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盛世隐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盛世隐殇-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想了想,这样解释才合理,以杜杀那孤傲的性格,她要是能瞧得上杨暕才怪。

    虽然杨暕有刺杀杨广的心,但杨广却不可能真的拿他来治罪。因为前年元德太子杨昭的死对萧皇后的打击太大,导致萧皇后直到现在仍然心中抑郁,疾病缠身,如今二子杨暕虽然大逆不道,也不忍心对他怎么样了。

    不过豫章王杨暕的好日子从此算是到了头。

第85章 以文会武(一)() 
据说杨广曾问杨暕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杨暕的回答很真实,说他与杨广即便是父子,也难免遭到猜忌,因为他将杨广的姐姐乐平公主打算送给杨广的一位姓柳的女子弄到了自己府中,怕杨广来找他的麻烦。杨广听了他的解释非常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久杨广又去巡边,并且在路途中决定出兵攻打一直不肯臣服的土谷浑。我知道这些之后并没有特别的在意,因为出去领兵打仗的事应该和我没太大的关系,毕竟我是文官。

    和大多数情况下我的想法一样,这次我又错了。有一天朝会之后他特地召见我,证实了我的想法的确是完全错误的。

    这时候已经是大业五年的夏天了,不知道为什么,今年才四月份的天气,就热得不同往年,两仪殿一旁储冰的容器里冒出幽幽的冷气,我刚进两仪殿的时候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召见我。因为两仪殿中站着的人和我非常不相称——鸿胪卿杨玄感,太仆卿杨义臣,兵部尚书段文振,内史元寿,还有一个我。

    我进去的时候他们应该是已经就出兵土谷浑这件事商议很久了。杨广见我来了,便对我道:“前不久长孙晟病逝,倒叫朕想起一件事来。”

    我没有说话,也因为不知道说什么,杨玄感却非常积极地问道:“不知陛下想起何事?”

    杨广看了杨玄感一眼,又转向我道:“土谷浑负隅顽抗,冥顽不灵,朕早有西征之心,曾就此事与长孙晟商议过,问他何人可以领兵。你知道他向朕举荐了谁吗?”

    我拱手道:“微臣不知。”

    杨广道:“他向朕举荐了你。说你虽从未经历战阵,但通晓兵法,颇有勇略,是可造之材。”

    我跪倒在地道:“微臣不敢。”

    他笑道:“有什么敢不敢的,朕相信长孙晟的眼光,不会看错人。况且朕相信唐国公教子有方,他于兵事一道颇有心得,朕相信你也不会差。”

    我不想跟着他们去打仗,但想到杨广的性格,还是不要触怒他的好,而且也想不到推脱的理由。

    他似乎颇为得意地想了一想又道:“朕决定任命你为都尉,随军出征土谷浑,就在太仆卿帐中听调吧。”

    这样一来,我做了这么久的文官,突然就要去领兵打仗了。

    回到唐国公府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母上大人,因为我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长孙晟居然会向杨广推荐我,我想到老爹再度出仕的时候向高士廉行贿,长孙晟是高士廉的妹夫,长孙晟居然会向杨广推荐我是不是因为老爹又对高士廉行贿了。

    我满以为我的想法基本上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我话才问出口,就得到了母上大人否定的回答。

    母上大人看着我道:“不论如何,你与长孙将军同朝为官,即便不识,至少也有数面之缘吧?”

    我想了想,那个花白胡子的小老头,我似乎就突厥的事情和他说过几句话,那还是很早的时候了,难道就因为我说了一句可以用突厥人去制约土谷浑他就对我另眼相看了?不太可能吧。

    可惜他前些天病逝了,我没有机会知道他为什么会向杨广举荐我。

    我想了想,在家里待了还不到半年,就又要出去,实在是有点对不起若修。但我对若修说这些的时候,她似乎很习惯这一点,只是安慰我说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说过建功立业,如今不正是建功立业的机会吗?……我好像是说过这样的话。

    这次杨广和往常一样,他的旺盛精力好像永远也用不完一样,他要亲征土谷浑,而且要大家收拾收拾,马上就出发。

    我和张文苏说了此事,张文苏把我拉到茶楼向大家辞行。

    茶楼里多了一个人,本应在涿郡的冯立居然来了大兴城。

    我们坐下之后,张文苏首先说道:“皇上的想法实在奇怪,公子在朝中一向领文职,怎么如今反倒让你去带兵了?”

