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犬实习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警犬实习日记-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部分性绑架罪犯会将受害人放置在一个隐蔽的地方来作为自己发泄的奴隶,也有小部分案件是满足发泄后马上杀死受害者。至今FBI都没有能够找到王可可的下落,布兰特保持沉默,对于案件一言不发。如果不是FBI监控了布兰特的住所,确定他在和朋友联系的时候,承认过绑架王可可,可能警方都无法抓捕他。

    假设受害者被当奴隶藏在一个地方,现在嫌犯已被逮捕,除非有人协助他照顾受害者,否则,时间拖延越长,生存的机会就越少,因而必须要抓紧时间,否则王可可可能会被饿死、渴死。

    那么,排除人贩后,剩下只存在两种可能。王可可被藏在一个至今找不到的地方,要么被毁尸灭迹。这是王可可失踪的第三天,距离布兰特被捕也有一天多。以布兰特是个极其自负的人,从他在网站的自我介绍可知一二。他基本不会随同他人同伙进行犯罪。要知道多一个人,就多一份被警方察觉的风险,如此谨慎的罪犯是不会相信任何人的。整个世界只有他一人知道王可可的下落,他不开口,警方只能依靠着仅有线索来寻找受害者。

    警方不是没有对布兰特进行审问,这些视频和文字资料也是对中方专家组开放的,并没有很多价值。

    美利坚法律严格禁止逼供,通过逼供得来的证据在法庭上是无效的,哪怕嫌烦说了真相,法官也不会采纳。这也是美利坚警察经常会面临的一个难题,嫌犯仗着沉默是金,什么都不说,而警察无法找到充足的证据。很多人或许不了解美利坚法律环境,一旦出现刑讯逼供,即便布兰特真的有罪,他也会被当庭无罪释放。这就是著名的“程序正义”,一切审讯不能违反程序。

    其次,尸体找不到是无法被指控谋杀的。这点在国内也一样。即便再小的一块人体组织,只有找到才能指控谋杀罪,否则最多按照绑架罪判刑。美利坚就曾经出现过一起毁尸灭迹的杀人案,嫌犯和布兰特一样不开口,最后警方找到了一块头骨,通过DNA鉴定,确认是受害者的。

    为什么说资本是罪恶的,有钱就能请最好的律师,他们收了钱,就能够在法庭上面仗着自己的学识和口才,打得原告方丢盔卸甲,最后让法官作出有利于被告的判决。就算是知道嫌犯逃脱不了关系,可在法庭上嫌犯的代理律师良好的发挥下,往往能够无罪释放。

    美利坚警方明明有优势,却输掉官司的例子,多如牛毛,见惯不怪了。

    FBI在审讯的时候,已经用钱和减刑来诱导布兰特开口,可他装聋作哑,一个字也不露出来,让警探们头疼不已。

    正是因为布兰特没有开过口,所以这些视频的价值不大,才会开放给中方的专家组。

    快速地看一遍审讯的视频,在座的刑警都沉默了下来。

    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审讯当中,布兰特连表情基本都没有变化过,不管是警察威胁也好,利诱也罢,他都没有回应,似乎在冷漠地看着一处无趣的默剧。

    哪怕是他暴露出一些不耐烦,或者是咄咄逼人,都不至于让刑警们那么沉默。有情绪变化,就代表会有突破口。可布兰特油盐不进的态度,让他们也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入手。

    “回到大概十五分钟地时候,以原速播放。”宋孤烟突然开口说道。

    负责放映的刑警有些惊讶,旁听的训导员怎么提了要求。

    虽然说是一个团队,可训导员主要是负责找到线索之后的搜寻,旁听只是例行公事,让他们知道些案情进展。看看陈东宇他们,虽然努力地打起精神,可还是有些萎靡,显然这复杂的案子,丝毫引起不了他们的注意力。

    郝爱民点了点头,示意警察按照宋孤烟的要求来。

    进度条锁定在十五分钟,负责审讯的警察在试图用减刑来换取布兰特开口说话。

    “停!就是这里。”宋孤烟上前按了下空格键。

    画面定格下来,布兰特嘴角微微扬起,慢慢嘲讽的意味。

    “以前我听过郝教授的讲座,其中就提到过犯罪动机。”

    郝爱民示意宋孤烟继续说下去,倒不是因为这个姑娘听过他的讲座,而是能够察觉到布兰特那么细微的情绪变化,确实值得他好好听一下宋孤烟的想法。

    “教授您说过,现代社会当中,犯罪动机不同于很多传统分析,也不局限在仇杀、情杀等等传统的动机。”宋孤烟娓娓道来,“尽管这种情况在国内还比较罕见,可在都市文化发达的美利坚,是比较常见的。”

    “注意一下布兰特的这个充满嘲讽意味的笑容,姑且把它称之为笑。”

    “对于一直保持沉默的布兰特来说,做出这个动作是非常异常的。”

    “他为什么要笑?为什么嘲讽面前这些负责审讯的警察?”

