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昭昭大明-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免礼!”此时的潘大秋非常的得意。在辽东时,他不过就是一个不入流的破落小吏。没想到到了登州来后,居然可以指挥一大帮各个品级的文官。

    这他娘的,就象话本里讲的故事一般,妥妥的屌丝逆袭啊。

    “世伯,此为小侄属下潘大秋,以后还望伯父大人多多指教才是。”王瑞又将潘大秋带到石崇文面前,让他拜见石父。

    “晚辈潘大秋、字长洲,拜见石府长辈,万望大人赐教!”潘大秋一看这石老先生,是自家老板也极为尊崇之人,急忙过去下跪行礼。

    “起,起来吧!”石崇文极为尴尬。虽然石父是极为圆滑的官场老油子,但王瑞突然玩出的这一场大戏,还是让他意外万分。

    文官们爱玩心计,讲规制。遇到王瑞后,人家直接杀人。您老不是被人弹阂吗?好,我替您都杀了!

    石崇文看到在自己身前谦恭有礼的王瑞,心情复杂万分。

    当着监军和巡抚大人的面,肆意杀戮朝廷命官,置朝廷于何地?可恨的是,王瑞弄得好象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一般。看来,石家要不和这莱州军绑在一起,都不行了。

    后人看历史上的人,总以为文官做正直,多有气节。其实这都是一个假像。大明崩塌,满虏入侵之时,真正以身殉国的文人,有几个呢?一双手指都数得过。

    所以,了解历史的王瑞认为,用杀戮,是可以让孙元化和自己配合的。因为,看孙元化在历史上面对登州之乱的表现就知道了。

    因此,在杀光巡抚官衙的所有人后,孙元化已经明白了王瑞的决心。后来的林思德告诉他,可以当这是一场满虏奸细作乱,甚至也可以当这场杀戮没有发生时,他就彻底的软了。

    毕竟王瑞也没有扯旗造反。要以死明志吗?呵呵,林思德可是说了,敢死,等待孙元化的,便是勾结满虏、引发登州大乱的罪名。

    林思德还笑着问他:“如果孙大人和这登州的文武官员都因为满虏之乱,全部死光了,大人以为朝廷当作何解?”

    派大军来打刚刚威震天下的忠贞伯?别逗了,岂莫皇上和朝廷的面子挂不挂得住,可能也没有任何一支军队敢来吧。

    要将整个大明打成一锅粥吗?算了吧,还是拿登州的官员当炮灰吧。

    “孙大人!把标营的将官们,给末将介绍一下吧。”脸色惨白的孙元化正在回想着昨晚林思德给他做的一系分析时,王瑞笑吟吟地出现在他面前。

    “你!……”孙元化手指着王瑞,终于沮丧地放了下来。

    孙元化吃力地站起身,从武官队列中招呼出来了三个武将。孙元化指着一个满脸络腮胡子,完全不修边幅,脑袋大脖子粗的家伙道:“忠贞伯,这便是标营游击孔有德。”

    “啊,原来是孔将军?孔将军也是杀过满虏的啊。”王瑞感叹道。

    孔有德,不就是琼瑶那个老妖婆写的“还猪格格”他爹吗?不过,这时间的孔有德还没有成为大汉奸,他也确实和满虏鞑子们血拼过的。

    孙元化叹气道:“哎,他们是今年才来投奔我的。最早都是矿工,起事之时,也是极为惨烈。我当年听闻消息,也是扼杀叹息。这些辽民十多年来,颠沛流离,着实是一部血泪史呀!”

    孙元化又介绍了另外两人,分别是李九成和耿仲明。

    孔有德等人看向王瑞的眼光,都充满了崇敬,跪在地上着着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口中说道:“伯爷斩了那许多满虏,替咱们辽民报了这血海深仇。以后还望伯爷多多指点,末将也想象伯爷那样多杀满虏!”

    看着三个后来投降满虏的大汉奸,王瑞皱起了眉头。心道,咱老子,是不是现在就把这个家伙杀了算了?

