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过来,就算导致刘备命不长久,至少,能让刘备认清现实,做好后事的安排,也算是好事一桩吧。”
黄婉贞说道:“此前,我们总是要求黄顺牺牲夏吟坊的利益,让利刘备。那时的夏吟坊,还不够强大,我们也没想到夏吟坊能有今天。但现在,夏吟坊的实力丝毫不弱于刘备,这是我们自己家的事业,当然不再有割自己的肉补人家的疮的道理。
如果黄顺的事业发展的顺利,真能重新统一荆州。让黄顺专心于军务,政务交由孔明,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黄顺说道:“荆州四面受敌,发展余地不大。要想获得长治久安,就得考虑长远。现在,虽然大汉皇族对士层的号召力已经大幅削弱,但总还是存在。我们十姓,也一直自认是大汉子民。借助姐夫的渠道,向成都靠拢,是我的既定政策,不会轻易变更。所以,还是姐夫领导我,我就是替姐夫冲锋陷阵的。这层关系还是要理清楚,不能乱了。”
黄婉贞笑道:“你说的轻巧,不说刘备重点防备着你,就是你姐夫,也不会轻易答应你入川。在他们眼里,你小子野心太大。当初没有资本时,让你入仕你不同意。现在你翅膀硬了,有想着入仕了?谁不知你肚子里打的什么鬼主意。”
黄顺自信道:“现在看是这样。但世事难预料。到时候,或许,是他们求着我入川呢?我是不会干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事的,更不会让姐夫为难。最不济,西川不行,就像姐夫所说,不是还有江东等着我去开拓吗。”
黄婉贞说道:“等孔明回来,你可以好好跟他探讨探讨。他说你可以经略江东,一定不是随便说说,你好好听听他的意见,对你将来的谋划,肯定有好处。”
黄顺心道:姐夫果真神人!通过过天与陆琳的一番对话,黄顺其实已经基本上搞定了江东一半。正好被姐夫说中:先经略江东,在图谋西进。
(本章完)
第916章 上上策()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当初黄顺空闲时间,脑子里YY自己一统天下,曾经想过征服曹操、孙权和刘备三方势力的顺序问题。
论实力,当然是刘备方面最弱,而且,六姓在刘备势力当中有着很深的影响,借助姐夫他们,黄顺可以很容易打进刘备势力内部,形成自己的小团体,然后慢慢的掏空刘氏实力,最终取而代之。虽然这么做为人所不齿。但毕竟是最为快捷的办法,避免了战场争衡的过程,可以少死很多人。
但论自身弱点可以利用这点,孙权的江东才是最弱的。相比于曹操和刘备,孙氏集团从一开始就根基不稳。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氏对手的说法,严格说,当今天下,政出曹氏,就代表曹氏征伐天下,师出有名,堂堂正正。天下豪杰志士,大都愿为曹氏效力。这让曹氏拥有最为雄厚的实力和纵深,极难渗透。
梦中的司马懿,凭借河间大族的力量,也是在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君王先后辞世后方才得志。若让曹丕或曹睿有一人在位时间长一些,耗死年迈的司马懿,司马代魏的天命就不再成立。
对如此曹氏,黄顺可没兴趣熬上个三四十年,待到自己垂垂老矣才掌握大权。到时候,很可能曹丕和曹睿没死,自己先闷死了。
而刘备,虽然实力最弱,但其出身大汉皇族,注定刘备的起点最高。普通人都恋旧,不愿变化,放在国事上同样如此。天下早已习惯刘氏为皇族,习惯了大汉朝廷,不愿做出改变。哪怕朝廷昏庸,他们也是寄希望于下一代君王拨乱反正,而不是异性旁人揭竿而起,树立新朝。
