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魔工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屠魔工业-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香湘低头躲开他的手:“我不小了。”

    沈文剑笑着道歉。

    她这才说上半年的另外一个航天任务:“核能组弄了个核电池,我们计划装在电视中心的通讯卫星上,做等离子推进器的动力。这样热阵列管搜集到的能量就主要用于加强电视信号。同步卫星按师父的意思,没有做任何改进,原版复制。两颗卫星会在同一次任务里送上去,大概会是凤凰号最后一次任务。”

    沈文剑听着她的话,头转向旁边,那里的全封闭机库门上,画着凤凰号的徽记。

    凤凰号的一生非常坎坷。

    它总共列装过两个型号的主发动机共十二台,平均三次任务就要更换一次发动机。服役二十年经过的小修不计其数,因首次外层空间回收无人空间站任务损坏,蒙皮全面拆除升级一次,竟然也磕磕碰碰的用到了现在。

    “如果闪电02的测试顺利,等拆下遥控箱子后,把它送给大学做陈列品吧。”像这种只做了一架的东西拆掉太可惜了,如果能存下去,就是文明轨迹的一部分。

    刘香湘瞪眼:“真送啊,它还能用呢。”

    沈文剑愣着没动。

    刘香湘又问:“运载机送不送?”

    闪电02一旦试飞成功,运载机就再也没有用武之地了,它航程不如白天鹅,载重量、人员运力不如二代飞艇,是单纯为了负担凤凰号发射任务特建的。

    沈文剑这回又有动静了,他点头:“也送,运载机已经没有改进余地了,记得把发动机和卫星航电全部拆下来。”

    二代飞艇之所以能够不停的改进,因为它的基础很好,不过该到现在的高空复合发动机版本也接近极限了。运载机体量更大,但结构强度并没有进化,而且就它一架,改起来太伤精力。

    几句话间决定了功勋机器凤凰号和航天运载机的归宿,沈文剑离开闪电02的建造工地,去大学转了一圈。

    路上被个小姑娘喊了声同学,弄的他直挠头。

    进入董事会议厅在首座坐下,打电话叫了两个老师来。

    两位老师一个是玉剑山弟子,姓史,之前在电视节目里主讲历史节目,算是学生们的校外历史老师吧,另一个是由电视中心派遣的临时教师,两人现在都负责带传媒系。

    “参咳咳,见过董事长。”玉剑山的丁姓弟子说话时被沈文剑瞪,还卡了一下。

    临时教师看到沈文剑身后站着一男一女,显然想到什么,更拘谨了。

    “坐吧,就当聊天。”沈文剑不爱摆架子,奈何身负掌门重任,走在外面必须有负责挡刀剑的。

第418章 故事片?() 
等两位老师都就坐,沈文剑开始说正事。

    “今天找你们来,是想谈谈新的节目类型,希望你们以后在传媒系的教学中,能引导学生们开拓视野。”

    ???

    电视中心姓辛的临时教师听的有点懵,难道节目重复率高,都惊动这位仙长了?那电视还能上星吗?

    史云倒是压力不大,眼前这位继任掌门二十年了,还有好多师兄弟都不认识,因为从不开全体大会,是个做实事的。

    “刚建设电视中心那会,给你们弄了个记录片,指望让你们自己去发展别的类型的,结果似乎在戏曲上越走越远了。”沈文剑说着,稍微表达了不满。

    电视中心的戏曲原本都是业余娱乐型的,搬到改建后的行政单元后,把电视中心大楼的一层改成了戏院。

    初衷也许是为了让戏曲节目更上点档次,以便上星之后获得好评,可是最近戏曲节目的时间占比似乎有上升趋势,沈文剑却不是很满意。

    辛老师额头流汗,赶紧解释了一句:“董事长,我们建戏院也是为了录制的品质更好。”

    沈文剑也没否认电视中心的意思:“戏曲也是讲故事,但受众还不够广泛,我希望你们找到一种用心讲故事,而不是用心唱曲的节目。”

    史云听出名堂,转过来跟辛老师解释:“董事长在说无法欣赏戏曲的人更多,我们应该为这些人拍讲故事的节目。”

    这样一说就明白了。

    因为上星之前电视台只有一个,放什么都一样放,但是最近上星信号测试的时候,事情就有了变化。

    居住单元用的是闭路电视,信号接收站可以统计到收视情况,记录片频道的平均收视仅次于综合频道,排在戏曲频道前面一丁点。正式上星之前,两个台都在播老带子,不存在哪个新鲜东西更吸引人。

    只是大伙忙着筹备上星之后的节目,也没时间去琢磨为什么纪录片频道会比戏曲频道收视高。

    辛老师张了张嘴不知该如何说了。

    戏曲重唱,经常会有用故事来衬托唱功的情况,现在又没有人力做“字幕”,很多人看半天都就不知道故事是啥,部分五音不全和认不出脸谱区别的,更是听着如魔音灌耳一样,直接就把给电视机静音了看菩萨动。

