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魔工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屠魔工业-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灵风谷的事情,沈文剑保持了一定关注。

    灵风谷可没有玉剑山的卫星,甚至因为没有弄出卫星数据接收系统,连卫星地图也没,几只早年购入的小蜜蜂仅仅能够散布与警戒的范围也有限,让整个移动过程频频遭到危险。

    沈文剑还打过电话过去,询问灵风谷的残余力量有多少,结果人家只是打哈哈应付过去。

    他的面子不够大,帮忙的事情也变得难办,大部分都给灵风谷自己硬拼,只有一次对方被前后两拨魔物攻击时,由天基武器放了两发压制武器。

    也许灵风谷命不该绝,居然有一发直接打到魔物身上在空中炸了,对魔物群造成了些杀伤和小混乱。

    天基武器爆炸的动静能传出二、三十千米,惊动了在周围警戒的弟子,魔物的背后捅刀还是被拦住了。

    无法得到细致的战斗画面,不过后续通过评估活动痕迹,灵风谷的移动过程最少没了一半人!

第229章 浮空石偏差() 
八月底,看着手中灵风谷的损失评估,沈文剑一阵庆幸:幸亏当年咱就看准了天基体系。

    卫星体系带来的帮助是多层次的。

    大的,静态方面自然是卫星地图,与沙盘一样直观的卫星地图,能够让远距离行动更有目的性。也许修士们飞来飞去,能够清楚的掌握数百里范围内的情况,可是换个地方呢?散开来去探索数百里外的地区,只怕还不够魔物塞牙缝。

    其次才是实时情报在战术层面上的帮助,玉剑山平均每小时有两颗情报卫星经过头顶,通过连续对移动路径的拍摄,能够获得宽度一百千米的走廊地带情报,两颗卫星稍微错位,情报范围就极为可观了。用小蜜蜂对大范围做观察,就算铺上几百个漏洞仍然很多,它们更适合小范围的具体情报搜集。

    接下来的方面,才是卫星通讯。

    卫星通讯,让山上的任务中心和外勤队伍实现了实时交流,能避开大部分有威胁的状况,且不会受中继天线的影响,适用于任何范围。

    卫星定位,现阶段的地面应用只是辅助,主要用于修正各卫星的航迹与速度。

    相比前面一大堆,天基武器只是很小的部分。

    一整套下来,能让玉剑山很好的对一些风险行为认知、控制和回避,以至于降临日至今,除了魔化前前后后带走几名师兄弟,还没有因魔物直接发生死亡。

    极光山与灵风谷的遭遇,沈文剑通报给各长老,提醒大家不用太乐观。

    对于灵风谷,利用天基武器帮忙的事,沈文剑也没有打电话过去邀功,让他们认为是天谴也好,不然事情扩散出去,各个都要天基武器和情报体系的帮助,玉剑山还没那个人力。

    同时,科研部开始准备第二个修士武器项目,开发能够远距离对天魔造成重大伤害的武器。

    项目刚刚启动,大家伙还不知道要造个什么东西,经过几场内部讨论,决定把小组借调到魔物研究小组参观。

    魔物研究小组大喜过望,立刻把几人抓了壮丁,帮忙设计和制作些试验工具。

    魔物小组的飞石能源现在有一半来自于能源再生者甲型活肉。

    而且这帮胆子大过天的家伙,一边进行着天魔培育实验,一边改进活肉,已经弄出来能源再生者乙型。

    乙型的体型更容易控制,可惜还不如甲型好用。

    甲型利用一吨有机物垃圾,产生的邪能转换成灵能有1620单位,并让自身生长115千克。

    乙型消耗同样的有机物垃圾,只能产生1040灵能,生长100千克,并产生一些只能养蚯蚓的废料。

    生长的总量和甲型没差多少,乙型每天的自然消耗是甲型的十倍,每天处理一千吨有机垃圾只需要10万吨,而不是115万吨。

    问题在于它的消化不彻底,废料量太大,清理工作就很麻烦,此外魔物小组还发现乙型每天会产生很多热量,这些热量根本不足以启动热灵转换阵,全都浪费了。

    另外,魔物小组已经生产出第一颗人工浮空石!

