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第一神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第一神射-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庞统当即一呆,显然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在诸葛亮心中竟然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眼中不禁流露出感动的神色,随即凤雏的声音便已再度响起:“孔明,能认识到你,当真是不枉此生…”

    还没等诸葛亮再度劝阻,庞统的语气已然变得无比坚定:“都督,就让统前往一探曹性的虚实吧”

    周瑜其实也不想庞统去冒这个险,不过眼见连诸葛亮都无法改变他的心意,当下也唯有委婉地说道:“士元,纵使你欲诈降,那曹性又如何能信?”周瑜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庞统实行此计有多么地艰难,希望借此来打消对方心中的念头。

    “这有何难?”庞统淡然道:“统在东吴本就人缘不佳,若是再以下犯上公然顶撞都督,只怕在场诸位皆无一人会为在下求情。”

    这话一出,在场的东吴诸将顿时脸露惭愧之色,只因庞统这话确实是说到他们的心坎里去了。

    “苦肉计吗…。。”周瑜已然明白了庞统的意思,随即口中便已叹道:“罢了,就依你之见行事吧…。”

    ——

    在经过一天一夜的休整后,刘备军的战力也再次恢复到全盛状态。虽然在樊城之战中也损失了数千人马,不过对于总数高达十五万人的刘备军来说,这点损失显然并不足以让他们停下前进的脚步。

    虽说樊城之战己方获得大胜,但却也暴露了军中猛将不足的弱点。因此在派人把战俘送回邺城的同时,曹性还另外写了一封书信给刘备,请他派些猛将过来助战。

    襄阳城和樊城的距离并不远,甚至可以说就是隔江而治。不过未免己方在渡桥时再度受到袭击,曹性还是先派出百余名斥候在渡桥四周进行彻底的查看,直到确定方圆百里内皆无伏兵后,这才让大军陆续渡桥。

    虽然同为南郡重镇,但襄阳城的坚固却远非小小的樊城可比;因此待大军尽数渡江后,曹性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派人去仔细查看襄阳城四周的地形,顺便也可以等待正从宛城运来的攻城器械。

    襄阳城外——曹性大营

    就在曹性和张辽徐庶贾诩在营中商议接下来的作战计划时,一名士兵却忽然走进营中汇报,说营外有一形迹可疑的陌生人求见。

    “在下蔡和,拜见曹将军。”这位陌生来客看上去十分平凡,但他说出来的名字却让曹性不禁大感意外。

    “蔡和?你是蔡瑁的什么人?”曹性显然还不太信对方所说出来的身份,因此方才故意问道。

    “蔡将军是在下的族兄。”仿佛是看出了曹性眼中的怀疑,当下蔡和又连续说出了一些昔日刘表麾下旧属的名字以及事迹,………然后便低头静候曹性发话。

    在确定蔡和说的话并没有什么破绽后,曹性又看了看身旁的贾诩和徐庶,待两人都齐齐点头示意后,他这才缓缓对低着头的蔡和说道:“蔡和,若是本将没有记错的话,你如今应当是东吴之臣吧?”

    见曹性没有再质疑自己的身份,蔡和连忙回道:“自从刘荆州身陨后,大兄虽为形势所迫不得已归降东吴,但其实心中一直欲为旧主报仇雪恨。”

    蔡和这话可谓是半真半假:当年在被东吴军攻破襄阳城后,与孙坚结怨已深的刘表当即在府中自刎,随后身为其麾下大将的蔡瑁则为了保存蔡氏家族而归顺了孙坚。但在归顺孙坚后,蔡瑁却一直得不到重用,手底的兵权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削弱。因此早在数日前得知刘备派军攻取荆州,蔡瑁心中便已有了另投明主的心思。

    当然,为了能够不让自家兄长蒙羞,蔡和在解说的时候自然会稍稍地‘美化’了一下蔡瑁的信念。而为了能让曹性意动,蔡和随后又说襄阳城中除了蔡家之外尚有一些刘表旧属不愿归降东吴,因此才特地让自己前来拜见曹性,希望可以助刘备军攻取襄阳。

