于曹性了”司马懿缓缓说道:“此次若非为师前来,只怕长安城迟早会是曹性的囊中之物”

    稍稍停顿了一下,见姜维还是一副疑惑的样子,司马懿忽然问道:“小维,你可知城中的守备利器乃是何人所制?”

    “这个徒儿知道,是马均先生”似乎是为自己终于答对了一个问题而感到高兴,姜维的脸上全是兴奋的神色。

    “不错,正是此人。”司马懿继续笑道:“那小维你可知道,此人正是由为师推荐到此的?”

    “啊?”姜维很是吃惊地睁大了眼睛,过了好一会儿方才问道:“那…莫非是师父当时并未想到今日局面?”

    “呵呵,为师又岂是如此无脑之人。”见姜维似乎又要露出不解的神色,司马懿忽然低声冷笑道:“若非如此,他荀攸又怎会觉得坚守有望?”

    '。。'

第四百一十九章强弩守城

    第四百一十九章强弩守城

    PS:第一更~

    ——

    正如司马懿所说的一般,当冬季开始成为过去的时候,曹性的大军也在数日后出现在了长安城外。

    虽说早就知道敌军的数量高达五十万,但当自己真真正正地亲眼看到敌军的庞大阵容时,长安城上的守军将士还是会忍不住感到一阵心惊。

    放眼望去,城外新汉军的阵势简直就看不到边,那比地上蚂蚁还要密集的人头让身为主将的曹洪光是看看会有种难以应付的念头,至于荀攸倒是料到今日之战必然会十分艰苦,脸上的神色倒是依旧保持着平静。

    “咚咚咚咚…。。”

    如果说以往的战鼓声只是仿似的话,那么这一次的就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惊天动地五十万的人海之中也不知到底有多少人在擂鼓,但听在长安城守军的耳中却如同响雷在身旁直接炸开一般,让人情不自禁会有种头晕目眩的感觉。

    战鼓声罢,早有数员相貌不凡,浑身甲胄兵器更是各具特色的猛将疾驰而出,随即便已依次往城下飞奔而来

    “发干马全义在此,城内鼠辈可敢出来一战?”

    “东莱太史子义在此,城内鼠辈可敢出;来一战?”

    “西凉马孟起在此,城内鼠辈可敢出来一战?”

    “南阳黄汉升在此,城内鼠辈可敢出来一战?”

    “常山赵子龙在此,城内鼠辈可敢出来一战?”

    一声接着一声的高呼在城外响起,此时城上的守军只觉得喉咙一阵干涸,脑子里早已因为过度的震撼而变得一片空白

    刚才出阵的那几名敌将,竟然全部都是【大汉猛将录】上之人,换句话说,只要其中一人出来,城中便已是无人能敌,更不用说一下子全部都跑出来叫战,那种场面可真是有够打击人的。

    眼见将士们的士气有写低落,正站在城上指挥大局的荀攸顿时沉声喝道:“不必惧怕,莫要忘了我等已有利器相助,想要守城也并非难事”

    虽然这话说得有理,但毕竟赵云等人所带来的震撼太大,当下哪怕守军的脸色已然缓和了一些,但却依旧没法高涨士气。

    而就在此时,自觉已经把对方士气打击得差不多的曹性当即便用力在虚空中挥舞了一下手中的霸王龙舌弓,随即一队队士兵便已推着己方独有的攻城利器—银河床弩快步向前。

    经过机关大师黄月英的多年研制改造后,如今的银河床弩不仅在威力上有所提升,而且也从原来的单发变成了可以连射的恐怖存在。因此只要能有足够的弩箭数量,银河床弩可以说绝对是任何城池的噩梦。

    由于银河床弩的射程长达七百余步,可以说比增强了射程的弓箭手还要多出一倍,因此当下曹性倒是没有派出弓箭手上前,而是准备先用银河床弩攻打长安城的坚固城墙。

    眼见一百多架银河床弩皆已摆好位置,早已成为神弓营其中一名领军大将的黄忠顿时拍马上前,口中随即发出一声大喝:“放箭”

