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静如今任晋阳令,是裴寂的好朋友,老爹对他也相当看重。
我点了点头以示同意,问道:“第二件事呢?”
老爹摸着胡须,目光变得深沉,似乎是考虑了很久才道:“除掉高君雅和王威二人,有他们在一旁掣肘,为父起兵,必不能成事。”
我想了想道:“父亲募兵,他们已经起疑,未必不会找寻机会对父亲不利,我们不如静观其变,后发制人。”
老爹笑道:“正是如此,你明日便回去。”
我会心一笑,点头道:“建成知道了。”
身后李世民带着裴寂和刘文静进了灵堂。
我又细细打量了他一番,虽然做了晋阳令,还是当年一副落魄文士的样子。
他见了我拱手为礼,根本记不得我们曾经同在一个酒馆里喝过酒。
老爹见他们都来了,对李世民道:“世民,你常与为父说要趁势而起,如今时机已到,我们若起兵,要怎么做?”
李世民一愣,随即道:“父亲,当连接突厥以为策应,单刀直入,攻取长安。”
裴寂插言道:“二公子,若兵临长安,洛阳有王师为后援,若不能速取,岂非陷入了两面夹击之地?”
李世民道:“世民若去,旬月之间长安必破。”
老爹笑着摇了摇头道:“世民,你所说的皆是日后之事,为父想问的,却是当前。”
李世民一愣,道:“当前?父亲,当前只需杀了王高二人便可。”
老爹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杀之无名,人心不服。”
李世民有些厌烦,冷冷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父亲,他们怀疑父亲要反,父亲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告他们谋反呢?到时候天下昭昭,岂非杀之有名了?”
老爹看了我一眼,又转向裴寂道:“玄真,你以为呢?”
裴寂笑道:“二公子这番话倒是在理。”
第二天我便向所有人告辞回去了,走了很远发现没有人再跟着,才弃了马,沿小道折了回去。
刚到裴寂的处所,就听见他和刘文静议论,说是山西大旱,如今马上要春种,没有雨,百姓都得望天饿死。
王威和高君雅请求老爹带领大家去晋祠求雨。
刘文静道:“玄真,不知何故,晋祠求雨本是平常,为何我却觉得王高二位并非真心想要求雨呢?”
裴寂道:“尚未可知。”
本来等刘文静走后,我正是要和裴寂商量老爹可能被王威高君雅算计的事。
可刘文静离开裴寂的府上,并不回他自己的家,却反方向朝前走,过了没多久,又有一个身影出现,我不用走近就认出了那人正是李世民。
我自从来到晋阳,还没正儿八经和他说过一句话,他却和刘文静混在一起,究竟想干什么?
我留了个心眼,却没有再跟踪下去。
裴寂见我回到了他的府上,笑道:“公子也担心出事?”
我摇了摇头,道:“并非担心出事,若果真出事反而好些,倘若不出事,又要大费一番周折了。”
裴寂哈哈大笑道:“建成,我一直以为,你不过是个绣花枕头,如今看来,叔德兄教子果真有方啊,比起世民,你可聪明多了。”
我想想也是,灵堂问对,他说的都是不着边际的话,无法一开始就落到实处。
求雨的事定在五日之后,现在已经过了三天。
我来到晋祠时,却发现已经有不少的人已经来过了。
事情有异。
我想了想,在军营见到了老爹。我打扮成普通士兵的模样,在老爹巡营的时候叫住了他。
老爹拨了十名亲兵趁人不备离开了军营,为首的人正是老爹的亲随许世绪。将他们这些人化装成突厥人的样子着实费了我一番工夫。
到了求雨那天,老爹穿戴严整,带着大小官员前往晋祠,王威和高君雅也在随从的人之列。
我在晋祠中看到外面早就围了一圈人,是高君雅和王威早就安排下的。
不知为什么,只觉得非常好笑,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么?
我纵身跃下,一转眼便离开了晋祠。
老爹仍然十分虔诚地朝晋祠走,我看时间差不多了,左手一挥。
一群突厥人应声而起,手持弯刀,对着老爹便是一阵乱砍,老爹居然没有躲开,只反手拔出李世民地佩剑开始还击。
在一旁的荒草地里,我伏在草丛间,看王威和高君雅一脸惊慌地东躲西藏,却不管他们,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弯刀,对着老爹便砍去。
李世民赶到老爹身边与我交上了手。
他的剑术实在不怎么样,我稍微显了一点身手,他的剑就差点被我震得飞了出去。
可是我又不能赢他。
思虑之间,老爹已经将身边围攻他的人击倒在地。
他抢到高君雅身边道:“二位快走。”
话未说完,一个突厥人打扮的杀手便冲了过来,老爹虽然年已半百,但身手却一如既往地敏捷。
他只一挑,便拨开了攻来的刀,再顺势一引,那人手中的刀便飞了出去。
老爹的剑架在他的脖子上,冷森森问道:“何人指使你们来的?”
