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魔工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屠魔工业-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香湘水火灵根修行功法的调养费每月十两银子是跑不掉的,偶尔吃大腰子什么的一年下来总要几十两银子,加上进修班学费,日常、服装什么的,就算三百两好了。

    沈文剑自己还要买大量的空玉简,储备些阵法材料,为自己的飞剑、香湘未来的长弓准备素材,这一笔笔都是钱啊!

    是了!冷云那货的正气丹还坑了他两百两!

    接下来刘香湘的员工套房和他的部长小楼都还要添置家具,稍微要求点品位两百两总是要的。

    所以沈文剑现在其实很穷,几十两银子的差距当然要计较。

    他有时候也在想是不是找个机会跑出去找些钱用。不过这种事想一想就好了,灵石再充能没有结果之前,掌门不可能放人,就算放他出去,还不得前呼后拥配一打保镖啊。

    掌门还是很会做事的,年初刚开完年会,外公黄长老给他通报了个好消息:以后他的职位津贴参照长老级,也就是从今年一月起,他的津贴就是两百两银子!

    长老级津贴并不是只有长老们才有,比如古浩然的津贴就是这个级别,只会打架的太上长老反而只能拿低一级的副主管级津贴。大概有考虑到能打的赚外快的机会比较多。

    忙活到一月中,部长小楼外的锁灵阵暂时通过全手动的方式让灵气浓度达到标准,才把家给搬了。

    “师父,给钱!”搬家第一天,刘香湘就开口要钱。

    “欸!?”沈文剑愣了两秒,“做什么?”

    “我要做阵法练习了,师父你是不是不记得了?”她瞪大眼睛看他。

    过去一年里刘香湘白天上进修课,晚上仍然学习阵法知识,按进度接下来就是单符文定式的熟悉,该阶段需要动手制作出能确实生效的符文定式和一些简单阵法,才能有足够深刻且准确的印象,不然哪天弄出个阵法,铭纹不对,等死吗?

    “我当然记得,下个月下个月,等津贴发下来再给。”他的芥子袋里有一些材料,但那是救命时才用的,给香湘了到时候还要补货,多麻烦啊。

    刘香湘沉吟数秒,开口:“要是钱太紧张,不如不读进修班了吧。”

    “想得美!我从这个月起领长老津贴,供你足够了。”

    刘香湘翻个白眼,关心他口袋里的余钱跟她要偷懒一样。

    突然沈文剑想起什么,出门拿试验飞剑第二版飞走。

    不多时又飞回来,拿回个布袋子:“这些你先用着吧。”

    原来他刚刚才想到老房子那边的锁灵阵还没回收材料的。他跑了一趟,不止回收了这些,还把留在那的蜘蛛网也一并刮来,都存着,等青柳几个蜘蛛交流顺畅些,四只蜘蛛一起要些丝,说不定还能卖钱。

    现在想一想,养蜘蛛是对的,养蛇严重失误。

    紫牡丹蜘蛛的产地距离玉剑山很近没错,可高质量的蜘蛛丝总能卖点钱。投入方面,四只蜘蛛一起,三四天才消耗一只两斤的田鼠。

    而殷铃这条白蛇,去年一年又长长了一米多,现在的体长有五米,即便不是蟒蛇种,平均一天也要三四斤肉,更重要的是它没有任何产出物。

    似乎这么说也不对,殷铃是能产出蛇蜕的,只是它此前产生的蛇蜕和普通蛇没什么差别,别人一张蛇蜕买三钱银子,就算它的能卖一两好了,沈文剑有那闲功夫去卖蛇蜕吗?

    科研部飞石上的竹林新栽,暂时找不到幼虫,竹鼠也只移了两窝,从现在起,蜘蛛和殷铃的食物费用也落在沈文剑身上。

    惨!

    要是没加工资,他真该抓瞎了。

    科研楼自动控制系统第三版已经定型,安排好家务,沈文剑也该回科研部忙公事了。

    花了十天时间检查符文组和炼器组去年的成绩,又让所有人写一份对其他同事的评价。

    拖到一月底,才集合开本年度的科研部年会,今年科研部多了三个金丹弟子,也是炼器坊调来的,特别擅长从石头里炼制些怪东西,包括火岩油。

    上来就从符文组淘汰八人。

    “以上几位师弟,本月津贴双倍,下个月返还自由职,如果在科研楼还有东西,这几天收拾一下。”

    这话说的大喜转大悲,一时间清场整理出的原茶水间里一大半人都懵了。

    没有人表示异议,玉剑山就是这规矩,只有在某个职位上表现最好的那部分,才会长期在某个职位做事,其他人都是一下干这个一下做那个,直到找到自己擅长且能被认同的。

    炼器组沈文剑暂时没有开刀,不像符文组,炼器组消耗了材料就一定会有个东西在那,只要他们不把东西拿跑,沈文剑也不怕他们外传些边角技术。

    “符文组剩下十六人,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去内事处挂招人的单子也好,找相熟的师兄弟也行,二月底之前你们每人再找个帮手。今年年底要让新人拥有独立进行符文定式实验的能力。”停了下,看大伙都在认真听,继续,“年底进行考核后,你们十六人中会有十人转到新建的阵法组,进行为期一年的阵法课进修,进修课里能学到什么相信你们心中有数。”

