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第一神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第一神射-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小子,日后只怕又是一智谋超绝的人物”见司马懿还当真敢说,早已猜到一些的贾诩倒是不由得对面具文士这位年纪轻轻的徒弟又多加了几分重视。

    面具文士的语气依旧冰冷:“仲达,我且问你,你的志向是什么?。

    司马懿毫不犹豫地回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面具文士毫不客气地指责道:“既是如此,那还不如自主称帝。”

    此话一出,年纪尚亲的司马懿眼睛先是一亮,只是嘴里却最终没有说出什么反驳的话来:其实他不是不想,只是东汉朝廷虽然势弱,但天子的名望仍在;况且即使想要造反称帝,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说出口来。因此司马懿方才的回答才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难怪文优会收此人作徒弟,如此看来。日后这天下只怕会变得更为有趣了,。就在贾诩心中暗自思量之际,面具文士已然对着司马懿说道:“仲达,你且下去协助荀攸处事,同时也好多多学习为政之道

    “弟子遵命!”虽然没有得到面具文士回答自己的猜想到底对不对,但司马懿却依旧恭敬地拱手应了一声,随即才快步往城下走去。

    眼见司马懿走远,贾诩这才缓缓地对面具文士说道:“文优。这荀攸与仲达所猜,只怕正是你心中所想吧?。

第二百二十九章 韩遂中伏

    骤然身后有人说话,一脸憨厚的荀彼顿时转身笑道:“是文和来了吧?。果然,就在他转身之后。同样是一脸笑容的贾诩以及根本看不到表情的面具文士已然站在了身后,至于站在面具文士身后的青年自然就是他的徒弟司马懿。

    眼见面具文士同在此处,荀攸的脸上倒是没有丝毫的惊讶之色,当下他便对着面具文士拱手笑道:“不想血彰也来此了。”

    面具文士依旧是万年不变的冰山语气:“今日之事既然是由在下向主公提议的,那么在下自然是要亲自前来看看,莫非荀大人不欢迎在下前来吗?”

    荀攸脸上的憨厚笑容依旧不变:“血彰说笑了,这边请!”当下他便带着贾诩三人往城楼上走去,而此时由于韩遂的兵马已然尽数出了城门,因此城下的士兵也在慢慢闭关城门之中。

    此人看上去虽是一副憨厚老实的模样,但光看其容忍功夫便知非同一般。这曹孟德手下到是能人不少。

    ,眼见荀攸在面具文士的讽刺之下毫无反应,贾诩到是不由得对此人留上心了。

    不一会儿,荀攸便已带着面具文士等人来到城楼之上,此时西凉军的兵马早已缓缓渡过了护城河上的桥梁,看样子是准备就此返回凉州去了。

    见荀攸等人到来,一员身材魁梧,相貌颇具威严的武将顿时上前拱手说道:“先生,一切皆已准备妥当了此人乃是曹操麾下的武将朱灵,数年前本是袁绍手底的武将,只是觉得袁绍实非明主,因此才投到了曹操的帐下。荀攸笑道:“既是如此,血彰,你觉得何时开始最为妥当?。今天的一切本来就是面具文士的主意小因此荀攸倒是很尊重对方的意见。

    面具文士冷冷地说道:“主公派出的各路兵马是否已尽数埋伏于城外了?。

    荀攸看向了朱灵,朱灵拱手对面具文士说道:“不错,各路人马皆已埋伏好,如今只等城上的号令!”

    面具文士淡淡地说道:“既是如此,那就即刻开始吧

    见面具文士如此快速便做出了决定,朱灵不由得看向了一旁的荀攸,待对方点了点头后,他这才上前一步拔出了腰间的佩剑,随即朗声喝道

    “弓箭手准备!”

    此时西凉军已然尽数通过了那长长的木桥,正当韩遂美滋滋地准备回凉州独霸一州之地时,耳边却猛地传来了朱灵的大喝之声:

    “放箭

    很是愕然地回头看去,韩遂除了看到那高大的桥板正在慢慢升起之外。随之而来的便已是漫天的箭雨!

