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第一神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第一神射-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江华顿时语塞:这个问题他倒是没有想过。

    只不过这时郭嘉却忽然开口说道:“本谦武艺虽高但在虎豹骑中却不过是担任偏将一职而已,想来以曹性之武艺也不会太过重视。”郭嘉说这话是因为不忍心看曹操继续去为难幸存下来的江华,没想到却刚好为对方解围。

    听了郭嘉这话,曹操这才疑虑尽消,脸上也不由得重新浮现出一片哀伤之色:“也罢,难得本谦可以回来,今后便跟在操身边为将吧。”

    就在此时,江华忽然说道:“主公,末将有一不情之请。”

    曹操说道:“你且说来听听。”

    江华一字一句地说道:“末将想请主公批准,让末将着手重建虎豹骑!”

    曹操浑身一震,随即讶道:“本谦为何有此想法?”

    江华脸上不由得浮现出哀痛之色:“自末将投奔主公以来,子和大哥以及文烈皆对末将关怀备至犹如亲人一般,如今眼见亲人尽数陨在曹性手下,末将是不甘心就此让虎豹骑以及子和文烈两位兄长生生蒙受这败军之名!”江华这话可谓是发自肺腑,说到最后就连自己也忍不住哽咽了起来。

    “说得好!”曹操一拍桌案,随即便已大声说道:“本谦听令!”

    江华拱手道:“末将在!”

    曹操虎目中也不禁流下几滴泪珠,随即便已坚定地朗声说道:“操命你即日赶回许昌,至于重建虎豹骑一事则休要再提!”

    “主公!”江华难以置信地看向了曹操:“这是为何?!”

    曹操意味深长地道:“待你返回许昌之后自会明了!”

    ——

    PS:跪求催更、打赏、月票、推荐等各种支持~

第二百五十四章人算不如天算

    PS:第二更~感谢书友缈烨、大哥强的月票支持~同时感谢书友政师、小白37的更新票支持~明天将会加更爆发,请各位兄弟们多多支持!

    ——

    在成功把虎豹骑打败之后,曹性随即便带着太史慈以及银河弓骑回到了开阳城中。而就在数日之后,一道从青州传过来的急报便已让曹性感到大吃一惊。

    也就是在数日前,曹操麾下大将曹洪亲自带着三万大军渡河偷袭平原郡。虽然平原郡也不是没有守军,但曹洪的三万兵马无疑在数量上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只是短短数天,平原郡除了平原县之外便已尽数失守了。

    虽然对曹洪使出‘围魏救赵’之计感到有些讶异,但曹性更为关心的是对方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多出三万大军。而在再一次地度过数日之后,刘晔手底下的情报人员才把分析出来的结果交到曹性手上。

    原来曹洪所率的三万大军全是兖州境内的各城守军,也就是说在曹洪带兵偷袭平原郡后,兖州不少地方已是无人设防的空虚之地。

    得知这个消息后的曹性当即大喜:横竖平原那边有张辽以及冀州的同时援助,因此可以说没他什么事;如今既然兖州不少城池已经成为了无人防守的地带,那他自然也就不会客气了。

    因此在得知临近的泰山郡、济北国以及东平国等地皆已成为空虚之地后,正苦无办法进驻的徐州的曹性当即便学起了曹洪的围魏救赵之法,琅琊国内的五万大军更是直接被分出三万去进取临近的兖州之地。

    建安三年年冬——东平国无盐城城守府

    “如果以后打仗都是这么爽就好了。”眼见才过去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兖州除了东郡、陈留两地之外便已几乎完全落入到己方的手中,曹性心中的痛快自然是无与伦比。

    不仅如此,在冀州以及青州张辽两方的夹击之下,原本已经危在旦夕的平原郡顿时便脱离了困境。至于率军出征的曹洪最终也最能带着万余残兵灰溜溜地赶回到东郡之内然后便绕路去了徐州之地。

