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的行军速度,就大大降低。
赵云并没有就此放过曹仁,骚扰大部队虽然不行,但曹仁的搜索小队,却时刻处在赵云的威胁之下。仗着地面熟悉,不管曹仁的搜索队如何小心,赵云总能找到合适的偷袭机会,打了就跑,绝不恋战。
加上赵云超强的武力,曹仁的搜索队,根本对赵云构不成威胁。如此零敲碎打,把曹仁每天都要气的骂娘掀桌子。
十几天过去,曹仁被赵云折磨的极为暴躁,属下将校也处在崩溃的边缘。大家一致认定:必须给这个赵云点颜色看看,不然,大军颜面无存!
十几天的接触,曹仁也摸出了点赵云活动的规律:山石崎岖、丛林密布处,赵云经常出没;超过百人的巡逻队,赵云一般不招惹;离大部队太近的巡逻队,赵云不招惹。
既然如此,那就将计就计,巧设鱼饵,引赵云上钩,然后,予以全歼。虽然击杀五百残兵败将没什么值得夸耀的,但擒杀赵云,却是一等一的军功!
于是,曹仁精心安排了一直特别巡逻队。人数在七十人左右,个个都是身怀绝技,平日里一对三不在话下。而且,曹仁也乔装改扮,混在其中。
曹仁相信,就凭这七十人,只要赵云敢现身,就一定能缠住他,等到大部队赶来增援。到那时,赵云就是插翅难逃。
赵云那边,消息很是灵通。这么一支符合偷袭条件的小巡逻队一出动,赵云就得到了消息。
相比于关羽、张飞等正儿八经的武将,赵云是护卫长出身,谨慎是刻在骨子里的品质。
赵云带着五百人中挑选出来的精干小队,只有五十人,悄悄来到巡逻小队的必经之地,埋伏起来。
作为护卫队长,安排巡逻是基本科目。赵云就多次亲自指导手下的巡逻队,如何在巡逻中观察敌情,发现隐患。就是说,在巡逻方面,赵云是行家。
真假巡逻队,别人看不出来,但赵云却能分辨个分明。这支巡逻队,看上去非常精干,巡逻业务上却非常业余。很显然,这是曹仁派出的诱饵,引诱自己上钩的。
赵云在心中做了判断,并没有就此罢手。艺高人胆大,用在赵云身上,再合适不过。
赵云掐算着彼此间的距离,适时下令,射出一波箭,然后迅速下令转移。他自己,则留在原地,观察周围动静。
赵云相信,既然是诱饵,后面肯定就另有布置。只要看清对方的布置,就能兵行险着,吃掉诱饵,在对方围上来之前跑掉。
对手果然训练有素,弓弦响处,便条件反射般的各自隐蔽身形。赵云的这波箭雨,没有造成任何的杀伤。
赵云眉头一皱,张弓搭箭,一箭便射中其中一个士兵露在外面的屁股。
赵云的用意,是激怒对手,引对手来攻。谁知这支巡逻队,非比寻常,中箭士兵只是惨叫一声,便强行忍住,由身边战友施加救治。其他人,依然一动不动。
赵云不禁暗暗点头,好胜心起。再次射出一箭,射中另外一个士兵的大腿。
如此一连四五箭,给对手造成不小的杀伤,但对手依然不为所动,只是隐藏的更好,赵云再想拿箭一个个点名,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次领头的,倒是个能沉得住气的家伙。”赵云心中暗道。对手实力神秘莫测,赵云还真不敢近前捋虎须。
他没有忘记,关羽交代给他的任务,就是尽量迟滞曹仁兵马的前进速度,撩拨曹仁的耐心。
现在,快半个月过去,赵云已经把对手逼到要拿自己开刀的地步,已经算是完成任务。若在这时候,因为一时冲动,造成己方损失,赵云的面上,就不好看了。
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赵云拿定主意,准备撤退。就在这时,异变突起。