    由于根本没想到对方会突施袭击,因此靠近护城河并且背对城墙的西凉骑兵几乎都毫无防备地遭受到箭矢的袭击;在第一波箭雨过后,城下已有百余名的西凉骑兵就此当场丧命!

    “荀攸,你这是干什么?!”突如其来的打击简直让棒遂都快要崩溃了,但在他的大声喝问之下,城楼之上给出的回应便是新一轮的箭矢攻击!

    “放火箭!”

    在朱灵的再度高喊之下,一名名早已准备妥当的弓箭手顿时对着城外的抬重车放出了手里的火箭!

    由于抬重车一直是被大军的最后方,而西凉军的最后方又恰好是离长安城最近的地方;因此在新一轮的火箭攻击之下,根本就无法闪躲的抬重车顿时便化作了熊熊的烈焰。

    “这些,不是粮草?。眼见粮车着火的速度十分之快,韩遂在惊骇之余倒是不由得凝神细看:只见那些粮车除了最上边几袋是粮食之外。低下几乎都是干草一类的易燃物。如此一来纵使韩遂再笨,此时也明白是上了对方的大当。

    心中原有的一点感激在这一刻已经完全被怒火所取代,要不是己方手里根本就没有一丁点的攻城器械,只怕韩遂如今早就会不顾一切带着兵马开始攻打长安城了。

    只是在愤怒之余。韩遂也不免有些疑惑:按理说如果荀攸当真是想要暗算自己的话,那大可在自己刚刚带兵到来的时候进行伏击;毕竟那时己方早已是人疲马乏。如果遇到伏击只怕就是死路一条了。

    ,对了。他们这是在故意拖延时间”还没等忽然想通个中蹊跷的韩遂放声大喝,从四面八方忽然出现的无数曹军早已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说韩遂这边的大军有两万余人的话,那如今正从四周慢慢对己方形成包围之势的曹军便至少在四万以上!放眼望去,一众西凉骑兵只觉得眼前尽是清一”小;了海洋,让人根本就至法知道尽头究烹在何随着城外曹军的不断涌现,城上正在放箭的诸多弓箭手却反而在此时停止了攻击;如此一来虽然让西凉军得到了喘息的时间,但那份无形的压力无疑让他们心中的不安更甚。

    眼见曹军的兵力远在己方之上,韩遂不由得瞳孔微微一缩,随即便上前朗声大喝道:,“曹孟德,你这个卑鄙小人给我出来”。说来好笑,明明数日前还亲自用卑鄙手段害死自己义兄的小人,如今倒是在气急之下说出如此充满讽刺意味的话来。

    “哈哈,败军之将也配我家主公亲自来见?!”无数站得密不通风但又整齐有序的曹军忽然让出了一条小道,一员胯下骑着上等战马,手中握着一柄长枪的高大武将便已慢慢地来到了曹军的阵前。看此人脸上的轻蔑神色,显然方才那句话便是从他口中说出的。

    韩遂脸上不由得浮现出怒意:“你乃何人,竟敢口出狂言,莫非当真以为韩某手中宝刀不利乎?!”

    此话一出,那来将脸上的轻蔑之色更甚:“某家乃大将夏侯惇,算遂,可敢上前一战?!”

    听到夏侯惇的名字,韩遂先是一愣,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事,随即便已放声大笑道:“哈哈,某还以为是何方高人驾临,想不到却是你这个无能之辈!”

    被韩遂这么一说,脾气向来就不好的夏侯惇顿时便拍马上前怒道:“韩遂匹夫,你说什么?!

    这次倒是换韩遂反过来嘲笑对方道:“夏侯惇,你不是有一个族弟名叫夏侯渊,与你一同被列于那个什么大汉猛将录之上吗?想不到后来却是被一个排名更后的赵云给杀了,如此看来不是无能之辈又是什么?!”

    “韩遂,你找死!!”自从夏侯渊死于赵云之手一事被传开后,此事便已成为了夏侯惇心中绝不容许别人触碰的龙之逆鳞;如今眼见韩遂居然敢在公开场合下公然拿此事嘲笑自己,盛怒之下的夏侯惇当即便策马对着韩遂冲了过去!