    “按照这个进度,只怕徐州还未取下,兖州便会是主公的囊中之物了。”此次跟在曹性身边的谋士是陈宫,至于法正则留在琅琊国以策万全。

    听了陈宫的话后,曹性也不由得笑道:“想不到曹操的围魏救赵之际反而把自己给陷进去了,真想知道到底是何人出此无能之谋。”

    “若此谋当真无能,那授只怕也不需特意赶来此处了。”在曹性惊讶的目光之下,已有许久未见的沮授正慢步来到了自己的身前。

    眼见早已成为刘备麾下第一文官的沮授出现在此,曹性倒是不由得吃了一惊:“公与,你怎么来了?”和陈宫法正这些谋士不同,资历最老的沮授早已成为了刘备身边不可或缺的臂膀,因此除非发生了什么大事,否则沮授是不应该离开邺城来到这里的。

    “呵呵,本善倒还是一如既往地开朗啊。”稍稍闲聊了一句,沮授倒是不由得叹道:“只可惜,此次尔等是当真中了那郭嘉之计了。”

    这话一出,曹性当即便大吃一惊,一旁的陈宫也耸然动容道:“这…。公与何处此言?”

    沮授问道:“据探马回报,兖州大部分城池已落入尔等之手,此事应该没有错吧?”

    陈宫点头道:“不错,而且未免曹操乘机突袭,琅琊国方面本善也留下了两万大军以及孝直坐镇。”

    沮授苦笑道:“也就是说,如今琅琊国的人马已不足以攻取徐州对吗?”

    陈宫先是一怔,随即已然醒悟道:“公与的意思是,这兖州空虚也是那郭嘉之计?”

    沮授颔首道:“正是如此!那曹洪率军突袭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其真正目的便是为了要引本善攻取兖州。”

    稍稍停顿了一下,沮授随即说道:“若授所料不差,那郭嘉定然会派人在这几郡中大肆宣扬我主的仁义之名,如此一来我等便更加无法从此地抽身而出了。”

    曹性倒是有点疑惑:“纵是如此,那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难不成郭嘉就为了争取这么一点点的时间而弃兖州于不顾?”

    沮授摇头道:“本善此言差矣,曹操如今麾下将士的粮草可说有一半以上都是由徐州供给;至于兖州本就是贼寇横生的贫苦之地,孰轻孰重自然是一目了然。”

    稍稍停了一下,沮授又继续说道:“据探马回报,曹洪所率的万余残兵竟然直接去了徐州,由此可见郭嘉根本就是想将兖州拱手相让,从而让我等愈发地无力顾及徐州。”

    “想不到那郭嘉的智谋当真如此可怕。”一想到郭嘉先是利用曹洪使出围魏救赵之计作为障眼法,随后又故意引自己攻取兖州以便疏忽了徐州之地的连环计,曹性便不由得吸了一口凉气:“如今已是冬季,在我等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攻取徐州根本就是不可能办到之事了。”

    沮授点了点头:“不仅如此,那曹操未免我等还有余力,竟早在月前便已遣使前往辽东请公孙度出兵攻伐幽州,如今三将军也已是无法抽身之状。”

    陈宫此时也是满脸凝重地向沮授问道:“以公与之见,我等要到何时方才重新攻取徐州?”

    沮授沉吟道:“若无意外的话,只怕我主需明年年中方才重新聚集兵马开往徐州。”

    “若无意外?”曹性倒是从这话里听出了一点不一样的意味:“公与的意思,莫非是已经出现了意外?”

    沮授笑道:“不错,或许是天不助曹操吧,此次授前来除了为本善说明郭嘉之计外,还有一事便是让本善即刻返回琅琊准备进取徐州!”

    “进取徐州?”陈宫皱眉道:“公与且说说看到底发生了何事?”在陈宫看来,此时无论是己方兵力还是天气原因都不适合继续进取徐州,因此倒是很想知道沮授口中所说的‘意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见陈宫有些不信的样子,沮授先是一笑,随即慢慢说道:“河内太守张扬,日前已在部下的叛乱之中不幸身亡!”