    “为什么啊?”陈东宇有些迷糊地问道。

    和专家们的术语比起来,宋孤烟说得更加通俗易懂一些,让陈东宇忍不住附和了一句。

    看到不少刑警朝自己看了过来,陈东宇有些尴尬地缩了回去。人家都是专业的,吃瓜群众就好好看着,不要乱插话。

    周游静静地看着铲屎官装比,莫名地感到了些骄傲。

    毕竟是我的铲屎官,就是不一样,一开口就能够掌控全场。

    尽管周游并没有从布兰特这个二不拉几的嘲笑当中看出什么东西,你丫都被逮捕了还这么嚣张,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这几个美利坚警察在用减刑引诱布兰特开口,而他却不屑一顾,是不是可以认为,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能够减刑,或者说,他觉得警察并不能找到线索来把他定罪。”

    “从布兰特的行为当中分析,是一个嫉妒自负的人。”

    “我们完全可以假定,他策划这个绑架案已经很长时间,认定了警察无能为力。”

    郝爱民眉头一挑:“怎么说?”

    “每天上变态网站,近期经常性登陆怎么进行完美绑架的的讨论组,就是为了想策划一个史上最完美绑架的计划。以布兰特的高智商来说,足够策划一个天衣无缝的绑架计划,包括如何避开监控、如何避开妻子的怀疑、如何处理人质、以及如何让全美最强的FBI也找不到人质。”

    “等到他觉得完成了前期工作之后,就开始寻找作案对象,王可可无意中进入了他的视野。”

    “哪有你说的那么玄乎?”有一个刑警不由地反驳道,“这完全是你的猜测,没有任何的证据。”

    侦查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作为绑架案处理,那么最重要的是寻找到王可可,然后解救人质。而作为谋杀案处理,众人是要找到能够给布兰特定罪的证据。一旦方向出现偏差,可能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以宋孤烟的推断,布兰特是存心挑衅警察,把这当做了犯罪游戏。从这种心理出发,布兰特绝对不会杀害王可可,而是让警察无可奈何地等着王可可被渴死、饿死,警察们却找不到她的下落。

    在质疑的刑警看来,布兰特毁尸灭迹的可能性更加大一些,不然实在是无法解释FBI花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连一点点的线索都没有找到。

    郝爱民保持沉默,谁都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而是一遍又一遍地回放着布兰特的这个嘲讽。

    “你们有没有觉得美方通报的抓捕过程很别扭?”

    其它几个刑警不明白郝爱民这是什么意思,这不是说着宋孤烟的推论着嘛,怎么又聊到了抓捕上面。

    郝爱民把文件拿了过来:“通过车辆找到布兰特之后,警方就开始监控,很快就监听到了布兰特和朋友承认自己绑架了王可可。”

    “你们觉得把一个藏得警察和FBI动用了那么多人力都没有找到的高智商罪犯,一个嫉妒自负的家伙,会不知道实施绑架的时候换辆交通工具?会不清楚警方会监听他?”

    “况且,连妻子都不信任的人,居然会和关系一般的朋友承认自己绑架了王可可,是不是很异常?”

    宋孤烟微微地点了点头。姜还是老的辣,她是注意到了审讯视频当中的小细节,可还没有来得及结合整个案子进行分析。郝爱民的视角是完全没问题的,更重要的是对布兰特心理地把握,十分到位。

    “她说的没错。”郝爱民长呼了口气,“布兰特最根本的犯罪动机,是挑衅警察,而王可可只是无辜受害者而已。”

第371章 找不到,可能是打开方式不对() 
可能在布兰特的心里面,绑架不是目的,虐待也不是目的,实施一场完美的犯罪,才是他真实的目的。

    而检验他的犯罪是否完美,就是自己暴露在警方面前。

    郝爱民为布兰特建立了犯罪心理模型和犯罪犯罪过程。

    在布兰特策划好一切,寻找目标的时候,王可可恰好出现。因为布兰特曾经是课程的助教,王可可在第一时间放松了警惕,以为他能够带她一程。

    至于车开往了哪里?他将王可可关在了哪里?他对王可可做了什么?然后又做了什么?这段除了他世间没人知晓。这也是警方和FBI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

    在布兰特认处理完王可可之后故意说出自己绑架王可可,引起警方前来逮捕自己。开车搭载过王可可,那是后续警方通过监控查出来的。

    郝爱民对布兰特故意暴露自己,并不是猜测,而是经过细密的分析。从布兰特被逮捕后的表现来看,他是一个心思极其细腻的罪犯,能在警方的监控早就知道警方在一直监控他,才故意透露这些信息,自投罗网。

    这个犯罪游戏的高chao阶段,就是被捕之后,布兰特和警方的对峙阶段。布兰特要做的就是死不开口,静静而满怀嘲讽地看着警方和FBI束手无策的样子。

    与其说这是布兰特在挑战警方,不如说是他在挑战自己的意识和智商。作为一个精神上极度变形的人,他并不在乎受害者的性命,甚至不在乎自己的命,他只是在测试自己能不能熬得过警方的审问。他故意暴露自己,自然是知道如果警方一直找不到王可可,那么受害者就会在煎熬中逐渐死去,而警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郝爱民在思考的,是如何能够摧毁布兰特的自负。

    只有把这个万年王八壳撬开,才能够知道马可可的下落。如果郝爱民能够参与现场审讯,说不定能够找到一些突破口,奈何美方根本不会同意中方任何人踏入审讯室。

    说到底,这个案子发生在美利坚地界上,嫌犯也是美籍,关系到的是美方的颜面。如果不是上头压下来,警方是绝对不会同意由中方人员插手的。

    郝爱民叹了口气,无法接触到布兰特,谈何摧毁他的自负心?

