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魔工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屠魔工业-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一号平台的对接有所区别,这次还有几千米的时候,工程师远程操控着舱外机器人开始作业,检查一号平台的尾端的额外扣具。

    这个扣具和之前安装的固定扣具不是一体的,专门为了对接两个平台弄出来的。

    天基平台的两侧有热阵列板,这东西展开后无法收纳,只能转动轴向对准一侧,而平台本身还有磁轨发射管,要把它们俩一起拖走,必须用额外的加长固件用尾对尾的方式连接。

    检查完成,舱外机器人先一步飞去二号平台,抓取并帮助二号平台调整飞行姿态,以便完成尾对尾的动作。

    十分钟后,闪电02和二号天基平台相对速度0。1米每秒,最后的接触前,机械臂稍微动了一下,扣具和二号平台尾部以几乎零碰撞接在一起。

    加长扣具本身具备缓冲结构,碰撞后直接以软垫结构握住二号平台的尾部,舱外机器人离开位置,帮助扣具完成锁死动作。

    这个时候,同步机器人返回的画面足以称得上古怪了。

    一代天基平台的吨位不高,加上弹夹也只有二十吨不到,不过热阵列板展开后,面积显得特别大。现在闪电02通过两个扣具抓取两个平台,视觉上比它本体还大很多。

    更神奇的是接下来它会用这种姿势完成大地至灵月的旅行,不会进行调整。

    舱外机器人还在对两个平台进行施工和检查工作,一切都没有偏离计划,刘香湘这才把后续时间表送到沈文剑手里。

    沈文剑看过时间表,也不天天追着,只在重要节点过来问问情况。

    接下来闪电02用三天的时间调整轨道方向和速度,总计绕行十圈之后把自己甩出去,经过短暂的旅途后减速进入灵月轨道,重新调整轨道。

    整个流程下来耗时六天,才把两个天基平台摆放到位。

    任务还没完。

    闪电02在灵月轨道上完成一次自补给,又一次调整轨道,开始了本次旅途最危险的任务。

    三月二十七日,晚十点,沈文剑这回带着茶点,跟冷云做吃瓜群众。

    “闪电02位置确认,各同步卫星位置确认,我们总共有四小时十二分执行往返任务。”随着刘香湘说话,大屏幕上方打出了倒计时。

    倒计时上没有小时,直接显示的252分。

    冷云看着好奇,传音问沈文剑:“超过时间会怎么样?”

    “超过时间就会失去卫星支持,如果闪电02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全自动返回外层空间,有可能出现航速、角度错误把自己弄丢。”沈文剑帮忙解释。

    “啊!?这么笨的吗?”

    沈文剑耸肩,跟笨不笨没关系,影响进入外层空间航速、航向的因素很多,要么有地面站支持要么有卫星支持,全靠闪电02自己成功率肯定要低一些。

    本次的任务选择点,和“邻居城市”的最近点有三百多千米,如此远的距离也是为了避免灵月人有什么古怪的技术侦查到。

    姚工在几分钟后报备:“全系统正常,全部自动航行数据检测完成,闪电02灵月往返任务开始!”

    设计院四个大组的组长,个人能力最强的无疑是刘连山刘工,芯片组的老池算是大器晚成型的,核能组的老范从学徒做起后来居上,航空航天组的老姚就稍微差点,至今仍然是特二级,不过胜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很适合组织航空航天业这种细节繁多的事情。

    随着姚工按下按钮,闪电02等离子发动机点火,修正姿态,很快主发动机进行短暂点火减速,继续调整姿态变成脑袋朝前的同时,同步机器人回舱,开了很多天的舱门终于关闭。

    接下来只有大屏幕上的模拟飞行线路以及各种数据列表。进入大气层情况比飞出去复杂,为了保证各装置的安全,这个阶段只启用非画面式的传感器,监测速度、高度、外壁温度等数值。

    进入大气的过程意外的困难,灵月的空气阻力似乎比这边要大一点,外壁温度比在大地上执行往返任务高出三百多度。

    工程师们紧盯着屏幕,没有切换到手动模式,仍然让闪电02自动执行。

    闪电02全身强化的零部件很给力,再未启动冗余系统的情形下安全通过危险区,高度在两万多米速度降至三倍音速时超燃冲压发动机点火,转入飞行模式,同时打开几个摄影机护罩传回画面。

    能够成功点火,也证明早期通过卫星分析的结果是准确的,灵月上的氧气含量并没有特别低。

    “啪啪啪”又一顿鼓掌。

    降落地点是新生成的湖泊附近,降落之后,闪电02的机械臂开始从遥控箱子里往外捞各种东西。

第440章 灵月探索任务(三)() 
闪电02降落到地面,体验带三个遥控空间箱子的优势。

    先来十台真修甲型、两台乙型、两台土人,机器人被机械臂从箱子里取出来,启动后飘到一边,真修甲型启动守卫模式盯着,以免有异常的东西靠近。

    灵月上很荒凉,虽然它在接近大地之后,出现了湖泊并且长了些植被,不过现在放眼望去,连小灌木都没有,也许荒草就是这颗星球上最高等的植物?