    犹豫了一小会儿,王瑞还是决定按之前的构想行事,留下这个伏笔。

    他扶起孔有德等人道:“都起来吧,你们也是不易。”

第三百一十一章 只为报恩() 
多谢伯爷!”孔有备耿仲明等三人又是一通磕头谢恩。

    “到平度州去吧。一应军饷粮食都由本伯调拔!让辽东的兄弟们都好好休养生息。”王瑞微笑着拍了拍孔有德的肩道。

    孔有德等人惶恐地望着王瑞,又瞄了一眼孙元化,见孙元化点头,这才又谢恩退下。

    尼玛,什么状况?咱们这巡抚标营,不在登州,调去平度州做甚?不过,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命令还是得先接下。难道要学登州水师吗?那可是大大小小近五十个军官全部被杀了的。

    其实,昨天晚上,王瑞回到军营后,就对于杀不杀孔有德等人纠结不已。按他一贯的作风,肯定是先杀了再说,先把历史弄乱。

    话说,再乱,也乱不过满虏入侵中华吧?

    以王瑞的认识来讲,大明有任何一省,在一个实力人物的控制之下,都是可以阻止满虏鬼子最后窃据华夏神器的。

    别的不说,就说战国七雄之时,好象处于北面的赵国、燕国、秦国,其中随便一国都是可以任意吊打草原胡虏的吧。

    既便是内部打成一锅粥的三国时代,公孙瓒、曹操等人,也是把鞑虏们胖揍海殴过的。

    所以,控制整个山东省,现在便成了王瑞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

    登莱现在他算是控制住了,可是以整个山东来讲,也不过只是占了一小半地域而已。可是,他王大人又盟誓要忠君爱国,这就不能明目张胆地去打下来了。

    因此,留下孔有德等人,到时来个驱虎吞狼,无疑才是最实际的选择。

    唯一没有参与今日王瑞就任典礼的,便是原登州总兵张可大。可大,字观甫,应天人。万历二十九年武举会试出身。

    张可大爱好学问,喜欢做诗,被称为儒将,在南京时曾救助过东林党人欧阳晖和刘铎,甚得东林党人推崇。

    他任浙江都司佥书,负责守卫瓜洲、仪真时,东林党大佬叶向高应召赴京,便亲去仪真见他,留下一个“此人不仅是良将,亦是良吏”的极高评语。

    不过这些事,王瑞都不了解,他前世又不是学历史出身的,哪记得那么多。他只知道这张可大,今天没有来参加他的就任典礼,不愿服从他这个忠贞伯的指挥。

    张可大便这样不知不觉地撞到了王瑞的枪口上,王大人还正愁着没机会来向登州的武将们展现一下莱州军的真实战力呢。

    于是登州大大小小的武将们,便在徐福的火枪队看押下,在半里开外,观摩了这场剿灭张可大的行动。

    疏散开总兵衙门周边的民户后,莱州军一个炮兵连用二十门迫击炮,给这些老派的明军军将演示了一下什么叫“炮火轰炸”。

    二十门炮,以每分钟十五发的速度,在五分钟的时间里,总计打出一千五百发炮弹,将整个总兵衙门炸成一片瓦砾。

    然后,一支一百人的火枪队,以不间断射击前进的方式,将逃出总兵衙门的张可大的家丁一扫而空。

    带着众人到达废墟之上时,徐福笑着说道:“诸位以为,天下何人可挡我军?有愿意用相同人数与我军一试身手的吗?”

    众军将闻言,皆不敢和他对视。开玩笑,这么迅猛密集的炮火,而且没有间歇,仿佛象下雨一样的,谁挡得了?