    “一组走访一下附近的华人华裔,如果布兰特曾经让王可可下过车,那么同样是黄皮肤的华人华裔绝对会注意到的。”

    黄皮肤在这里是少数,就算是香蕉人,也会格外关注肤色。

    “另外一组,尝试联系一下布兰特的妻子,在一起生活了那么长时间,哪怕布兰特再怎么伪装,她多少会发现一些东西。”

    “或许之前她并没有多想,可现在案发了,她应该能够回忆起来。”

    “美方不是不让我们单独接触任何和布兰特有联系的人吗?”有一个刑警说道。

    “人还没老呢,心就老了?”郝爱民呵呵一笑。

    “他们不让你接触,就不接触了?”

    “要是我们按照他们的规则走,那么就只能等着他们把王可可找出来。要是他们找不到,王可可就只有死路一条。”

    美方能够控制住审讯室里面布兰特相关地资料,难道还能够还能控制那些没被关押的人吗?

    “各自行动吧。”郝爱民有些脱力地坐在位子上。

    一长段的思考,让他的脑力透支非常严重。

    宋孤烟和另外两名刑警负责去找布兰特的妻子,其他人则是分头走访,看看有没有人曾经目睹过布兰特和王可可同时出现。

    下车的时候,周游敏感地察觉到有目光注视过来,回头找了一下,在街道的尽头,有两个穿着运动服的男子正不住地打量着这里。

    看样子FBI也不是那么废柴,还知道要监控布兰特的妻子。

    中方的贸然来访,显然让FBI探员有些猝不及防,还在那里请示上面的意见。

    刑警们也看到了那两个神情异样的探员,知道得加快速度。

    布兰特的妻子穿着宽松的睡衣,曼妙的身材隐藏在衣服下面。从相貌上来说,得有八十分以上,不过显得有些憔悴。想必丈夫的案件,让她饱受困扰。

    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突然发现自己的丈夫是个心理bt,放到任何人身上,都会觉得受不了的。

    布兰特的妻子也是个高材生,并没有因为刑警来自华夏就有所抗拒,反而是非常配合提问。

    布兰特作案之后,在短短时间里面清洗了两次车辆,这让妻子觉得非常奇怪,不过当时布兰特用没洗干净解释了,妻子也没有多想。现在看来,应该是搭载过王可可,而且去过隐藏地点,才会这么大费周章地清理车辆。

    如果车辆上能够留下隐藏地点一些信息,比如说泥土的湿度、独特的植被,都能够让警方的侦查缩小范围。可是这一切都在两次清洗中荡然无存,甚至是连王可可的毛发、皮肤都没有留下来。

    这就更加说明了布兰特并不是偶然作案,而是处心积虑谋划之后才选择了王可可作为目标。隐藏地点、车辆处理,早就被他计划好了。

    布兰特妻子很克制,尽量客观的描述自己的丈夫。对于她而言,丈夫是个严谨高才而不失幽默风趣的人,也正是这一点,她才会在众多的追求者当中选择了布兰特。

    可以说,在妻子面前,布兰特是一个完美的丈夫,如果没有王可可这个案件的话。

    从布兰特妻子的反应来看,她确实对丈夫的所作所为毫不知情。

    在同事和布兰特妻子谈话的时候,宋孤烟正在打量着房间的布置。

    “布兰特夫人,能够冒昧的问您一个问题吗?”宋孤烟问道。

    “你说。”

    “一般是谁负责整理家里面的东西?”

    “布兰特。如果他有时间,会坚持做家务。”

    宋孤烟微微地点了点头。

    变态的心理,还有强迫症和洁癖,看来布兰特的心理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你们是谁!来这里干嘛!”穿着警服的中年胖子从门外闯了进来。

    看样子FBI探员已经收到了上面的指示,把周围的警察给调集了过来。

    在来之前,郝爱民就有关照,向布兰特妻子询问可以,一定不要和美方产生冲突。

    王可可的案子的缘故,中美双方的警察关系比较微妙。如果激怒了他们,可能美方就会停止合作协议的执行,直接把他们赶出美利坚。

    面子?

    大国是不需要面子的。

    尽管中途被FBI和警察打断了,可该问的问题也都问了,尽管并没有太多的收获。

    每个人都有两面,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也许谁都会对你露出天使般的笑容,但你永远不知道这天使是不是魔鬼的化身。

    布兰特就是这个带着天使笑容的魔鬼,在妻子和旁人面前是天使,可转身就能够变成魔鬼。

    “你们在挑战我们的耐心!”

    “根据协定……”

    “根据协定,你们应该向我们提供有关于案件的一切线索,而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