那人结结巴巴道:“高……”话没说完,眼神却一直盯着高君雅。
王威瞥了高君雅一眼,道:“这些人,都是你派来的?”
高君雅摇头道:“不是,不是。”
他当然矢口否认。
老爹抬起一脚,将他挟持的人踢得飞了出去。
接着打斗的人群里只剩下几个人还难分胜负。
因为胜负本来就不那么重要,老爹有些不耐烦地朝李世民道:“世民,留下活口!”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朝我而来。
我懒得再与他一般见识,和他又过了几招,便跟着余下的人一起撤了。
据我后来所知,老爹还是去了晋祠,求了雨。
不过才回到晋阳宫外,高君雅和王威就被老爹抓了起来。
第175章 借兵突厥(一)()
罪名和李世民所说的一样,勾结突厥,意图谋反。
老爹的这番动作,虽然说得冠冕堂皇,但司马昭之心,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其实已经知道了。
太原已乱。
在名义上,刘文静是使者,我不过是个跟班。
我发现刘文静非常讨厌我这个跟班,完全不顾及我是唐国公府长公子的身份,对我像对待其他随从一样颐指气使,其实我并没有哪里惹了他。
他对我的态度提醒我,这个人是李世民的人。
始毕听说太原留守遣使再来商谈,特地换了一身儒士的衣服,在突厥人的大帐里和我们一样,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始毕见了刘文静,又转向他身后,很快便发现了随从中的我。
他朝刘文静走来,刘文静施了一礼。始毕却不理他,径自走到我面前笑道:“太原留守本是你父亲,此前他已经差人来过,我也已经说得很清楚,他不做皇帝,我绝不插手。”
刘文静转身拱手对始毕道:“可汗,唐国……”
他的“公”字还没说出口,始毕便拂袖道:“我在和你们的公子说话,你先等一下!”
说完接着道:“不过如果你开口,我倒是可以考虑。”
刘文静一脸尴尬地躬身立在始毕面前,我想了想笑道:“我父亲本来并无反意,可刘武周杀王仁恭起兵,现在已经攻破楼烦,进占汾阳宫,我父亲治下出此变故,兼之守城不力,此事若传到江都,父亲难免被问责,如今进退两难,所以才来找你。”
始毕哈哈大笑道:“依你所说,倒是我成全了你们了?”
他大手一挥,“说吧,要多少?”
我背着手沉吟了片刻才道:“四千。”
始毕神色失望地摇头道:“四千骑兵,你想干什么?围攻洛阳还是进逼长安呐?这些不够的。”
我心中稍定,笑道:“若说不够,除非是你专挑老弱病残给我,否则凭你们的四千铁骑,就足以踏平河洛,直取长安了。”
当然这些话不过是拿来激始毕的,我后来也知道这海口夸得实在太大。
始毕闻言,豪气似乎被激发出来,也不顾自己一派中原文人的装束,走到桌案边猛地一拍,朗声道:“好!我咄世吉今日便信你一回!”
说着唤过一旁的随从,又说了几句突厥语,子闵教过我,我听得出他是找人去帐外点兵。
始毕这才对刘文静道:“好了,就这样吧,李建成我就留下了,你们其余的人都在此歇息一晚,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明日再谈吧。”
始毕远离突厥牙帐南来,其实只为了劫掠关外诸镇,获得奴隶和牲口,至于攻占城池,他们也不是不想去攻去占,但他们已经习惯了游牧生活,根本不需要城池。
始毕和我走到帐外,一片衰草,残冬未尽,雪都还没有化完,风吹在脸上,还是如刀割一般难受。
我望着远方,想起被宇文智及射伤,在大漠中困了很久,不知怎的,突然觉得有点感伤。
始毕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道:“其实我本没想过你会回来找我。”
我朗声笑道:“你太小瞧我了吧?”
始毕点头道:“第一次,你在茶楼中不问缘由就相信我,和我做了朋友;第二次,你又毫无道理地相信了我,结果被我骗了差点送命;第三次,你为了夫人单枪匹马闯到牙帐,与我把酒论天下的时候,还是相信我,我真不知道你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你就不怕我杀了你?”