    我摇摇头笑道:“皇上说是因为长孙晟曾举荐过我,至于原因,我也不知道。”

    荀简道:“公子,沙场之上,生死之间,公子还需多注意。”

    我点点头,荀一拱手道:“公子,我陪公子同往,以防不测。”

    我笑道:“你也去?不必了吧?”

    荀一道:“公子可以将我安置在军中做个小卒,否则大家恐怕都不放心。”

    冯立也笑道:“公子,我也想去。”

    我想了想,我认识的行伍出身的人只有柴绍一个,韦挺虽然懂得行军打仗,也只能算半个武官,而且因为启民可汗死了,他们都跟着宇文述去了东突厥,我就算想打听一下军中的事情都找不到人。如果带上他们俩,遇到什么事的确会方便许多。

    想到这里我点点头道:“这样也行,我去想想办法。”

    我觉得除了若修,其他事情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这次我出去,若修倒是通情达理地安慰了我一番,麻烦却出在了三娘身上。

    就在我们讨论杨广出兵吐谷浑的利弊时,茶室的门猝不及防地被推开了,连荀一都没来得及起身反应,三娘就已经走了进来。

    我一愣,随即笑道:“羽止琴师,你不在琴室抚琴,跑到这儿来做什么?”

    我话音未落她就跑过来拽着我的衣服说道:“大哥,你要西征?”

    我点了点头。

    她晃着我的胳膊笑道:“大哥去西征,可不可以带我一起去?”

    我还没有任何反应,张文苏就已经一口茶喷了出来,他笑着指指三娘道:“你也想去?”

    三娘反问道:“不行吗?”

    张文苏笑着点头道:“可以,可以可以。”

    我犹豫着道:“你一个女孩子,随军不太方便吧?”话虽这么说,可是我其实清楚得很,三娘既然已经开了口,想要阻止她去,是不太可能的。

    果不其然,三娘眼睛一转笑嘻嘻道:“大哥,要是我跟着你,只不方便我自己,又不麻烦你,那你就让我去了?”

    我没有说话。

    她又道:“我去找过母亲,她都已经答应了,你就答应我嘛。”

第86章 以文会武(二)() 
三娘把母上大人都搬了出来,我还能说什么?可是军中我也了解一点,鱼龙混杂,看着三娘瘦削的身子,我还真有些不放心。但母上大人说,她要去也就随她。这样一来我感觉我们都像被放养的羊了,唉。

    杨义臣的军营在城北,按照杨广的命令,我要去他的军营报道。

    这天一大早就开始下雨,我的心情也莫名其妙地烦乱起来,在此之前我对于即将出征这件事心态绝对是平和的,仔细想想可能是暴风雨之前的平静。

    若修将我需要的衣物一件件收好,我则立在一旁呆呆看着她。

    她起身看着我道:“该走了。”

    我点了一下头,脚却没有动一下。

    她笑道:“又呆了?”

    我道:“我其实不想去。”

    她也点点头,道:“这次和往常不同,战场上刀剑无情,你一定平安回来。”

    我抚了一下她的脸颊笑道:“我可不担心这个。”

    她想了想道:“我想和你同去,像三娘一样,那该多好。”然后接着叹了一口气,“只是安平和承平我放心不下。”

    我道:“荀先生和冯立会保护我,而且你不是说过吗?我现在可厉害着呢,一般人伤不到我的。”

    她吃吃笑了两声,又不说话了。

    我又去向母上大人辞行,也免不得嘱咐几句。

    三娘和我到杨义臣的营中时已经是午后,一场暴雨过后,天气早已放晴,又开始热了起来。

    杨义臣被杨广叫去商量军务了,中军帐一个人都没有。

    三娘道:“此情此景,倒叫我想起一个人来。”

    我看了看,随口说道:“宇文化及?”