    “咻咻咻咻…。。”

    上百枝犹如长枪一般大小的弩箭飞出顿时在虚空中引起阵阵波澜,城墙前方的空地几乎在瞬间便已被密密麻麻的弩箭给完全遮掩,就像是秋后过境的大群蝗虫一般

    “砰砰砰砰”

    一声声无比沉闷但又洪亮无比的撞击声顿时响起,大批的烟尘从坚固的城墙上不断溅起,让城上的守军又是一阵触目心惊。

    虽说银河床弩的威力十分强悍,但长安城已算是天底下最为坚固的城池之一,再加上荀攸多年来的精心加固,因此哪怕第一轮弩箭的威势甚是惊人,但却还是无法对城墙造成伤害。

    眼见长安城的坚固果真是名不虚传,正在中军坐镇的曹性却没有感到任何意外,当下反而笑着对身边负责传令的士兵说道:“传令下去,让汉升率银河床弩前进两百步再作射击”

    当下便有一名传令兵飞快地往黄忠身边跑去,而在听到曹性的指令后,黄忠顿时大手一挥,身前的一种士兵已然开始推着银河床弩继续前进。

    看着那些正在前进的银河床弩,正在城外观看战况的荀攸顿时听到一声低低的询问:“公达,我等是否应…。。”

    “还不是时候”仿佛是猜到了说话的曹洪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荀攸脸上倒是不由得浮现出一丝笑意:“待对方的床弩进入到三百步范围时再作反击不迟。”

    见荀攸自有打算,心知智谋比不得对方的曹洪当下也不好多说什么,而就在此时,城外已然再度传来黄忠的大喝声:

    “放箭”

    “咻咻咻咻咻……。”

    也许是靠前了两百步的关系,这一次银河床弩在发射所引起的空气振动声更为明显,城上一些眼力好的武将已然可以看到那些在空中被一下穿透过去所引起的阵阵涟漪。

    “砰砰砰砰”

    这一次的撞击声无疑要比之前的凶猛许多,就连站在城上的将士们也开始感觉到地面似乎有了一丝轻微的颤抖;但饶是如此,待城外的烟尘再度散开后,长安城的城墙依旧只是多出了一丝轻微的裂缝,可以说离被破坏还有着很大的距离。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牛人的确不是泛泛之辈,虽然曹性因为穿越者的优势再加上黄月英的相助可以让己方的将士拥有银河床弩这等超越时代的大杀器,但荀攸这多年来显然也不是单纯地在坐以待毙。

    早在当初洛阳城被曹性用刚面世的床弩给强行攻破后,虽说昔日的帝都早已因为董卓焚烧而变得脆弱了不少,但有着‘谋王’之称的荀攸却还是从中察觉到了床弩这种杀器的恐怖之处。

    因此在这些年来,荀攸除了大力发展军事内政外,还不断派人去附近的大山里凿取最为坚固的山石,随后便逐步地把长安城的那些寻常石墙逐一更换。

    要把一座城的城墙全部更换,这个工程自然是无比好大,而且所需时间更是不少,不过幸好自从洛阳被攻陷后,刘备不是要和东吴对决就是要休养生息,因此才让荀攸终于让长安城拥有了今时今日的钢铁之墙。

    眼见五百步的距离居然还是无法威胁到长安城的城墙,曹性脸上也终于浮现出一丝讶异,随即便已沉声说道:“传令下去,让汉升领军再向前两百步。”

    别看曹性的决定似乎有些轻率,但实际上他早已考虑过对方可能会作出的反应:除非对方也有像己方这样的步弓手,否则哪怕是在前进了两百步之后,三百步的距离还是足以让城上的守军感到无可奈何。

    当然,长安城里的守军也可以选择出城破坏银河床弩,不过如此一来不就正合了曹性的心意?因此无论如何,银河射手都觉得继续推进是明智之举也。

    随着已经再度收到传令的黄忠发出一声命令,负责驾驭银河床弩的将士当下便再度朝着前方逼近,只是过了短短的一会,所有银河床弩距离城墙便只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