    “哦,看来是没有了?那就都好好听从我家大人的命令吧!忠贞伯不愿多杀武人。不过,如果有胆敢象这张可大一样不识趣的,那老子就成全他,让他们身死族灭!”徐福最后杀气腾腾地说道。

    好吧,大哥,我惹不起你,还躲不起吗?众军将纷纷低头不语。

    在降服武将的同时,潘大秋率领的工作组,也在登州府衙里开始了所有政务的交接。一句话,原登州官员,全部沦为事务性摆设。一切政务皆需遵从将军府民政司的指挥号令。

    送走石氏父子之后,王瑞在巡抚衙门设宴,为刘之纶和孙元化压惊。

    虽然这两天王瑞的疯狂杀戮,让他们都十分愤慨和痛心,但真到了酒宴之上,面对谦恭有礼得如同子侄的王瑞,他们又慢慢的打开了心结。

    既然,这家伙还不愿意撕破脸皮造反,还对咱们这么恭敬有加,那总还是有挽回的余地吧。

    其实最尴尬的是刘之纶,从巡抚官衙大门外进入大堂之后,他和孙元化是有过单独相处的时间的。

    愤怒的孙元化当即拉着刘之纶,责问他为何不加以制止。刘之纶老脸一红,难堪地辩解道:“孙大人不也没有制止吗?你这个登莱巡抚都制止不了,妨论我这没权没兵的监军!”

    孙元化又追问,为何不向朝廷禀报。刘之纶干脆将和莱州军并肩作战的整个经过讲了一遍。最后刘之纶才叹息道:“老夫非是贪生怕死之人,只为朝廷安危,只为与国留将耳!”

    一句话,刘之纶的意思是:他王瑞不公开造反,杀几个文官武将,咱们就懒得理他。至于说将这里的事捅出去,最后弄得朝廷要派了大军来直面天下无敌的莱州军,呵呵,这可是万万干不得的!

    再说,以莱州军的实力,可能半个月不到,便能打到京师城下了吧?为人臣子的,怎么也不能在自己手上整出这种弥天大祸不是?

    王瑞和莱州军已经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他们是什么都敢做的。

    两个老夫子讨论大半天后,得出了一个靠谱的主意:还是以怀柔安抚为主。只要这王瑞去杀满虏,打贼寇,那就万事大吉!

    “来!两位老大人,今日受惊了!还请满饮此杯!”王瑞举起酒杯向两人敬酒,礼仪甚为周全。

    “哼!今日你可杀痛快了?你岂同孙大人说说,你为何要杀这许多文官武将?说不出一个子曰,老夫可和你没完!”刘之纶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重重地放在桌子上。

    “哦,启禀两位大人!这剿灭满虏,肃清海内,都需要力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某为登州总兵,这登莱的兵马水师,自然必须听从本伯指挥。如此方能三军令从一处,为吾皇守好登州东江一线。”

    王瑞振振有词地回答道。他又喝了一口酒,也不等刘之纶说话,又继续说道:“至于某为何杀这些文官,一来嘛,这些人只知文贵武贱那一套,一昧的对武将掣肘,方才使得我大明面对小小的满虏一直损兵折将!二来嘛,是为某那石家伯父出一口气。某初至登莱时,便蒙石家伯父照拂,此等大恩,如若不报,岂为人子哉?”

    “只为报恩?”看着正气凛然的王瑞,刘之纶和孙元化气得怔目结舌:尼玛,什么事到了你嘴里,就成了你有理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批斗大会() 
陪两位老大人吃完饭后,王瑞回到了军营之内。

    他就那样静静地坐着,思考着下一步战略。本来马举和方元是最好的商量对象,不过这次到登州来时,他们都被留在了原地。

    毕竟守好王瑞的大本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就目前看来,无论是从忠诚或是从能力而言,马举仍然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当然,王瑞也不敢带了马举一起来。因为他自知,他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疯狂杀戮,是过不了马举的道德底线的。