    其实都算不上生产,魔物小组只是通过法术,加速了天魔残骸的腐化与自然风化,就得到了它。

    这是历史性的的一刻,然而实际上这块反过来连一千克都没有的浮空石并没有任何意义,玉剑山需要万吨级的制造力才可能在没有额外来源的情况下进行飞石扩张。

    可是,这件事反而让沈文剑产生了疑问和担心。

    “你们一年多才弄了一千克不到?那我们脚下上亿吨的浮空石哪来的?”

    玉剑山不计算现在经历的这回,总共经过三回万魔吞天,从外公那获得的信息和掌门留下的传承,都显示前一届既魔月历万魔吞天,只增加了金石峰。

    可即使如此,金石峰也有差不多九亿吨浮空石!

    假如一截手臂才一千克,这得多少天魔才能凑出来?

    老牛也挠头:“那个也许我们应该让天魔长大些?”

    绝对的馊主意。

    看到沈文剑眼神不对,三人组的另一位举手:“搞不好我们研究方向就不对,说不定是活肉变的浮空石呢。”

    沈文剑眼睛一亮,点头:“就是这个思路!活肉不是会和土壤结合吗?也许你们该在这个方面多下点功夫,活肉本身也要研究。”

    曾经一次万魔吞天有多少天魔,沈文剑不知道,也不用知道。他只知道如果按亿吨做计重单位,不可能有修士活下来!

    别说什么全世界搜集,按照一个人揣十个袋子,每个袋子都算容量能达到十五立方,才375吨,两百万人次的行动才能获得一个大小合适的浮空山。

    就算一平方千米一具天魔残骸,可残骸只有活体重量的三分之一,算它活着的时候平均有一吨,要跑多少路?落到地上捡要不要时间?那些飘的很高的要不要飞?难道纯靠人工可以做到路线完全不重复?一趟搜集几百上千份需要多少时间?

    能在天魔堆里活下来,又有几个活人?怎么做到两百万人次?

    比如仙阳历金仙谷的师祖总共才八个人,算一平方千米三百多千克,真要捡到死!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个无法成立的推断,所以很可能是思路不对,浮空石的主成分也许并非天魔残骸。

    能培育出天魔的母体型魔物的确能满足重量需要,而且它们形成类似于天魔残骸的东西,是有血缘因果的,同为邪能生产者。比如前面的“尸山”、“魔树”,现在的活肉,不论地表地下,它们的体重肯定比天魔增加的更容易。

    前面的尸山、果子树大小不去研究,也不研究活肉是否就是尸山,活肉是需要二十吨以上才能诞生天魔的,如果在地表它还会侵染部分土壤,总重量更大。

    此外活肉在生第二胎前会长的更大,现在统计到的数字,第二胎时,最小的活肉有二十八吨。

    可以想象,经过几十上百年的“守株待兔”得到天魔,天魔为了获得更多友军,让活肉长到几百吨一坨实在正常不过。

    更重要的是,这么大一堆,才容易被发现,容易被搜集起来集中利用!