    ——

    徐州境内——东海郡郯城

    “想不到张扬竟在这个时候陨了!”曹操脸上全是苦意:“莫非当真是天不佑我曹孟德吗?”眼见曹性在短时间内已然无力进取徐州,偏偏这个时候一向保持中立的河内郡太守张扬却在这个时候身陨,这还真是颇有‘人算不如天算’的意味。

    作为关中与豫州兖州的交界之处,河内郡的重要性可谓是不言而喻:毕竟只要控制了此处,便等于是阻断了关中与中原之地的联系;而以前的河内郡太守张扬一向保持中立,为人做事更是滴水不漏,因此才让曹操以及刘备都找不到攻取河内郡的借口。

    如今张扬一死,河内郡必然会成为刘曹两家的必争之地,特别是已经坐拥关中的曹操来说,河内郡更是决不允许落入他人之手的重要地盘;毕竟如果河内郡为刘备所得的话,只怕关中之地甚至雍、凉二州都会岌岌可危了。

    除了已经没有多少兵马剩下的兖州外,如今曹操唯一可以抽兵的便只有豫州以及徐州两地,但如今俨然已经成为帝都的许昌正好在豫州境内,因此换句话说曹操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动豫州境内的守军。如此一来的话,唯一还有兵可用的自然就只剩下徐州了。

    “刘备本有地利之便但却迟迟不出兵,其目的便是为了让我等做一个抉择。”郭嘉也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变成如今这个样子:在他想来,只要曹性当真攻取了兖州,那么短时间之内就绝对不可能有力气来图谋徐州;如此一来的话曹操自然也就可以争取时间来筹备兵马以及粮草。

    “河内之地断不可失,否则关中之地便会尽数落入刘备之手。”曹操的语气很是坚决:“若关中失守的话,只怕雍、凉二州也就难保了。”

    这个道理郭嘉自然不会不懂,只是他现在一时之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早知道张扬会在这个时候身陨的话,只怕郭嘉当初便无论如何都不会把兖州过半的城池作为弃子了。

    “报!”就在郭嘉曹操苦思冥想之际,一名士兵急急地跑进来报道:“启禀主公,贾诩、李仇二位先生在府外求见?”

    ‘他们怎么来了?’郭嘉和曹操都感到十分意外,只不过曹操在沉吟片刻后便对那士兵说道:“请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贾诩和面具文士便已慢步来到郭嘉以及曹操的身前,而跟在面具文士身后的自然是他的徒弟司马懿。

    自从知道面具文士的计谋几乎都会把曹操推入到一个又一个的困境之后,郭嘉对此人便已半分好感:“血彰,你竟然私自离开许昌,难道就不怕主公怪罪吗?!”

    面具文士似乎根本就不怕郭嘉的责问:“若某再不来,只怕主公便离大祸不远矣。”

第二百五十五章定计弃徐州

br/》

    ┏┉┉┉┉┉┉┉┉┉┉┉┑

    │您好!│

    │由于服务器压力过│

    │大,此页针对│

    │脑用户暂作缓存。│

    │手机直接阅读:│

    │

第二百五十六章前来拜访

    第二百五十六章前来拜访

    待面具文士三人走出府外时,原本还是烈日当空的蓝天已然多了一丝昏暗,显然这一次议事又花了不少时间。而在稍稍远离了城守府的距离后,面具文士方才开口道:“仲达,说说你的看法。”

    虽然这话问得有点没头没尾,但司马懿却仿佛明白面具文士究竟要问得是什么一般:“学生愚钝,未能领会师父此举的深意。”

    面具文士忽然停下脚步,随即便已回头看向了司马懿:“你不是愚钝,只是不敢说而已。”

    司马懿脸上不禁闪过一丝尴尬,随后方才恢复镇定道:“恕学生斗胆问一句,莫非师父与曹司空当真用不共戴天之仇?”称呼居然是“曹司空”而不是“主公”,可见司马懿心中也没把曹操当成自己的主子。