所以,刘备实力虽弱,但其麾下众臣属,却是忠诚度最高的一个群体。也是后代士人提及三国时代必谈最多的一个群体。后世史书虽然碍于现实视曹魏为正统。但民间小说界,无一例外,全都是以蜀汉为正统,这就是民心,这就是刘备的最大资本。
所以,黄顺虽然拥有一切可以颠覆刘氏的资本,却仍然对付诸实施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不是怕失败,实在是怕身后名声不好听。篡夺曹魏大权的司马氏,历史名声已经不怎么样,自己若再成篡夺刘备子孙大权的那人,那自己岂不是要连累襄阳黄氏,甚至整个襄阳十姓,都要世世代代几千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曹氏和刘氏的根基都没有问题,但江东孙氏不同。江东从一开始,就存的割据心思,并不是以一统天下为首愿。这种境界,先天的就弱于以天下为己任的曹操和刘备。
孙坚出身荆州,原本志在经略荆州,却在与江夏黄祖的一系列战斗中,虽然胜多败少,却最终被黄祖麾下弓箭手于战场之上当场射杀。
之后的孙策,不愧当世罕有其匹的少年英雄,小小年纪,就在袁术麾下闯出名号,并从一开始,就志在恢复祖业,并不满足于为人打工。袁术虽然明知孙策有异志,却惜其勇而屡屡用之。终于,孙策得袁术点头,带领本族不到一千兵马,攻略江东六郡。
孙策攻略江东六郡,过程中顺风顺水,却过于残忍。当然,事后诸葛亮的分析,孙策当时也是没有办法,孙策实力太弱,他没有那个实力,对江东大族施以恩惠,让他们臣服自己。孙策有的,只有武力。所以,以武力迫之,不从则灭之就是孙策对付江东大族唯一可行的政策。
这样的铁血政策,保证了孙策在最短时间内横扫江东,成为江东之主,却从此为孙氏与江东世族之间,埋下了直到东吴灭亡都没有最终解决的矛盾。
纵观江东梦中数次大战,最终都是江东获胜,但这些大战,无一例外都是江东打的防御战。江东对外进攻的战役,无论大小,多以失败告终。孙氏与世族之间的矛盾,在其中显然起到关键作用。
保卫江东不受侵犯,孙氏与众世族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在打防御战时,江东能够做到上下同心,一力抗敌,是以能够全胜。但对外攻取,则获利尽孙氏而已,世族害怕孙氏实力大增,对他们不利,必然百般扯后腿。随意,孙氏外战,屡战屡败。这种奇葩现象,在三国时期也算是独一份了。
江东虽然有此根本性矛盾,制约他的发展。但黄顺作为一个外人,要想加以利用,还是有困难的。但黄顺身为襄阳十姓中人,这个身份帮了黄顺大忙。
襄阳十姓与吴郡四族,几乎从一开始就是先天的战略合作关系。两者都拥有不俗的实力,又都奉他姓为主公。十姓所辅佐的刘表,没有对外攻取野心,仅仅满足于荆州一隅。这对以天下为己任的十姓,显然不是明主。而四族辅佐的孙氏,四族更是日日担惊受怕,害怕灭族屠刀砍到眼前。
所以,十姓与四族,从一开始,就同病相怜,关系良好。后来为了对付曹氏进攻的压力,十姓与四族终于联手,结成了可以说是三国最为牢固的联盟关系。相比于另一对名声在外的联盟:孙刘联盟,十姓与四族的联盟,并没有广为人知,却像患难夫妻一般,始终互相扶持。十姓中出了黄顺这么个孙猴子般的人物,夏吟坊更是横空出世,四族并没有患上眼红病,而是主动调整自己的战略,适应双方的实力对比变化。这样的联盟,不仅仅是三国时代,放眼整部中国历史,能找出第二对吗?