曹仁可不是被动挨打的货色。赵云不断拿箭来招呼他,曹仁当然忍不下这口气。从赵云射出第一支箭开始,曹仁就派出五个人,悄悄绕路摸过去。曹仁估计的很准:上头不会有太多人,能有两个就不错。五个人上去,就算不能做掉对手,纠缠住他们,肯定没问题。
五人的行踪虽然隐秘,赵云若是有心观察,也能发现。只是赵云的注意力,完全被曹仁那边的主力所吸引,就没注意到这边危险的来临。等赵云发现对手,那五人已是近在眼前。
(本章完)
第646章 有难事找黄顺()
赵云在后世名气虽然很大,在当世,经历过当阳长板一战,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但由于通讯条件所限,当世认识赵云的人,还是不多。曹仁派来的这五人,就没一个识的赵云的真面目。
他们只是把赵云当做普通一军校对待,一看赵云发现了他们,担心赵云逃跑,立马便起身扑了上去,要凭借人多优势,活捉赵云。
狭小空间内,长枪自然施展不开,赵云手一动,仓啷一声,青釭剑在手,汗都没出,就轻而易举的解决掉四个,按住最后一个,开始问话。
对方显然吓破了胆:就没见过一人单挑五个,还如此轻松的。
在青釭剑的冷锋面前,对方有问必答,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全说了出来。
赵云一听曹仁竟然就在对面,心眼又开始活泛起来:若能擒杀曹仁,曹军便只能撤军,倒省却一番厮杀。
赵云迅速在心中形成行动计划,换上对方的服装,探出头来,朝曹仁那边挥了挥手,表示一切搞定。
曹仁看见,不疑有他,迅速带人从藏身处出来,往那边摸过去。
赵云也不认识曹仁,但他可以让被他活擒的俘虏指认,哪个是曹仁。俘虏显然是曹仁的心腹,一连指了几个,都被赵云识破,是假的。
赵云识破的手段很简单。曹仁作为最高主将,即使身穿一样的军袍,威严仍在,周围的人会自然不自然的以他为中心。
再加上赵云再问之前,就猜到对方很可能胡乱指一个,如此真真假假之下,俘虏彻底崩溃,终于指出了真正的曹仁。
赵云辨认了一番,确认无误后,便拉满弓,仔细瞄准,一箭射出。曹仁不愧久经沙场,耳朵听见弓弦响,立刻做出侧身躲闪的动作。但赵云使用的硬弓,如此距离下,常人的反应根本躲不过去。
但曹仁的反应,还是救了他一命,长箭没有射中心口部位,而是射在左臂上。
赵云知道,自己只有一箭的机会,见曹仁胳膊中箭,就知此箭难以奏功。长身而起,大笑道:“好个曹仁!今日这支箭,就当是送你的见面礼。来日沙场之上,我们再决雌雄。告辞!”
赵云喊完话,头也不回,掉头离去。曹仁强忍住钻心的痛,还要下令追击。一众属下连忙劝阻,曹仁也知赵云太过油滑,贸然追击,只会造成己方更大的伤亡。这口气,只得先咽下去,留待后面报仇。
曹仁回营,没做任何停留,直接下令,拔营起兵,向宜城进发。
宜城正是张飞的驻守地。宜城前,也正是关羽准备与曹仁大战的战场。这时的赵云,早已带兵回到宜城,与张飞会合。
张飞带着城中所有兵马,在城门外列阵,等待曹仁进攻。
曹仁轻伤不下火线,亲自来到阵前观阵。看见赵云就在张飞身边,与张飞有说有笑,不禁气的咬碎钢牙。
“谁人出阵,挫敌锐气?”曹仁环顾左右,厉声吼道。
牛金应声而出,冲着赵云就喊道:“赵云小儿,可敢与我决斗一番?”
赵云轻蔑一笑,活动活动手腕,说道:“我枪下不杀无名之辈,来将报上名来。”
“我是你家牛爷爷:牛金是也!”