    单纯讲故事,对绝大多数人都会更友好,至于戏曲爱好者,不也有单独的戏曲频道过瘾吗。

    沈文剑也不让他为难,拿出两张纸推给两位:“这是个故事简述,你们组织学生,分别用戏曲和正常生活一样的演出拍下来,先看看效果。”

    他拿出来的纸上,是殷玲用个灾前的话本做的简述,讲的是书生和女鬼的故事跟另一个世界的某著名系列一个意思,因为沈文剑指定要书生和女鬼。

    这故事里没有大侠,书生靠着女鬼弄的一本册子就筑基了,筑基还不算,这货筑基就能使飞剑飞死树妖对,也是树妖,有的树就是天生聚阴,跟鬼物是绝配。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女鬼被超度了,人鬼殊途可不是说笑,万一哪个傻帽被吸干了来告状也是麻烦。

    史云那纸看了会,问辛老师:“你拍啥?”

    辛老师也看了一大半,觉着拍戏曲应该能行:“拍戏。”

    史云正好不想拍戏剧:“那我就拍这个董事长,这叫啥?”

    “正常讲故事,就叫故事片嘛。”现在也不可能区分什么电视、电影等杂七杂八的,先能讲故事了再说。

    史云觉得行,还有别的问题:“像正常生活一样拍,树妖怎么办?还有要拍多长?”

    沈文剑摆手:“这些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两个月内我要看到成品,上星之后还有别的要拍。”

    没有道具变个树妖出来就是,大学里现在修士可不少。

    给传媒系两个老师做了交代,沈文剑只等结果。

    他专门跑来大学要传媒系弄故事片,也不是自己想看,而是他越来越觉得应该趁着电视上星,好好给大伙上上课,别一个两个躲在家里就觉得完事。

    不过初期也不能报太大希望,希望太大到时候别把自己给看瞎了。

    3031年的一号过热气旋比较大号,也吸入了些火山灰,好在火山运动并没有特别剧烈,风速和最高温度也比3029年的一号过热气旋低。

    这次琴仙岛做好了同时动用两台强制凝水武器的准备工作,行动比29年顺利些,气旋中心被叫停后,被正常气旋扯成两个部分,一个直接往南半球去了,另一个奔着极乐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高山地带去了。

    攻击气旋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两个地区之间的高山地带后面是荒漠区,干脆不管了,万一能给中原地区西南方向早几天融雪还算好事呢。

    另外还有个好消息。

    今年一号过热气旋释放后,结界涡流区的平均温度比往年低了六度,这个平均温度是按各区域面积和温度算均值出来的,所以在两三百度的温度变化下,也能算出各位数温度。

    跟过热气旋周旋十几年,还是首次出现结界涡流区降温,往前面推五年,都维持着平稳而微弱的上升趋势。

    如果再有两年是类似的情况,是不是赤道地区以后就天下太平了?

    似乎太乐观了点,毕竟热源来自背面的大创伤区,大创伤区虽然大部分地表已经凝固,可冒个“气泡”就有机会出现跨度数十千米的岩浆湖,这么大个星球,冒出一串气泡也是很正常的。

    相比结界涡流区几乎无法提供生存环境的糟糕状况,西边的冷却带上的状况就和缓的多了,最近几年降雨带向西移动了约两千公里,距离海岸线最远的水塘子能到三千公里。

    通过小蜜蜂“勇士”编号系列的调查,已经在海岸线以西发现了苔藓正常的苔藓,不是活肉。

    活肉估计也是有的,因为冷却带和极乐地区西北方向的荒蛮地区,在冬天时北边有几处是连在一起的。

    荒蛮地区还是遥远了点,又没有发现特别值得挖一把的矿产,暂时不理会,今年倒是要准备启动极乐地区的后续业务了。

第419章 机器人底层限制() 
极乐是个地名,玉剑山用来做了下延伸,统称荒漠区西南方向的全部连在一块的陆地。

    原极乐范围,依据建筑残骸的分布状况推测,大约是个宽度两百公里的沿河狭长带,也许是来的太晚,机器人去开采铀矿时,并没有在狭长带发现任何幸存者。

    极乐地区的其他地方,由于热带雨林的覆盖,情况非常复杂,数十米高的巨木让探测工作极为困难。

    别说外面,即使机器人领区里,有专门的机器人不停的砍树,现在仍然有几万平方公里的林地那些木头除了特别有价值的会切好形状用二代机运回来,大多数都只能等着烂掉。

    沈文剑没有丧心病狂到要把整个极乐地区的林地都砍光,他需要的是机器人领地里各营区与林地之间有足够宽阔无遮蔽的缓冲区,大概有个一万米出头,让总控有点时间调集机器人部队。

    未来几年里,极乐地区要办两件大事。

    首先是建设由机器人作业的人造浮空石基地。

    生产的型号已经确认为1。79版本这个数字很奇怪,不过熟悉系统的人一看数字就知道这并不是虫肉混合体基础的,只是“正常”版本的浮空石。

    这个版本人造浮空石密度为2。7,翻转浮力2。4,混合能全满时可承受横向移动八千公里的损失。极为接近玉剑山家传的浮空石,甚至就是正常版,毕竟玉剑山各山头的浮空石也并不是完全一致。