    这种环境带来的好处是降低了机器人的自动工作难度,大概灵月人是仅有的一种非机械的大生物。

    真修甲型散开的同时,闪电02开始往外捞小蜜蜂,总共一打,十二台,全都是三代机。

    能飞,不过同高度下的浮空能耗大约是地表的三倍左右,这种状况下小蜜蜂必须储备很久的能量才能工作两、三天。

    还没完,接下来开始提建筑材料和一些看起来跟破铜烂铁一样的东西。

    真修乙型接下来的任务是利用这些材料,搭建起地面天线,这套天线自带一定的储存量,可以延迟发送信息,对了,天线的能量来源是风力和核电池。

    东西全掏光,闪电02进行有限自补给,把燃料从六成恢复到八成,拿到机器人帮助采集的土壤与空气样本放回箱子先走一步。

    灵月的大气密度高于大地,重力约是大地的0。9倍,在降落时是困难,不过在脱离时却是帮助,闪电02能用更少的燃料提升高度,在大气稀薄的高度才启动大幅度加速。

    因为大气状况和预计中有一定出入,这一段借助手动操控,自动系统辅助稳定机体。

    过程很顺利,没有突然冒出个魔王什么的把闪电02击落应该也没哪个魔王手能伸这么远,哪怕是个真正“顶天立地”的生物,手不经过气动改造也追不上闪电。

    闪电02很快回到外层空间,准备进行它回归前最后的任务——试着把当做中层卫星使用的一代同步卫星调整至原灵月轨道。

    这些年一代平台因为自身能力的关系,对灵月了解的不够深入,不过对轨道系统的探索还是有些成果的。

    大地的同步轨道基本是个圆环面,与灵月相对的一面高度会略低一点。

    灵月没有同步轨道,它的高轨道是个椭圆型,在远离大地的方向,轨道的高度会飙升至七万千米左右,近点则只有两万千米。

    那有没有办法让卫星和灵月同步呢?

    答案是没有。

    灵月现阶段速度是有变化的,现在还不清楚是灵能邪能的影响还是它的内部被人做过改造,卫星如果要跟灵月同步,需要走灵月的绕地轨道,并随时跟着灵月变速。但是这样的同步只是相对灵月的位置同步,跟大地同步截然不同,卫星实际上是一圈圈的在扫描灵月,并不能长时间正对同一个点。

    这次闪电02把一代同步卫星调整至灵月灾前所在的轨道,就是要保证大体相对位置同步,但不会跟着灵月乱变速,卫星也没这个推力总跟着变。

    转入原灵月轨道后,一代同步卫星将转职为中继卫星,当灵月地面天线转到背面时负责接受信号转发至二代同步卫星,同样它也需要接受少许改造,比如换个天线。

    相比在大地的轨道上,灵月轨道的改装工作延迟高了很多,使得每一步都要更加小心,前前后后折腾了两天才完成任务,启动返航程序。

    闪电02还没回归的时候,天基情报中心已经展开了对灵月邻居们的探索。

    地面天线搭建完成,真修乙型和土人机器人继续利用现有材料修建掩体,希望机器人们能运转的更久一点。后续行动也不需要太多真修甲型执行,它们第一任务就是保护好天线及整套设备。

    十二台小蜜蜂分头行动,一波去研究新冒出来的湖,一波去探索城市。

    湖比较近,这部分的小蜜蜂先行到位,分作高空、中空、低空三组展开研究,低空组还带了一台真修甲型机器人。

    除了邪能比较异常,没什么其他毛病。真修甲型用法术对水攻击,从粘度、颜色、蒸发状况等信息看,就是正常的水,并没有含量特别大的异常物。

    那更高的邪能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情况机器人就不太够用了,按理应该把水取样回来在地表分析,但是闪电02的任务时间有限,没办法等它们取水,隔夜又有太多未知风险。

    水体邪能异常无法分析,暂时当做微生物带有邪能颗粒。

    针对湖区进行全面考察后确认一处异常点。灵月上的邪能不能完全转换为灵能,而灵能的密度一直很低,低到似乎灵能生成规则不起作用。

    玉剑山针对灵脉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些年了,甚至也在实验室里完成了灵能生产,只是能耗大于生产出的灵能,毫无实用价值罢了。

    灵月的重力有大地上的0。9倍,按体量算绝对能够支持灵能产出,如同生成行星磁场一样。可实际地表勘测显示,灵月的地表下几米的深度,灵能存量只有大地约五分之一。

    灵能密度不高,又是什么东西在阻止邪能转换为灵能呢?难道这两种东西还会受行星磁场影响?