    其他任何人的话,王瑞都可以不在意。马举的话,他却不得不在意。或者说,装,他也得装得很在意。原因无他,马举是他这一世忠心耿耿的大哥,真正是他的左膀右臂。

    随着莱州军,哦,现在叫登州军,控制的地域越来越大后,王瑞感觉自己手中的兵和将都越来越不够用了。

    别的地方不说,如要彻底的占领朝*鲜北部,并且取得对朝*鲜和满虏这两个对手的压倒性优势,那就非得在朝*鲜半岛上再增兵一万。

    看来,是得再一次招兵扩军了。嗯,至少得再招上一万!王瑞下定了决心。

    不过,如何招,从哪里招,王瑞一时还没有定计。

    “大人!营外有一位石公子求见。”尹大弟进来报告道。

    “哦,快快有请!”王瑞吩咐道。

    这不是上午才见了吗?这石达来寻自己所为何事?王瑞在心中猜测了起来。

    “正威兄,还记得初至登州时,你们我兄弟几人痛饮笑谈否?”石达抱着一坛老酒走了进来。

    “贤弟和石府恩惠,瑞没齿难忘!”王瑞笑着道。

    “此方当真?哦,正威好象已杀人而报了。”石达戏谑道。

    “王瑞不才,岂可任人欺凌伯父?石府大恩不报,瑞岂为人子哉?”王瑞和马举呆久了,上了台面说话时,也能讲得半文半白的。

    “好,爽快!小弟有酒,兄有菜否?”石达在王瑞的身边坐了下来。

    王瑞吩咐人送上来几盘炒菜,两人你一碗我一碗地喝了起来。

    喝了大半坛后,石达拉着王瑞的衣袖道:“小弟与芬儿定婚年余,却不能成亲洞房。正威兄可否帮我?”

    “这个好说!难道是这姑娘家人阻拦?为兄立即便派一支人马,前去将其迎来如何?”王瑞拍着胸脯大包大揽。

    “不不,不!障碍非在女家。实乃出自吾家耳!”石达摇着脑袋否定。

    哦,这是一个什么情况?难道这家伙是自由恋爱的?那可是开了明代的先河了。

    不过,他说定婚年余,那就是得到了双方家长认可了嘛。还会有什么障碍呢?王瑞觉得自己还是弄不明白这大明朝的许多事。

    “长姐未婚,小弟无法娶啊!”石达重重饮了一口酒后说道。

    “哦。”王瑞总算听明白了。王瑞记得,前世在中国很多农村,确实是老大老二老三……,一个一个的排着轮次结婚的。

    不过,这石家女子没有嫁出去,关我毛线的事啊?

    “家姐芳龄二十,温婉美丽,琴棋书画,针绣厨艺,均有涉猎……,可为……”石达将自己姐姐一通好夸。

    “可为我兄良配!哈哈!”王瑞一下子拉住了石达的手。他为自己的这次拉郎配相当的得意。

    马举啊,马举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也算是读书人出身,少年时便就中过秀才,现在官至登莱副将,也算是高官了。配这石家小姐,不正好吗?

    “是呀,是呀!”石达也反应了过来。马举才是最适合的啊,咱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而且,这马举尚无婚配,嫁过去便是正房妻子,正好符合家姐身份啊!王瑞王大人嘛,毕竟早已娶妻,嫁给过去做小妾,石家还是觉得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于是,可怜的马举和石婉儿,就这样被两个酒鬼包办到了一起。

    石达回去和石父和石母一说,两个长辈都颇为满意。要不是王瑞这些时日在忙着搞他那“打土豪分田地”的土改,恐怕石家马上都会让马举前来迎亲了。

    掌握了登州全部的鱼鳞地册之后,王瑞选出两百多户作为了土改的对象。

    登州黄县席家村,登州军的首场批斗大会便在这里举行。

    席家村的席家家主,席亚洲席举人,此时被五花大绑地绑在高台的柱子上。他嘴里被塞了一个大大的臭布团,头发散乱着,显得十分狠狈。

    “乡亲们!现在忠贞伯、征东将军来了,你们受苦受难的日子结束了。一切欺压贫苦百姓,勾结狗官和满虏鞑子的坏人,都将受到严惩!现在,大家上来踊跃发言,将这土豪劣绅席亚洲的罪行揭发出来!”林思德大声呼喊道。

    “乡亲们,都上来揭发他的恶行呀!敢于出来参与揭发的,都有银子和土地奖励!”另一个训导官李客强“李大嘴”也高声号召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