    对于不少荆州旧属不满东吴之事,有优秀情报人员在手的曹性自然是一早得知。不过当下他却没有马上给予蔡和答复,而是先派人将其请到另外一个营帐中稍作休息。而蔡和似乎也知道曹性需要时间考虑,因此当下倒是十分乖巧地跟着前来相邀的士兵一同往别的营帐去了。

    待蔡和走后,曹性当即便向营内的三人问道:“文远、文和、元直,你们觉得蔡和之言是否属实?”

    “只怕不假。”张辽第一个回道。

    “的确不假,但却以在下之见,此计却难有成效。”张辽话音刚落,徐庶便已开口道。

    “也是,有卧龙和凤雏同在,纵使有荆州旧属作为内应,襄阳只怕也不易得手。”曹性自然明白徐庶所担忧的到底是什么。

    “报”就在此时,营外忽然传来一声高呼,随即一名士兵便已急急跑进营内报道:“启禀将军,营外有一遍体鳞伤之人晕倒在地。”

    “此等小事也需要汇报吗?”曹性不由得皱眉道。

    那名士兵缓缓道:“此人晕倒前曾亲口说有紧要事欲见将军一面,故属下才特此前来回报。”

    “还有这种事?”出于对来人的好奇,曹性当下便和徐庶等人一同来到营外。

    就像那名士兵说的一样,就在大营门外,此时正有一人躺倒在地,从他身上的血迹斑斑不难看出,此人早前定然是受伤不轻。只不过当曹性命人把此人翻转过来之际,耳边却忽然传来徐庶的惊呼声:

    “将军,那是庞士元师

第三百三十八章凤雏来投

    第三百三十八章凤雏来投

    P:第二更~

    ——

    徐庶话音刚落,曹性便已满脸惊讶地看向躺在地上的那人;仔细看去,那人的样貌果真十分丑陋,如此一来倒是和自己所了解过的凤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快,马上扶他进营休养”在徐庶的惊呼再加上自己来自后世的根据,曹性此时已经肯定躺在地上的受伤之人正是庞统。当下他便派人把庞统小心翼翼地扶至一些专门用来为伤兵治疗的营中进行休息,随后又让军中随行的医者过来为庞统疗伤。

    几个时辰后——庞统营内

    在经过几个时辰的休息后,庞统终于睁开了眼睛,随即便看到在旁守候的曹性。

    “曹…。曹将军?”虽然上一次见面已是在多年以前,但庞统还是一眼就把对方给认了出来。

    “士元可是醒了?”见庞统醒来,曹性连忙上前问道:“身体可还有疼痛的感觉?”

    听了曹性这么一说,庞统这才感觉到自己受伤的背上早已被包扎过,显然是曹性派人为自己料理过伤口:“多谢将军。”

    “士元无需客气。”曹性温和地说道:“你身子尚且虚弱,今天就先好好休息,有什么话稍后再说不迟。”

    见曹性对自己关怀备至,纵使庞统此来是另有目的,但心中却忍不住感到一丝暖意:从刚才到现在,曹性除了关心自己以外根本就没有多问一句,由此可见对方此刻乃是真真正正地在为自己着想。

    原本想要即刻开始戏码忽然被庞统给压抑在了心中,看着眼前一脸真挚的曹性,庞统当即便十分顺从地说道:

    “如此,则多谢将军了。”

    “那好,士元好生休息,有什么需要大可向在营外守候的将士提出。”曹性再度温和地说了一句,随即方才大步地往营外走去。

    待曹性走后,营内顿时显得无比寂静,直到许久之后方才响起一声低低的叹息…

    翌日——曹性大营

    经过一夜的休息后,庞统的精神状态显然好了不少,不过背上的包扎却让他的衣服显得有些奇怪:“多谢将军出手相救。”

    “士元不必客气。”曹性先是客气了一句,随后方才略带好奇地问道:“士元,不知你为何会晕倒在我军营外?”