    眼见夏侯惇已经被自己气得失去了理智,韩遂当即便对身旁的阎行说道:“彦明,速将此人头颅取来!”在他看来,让阎行去对付一个失去理智的夏侯惇,无疑是一件手到擒来的易事。

    自从在心中不自觉地默认了自己不如马超和曹性的事实后,阎行便一直想找个,机会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如今眼见夏侯惇已然被韩遂气得不顾一切地冲杀过来,自以为扬名立牙的机会已然到来的他自然是兴高采烈地迎了上去。

    阎行所使的长兵器并非寻常武将所通用的长枪,而是一杆比起长枪更具长度的长矛。可以说纵使和张飞的丈八蛇矛比起来,阎行的兵器也还是占据了些许的优势;因此在面对手持长枪的夏侯惇时,阎行自是以为自己已经稳操胜券。

    就在阎行开始冲锋的那一刻,满脸怒气的夏侯惇便已经快要冲到韩遂的身前;至于他手中的长枪此时更是不断散发着幽暗的气息看上去就像是一条正在吐着信子的毒蛇一般。

    虽然在冲锋的劲道上比较吃亏,但凭借着手中兵器的长度优势,阎行觉得自己还是不需要太过担心的。眼见夏侯惇已然快要冲至自家主公的身前,已然策马奔腾的阎行当即将手中的长矛直直地伸了出去,显然他是想以长矛的锋利以及长度优势将夏侯惇一举刺死。

    眼见韩遂身边忽然有一将杀出,并且手中拿的还是长度远超长枪的长矛,当下夏侯惇倒是毫不畏惧地怒笑一声,手中的神兵断浪噬魂枪更是对着长矛刺来的方向迎头而上!

    “锵!”人马合一的强大冲击力几乎让阎行瞬间就有种拿不稳兵器的可怕预感,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他永生难忘:就在他的长矛和夏侯惇手中的断浪噬魂枪互相碰撞的那一瞬间,本是上等精铁打造而成的长矛竟然被对方给一分为二!

    不错,就如同一块吹弹可破的薄膜遇上世的最锋利的尖刀一般:在断浪噬魂枪的强力刺击下,阎行手中的长矛简直就像是一柄不堪一击的玩具一般,被对方直接给刺成了废铁!

    而偏偏就在手中的兵器被废掉的瞬间,阎行忽然感觉到一股死亡的气息正在不断地逼近自己,让自己根本就无法抵挡。应该说当阎行终于看清夏侯惇的枪势之时,浮现在他眼前的便只有一道幽暗的流光而已。

第二百三十一章 真相与原因

    算上贾诩,今天已经有三个人看破面具文士的心思了。只不过能让面具文士说出真心话的,却只有这位在曹营之中唯一知道自己真实身份的老友:“你既然已经猜到了,又何必多此一问。”

    贾诩也正色道:“正如荀公达所言,文优此举虽可令曹司空和刘皇叔即刻开战,但胜负却依旧是未知之数,因此诩倒是不明白文优为何如此着急。

    面具文士淡淡地道:“那是因为,某已经不能再等下去了。”

    “不能再等下去?”贾诩显然不明白面具文士话里的意思。

    面具文士道:“文和觉得荀攸此人如何?”

    贾诩回道:“正如仲达所言,荀公达此人绝非小可。若诩所料不差的话。想必此人才智绝不下于你我。”

    面具文士颌首道:“文和之言甚合我意。”

    贾诩皱眉道:“文优再三提及此人,莫非此次你急于行事之因和荀公达有关?”

    面具文士没有正面回答贾诩的问题,反倒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文和可知荀攸此人来自何处?”

    贾诩思索了一下,随即才回道:“文优所指的,莫非是颍川书院?”

    面具文士点了点头:“不错,正是颍川书院。文和可知曹操帐下如今有几人是出自颍刚书院?”

