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第一神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第一神射-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孙坚没有如同历史般地死在刘表手下,但两家之间的仇怨却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的减少。

    作为江东军的左都督,周瑜虽然自诩文武兼备,但也不得不承认刘表并非是可以轻易战胜的对手。虽然在文臣武将方面是比不过孙坚,但早已深得荆州民心的刘表也有着数量不少的兵马战船,至于粮草方面更是十分充足。因此纵使每次交战都是孙坚略占上风,但却始终未能对刘表造成致命的伤害。

    越往深处看去,周瑜便愈能发现此图的不同凡响;可以说如果他在年初就得到此图的话,想必荆州如今早已有大半地盘要改姓孙了。就连一旁的鲁肃周泰,此时也是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地形图在看。

    过了好一阵子,周瑜耳边方才响起了鲁肃带有惊喜的声音:“公瑾,有了此图,只怕荆州之地便不难锝矣!”

    缓缓地吸了一口气,周瑜用手缓缓把手中的布匹给小心翼翼地卷了起来,随即方才一脸和善地向一直在门外的小童问道:

    “请问小兄弟,此图乃何人所作?”

    小童一脸‘明知故问你很笨’的样子:“此图既是我家先生所赠,那自然就是我家先生所绘。”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便已拱手道:“烦小兄弟替我通传一句,就说待公瑾下次来访时,还望先生不吝接待!”说完,他便招呼鲁肃等人一同上马离去了。

    眼见周瑜等人离去,小童这才缓缓地走进草庐之内,而此时就在内堂之中,一位身穿白袍,年约十七八岁的青年文士,正在满脸悠然地抚琴奏乐。

    若单从外貌上看,这位正在抚琴的青年倒是不及周瑜英俊;只不过他的一举一动却包含优雅的气息,在气质上倒是要略胜常年征战沙场的周瑜一筹。

    此时此刻在青年文士的身边,一位看去年纪与他相仿,但相貌却长得极为丑陋不堪,兼之自身衣着更是不修边幅的青年,正在拿着一只酒葫芦在一边听琴一边大口喝酒。

    这两人无论在外貌还是在气质上都可谓是截然相反,但偏偏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这两人皆把对方当成是自己此生难得一见的知己好友;而他们的名号更是被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连在一齐作为赞誉,而这一赞誉之言,正是面具文士早在数年前便已在无意中听过的一句话:

    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第二百八十一章卧龙之心

    眼见自家先生正在抚琴,已经进到屋内的小童也不敢出声,随即便已乖乖地站到一旁听琴。虽然小童已经进来,但这位气质优雅的青年却没有立即停止抚琴的意思;在一首曲子终于被弹完的时候,他才终于缓缓地停下了正在抚琴的双手,随即脸色温和地向小童问道:

    “小文,那周公瑾可是离去了?”

    如沐春风般的声音,再加上温文尔雅的气质,如果没有见到真人的话,相信没人会想到这是一个年纪十八岁的青年给人的感觉。而在整个荆州,能以如此年纪便让整个荆州书院学生无人不服的天纵之才,无疑就是眼前这位被人称作是‘卧龙’的诸葛亮。

    见诸葛亮终于问起此事,一旁早已被琴声所醉的小童这才回过神来,随即便满脸不好意思地回道:“是的,周都督还说希望下次来访时能与先生亲自相见。”

    诸葛亮很是温和地笑道:“若是有缘,下次便定能相见。”

    就在此时,一把颇有大煞风景之嫌的难听声音忽然响起:“怎么不弹了?”说话这人正是一直坐在诸葛亮右斜侧喝酒的青年。

    如果说诸葛亮是荆州书院众生眼里的完美化身,那么被人称作是‘凤雏’的庞统无疑就是最惹人嫌的丑八怪。虽说论才智的话庞统并不在诸葛亮之下,但一来他相貌奇丑而且衣着时常不修边幅,再加上他那古怪透顶的脾气,诺大的书院之内倒唯有徐庶以及诸葛亮两人能成为他的好友。

    或许对于外人来说,像诸葛亮这样的完美之人能和庞统成为好友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件让众人都难以接受的事,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持续了数年。

    眼见庞统似有不满,诸葛亮倒是笑着说道:“若士元想听,那亮自当再弹奏一曲。”

    “算了算了,好不容易你肯停下来,我又怎敢再劳烦你的大驾?”庞统的话当真是让诸葛亮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我说孔明,你当真决定要投奔江东孙坚?”