    听了曹性这话,同在营内的张辽、徐庶和贾诩当即便齐齐看向庞统,显然他们也很关心这个问题。

    庞统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怒意:“周瑜小儿着实可恶,统不过是顶撞了他几句,他便命人将统拖出去军法伺候”

    庞统背上的伤痕全是棍伤,这一点曹性等人一早就知道,不过当下他倒是不解地问道:“士元和孔明不是一直以来都深受东吴的器重吗?为何周瑜竟敢下如此狠手?”

    “受重用的唯有孔明一人尔。”庞统脸上顿显不忿之色:“此事想来将军应当略有耳闻吧?”

    听庞统这么一问,曹性倒是表示理解地点了点头:毕竟他也早就听说过庞统在东吴人缘不好不受重用的事情,只是没想到已经发展成为这么严重的问题。当然,这并不妨碍曹性对庞统的欣赏。

    作为三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顶级谋士之一,庞统的一生虽然短暂无比,但其同样显示出了他过人的才智。别的不说,仅凭他在蜀中替刘备谋划的上中下三策,便足可见证此人的超卓智谋。若非后来不幸死于流矢之中,恐怕刘备建立的蜀国会更为强大。

    就在此时,一旁的徐庶却忽然开口问道:“士元,你因何事冲撞了周瑜?”

    庞统没有马上解说,反而向曹性问道:“若在下所料不差,只怕襄阳城内已有刘表旧属前来联系将军了吧?”

    ‘他们果然一早就知道蔡瑁怀有二心。’心中虽然有些许吃惊,但曹性表面上却还是一脸的平静:“此事又和士元顶撞周瑜有何联系?”曹性也怕庞统是前来刺探自己的虚实,因此当下也并没有立即给予明确的回答。

    “关联甚大。”庞统慢慢说道:“在下便是因为劝周瑜莫要借此事再行伏击将军,言若是行此计策必遭败局,结果便被那周瑜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军法伺候。”

    “士元为何会觉得此计必会令东吴大败?”曹性也觉得利用城内叛党引自己进城的计策很是不错,因此方才很是好奇地向庞统问道。

    庞统缓缓问道:“有了樊城的前车之鉴,莫非将军还会以身犯险不成?”

    曹性先是一愣,随即点头道:“不错,纵使要派人前去偷城,本将也不会亲自前往。”

    “那不就是了?”庞统一脸‘早知如此’地说道:“若将军没有亲自前去,纵使大军在城内受到伏击,想来将军也可随机应变。”

    “那周瑜为何又会觉得此计可行?”徐庶开口问道。

    早有准备的庞统当即回道:“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周瑜便是认定将军不会提防我等的连番用计,因此方才想要在城内一举击败将军。”

    “多亏士元提醒,否则我军只怕难逃一败。”正如庞统所言,曹性的确没想过像周瑜和诸葛亮这样的智力牛人会在一个计策失败后,立即便以同样的计策再度设计自己。因此若非庞统到来,只怕曹性还真的会考虑派兵前去和城内的蔡瑁等人里应外合。

    “其实纵使在下不来,此事于将军也并无大碍。”庞统缓缓道。

    曹性奇道:“士元何出此言?”

    庞统回道:“此处大军总数绝不下于十二三万,因此只要将军不亲自前往,纵使得一小败,只怕也不足让将军伤筋动骨。”

    这话可以说才是真正地点中了曹性的心意:确实只要自己军中的重要人物都不前去的话,纵使城内当真有诈,己方最多也就损失一些兵马而已。不过在听完庞统的话后,当下曹性倒是忍不住问道:

    “士元此来,不知是否有意归顺我主?”