    他一说完,符文组一个个红光满面,好像自己肯定不是那六个留符文组的一样。

    至于进修班学习,那肯定有全套双符文定式,这可是去年就讲好了的。

    安排了符文组,然后是炼器组。

    “炼器组改名为工业处,不要问为什么,就这么定了。”沈文剑任性了一句,继续做安排,“工业处处长的位置先由古老领着,暂分为两个组,原料组和器械组。新来的三位先负责原料组,今年上半年一边适应我们科研部的新度量系统,顺便帮器械组制备些原料,到时候视情况再安排下半年的任务。器械组的学徒如果有想转去原料组的,可以给我递申请单子,二月底会进行新的人事调整,把原料组的人数扩充至六到十人,器械组仍维持原炼器组的十五人。”

    部门分离,分工更明确,一两个人想接触成套技术难度更高了。

    没人提出异议,沈文剑说最后的安排:“今年、明年,筑基期师弟们的任务不会安排太多,希望你们业余时间加把油,尽快出个内丹,凡是进入成丹阶段炼魂期的,可以打个报告给我休假,休假期间津贴减半,岗位保留三年!”

    “部长太牛了!”

    “哇!我们部福利这么好!”

    “部长缺不缺端茶送水的人?”

    最后这个消息让所有筑基期的员工爽翻了,本来科研部的筑基弟子岗位津贴就比别处高一点,减半之后仍有七八两银,这要是真的休假修两年多,光津贴就把淬体锁雷阵的阵法钱弄到手了!

第53章 搬迁() 
没理会筑基期员工拍马,沈文剑宣布散会,拉着古老和工业处八个金丹,从开大会的茶水间换到二楼会议室继续开会。

    这回是研发会议。

    “去年一时嘴快,答应了掌门今年要做出能给火元灵石充能的器械,虽然是我不够稳重,但是我想把东西做出来是没有问题的。我看过你们的后续实验笔记,已经能将火元灵石充至八成,非常好。”话题一转,从飞石说起研发安排,“飞石上准备配备固定式热力平台的二号科研楼,要到四月前后完工,在那之前,我们在本楼先进行蒸气和锡的降温实验”

    所谓蒸气和锡的降温实验,自然是为了取代成本较高的火岩油。

    蒸气的部分原理很简单,类似用高压锅在需要的时候释放高压蒸气给灵石降温,蒸气储存区不需要太高的温度,这样可以让蒸气生成区压力小些,在管道中再加温就能达到数百度,难点在于蒸气量要足够大,覆盖范围要尽可能全面,才能让灵石在降温的过程中不爆炸。

    蒸气降温的优势,是只要有足够强的蒸气流,理论上不管需要多快速的降温它都可以完成。

    锡就更容易了,锡这种软软的金属,熔点很低,沸点却也有两千多度,只要有足够的锡,并做好锡的温度维持设备,就能反复利用。本地锡的应用极少,同样也只有修士在提炼,价格并不低,但是它在2000度时不会像火岩油一样会发生气化损耗,哪怕粘在灵石上的部分,刮下来丢回容器里一样继续用。唯一可虑的是,六百度的锡,能不能达到火元灵石对快速降温的要求。

    两者都是为了降低应用过程中的成本,使用成本的降低,就是技术成熟的标志之一。

    “如果两种降温方式在科研部搬入飞石前都达不到要求,我们就启动备用方案,还是用回火岩油。”

    沈文剑都想好了,用火岩油降温还是有希望控制成本的,问题在于它挥发部分还是不是油,只要没有因高温分解,完全可以利用蒸气冷却室来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反正沈文剑把冷却部分的问题都交给工业处的两个组配合完成。

    他自己和古老负责安全加热和安全充能的部分,这就不用跟大家打招呼了,到时候两个人一边做一边商量就是。

    把工业处的人放走,沈文剑和古老两个说话。

    “古老,我们要先定下方向,这充能的器械是做成一体式的还是分离式的?”

    “老头不知有甚差别,小沈先生做主便是。”

    古老很享受造些古怪器械的过程,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不愿说罢了。

    “我觉的,科研部以后还是要做五行灵石和粗灵石的整合版充能器械,所以现在先做成分离式,以后也方便改动和回收。”

    分离式,就把能源、灵石加热、充能、冷却分开来做,每个单元负责一项功能即可,某个部件有了新技术可以单独升级。

    按这个方向,两人商量了下灵石在器械内的传输方式,然后分工。

    古老负责灵石加热的部分,沈文剑负责灵石充能的部分和动力炉。

    去年做第二版热力平台时,动力炉又进行了一次版本更新,现在已经相当稳定。

    沈文剑认为这次提供给玉剑山的版本应该更注重便携、可靠和安全,于是重新设计出民用版。

    民用版动力炉一层只有六块煤而不是十八块,最高只能堆积五层,额外扩充了储能稳流结构,增大了能量储备量,按照两个200克的灵玉储能可以为一颗30克的灵石充能八成算,新的储能结构一次可以储备两颗共100克灵石所需的能量。