    本来是没有计划用它来进行浮空石生产的,眼看真大与联合计算机结合后,把极乐地区的机器人管理的还可以,新增的两台真修甲玉型真五、真六进入任务辅助的学习阶段,马上就会有更强的调度和纠错能力,所以沈文剑习惯性的提前压榨劳动力。

    还有个更重要的理由,芯片组已经完成了二代通用芯片的地面论证,正在加紧制作样品,会在今年借助闪电02进行太空能效测试,这一关如果不出大问题,接下来二代芯片的量产和超级计算机已经指日可待。

    所以真修甲玉系列只是暂时顶住,几年之后会由真大结合超级计算机完成全部机器人的管理工作。

    听起来好像有点危险,万一一天到晚研究哲学的真大突然觉得人类不行了要造反呢?

    倒也无需太担心,沈文剑现在就在做玉剑山的管理新规。

    “以后极乐地区之外,常规装备武器的真修甲型及其后续战斗型机器人不得超过两百台,真修乙型不超过五百台,自控系列和土人系列机器人不用管。”

    他念着条例,今天正好休息的殷玲重新做回秘书工作。

    大学教学工作很轻松,毕竟就九十九个学生,临时教授、教师、指导员足有学生的五分之一以上,像殷玲负责的文化课只分三个班上课,一旬只上十二个课时,平时也有大半天在掌门殿后院里看话本。

    殷玲记录着文字,并没有去问自控和土人系列为什么不管。

    这两种机器人中,自控系列主要辅助处理公务文件、各种档案归类,能用的法术就控物术,飞都只能飞五米高,要造反也只能使用野猪冲击式,或者投掷飞镖。

    土人系列比自控系列危险一点,控物的总重量大很多,不过土人系列的工作场基都集中在各装卸区,不存在突然弄死一堆弟子的事。

    “要不要加个保险什么的?如果不能远程控制,不就没危险了吗?”记录完,殷玲还是提出建议。

    沈文剑想了想,要做容易,问题是真大跟超级计算机结合后,可以说就是信息世界的神,很多保险都不能称之为保险。

    比如设定个权限,只能人工利用特定设备开启和关闭机器人的远程控制权限,但权限本身就不能被篡改吗?

    相比这些麻烦的东西,还有更简单的:“万一出事,给真大拉闸就行了,其他方面的改动我抽空去设计院和工程院问问。”

    他说是要去问,心中已经有想法。

    底层软件需要变成只读,既不可进行软升级,就是神仙来了也得把底层软件存储模块取出来重新烧录,才能让机器人执行一个之前不可能被执行的指令。

    不过这也只能让自控系列、土人系列、真修乙型更安全,真修甲型本身就要负担对天魔战斗,底层再怎么弄,还是有可能在执行端把人和天魔的界限给糊弄掉,所以只能限制遥控的量。

    还有一招更绝的,就是为真大、超级计算机、机器人群单独成网,只要在真大所在的超算中心装备特殊天线即可,天线就只能发射比如四亿赫的信号,这个信号只对应该组的同步卫星。总不可能它指挥机器人从哪里偷点材料回来改装天线都发现不了吧。

    有几个超级网,管机器人的、管运输的、管通讯的的都分开,随便哪个出问题都不至于造成毁灭级的事故。

    想着想着,觉得单独成网似乎还真的挺有必要,不然事情都给机器人做了,弟子们也太闲了,起码管管卫星调度和各网之间的信息流动。

    回到极乐地区的浮空石生产计划。

    眼看二代芯片都快出来了,中原地区的一代芯片销量还是上不去,沈文剑决定把库存的计算芯片都送往极乐地区,以便实现机器人大扩容,万一突然有人开窍来个大订单,那就慢慢等着。

    要扩容机器人,其实是因为1。79版本浮空石的生产很特殊。

    实验室做了几次高危测试,该版活肉在一吨左右时就有诞生天魔的概率存在,但是否诞下天魔并不稳定,有一次测试时长到十吨左右都没有生产反应,有一次长到五吨就已经生了三个。

    五吨生三个,看起来非常危险,不过有足够多的真修甲型,维持生产还是没问题的,因为这个版本的活肉诞生的天魔是全版本中最弱的,即使在飞行天魔中也是速度最慢的,而且毫无远程攻击手段。

    比较麻烦的是活肉的最终处理,会有个相当大规模的工程。

    新岛上的活肉生产,都是淹死之后捞上来制备浮空石。显然在极乐地区内部,不可能有水深三百米的地方,而且深度还要留下些余量方便大规模生产时容错。

    深度三百米以上,直径大概要有一百五十米的巨型井,注水的事情先不管,地方都很难找,但必须要做,这也算为地下城市的建设做少量技术储备。

第420章 黄长老退位() 
二月份,把很多事情都做好计划,沈文剑才召集长老们开会,说要在极乐地区新开浮空石生产,有可能会形成一个属于机器人的山头。

    长老们都懵了。

    “这掌门是否再考虑考虑?”二长老已经很多年没发表过反对意见,今天这事还是太突破认知了些。

    “几位长老的意见呢?”沈文剑先问剩下的几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