    诸葛亮缓缓说道:“有何不可?兄长本就是江东之臣,而且颇受吴侯【孙坚】的器重,若亮前往投奔的话,想来平步青云定非难事。”

    “哈哈,孔明,你这话要是被老师听去,只怕他当即便要大怒!”庞统放声大笑:“这种小儿之言也就能骗骗其他人而已,孔明,若你当真醉心仕途的话,想来定不会选择投奔江东。”

    孔明笑道:“士元何出此言?”

    庞统很是坦白道:“若论天下大势,江东孙坚虽然强大,但比起已得七州之地的刘备还是有所不及;若非这一次有孔明相助,只怕光是荆州便已足够让江东那帮家伙头痛不已了。”

    孔明也倒是没有认同或者否定庞统的意见:“那依士元看来,亮因何要助那周瑜一臂之力呢?”

    “这也正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庞统挠了挠头道:“孔明,我知你素有振兴汉室之心,如今刘备身为汉室宗亲,不仅为人行事尽显仁君之风,其麾下更是有着精兵悍将无数,若你当真欲施展平生抱负的话,想来就更不应该选择孙坚了。”

    说着说着,庞统脸上忽然浮现一片回忆之色:“想当年那曹性前来荆州之际,三位师父皆对其赞赏有加,承彦师父甚至还让他和月英师妹定下婚约…。”

    在庞统提到‘月英’二字之际,诸葛亮脸上忽然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黯然;若是别人在此的话只怕会难以发现,但偏偏却落入到一直在紧密关注其动静的庞统眼中。

    “原来如此!”庞统忽然大笑道:“孔明,想不到你这家伙竟然喜欢月英师妹!”就在方才察觉到诸葛亮表情的瞬间,才智过人的庞统便已明白对方为何要选择孙坚了。

    被庞统一语道破了心事,诸葛亮脸上倒是不禁有些微红:“是又如何?实不相瞒,自亮第一日认识月英师妹起,心中便已决定今生非卿不娶。”

    “你……”虽然心中早有猜测,但当听到诸葛亮亲口承认之时,庞统还是忍不住大大地吃惊了一下;他此时甚至可以预见当这个消息在荆州传开之时,会有多少早已钟情于自家好友的女子会因此掩面而泣。

    仿佛没有看到庞统目瞪口呆的样子,诸葛亮此时又继续说道:“有一事或许士元不知,当日在得知师父与那曹性定下四年之约时,亮便曾亲自前往拜见师父,并且当面乞求师父不要将师妹嫁于曹性。”

    “什么?你居然还亲自去求过承彦师父?”庞统再度吃了一惊:“那承彦师父是怎么说的?”

    诸葛亮脸上忽然开始浮现出一片苦涩之意:“承彦师父说,他和另外两位师父早已认定曹性乃是上承天命之人,因此将月英师妹许配于他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听了诸葛亮这话,庞统先是一怔,待看到好友脸上居然出现从来没有的难过之意时,当下倒是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其实亮又何尝不知师父们的苦心?”诸葛亮像是在自我安慰地道:“那曹性四年之前便已是名动天下的人物,其主公刘皇叔当时也是声势不小;特别是在其灭掉袁绍坐拥河北四州后,亮便知道想要师父们回心转意只怕是再无可能。”

    眼见诸葛亮的声音愈发显得哀伤,庞统当即便道:“孔明,其实你又何必…。。”

    “士元,亮知道你想说什么?”诸葛亮忽然正色道:“若亮当真前往辅助刘皇叔,只怕江东根本就难以在短时间取下荆州;如此一来只要刘皇叔能趁机休养生息,待数年过后,凭借着其麾下的七州之力,天下当无人敢迎其锋!”