赵云正待出阵,却被关平抢先,“无名小辈,也敢挑战天朝上将。你还是先过我这一关吧。”
牛金气的哇哇大叫,顾不上询问对手姓名,挥舞大刀就冲上去,与关平厮杀在一处。
牛金与关平年龄相仿,都是久经战阵,厮杀经验丰富。二人交手,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乒乒乓乓厮杀百余回合,不分胜负。
曹仁一看张飞、赵云还未曾出阵,而自己这边,自己又不能下场,再这么拼下去,己方要吃亏,便谨慎的鸣金收兵。
关平累的呼哧直喘,对牛金有些惺惺相惜,一翘大拇指,夸道:“我出道以来,你是我遇到的头号劲敌!”
牛金也对关平的武艺,很是佩服,问道:“看你刀法纯熟,能否告知姓名?”
“吾乃关平是也!”
牛金一听,也是一翘大拇指,说道:“虎父无犬子!我们日后再战!”说完,牛金拨马回阵。
关平也慢慢回马,溜达回本阵。张飞和赵云迎上去,拍着关平的肩膀,夸奖道:“今日一战,天下当无人不知关平大名!”
关平却谦虚的很,摇头道:“只是打个平手而已。我的武艺,还需提高才是。”
各自收兵。当晚,糜芳就带人从后面闯营,四处放火,专找着粮草、辎重处烧。前面,张飞也率兵接应。
如此两面攻打,曹仁不禁心惊,黑夜之中,不知对手多少兵马,曹仁收拢兵马,后退十里,以避其锋芒。
至此,双方在宜城前线,形成僵持。交战互有胜负,谁也拿不下谁。
这个时候,深入敌后的陈到,捷报频传。曹仁的粮道,被陈到骚扰的一塌糊涂。就是夏吟坊护送的车队,也免不了被陈到打劫一番。
只是夏吟坊实力雄厚,陈到也没动真格的,夏吟坊护送的车队,还能勉强到达曹仁的兵营。但那些打着夏吟坊的旗号,实际上却是曹仁的兵马护送的车队,就惨了。不但粮草物资尽数丢失,人也损失了不少。
这时,曹仁才真正理解先前黄顺为什么不看好他赢。在荆州,到处都是十姓的势力。诸葛亮可以随便用。而自己,要想借助夏吟坊的力量,就得付现钱。沿途夏吟坊的据点,自己还用不了。如此劣势下,自己兵马再多,也是束手束脚,能维持不败,已是难能可贵。
照这样发展下去,随着军粮跟不上用度,不败也将难以维持。此时不撤兵,更待何时?
恰好这时,曹操一封措辞严厉的书信寄到。信中,曹操严厉指责曹仁不听调度,擅动大军。骂了曹仁一通后,曹操命令曹仁,立即撤兵回襄阳。
曹仁得信,不禁心虚。曹操本来是让他适时骚扰一番江陵近郊,给刘备制造一些麻烦即可。曹仁自恃兵多将广,并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便拿鸡毛当令箭,发动了这场战争。
于是,曹仁撤兵。张飞得知,也不追赶。因为江陵城,此时也发生了一件大事:西川前线传来消息,刘备与刘璋交恶,双方开始交兵,而军师庞统,竟然出师未捷身先死,死在落凤坡前。
(本章完)
第647章 曹操的行动()
庞统之死,确实有着许多蹊跷,但这时候,断然不是慢慢破案的时候,二刘已经交恶,军前须臾不能缺少军师的存在。
虽然刘备自己,领兵打仗没什么问题,但攻取西川,可不是简单的用兵那么简单。若不能处理好与西川大族的关系,就算刘备花费大代价拿下西川,也会被境内大族的联手反扑所淹没。
刘备很清楚这点,要与西川大族保持好关系,必须倚重早已入川的马良等人。但马良他们不在军前,刘备身边,也需要类似的人物存在,先前是庞统,庞统死后,就只有诸葛亮能够胜任了。
虽然江陵方面,同样离不开诸葛亮。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刘备还是急信一封,令诸葛亮火速入川,军前伺候。
诸葛亮判断,曹仁此次大举进攻,半途撤兵,一段时间,不会再有大动作。西川方面,关系到刘备集团的生死存亡,不能有任何闪失。
于是,诸葛亮决定,自己带着张飞、赵云、陈到等将,分水陆两路,向巴中进发。留下关羽,驻守江陵。
襄阳城内,马谡和林卓围着黄顺,笑的合不拢嘴。
“顺哥,你是不是早就预计到这次战争,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干脆就做个人情,把这生意交给蒯氏兄弟的?”