    “活肉残骸与天魔残骸的混合物也试试。”留下这句话,沈文剑就不管这里了。

    真相似乎越来越近。

第230章 无序规划(上)() 
人造浮空石的相关事宜沈文剑完全交给魔物小组慢慢折腾,也不急着投入实用,他现在正在安排建筑工程。

    搬到彩云谷的路上开始,就有一部分工程师带着一堆技师,开始对钢厂和特种钢厂进行调整升级。

    上个月两个钢厂先后完成改造,产能提升了很多。

    现在乐园一号浮空城的钢厂,日处理矿石量最高能达到三千吨,按51%含量计算年产铁、钢能超过五十万吨,再不是以前那种年产几万吨的小家伙。

    只是受限于人力,现在产能还有点差劲,月产量不过一万多吨。

    为了钢厂能保持个较长时间的稳定产能,鲲鹏基地和金石峰稍微挪了挪,方便获得更多的煤炭,本地的煤炭比白煤热值高,炼钢更合适点。

    对了,这个钢厂暂时仍属于玉剑山,等到合适的时候把钢厂交给民政,很快就能让浮空城实现全类型原材料全额付款,差的就是人口。

    沈文剑的建筑工程,就是利用源源不断的钢材,完成浮空城和鲲鹏基地的进一步改造。

    浮空城和鲲鹏基地的设计还是太赶了些,经过一年多的实际使用和人员反馈,也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地下各层都是左右敞开的,并不是地洞,这造成稍微风大一点,里面就呼呼叫,有时候风大的能把人吹起来。之前只能通过法术固定一些土石封住部分,但是效果很差,尤其空气环境变得难以忍受。

    现在就是借着钢铁,再结合土石,形成个可以挡风同时具备内部温度调节能力的通风系统。

    受限于产能,且考虑到节省灵石就是节省煤,没有像前一次那样投入大量人力去做,只十几个技师,带着二十多个金丹弟子慢慢折腾,预期能在明年离开前完成。

    还有一点沈文剑也想做些改变,只是还没下定决心。

    既幸存者搬迁事宜。

    扩建后的乐园一号浮空城被拉长了,现在是宽1。5千米、长为2。7千米,两端为弧形的形状,当时钢铁存量不足以维持大量消耗,于是地下还加一层,来强化浮空城整体强度。

    沈文剑有考虑把幸存者都搬到地下一层,产业区搬到底层,以获得更多的种植面积。

    驱动想法的原因是能源。

    去年试了试地下种植水稻,今年地下主要种蘑菇,但也有一小块拿来做小麦种植实验。

    不管是水稻还是小麦,地下种植时能耗是很高的,那么有多高呢?

    去年的水稻实验,植被面照明能耗为每平方米每小时0。2灵能,但是实验开始二十天发现生长期跟不上,调整到0。5。一顷地58天能耗为560万灵能。

    每顷地在58天内耗煤约1550吨,产量才两吨,去年几十吨晚稻的收成,就干掉几万吨煤。

    其实能耗是可以降低的,问题还在于亩产太低,去年的地下种植亩产才120千克,当然比起地上才70千克不知道好到哪去了。

    也因为能耗太高,所以今年才没以地下为主,主要在地表进行普通种植,灵月遮蔽时通过特制的灯架提供补光。按沈文剑的意思,至少要把亩产提高到四百千克,才会再次启动大面积地下种植。

    保证土地肥力,并且掌握精耕细作的技术,达到这个量不难,更进一步还可以多层种植提高光照利用率。

    然而这些东西修士们无法给予任何帮助,沈文剑也只能提议个方向,具体都需要普通人们慢慢的去钻研。

    现在的情况就是人工光源成本太高,基本都是玉剑山在补贴,普通人也不能接受烧七八百吨煤才产一吨粮食的代价。

    煤、铁、木材这几种基本生存物资,玉剑山给乐园一号的价格非常低,几乎还不到正常时期的三分之一,木材更是基本免费。可是哪怕如此低的价格,几百吨煤换一吨粮食的代价也太大了,如果不是沈文剑还安排了一些农业专项补贴政策,连试验田都维持不了。