    “汉室中兴,天下大定,这的确是亮的志向。”诸葛亮的语气中仍旧不乏悲伤,显然他对黄承彦把黄月英许配给曹性一事当真十分介怀:“但若不能与曹性斗上一斗,纵使他日得见师妹之面,亮也会自觉无地自容。”

    对于诸葛亮的性格,庞统可谓是一清二楚:别看他平时为人随和,一旦认真起来的话,那可比猛虎蛟龙还要可拍;而且只要他认定的事,那便一定会坚持到最后。因此在听到诸葛亮方才的那一番话后,庞统其实便已经明白好友的心思了。

    “可怜元直还在收拾行装等你我一同前往投奔刘备。”庞统脸上居然全是幸灾乐祸的表情:“看来这一次他是注定要独自一人前往河北了。”

    “独自一人?”诸葛亮忽然愣了一下:“那士元你?”

    庞统爽朗地笑道:“老实说,如果就这样投奔刘皇叔的话,只怕日后就会失去许多与天下贤能一较高低的机会;如此一来,统数年来的苦学岂不是就此白白浪费?”

    诸葛亮并没有搭话,反而双眼忽然直挺挺地盯着庞统,随后方才开口问道:“士元,该不会你也钟情于月英师妹吧?!”

    “咳咳…。”庞统本想随便说几句糊弄过去,但当他看到诸葛亮那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犀利眼光时,当下还是无奈地承认道:“好吧,我承认我对师妹是有那么一点心思…。。”

    “哈哈!”向来温文尔雅的诸葛亮忽然毫无形象地大笑起来:“想不到你庞士元平日里向来放荡不羁,心中却也有钟情之人!”

    “既然你可以喜欢师妹,那我自然也可以!”庞统见横竖躲不过去,索性便佯装大气地说道。

    “同是天涯沦落人……”诸葛亮忽然笑道:“这一次,只怕元直当真要孤身一人前往河北了。”

    “孔明,数日前从洛阳城里传出陛下病逝的消息。”庞统一说起正事就会显得严肃起来:“你怎么看?”

    “陛下年不过三十却忽然病逝,此事必然有莫大的蹊跷。”诸葛亮沉吟道:“只是依亮看来,此事定然与曹操无关,甚至是有人欲让曹操万劫不复。”

    “孔明所想与我不谋而合。”庞统此时也沉吟道:“只是若不是曹操的话,莫非是………刘备?”

    诸葛亮摇了摇头:“刘备嫌疑虽是最大,但亮却以为此事与他无关。”

    庞统仔细想了想,随即也推翻了自己的猜测:“不错,刘备如今早已势大,纵使是为了彻底铲除曹操,也犯不着冒天下之大不韪。”

    诸葛亮点了点头,随即又皱眉道:“因此亮实在无法明白,此事到底是何人所为,其目的何在?”

    “其实无论此事是何人所为,孔明都应该感到高兴。”庞统忽然笑道。

    诸葛亮脸色一沉:“胡说,天子驾崩乃是国之不幸,亮又岂会因此而感到高兴?”

    庞统摆了摆手:“如今陛下一死,刘备的目光必然会再度集中在曹操身上,如此一来不就等于为周公瑾争取时间了吗?”

    这话诸葛亮倒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随即又忽然向庞统问道:“士元,你可知师妹于明年三月便要在邺城与曹性成亲之事?”

    听诸葛亮忽然又提起这些伤心事,庞统也不由得脸色一黯:“此事我已从承彦师父处得知,只是那又如何…。。”说着说着,庞统却忽然睁大了眼睛,随即失声道:“莫非你想在……。”

    “不错。”还没等庞统把话说完,诸葛亮便已点头应道:“亮要在师妹出嫁之前,助江东取下荆州!”