    见曹性终于问到这个事情上,同样是早有准备的庞统当即便回答:“那便要看将军是否愿意接纳在下这个粗人了。”

    “哈哈,十元能来,当真是我军之福”眼见有着‘凤雏’之称的庞统终于也有归顺到自己帐下的一天,曹性心中自然是万分地高兴:“来人,今夜便在营中摆上宴席,我要为士元的到来好生庆祝一番”

    “遵命。”营外顿时有一名士兵进来拱手应道,随即便再度出营传令去了。

    眼见曹性居然会为自己的到来而如此高兴,庞统心中不禁又是一阵感慨:虽然在动物的时候周瑜也很是看重自己,但却始终不曾像曹性这般关怀备至。

    如果比智谋的话,只怕曹性这一辈子都无法胜过自幼饱读兵书,并且还精通韬略的江东周郎。但如果比待人接物的话,那么来自后世的曹性无疑就要比周瑜厉害多了。毕竟现代社会的人与人相处之道,可是比古代要复杂高深得多了。

    在明白城内的接应已被周瑜暗中设计后,曹性随即便向庞统问道:“既然里应外合已不可取,不知士元可有妙计助我攻取襄阳?”

    “将军此言差矣,以在下看来,里应外合正是可取之道”庞统毫不犹豫地说道。

    曹性顿感惊讶:“士元此话何解?”

    “周瑜想必此时已经知道在下前往投奔将军,若是将军易地而处,不知又会作何感想?”庞统向曹性问道。

    曹性沉吟道:“若我是周瑜,必会以为伏击之事已然泄露,因此敌军必然不会再度与城内叛党里应外合。”

    “不错,正是如此。”庞统缓缓说道:“既然周瑜已无防范,那将军何不反其道而行?”

    “对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曹性当下便拍案叫绝道:“士元真乃奇人也。”虽然里应外合并不算十分高明的计策,但此时双方的较量已经从计谋的层面上转移到对对手心理揣摩的层面上去了。

    “不过虽说周瑜会觉得将军不会再上当受骗,但有孔明在此,只怕也不会全无防备。”庞统淡淡地说道。

    ‘这些顶级谋士之间的较量还真是复杂。’曹性此时倒是不由得庆幸自己身边有这么多的顶级谋士存在:“那以士元之见,我等应当如何是好?”

    庞统沉吟了片刻,随即便道:“将军何不在攻城之际让城内之人骤然发难?”

    这话一出,徐庶和张辽脸上顿时流露出大喜之色,显然他们也已想到庞统此计的奇妙之处。至于贾诩显然也略微感到惊讶,不过脸上倒还是相当的平静。

    众人的反应自然也被庞统一一看在眼里,而在看到贾诩居然毫无反应后,当下他也没有多话,只是心中却已暗自将此人的相貌牢记于心,待日后再慢慢查探此人底细。

    “好,就依士元之见行事吧”曹性正待要和众人仔细商议接下来的计划,却听庞统忽然说道:“将军,既是如此,在下这便先行告退。”

    曹性先是一愣,随即便已明白对方这么做的用意:“士元不必回避,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你的建议呢。”曹性这话无疑是在告诉庞统,自己已经完全信任了对方,让凤雏不必刻意避嫌。

    “是,多谢将军。”庞统低头应了一声,心中再度涌起一阵感动。M

    你正在阅读第三百三十八章凤雏来投;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

第三百三十九章襄阳之战

    第三百三十九章襄阳之战

    P:第一更——

    在确定了要和城内蔡瑁等人里应外合后,曹性当即便在营内和众人把具体的实施计划尽数商议出来,然后又派人去把蔡和请来,最后便让他回去告知还在城内的蔡瑁,约定在明日正午于城门处接应。

    为了庆祝庞统的来投,在诸事商议过后,曹性当即便命人在营中摆上宴席,随即便与众人一同饱餐一顿。未免明日醒来不便作战,因此曹性倒是让士兵把酒水撤去,然后通通换上寻常的茶水。

    宴席过后,众人便已纷纷告辞而去,而待营内只剩自己一人后,曹性却并没有马上离去休息,而是目不转睛地在看着桌案上的地图,脑子里则全是今日和庞统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