凭借着与四族的良好关系,黄顺完全可以先拿江东开刀,助四族夺取江东大权,取得稳固的后方,然后再图他方。
况且,黄顺手上还有孙坚第三子:孙翊的唯一后代。如果需要,黄顺可以推出孙武为江东之主。孙武年幼,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代为主政,名正言顺。
从黄顺手上拥有的资本看,经略江东,可以速胜;经略西川,则需要缓图。按黄顺的脾气,当然是先江东、后西川为上上策。
(本章完)
第917章 宰相之才()
一时间,黄顺甚至有些怦然心动,想着自己是不是太过于执着于西川,执着于刘备了。或许,凭借自己之前在江东的一系列谋划,先手拿下江东,才是最佳的战略选择。
这个念头不过是一闪念,黄顺便以最快的速度否决了。否决的理由只有一条:孙权还年轻,而刘备已经死期将至。这才是江东与西川最大的差距所在。
就算江东有再多的弱点,但孙权毕竟是为梦中历史所证明的一代英主。自己挑上孙权,等于是在啃硬骨头。而刘备的儿子刘禅,则是一代庸主的代名词。柿子当然要捡软的捏。所以,无论江东有多少可以攻击的破绽,哪怕那些破绽是致命性的,也抵不过一个刘禅的破绽来的更大。
黄顺在心中冷笑了:姐夫显然知道自己的算盘,为了保住刘备的基业,便苦心积虑的为自己挖了一个坑。凭借自己的实力,再加上梦的帮助,这个坑,自己未必就不能填平。但既然有刘禅这个更容易趟过的小浅坑,自己又何必去冒更大得险,获取并不显著更大的利益呢?
“姐夫每天都是什么时候回来?”黄顺说话道,“还有,诸葛均那小子又在忙些什么?我来这么久了也没看见他的影子。”
俟奴娇笑道:“当然都在替你打工。不管他们兄弟俩,就是关羽的那几个儿子,也都被孔明安排去忙了。”
“你说的是关兴他们?我回来襄阳,还没来得及去看望他们呢。”黄顺说道,“人家毕竟原来是客,哪好让人家帮咱们干活的道理?姐夫不会不知道这点,这其中有什么缘故吗?”
黄婉贞笑道:“你姐夫当然没安好心啦。让他们下军队,名义上帮你训练新兵,要是有一天他们要会西川,孔明提出来要带他们训练的军队走,你还能拉下脸来拒绝不成?”
黄顺一下急了:“那怎么行?我的军队,都是装备着当世最好的装甲和武器,是战场上最为强悍的存在。我花大价钱打造他们,可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不行不行,我得赶紧制止此事才行。”
俟奴娇掩嘴笑道:“若不是看上你的装备精良,孔明才不会打你的军队的主意呢。孔明心中有数,不会让你伤筋动骨的。拨给他们几百人,当做他们的亲卫,他们还不得感激你一辈子?”
黄顺想了想,慢慢恢复了平静,“要送也是我送,姐夫如此借花献佛可不好。”
黄婉贞嗔道:“孔明打明了你的旗号,才不会占你这个便宜呢。还有,孔明还准备跟你借兵用呢,你可要想好了。”
黄顺脑筋一转,就明白了诸葛亮为什么借兵,说道:“孙刘交战,主战场在水上,我的精兵,陆上是猛虎,水上就未必能行。姐夫即使借去也未必能帮上多大忙。”
黄婉贞笑道:“知道你惜兵,水上交战,决的是胜负。一旦胜负已分,追亡逐北,还是要上岸。你的兵马,就是以防万一刘备兵败,孔明用来阻挡江东追兵的。”
黄顺点头道:“如此倒是没问题。就是姐夫不去,我还想带兵去横插一脚呢。既然姐夫也有这个想头更好,我们一块去就是。”
俟奴娇笑道:“你可是无利不起早的家伙。孔明去是为了救人,你去为了什么?我可不信你也是奔着救人去的。”
黄顺笑道:“不去救人,我辛苦跑这一趟做什么?只是同为救人,目的不用罢了。但只要结果一样,我和姐夫就是在同一条战线上,不是吗?”
……
如此唠家常的方式,一会谈正事,一会又谈家事,等到话题告一段落,天早已大黑。诸葛均夫妻两人已经回来,看见黄顺从内室走出来,诸葛均上来就来了记熊抱,然后张嘴就道:“你小子现在可是正经主子了,我以后跟着你干,行不行?”