    不是不能做出储备量更大的储能区,但是那成本太高了,毕竟动力炉只是充能系统的一小部分。

    充能平台,这个最麻烦。

    根据前期实验的结果,灵石在充能过程中,与充能阵眼的接触面积越大,充能效率越高,转换中损失的灵气也越少。

    所以最好是做出包含充能点在内的可夹取机构。

    而为了能在充能过程中保持两千度的高温,还需要从灵石加热组件导入热量。

    中途经历了几次碰头会,沈文剑和古老在四月初完成了冷却组件以外的结构,接下来一切工作暂停,科研部搬家。

    仓库库存的转运由仓库管理处完成,各人只负责收拾自己的用品。

    顺带一提,此时本年度的研发预算已经到位,达到八万两银子,沈文剑找外公和掌门谈过,又追加了一万两银子,从四月起,科研部人员的修为例钱与职位津贴都由科研部自行发放。

    从现在起科研部终于在财务上成为正式研究机构。

    放了三天假,全员正式转移到飞石上。

    符文组在一号科研楼,工业处则在二号科研楼工作。

    工业处器械组工作暂时停摆,沈文剑拉着古老和器械组全员,到工厂区搞建设先。

    现在要建设的,是发电厂级别的大型热、灵转换阵列。

    借此机会沈文剑向器械组成员开放了总数23个高效型双符文定式的必修课,以及数量为200个双符文定式的选修课。

    倒不是沈文剑不舍得让器械组学更多,他心中器械组是应用组,通过现学现用的方式,让器械组尽快掌握少量双符文定式的应用,逐步提高他们在器械研发上的底蕴,至于单纯的阵法,以后会由专业的阵法组来做。

    等飞石上的大部分事情上轨道后,才会建立专门的科研部图书馆,存放符文资料档案、炼器资料档案、材料制备档案等,根据岗位权限随时学习。

    大型热灵转换阵列分为三个部分:自动送煤系统、动力炉阵列、地下灵气储存配送系统。

    没有去做非常大的大型炉,采用类似风力电站的阵列式来获取灵气,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一次投入更容易控制,整个飞石上需要多少灵气就放几台动力炉。

    以现有的设备、人力,飞石上只要四个加强版飞艇动力炉就暂时够用,再多放一台便于停炉检修。

    沈文剑负责地下的灵气储存配送阵,古老负责做炉子,器械组负责开发自动送煤系统。

    沈文剑对自动送煤系统的要求是一两个人就能负责全部动力炉的日常看护工作,也就是说送货的把蜂窝煤放到堆放处后,其他一切都由自动送煤系统完成,人力最多用于帮助取煤器重新定位。

    还是老样子,器械组脑洞还不够大,古老和沈文剑分别于四月中下旬完成工作后,他们还在头疼于自动取煤器多次往返后定位失准的问题。

第54章 自古弓兵……() 
沈文剑把他们叫到一起。

    “两个办法,其一,用输送带,取煤器只负责把煤放到输送带上,由输送带把煤送到各炉前,再用炉前的固定取煤器进行换煤动作。其二,给取煤器增加传感系统,我们可以在地上画一些路线,让取煤器能够通过识别路线图案修正定位。”

    器械组震惊于沈文剑居然能想到两个办法,并依此分组想办法,几天后还是传输带模式的样品更胜一筹。

    沈文剑则有些可惜,传感器定位才是未来趋势,但他也不失望,只要有这个种子在,他们在做个人实验时说不定就会开发出不错的传感器模块。

    热、灵转换阵列于五月底终于完工。

    热灵转换阵列完了还没的闲。

    沈文剑和古老已经先一步开始进行固定式热力平台的设计,器械组把传输系统做完时,又要来帮忙建造热力平台。

    新的固定式热力平台,在二号科研楼占据同一个实验室两层楼的垂直空间,下层是灵气转热力的转换结构与隔温结构,上层则有两个大实验台,实验台包含了热力观察平台和附属的阵法接口,这阵法接口不但可以为热力平台上的实验体输送和抽取灵气,还能通过外接阵法在坩埚周边实现聚灵阵、锁灵阵等简单阵法效果。

    热力平台忙完已经到六月中旬,但还有一样东西没有到位——飞石整体自动控制系统。

    沈文剑利用紫府里的天河实验室,借业余时间把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第四版设计,到做热力平台的时候终于在虚拟实验室凑足了材料通过测试,现在拿出设计只管造。

    “这有何用?”古老拿着玉简看了半天,没闹明白。

    “大的那个就是找人坐在此处,便能掌握飞石上所有地点的灵力、水、煤等物资的使用和开关各阵法。小的器械是仓库出纳档案器,可以降低人员的工作量。”

    “嘶!几个人力罢了,何必如此精细?”古老一算,光材料就好几千两银子,这些工作找三五个人来做才多少啊。

    “用上十年二十年,不就回来了吗,而且器械不会骗人。”

    说服了古老,开始按图制器,几天就完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