    提到行星磁场,就不得不说大地的磁场是非常强的,依据多年的数据积累,能够判断灵月即使在正常时期里,也会受到大地磁场保护,或许这就是它以更小的重力留下了更厚重的大气的原因。

    如果两种能量的特性真的跟地磁相关,想在太空里实现自持系统就更难,只能烧些什么东西来转换能量。

    越是考虑这种问题,越会觉得从卫星体系跨向大宇宙时代,要面临的难题实在是太多。

    针对水体及其周边植被的研究虽然有些问题,大体上还算的上顺利,另一组小蜜蜂就麻烦了。

    降落点距离“城市”足有三百千米,这在太空里是个很短的距离,在地表,尤其是灵月这种缺乏灵气的环境里就很麻烦。

    为保证真正的观察期小蜜蜂不掉落到城市里,它们每天只移动八十千米,就落到地上等待太阳的帮助,还好它们出门就已经满能量,不然可能移动一两百千米就要等待数天以获取能量。

    几天的时间里,有两台小蜜蜂夜间被沙尘埋起来了!真修甲型自己的续航力都救不了它们。

    “看样子灵月上的探索还得有专用的侦查设备啊。”接到损失报告,沈文剑摇头,这个以后再说,眼前还是邻居们的情况比较重要。

第441章 灵月探索任务(四)() 
经历了很多苦难,还被埋了两个同伴,四台小蜜蜂才到达灵月城市上空。

    首次确认,灵月人没有尾巴。

    与想象中出入很大,灵月人不但没有尾巴,身上的鳞状皮质也不是很明显,有穿衣,服装颜色以淡青色为主,较为紧贴,也因为不够宽松,因大气产生色偏的卫星图辨识不出有服装。

    一台小蜜蜂趁着能量充足,启动隐身法术降低高度,第一次没敢靠的太近,以俯瞰四十五度角拍摄到了少量的面部画面。

    “眼睛隔得好远啊,怪怪的。”冷云发表意见。

    沈文剑点头:“外星人嘛,按他们自己的审美随便长长就好。”

    灵月人的鼻子较扁而宽,嘴看起来倒是不大,两眼间距较大,跟瘟疫天魔一样,有着不知从哪里继承的更类似猫科动物的五官分布。

    它们的头顶也很奇特,远看是个光头,近看也有浅色的细密鳞状皮质,头皮下有一道凸起从头顶中心向后延伸,看起来如同脊椎的延伸一样。

    隐身小蜜蜂获得的画面极有价值,在这个距离基本可以排除大气构成产生的色差,画面非常接近原色。它们的肤质灰色偏蓝,个体色差在于谁颜色更灰或更蓝,不过短时间搜集到的状况看,偏蓝的很少。

    如果它们就是人类元祖,到现在也属于另一个进化分支了。

    之后的两天,小蜜蜂两两一组,轮流躲到城外的某个石头背后休息,一边观察灵月人的生活习惯。

    第一个问题,邪能源是什么。

    “城市中心的祭坛,祭坛中是液体,看起来很像水银。”刘香湘说完盯着沈文剑。

    这个祭坛有顶盖,之前没拍到里面的东西。

    沈文剑果然显得有些惊讶:“水银?油湖下面不也是水银吗?”

    刘香湘点头:“小蜜蜂已经很难进一步了解情况,我们不知道水银下面是什么。”

    沈文剑摸着下巴思考,然后问:“水银有没有可能是邪能载体?”

    “不可能,我昨天已经找生物院拿了资料,水银的确能储存一些邪能,但是流失量太大了,如果没有源头,大概二十天就会流光。”

    “我们很早之前也用灵玉当做电池,灵玉和灵气的组合不会比水银和邪能好太多。”

    刘香湘皱眉:“那要继续观察,我认为作为电池它太小了,后续的深入观察就由乐乐师叔组织吧。”

    把天基情报中心分离出来,已经显示出一些不方便之处,设计院的空天项目以及大地探索任务,都需要天基情报中心的支持。为了防备一些突发状况,正常的卫星体系对地侦查也不能放松,而这些事物属于设计院的额外负担。

    沈文剑把事记下来,随后处理,现在他还有别的问题:

    “邪能源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接连出现的,这么说灵月人当时是在做大规模祭祀?时间如此统一,是使用了历法还是有我们不了解的手段?”

    “暂时没有截获无线电信号,我们在灵月的几台设备也不足以监控其他类型的信号。”

    灵月还是太远了。

    如果在大地上,现在通过三代飞艇白天鹅系列能够很轻松的运输大量物资。想要往灵月上运输大量物资,必须有真修甲玉型号的机器人才能启动更多的普通空间箱子。实际状况是到现在为止,玉剑山还没做过器灵在外层空间的生存实验,把器灵送上去会发生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本次任务仍然使用的遥控箱子。

    沈文剑想一想,条件确实差,干脆先放下:“邪能源暂时放开,这几天的观察有没有弄清灵月人逛街在做什么?城市里有多少灵月人?”

    逛街做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奇怪,逛街就是逛街,还需要为什么吗?

    刘香湘却有初步的答案:“现在观察到的情况,它们在街道行动的目的有两点,其一是参拜祭坛,其二是进入以祭坛为中心呈三角分布的三个建筑中,也许是取用食物。串门的情况非常少见,只占据外出目的的六分之一。”

    祭坛、可能是食堂的可疑建筑。

    “食物来源呢?”

    只要是活的,肯定需要能量来源,金丹修士也需要灵气补充

    “小蜜蜂传回的勘探波形显示城市下面存在地下结构,但还是缺后续的侦查手段,不知道是天然洞穴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