黄顺哈哈笑道:“以均哥这样的人才,走到哪里都是抢手货。只要姐夫不阻拦,我是一点问题没有。”
诸葛均斜眼看着黄顺,说道:“我决定的事,二哥才不会阻拦呢。你准备给我安排什么职务?凭咱俩的关系,官帽小了我可不干。”
黄顺笑道:“看你想做什么了。如果要我说,我觉得你做那个考核各级官员政绩、负责官员升降迁转的官就不错。我手底下多得是做生意的好手,对官场熟悉的人不多。正好你熟悉,又为我所信任。我的官员队伍就交给你管理,我很放心。”
诸葛均还没说话,林夫人就惊叹道:“这岂不是成了你的宰相了?”
黄顺说道:“道理不差,家里关上门,怎么说都无妨。正经还得避嫌。你这宰相的说法要是传出去,那我就成了天下第一号野心家、篡位者了。”
诸葛均摸着头,犹豫道:“你不是说笑?你的手下人才济济,这么重要的差事让我担着,我还真怕担不起来呢。”
黄顺说道:“我知道你说的是谁,董祀对吧?他另有重任,不能脱身。除了他,我身边再无其他人选可以胜任了。今天就算你不提,改日我也要三顾茅庐请你出山的。”
“也罢,既然三少看得起,我走马上任也无妨。只有一条提前说好,到时候无论是谁,犯在我手上,我可是六亲不认的,你来求情也无济于事。”诸葛均正色道。
黄顺说道:“要的就是这种铁面无私的风格。你尽管放手大干,有我在背后支持你呢。”
诸葛均嘿嘿一笑,说道:“好容易回到襄阳,我可不愿再离开。尤其想到有可能再次回到成都,我更是一百个不愿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猪窝啊。这下好了,有三少这大粗腿傍着,我日后的生活就有着落了。”
黄顺跟着叹息道:“要是姐夫也能如你这般想,就好啦。”
提到诸葛亮,诸葛均说道:“说真的,我们兄弟俩真的要感谢你。你帮了我们那么多,我们到现在还在指望着你生活。这回,二哥那边确实遇到了难题,你要是能帮忙,就尽量帮一下吧。二哥欠你的情,我来帮他还。”
(本章完)
第918章 关平的报仇计划()
诸葛均如此表态,显然出乎黄顺意料之外。黄顺愣了一下,笑着锤了诸葛均一拳,说道:“你真是一个好弟弟。你的心意,我心领了,这事,你可代替不了。怎么说里面还有我姐姐的面子呢,你要是还人情还多了,岂不成了我倒欠你了?放心,姐夫的事,我肯定全力帮忙。还情的事,姐夫自己就还的起。以后,我需要姐夫帮忙的地方多着呢。说不定,到时候,我还得求你在姐夫面前帮我说话呢。”
诸葛均还没有反应过来,黄婉贞走过来笑着说道:“小顺说的没错。他是位精明的商人,亏本的事他才不会干呢。别看我们现在落魄,但以后还有飞黄腾达的机会。小顺无论是与成都方面做生意,还是想并归成都,都需要孔明的扶持。而孔明还不怎么乐意呢。到时候,可不需要你帮忙说话吗?”
诸葛均“嗨!”了一声,说道:“黄顺又不是外人,二哥干嘛不帮忙?这点子小事,包在我身上。二哥若真是那么铁石心肠,我就跟他翻脸。”
“均哥这是怎么啦?这么大火气?”外面一声爽朗的长笑,只见关平一身素白常服出现在屋里,后面跟着关心、关索、关彝兄弟,都是一身大孝装束。
黄顺一步蹦过去,挨个抱了一下,激动道:“早就听说你们来了,只没来看你们。你们不会怪我吧?”
关兴同样红了眼睛:“三少刚回襄阳,有些人事必须马上处理。今天就能与三少见面,已经出乎我们意料的快了。”
关索则很直接的说道:“黄顺,你可要帮我们报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