    因此催生了让幸存者搬迁到地下的想法,把地表更多的面积用于种植,降低人工光源成本,一两倾地的种植能耗,就足够供应上万人的照明与热水需求。

    可是这里也有个问题,那就是地下环境的压抑,是不合适长期居住的。

    修士住在地下,感觉不好时可以凭借自身力量到外面飞两圈,收入比较低的普通人却做不到,即便做出观光平台也要别人舍得用钱才行。

    沈文剑犹豫之处正在这里。

    如果是正常时期,压抑点问题不会太大,然而现在还有魔音的存在,情绪变化诱发魔化的危险还是太高,不能轻易冒险。

    犹豫了一段时间,沈文剑还是找人去和乐园一号的行政机构谈话。

    乐园一号的行政机构是自发组织起来的,最初是那些个负责统计粮食消耗的财务和负责发放食物的人,后来有普通人推选了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大户牵头,形成现在乐园一号的行政机构,负责物资调配、协调矛盾等工作。

    来见沈文剑的,是三位年纪在四十岁上下的地主,现在叫工厂主。

    三人低眉顺眼的做喝茶状,其实一滴水都没沾,上仙第一次点名找他们谈话,让他们有些惶恐。

    “乐园一号现在有多少人?”沈文剑问了个他已经知道的问题。

    “回上仙,现有2712人。”

    沈文剑点头,再问:“2712人,你们知道生活区包含道路的占地有多少么?”

    “这”

    三人互看了一眼,从眼神来看,似乎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沈文剑也不为难三人,说出答案:“1。5平方千米,算做方形横竖三里。也许你们并不觉得1。5平方千米有多大,但是你们现在住在浮空山上,地有多缺不需要我再提醒了吧。”

    王姓代表开口辩解:“可是小民总需点地种些蔬果”

    沈文剑抬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拿出一张图纸:“以此为界,明年开春之前完成整改,如果这片地方住不下八千人,我要重新考虑你们手中掌握的资金量是否合理。”

    三人看了眼图,脸色发白。

    图上标记的生活区,大约就是乐园一号扩建前的二分之一,约为1。2平方千米。嗯,他们也对平方千米没有太准确的概念,可是图上有标示。

第231章 无序规划(下)() 
沈文剑在考虑后,决定提前控制普通人在浮空城地表的乱建。

    1。2平方千米是很大的,比很多人意识中还大。

    一个能容纳一千人学生、教职员工单身住宿的学校,包含专门的四百米环形跑道操场、体育馆、篮球场、网球场的建设,即便只算建筑高度四层,用地不会超过八顷。

    15个学校的占地,只要求安排八千人的生活、教育需求,在玉剑山提供的随随随便能造六层楼的施工技术下,只要稍微规划是易如反掌,而且还能留下巨大的绿化地。

    现在乐园一号的占地太大,纯粹因为玉剑山没精力去细致管理,幸存者把一些正常时期在地上的习惯带来所造成的。

    见几人脸色不好,沈文剑还是说明了为何要这么做:“你们的人口会增加,如果不能在粮食上自给自足,莫非以为玉剑山能无限制的免费供应?如果粮食囤积水平下降到某个程度,你们有希望回到难民的生活方式。”

    三人互相用眼神交流,不知道什么心思。

    沈文剑也懒得去猜,又抛出个重磅:“我预定对乐园一号的煤炭供应三年内会恢复灾前正常水平,十年内包括粮食都要以买卖方式完成流通。”

    “那那我们自己租飞艇挖煤呢?”说话的代表底气不太足。

    沈文剑回答的很干脆:“可以,那我就调整铁矿石价格,你们也要挖铁吗?”

    又挖铁又挖煤,就算两个都挖了,那木材呢?内部的物资供应呢?种田呢?工厂呢?工钱还不错的钢厂和煤炭液化厂呢?

    现实就是幸存者总共才2700人出头,还有上千的孩子,现在能够内部分配的人力非常有限,玉剑山雇佣、煤炭液化、钢厂就去了六百人以上,家具厂、皮革厂、纺织厂、建筑队等又是几百,再刨去农业人口的投入,根本没有多余的人力做原材料的开采。

    人口的匮乏,决定了乐园一号没有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