    司马懿此话一出,一旁的贾诩脸上不禁有一丝讶色一闪而过,至于面具文士则缓缓说道:“仲达,你先回去驿馆等候,为师要与文和在这城中走走。”

    “是,弟子遵命。”虽然面具文士没有回答,但司马懿心中却已有了一丝明悟;当下他便拱了拱手,随即向着驿馆方向走去。

    待司马懿走远后,站在面具文士身旁的贾诩方才笑道:“文优,你这徒弟果真不简单啊。”

    面具文士毫不谦虚地说道:“仲达才智的确非同小可,假以时日其成就绝不会在当世任何一位谋士之下。”

    这评价极高,但贾诩却没有反对,随即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文优,难道你不觉得曹司空今日回答得太过爽快?”

    面具文士问道:“某倒是不曾看出曹操有何不妥。”

    贾诩缓缓道:“若放在平日,文优今日所言自然是天衣无缝;但虎豹骑方才全灭不久,若说曹司空依旧有如此信心击败刘备,此事倒是未免有些牵强。”

    面具文士道:“文和莫非忘了还有“他们”存在吗?”

    贾诩先是一怔,随即脸上已然露出明了的神色:“原来如此,看来曹司空果真是打算不惜一切奋力一战尔。”

    面具文士道:“如此更好,省得某与那郭嘉多费唇舌。”

    “郭嘉确实不容小觑。”贾诩沉吟道:“虽然文优已然促成了此战,但想要在战中动些手脚只怕不太容易。”

    面具文士摇了摇:“文和差矣,某本就不打算干扰曹刘决战。”

    贾诩先是一愣,随即已然笑道:“想不到文优倒是深谙人性。”

    面具文士不急不慢地问道:“文和此话何意?”

    贾诩笑道:“有了文优今天这一劝说,郭嘉荀彧等人必然会在决战前对你多加戒备;因此与其再做手脚,还不如静观其变。”

    面具文士点了点头:“文和所言正是我意,那郭嘉等人只怕会以为某欲在大战中横加干涉,殊不知某之手段却尽在战后。”

    贾诩忽然问道:“文优,你便如此坚信刘皇叔能战胜曹司空?”

    面具文士道:“文和可知曹性此人?”

    贾诩点了点头:“此人早已名动天下,想来此时只怕早已无人不知。”

    面具文士缓缓道:“夏侯惇、夏侯渊、曹纯、曹休皆是败在此人手下,在某看来,此人实乃曹操的命中克星。”

    “命中克星?”贾诩笑道:“想不到文优也想此等虚无缥缈之说。”

    “无所谓信与不信。”面具文士缓缓道:“司马徽已然开始派人宣扬卧龙凤雏之名号;若某再不加紧,到头来只怕会功亏一篑。”

    听了面具文士这话,贾诩倒是不由得陷入到沉思之中……

    建安三年(汉198)年冬,在面具文士的建议之下,曹操最终决定放弃徐州;只不过在放弃的同时,他还把徐州所有的府库钱粮尽皆带走,如此一来当曹性看到空空如也的徐州府库之际,这位脾气向来挺好的银河射手也不由得指天问候着曹操的全家老小。

    虽然徐州被洗刷一空,但这样也导致了当地民心对刘备的快速依附;特别是当曹性派人宣扬刘备的仁政后,原本对曹操就有些不满的徐州百姓当即便热烈地拥戴起了刘备这位新主人。

    而随着徐州落入手中,当日就曾多番向曹性示好的陈珪父子也终于来到了刘备帐下;虽然这样并不代表打败曹操会变得很轻松,但至少也叫作向前迈了一大步。

    而在徐州入手的同时,从辽东出兵攻打幽州的公孙度也败在了张飞的手下。虽然张飞手下没几个谋士,但公孙度这边也正好是这样;如此一来的话,只能正面作战的公孙度自然不会是张飞的对手。

    至于河内郡方面,为了能够争取时间派兵进驻徐州,刘备干脆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