我道:“信人不疑,事实证明你没有杀我。”
始毕笑道:“你终归还是不懂得诡诈之道,可你那位弟弟就不同,他也来找过我,不过……他可没有你纯粹,我觉得你和我们比较像,你的弟弟嘛,更像那帮自以为是的中原腐儒。”
我知道他指的是裴矩,时日虽已不短,他对史蜀胡悉的死还是耿耿于怀。
四千人借到,我和刘文静带着人还没回到太原,就有斥候自太原来找我,说老爹讨伐历山飞贼甄翟儿不利,带领的几千兵被甄翟儿围在河西雀鼠谷,根本无法突围。
虽然已经有隋兵自晋阳增援,但王威和高君雅被老爹抓了,隋兵军心不稳,根本没有积极性。
既然如此,这借来的四千骑兵,正好可以试一试锋芒。
我并不想和刘文静商量,可不管怎样,他是老爹倚重的谋士,我不能忽略他。
不过这些突厥人……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若真的帮了老爹,就算是承认老爹谋反了。
甄翟儿的人将雀鼠谷围了一圈,据从谷中好不容易闯出来的斥候所说,老爹手中的人不过五千,身边还没有个靠谱的参谋。
要想一个万全之策,既能救出老爹,有要稳定太原的人心。
我想了想,按照斥候报告的地形,将四千骑兵分为三队,给了刘文静三千,从正面进攻,剩下的一千人分了五百给斥候,让他按原路返回,骚扰侧面,我则带着剩下的五百人在外围以为策应。
第二天清晨,刘文静在谷口开始试探,对方发现有人来攻,列阵等候,守株待兔。
同时斥候带着五百人在侧翼骚扰,趁着混乱翻过山头进入了谷中,如果一切顺利,在谷中的老爹和谷口的刘文静就可以里应外合,互为犄角。
事情比我想象得更加简单,就在刘文静号令突厥人全力进攻的时候,李世民带着三万援兵来了,他手上的军队是朝廷正规军,而且经常跟随老爹作战,实力不可小觑。
援兵的到来化解了所有的危机,甄翟儿还没有发出撤退的命令,有人就已经望风而逃了。
一阵喊杀声后,援兵已经冲破了谷口,他们见到刘文静带着的突厥兵,先是纷纷避开,随后又反戈一击,刘文静大惊之下无法辩驳,只好从谷口撤退。
老爹从谷口出来后,又转过来攻打甄翟儿的人。
奇怪的是,他并没有亲自出击,却以追击匪首为名脱离了大部队,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投靠老爹的副将刘弘基。
我在雀鼠谷外等待的时间并不长,老爹就带着几十骑冲到了我设下的包围圈里。
五百突厥兵一拥而出,将老爹围在正中。
第176章 借兵突厥(二)()
老爹索性翻身下马,我从埋伏的草丛间走出来,牵着一根绳子,捆着的正是想要逃走的甄翟儿。
甄翟儿面相不善,见了老爹便扭过头去,连看都懒得看老爹一眼,
老爹见了甄翟儿,走到他面前道:“被困于野岭之间,的确不怎么好受。”
甄翟儿冷冷道:“哼!要是让我抓住你,我非宰了你不可!”
老爹并不动怒,笑道:“哦?可我却不想杀你,你若有意,可愿拜在我的帐下听用?”
甄翟儿“呸”地吐了一口唾沫,“给杨广小儿卖命,不如给我一刀来得痛快!”
老爹道:“你扪心自问,我治理山西,可有苛政于民?”
甄翟儿恨恨地看着老爹,思索了好一会儿才道:“并没有。”
老爹又道:“那你为何要杀我?”
甄翟儿想了想道:“朝廷命官,都是败类!老子就算做了鬼,也不会放过一个!”
老爹又笑了笑道:“可我却想放了你,只要……你听命于我……”
“呸!”一口唾沫直接吐到了老爹的衣袖上。
老爹并不生气,只道:“是我,并非朝廷。”
甄翟儿似乎才恍然大悟,冷笑道:“连唐国公也……”
老爹摆了摆手,“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我走上前来道:“你若答应,不但有命在,而且可以继续与朝廷作对,你若不答应,别怪我手中的刀无情。”
甄翟儿看着我身后的突厥人,总算相信了老爹的话,但还是考虑了很久,才终于点了点头。
老爹看着周围的突厥兵,拍了拍我的肩膀,又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为父之意正是如此。”
说着让跟着他的许世绪回去告诉李世民和裴寂,说是太原留守在讨伐历山飞贼时遇到突厥伏兵被抓,如今生死不明。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山西,甚至惊动了远在河东的万夫人和子闵。
刘文静撤了之后,又折回来与我们会合,我借来的四千突厥兵在此次初试锋芒的过程中折损了十六人。
老爹也没有想到始毕竟然如此痛快地借兵给我,而且有了突厥人的支持,刘武周在北边的兴风作浪也不会对老爹攻洛阳或取长安造成威胁了。
老爹和我去了突厥边境,暂时在突厥人的帐篷里住了几日。
几日后刘文静传来消息,说王威和高君雅已经被杀了。
李世民带着一万士卒,陈兵大隋边境,来接老爹回晋阳。
我和老爹从突厥人的队伍中走出来的时候,李世民坐在马上,全身甲胄,威风凛凛,俨然便是衣一副统帅的架势。
老爹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我站在他身旁,却能够感觉到他明显的不高兴,因为在老爹离开之前,已经明确说过他若不在,由刘弘基统帅全军。
李世民见我和老爹安然无恙地走出来,才翻身下马对老爹行了个军礼道:“世民见过父亲。”
老爹淡淡地道:“刘弘基何在?”
李世民身后站出一人,也跪下了道:“末将在。”
老爹没有说话,绕过他们走到李世民的战马前,跨上马背一带缰绳,便要走了。
刘弘基和李世民跪在地上,起来也不是,不起来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