第二百八十二章官渡战后诸事

    天下诸侯都找到了攻击曹操的理由。可以说就在和事实最为贴近的这个版本传开之后,天下人对声讨曹操的热情便已不下于当年的董卓了。虽然没法分辨真假,但这个版本的流言无疑让

    曹操却忽然亲率大军到来,随即更是在郭嘉等人的谋划之下把韩遂打得大败,最终韩遂不仅连战连败地退缩至西凉一隅,自己更是因为部下的叛乱而死于乱军中,结果反而让曹操能真正地一统西凉。而就在韩遂正苦无办法把曹仁赶出西凉之际,

    后,另外一个关于献帝逝去的版本也开始在中原各地传了开来:据说,献帝之所以会忽然无故‘病逝’,其真实原因便是曹操麾下一位名叫李仇的谋士在其饮食中暗自下毒。不仅如此,就在献帝病逝的消息从洛阳城传开

    ,但真正有能力又敢动他的却没有几个。荆州刘表和江东孙坚一来地处南方,二来彼此之间的戒备也让他们无暇分兵前往攻取洛阳。至于益州的刘璋则是路途遥远,汉中张鲁则兵力薄弱,想来想去,倒是刚刚才胜了曹操的刘备最有这个条件去征讨杀害献帝的‘真凶’。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虽然声讨曹操的人很多

    命赵云为徐州守将,张郃为豫州守将。如此一来新得的三州般已都有了各自的镇守大将,至于其余文官副将之类的则在日后慢慢补足。而在把曹性任命为兖州守将后,刘备随即又任

    了这么多年,曹性也无法让自己对大汉朝廷产生一丝一毫的归属感。献帝的死讯对刘备甚至天下诸侯来说或许是一件大事,但对于曹性来说不过是一件和隔壁邻居死了小猫小狗没差的无关紧要之事。风花吹雪的打赏!PS:第二更~感谢书友

    ——

    投无疑就是曹性意料之外的事了。虽然对贾诩的到来感到十分欢喜,但曹性同时也感到一丝的苦恼。至于苦恼的原因,自然就是因为贾诩乃是被后人称作‘毒士’的顶级谋士。如果说荀彧来投是预料之中的事,那么贾诩来

    关于自己和曹性的婚约问题。据黄承彦派人送信来说,明年三月乃是少有的大吉之日,希望曹性能在明年三月和自己的女儿完婚。除此之外,黄月英还告诉曹性一件事,那就是

    是攻打曹操的最佳时机。别的不说,光是驻守在虎牢关的吕布,便已足够让刘备军吃上大亏了。毕竟如今吕布的武艺可是已经超越王越的水准,若当真以一对一地公平决战,己方这边可谓是无一人能胜。就算不看己方如今的状态,曹性也觉得现在不

    到来也让他十分高兴。虽说看得出来荀彧只是为了家族考虑而非真心相投,但曹性却是只要人肯来就好:毕竟只要人家肯来,那曹性自然会在日后慢慢想办法让荀彧归心。除了献帝的事情让曹性感到开心之外,荀彧的

    阅性自然也是感到十分开心:毕竟神弓营现在的攻击手段还是略显单调,而且威力还不够强大【后边这一点纯熟曹性个人观点】。;如今一旦有了黄月英的新弩配置,想必日后在战场上必能发挥更大的威力。如今黄月英说新弩已可以在邺城开始制造,曹

    ——

    乱。在经过最初的一小阵失败后,曹仁当即便为稳打稳扎地在西凉和韩遂形成僵持局势,双方连续对峙一月都没能有进一步的战果。面对韩遂的突然来袭,曹仁并没有显得手忙脚

    月英那纯天然的‘非主流’形象后,他对这门亲事便已没有了任何的意见。虽然像蔡琰貂蝉这样的古代美女也很令人动心,但外貌看起来更符合后世美女标准的黄月英无疑也让曹性十分‘鸡冻’。对此曹性自然是没有任何异议,毕竟在看到黄

    此想必对方来投之前就已经考虑过这些问题。因此难得有这样一位顶级谋士可加盟己方,曹性自然是不遗余力地向刘备推荐。幸好曹性也知道贾诩是一个善于自保的人,因

    须建造的纪念性建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