黄顺拍拍身边的诸葛恪,说道:“这点还用预计?明摆着的事情!”
马谡笑道:“就请顺哥给我们剖析一番,我们也长长见识。”
黄顺点头,对诸葛恪说道:“你小子也听好了。我不会讲第二遍的。”
“要说这事,得站在曹操的角度,思考全局。现在的曹操,身在西凉,有两处用兵方向:河西与汉中。
河西久乱之地,曹操或许会趁乱沾些便宜,却不会深入,以免陷入其中。曹操的主用兵方向,是汉中。拿下汉中,就打开了进入西川的大门。只要曹操抢在刘备前面拿下西川,就堵死了刘备唯一的一条生路。刘备就算再能折腾,也仅限在荆州境内。
而荆州,是十姓的势力范围。虽然十姓心不齐,力量不足。但十姓现在已经出了夏吟坊,不再是以前的十姓。何况,十姓身后,还有驻扎在襄阳和南阳一带的曹军。刘备想在荆州有所作为,难比登天。
而曹操,之所以放着荆州这块大肥肉,不去动他,是有着复杂的战略层考虑的。
荆州战线,是孙刘联盟共同对抗曹操的主战场,在荆州,曹军实力并不占优势。而且,若曹军想要独吞荆州,十姓的立场,未必就能一定站在曹操这边。在荆州一对三,曹操没那么傻。
还不如大力扶持十姓,以十姓的力量,阻止孙权和刘备独占荆州,保持荆州境内各方的均势存在。
而且,曹操还要应对那个三马同槽吃草的天命,更需要扶持十姓。所以,荆州方向,断不是曹操选择用兵的地方。
曹仁仗着兵多将广,擅自决定攻打江陵,无疑与曹操的整体部署相悖,曹操不会支持。没有曹氏集团的支持,仅凭曹仁自己的力量,这么一场战争,他能支撑多久?”
诸葛恪心悦诚服的点头。马谡疑惑道:“既然曹操要与刘备争夺西川,为何拿下西凉后,没有立即攻打汉中,反而觊觎着河西呢?”
黄顺说道:“你以为汉中说打就能打下来?若是汉中有备,就算曹操陈兵百万,也休想拿下汉中!”
诸葛恪问道:“那岂不是说,曹操无法攻入汉中,自然就没法跟刘备抢西川了?”
黄顺笑道:“再险峻的地利,也需要人去利用。人若是不行,再好的地利,也构不成阻碍。”
林卓笑道:“你跟我们打什么马虎眼,有什么话直说好了。”
黄顺道:“曹操要攻入汉中,必须有内应才行。无论是做通内应的工作,还是内应在内部策应曹军的行动,都需要时间。这段时间,曹军留在西凉,也是没事做,不如在河西走走,能捞多少,就捞多少。”
再说曹仁,回到襄阳,很快就传来诸葛亮带领大军,出发西川的消息,马上就有身边人向曹仁建议:这回,江陵是真正的空虚,趁着机会,再次出兵,一定能够奏功。
这次,曹仁冷静了许多。经此一战,荆州的形势,包括曹操的全部部署,曹仁算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荆州,主角是十姓,断不是他曹仁。
这场战争,除非十姓做主打,才有赢的可能。但十姓能做主打吗?曹仁心中非常清楚,六姓在刘备身上投入巨大,现在是刘备的关键时候,十姓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扯刘备的后腿。
所以,十姓对于攻打江陵一事,是兴趣缺缺。这点,曹操也心知肚明。所以,曹操根本没有吩咐曹仁攻打江陵,只是让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刘备制造点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