    贾诩沉吟道:“戏志才、郭奉孝、荀公达、荀文若。诩只知此四人皆出身于颍”书院,至于其余人等是否也出身于此,诩到是不敢妄自猜测。”

    “此四人足矣。”面具文士问道:“文和觉得此四人之才如何?”

    虽然还是有些不明白对方为何要往这方面去说,但贾诩当下还是顺着对方的话回道:“戏志才和郭奉孝皆有“鬼才,之称,虽有一人已为刘备所擒,但郭奉孝的智谋想必文优也心中有数。”

    面具文士点头道:“郭奉孝确是世间罕见的奇才。”

    贾诩继续说道:“至于荀公达此人,想必文优方才也是见识过其不凡之处;其叔荀文若更是在颍川书院时便已被誉为“王佐之才”想来其人本事也定然不差。”

    面具文士又问道:“不知文和可曾听说过“水镜先生,司马徽之名?”

    眼见面具文士把话题扯得更远了,贾诩心中的疑惑不禁更甚:“此人不是荆州书院三大师者之一吗?文优为何会无故提及此人?”

    “荆州书院三大师者之一?呵呵。”面具文士终于发出了一声犹如机械般的笑声:“若某告诉文和司马徽此人早先乃是颍川人士,不知文和又会做何感想?”

    “颍川人士?”贾诩先是一愣,随即已然变色道:“莫非此人竟又与那颍川书院有关?”

    面具文士缓缓地说道:“何止有关?那司马徽正是戏志才、郭嘉、荀攸以及荀彧的师父!”

    “什么?!”贾诩整个人当即便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随即眼中更是露出惊骇的神色;能把这位可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毒士,给吓到这种程度,可想而知面具文士所说出的消息有多么地惊人。

    但事实偏偏就是如此骇人:纵使以贾诩的才智,也不得不承认郭嘉等人的优秀出色;可以说如果与其中一人为敌的话,贾诩还是有信心能够获胜,但若是以一敌几,想必这条善于自保的老狐狸便会十分干脆,地弃械投降了。正是因为如此,当面具文士亲口说出这四人的师父依旧在世并且就是司马徽之时,贾诩心中的震撼可谓是难以形容:徒弟就已经这么厉害,那要是师父本人,岂不是已经足以做到翻云覆雨的地步?

    努力让自己心中的震撼平复下来,贾诩此时也开始有点明白面具文士的意思了:“文优莫非是怕司马徽日后会投于曹司空帐下?”

    面具文士摇了摇头:“这倒不是,文和想必不知,为何司马徽会辗转去到荆州吧?”

    贾诩摇了摇头,眼中更是流露出渴望的神色:看来他已经被面具文士方才说出口的内容给深深吸引住了。

    面具文士继续说道:“当年司马徽孤身一人创建颍川书院,后来更是只花了数年便培养出戏志才、郭嘉、荀攸、荀彧这四大弟子。其人成就虽不见得后无来者,但却已几近前无古人。”

    稍稍停顿了一下,面具文士又继续说道:“然而就在四大弟子纷纷学有所成后,司马徽却反而觉得这几位弟子虽则个个都有经天纬地之能,但离他心目中的真正贤才却依旧有着一点差距。”

    “以郭奉孝那等智谋,竟然还不足以让司马徽觉得满意?”贾诩忍不住问道:“真不知道这位能人心中所想的到底是什么。”

    面具文士慢慢说道:“郭嘉等人虽各有所长,但

    却想接养出僻同时拥有各种才能的弟年因此,,川书院不可能达成自己的愿望后,他便毅然离开了颍川,继矿柔可丽州。”

    贾诩问道:“为何司马徽不去别的地方。却唯独要去荆州呢?”

    “很简单,因为荆州有可以协助他完成平生志愿的人。”面具文士肯定地说道:“那就是如今荆州书院的另外两位师者庞德公以及黄承彦。”

    贾诩忍不住问道:“据诩所知,荆州书院成立至今已有数年。只是却未曾听说司马徽有甚杰出弟子出山。”他这话无疑是在怀疑司马徽是不是又再次在自己的平生志愿上受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