    三娘点点头道:“当年就是在岐州军营结的怨,那时候可比现在你们现在的仇深的多,尚且能够解开,何以现在没什么事,反倒疏远成这样?”

    我叹了口气,回答不了她的问题。

    这时一个中年人走了进来,头戴白巾,一副文士打扮,见到我和三娘,愣了一愣才问道:“二位不经通禀就擅闯中军营,胆子不小啊!”

    他的潇洒气度让我想起张文苏,他们是一类人。

    我拱手道:“这位先生,在下李建成,前来……”

    我的话还没说完,这个中年文士就冷冷地哼了一声,鄙夷地看了我两眼道:“原来是唐国公府的长公子?怪不得如此俊俏,连随侍的小厮也如此俊俏。哈哈哈哈……”

    他一边说还不忘一边打量我和三娘。

    我想了想,觉得刚到别人的地方还是不要太过招摇,就伸手拦住了正要说话的三娘道:“先生取笑了。”

    那人又是冷冷道:“旁人敬你是唐国公的儿子,我崔某人却偏偏瞧你不上。”

    我心想既然根本就不认识,那要他敬我也没有道理,便还是拱了拱手不再说话。

    可这个崔某人就像是故意找我的茬一样,摸着小胡子又说道:“公子一直供职省中,一个文职,也跑到这里来邀功,可别到时候把命给丢了,两手空空。”

    “你这老头,竟这般无理!”我拦得住三娘的人,可管不住她的嘴,只见她正色道,“大……我家公子不与先生一般见识,先生为何要咄咄逼人?”

    她说到后面一句话的时候已经恢复了正常,并没有再无礼乱叫。

    那个崔某人哈哈冷笑道:“唐国公府上的下人都这么无礼的吗?老夫可算开了眼界。”

    我想了想,不想多生事端,还没安顿好,还是不要乱来,就拱手道:“先生勿怪。建成未经战阵,来此不敢造次。但是先生,建成此番也并非为功名而来,圣上差遣不敢不从,军中事务,建成不懂愿学,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那个崔某人听了我的话,颜色稍微和缓了一些,嘴上却道:“哼,假模假样。”

    我又道:“还未请教先生大名。”

    那个崔某人略略拱了拱手道:“在下崔善为。”

    我听了诧异地打量了他几眼,问道:“先生便是家父在楼烦郡的司户书佐崔先生?”

    崔善为把衣袖一挥,很不耐烦地说道:“休要套近乎,一边儿去。”

    这时又有一人从帐外进来,见帐中多了一个外人,上下打量了几眼,朝崔善为道:“这便是那个新来的都尉?”

    崔善为点了点头。

    那人走过来朝我极不情愿地拱了拱手道:“见过都尉了。”

    说完径自又出了帐。

    他和崔善为对我的态度让我意识到在杨义臣的军营里我可能遇到了麻烦。

    果不其然,原来军中都传开了,说一个年纪轻轻的白面书生居然做起了都尉。我想了想,要想在这里待下去,这样肯定不行。

    我朝三娘看了一眼,对崔善为拱手道:“杨将军还没有回来,我想去校场看看,不知先生可否带路?”

    崔善为冷冷“哼”了一声道:“既然如此,公子请吧。”说着都没等等我和三娘,大踏步就往帐外走去。

    地上积水未干,我和三娘走得很慢,把所有可能的水洼都避开,走了好一会儿才赶上崔善为,他却已经在校场的一边站着了,见我和三娘慢吞吞而来,又是一脸鄙夷地看了我们一眼。

    校场中刚刚那个和我有一面之缘的人正拿着一张弓,向新招募来的士兵展示如何拉弓。

    我还没走近,他手中的满弓突地转向了我,目光炯炯地盯了我好一会,才收起弓冷笑道:“都尉如此兴致,良弓在此,何不一试?”

    我想了想,摆手笑道:“还是算了。”

    他见我不应,更加来劲,拿着弓在我面前炫耀道:“都尉能射箭乎?”说着转身从箭袋中取出一支箭,都没怎么瞄准就听“嗖”地一声,远处的箭靶感觉都震了一下,我仔细分辨了一下,确定他的箭正中了靶子的中心。

    我感觉三娘在我身后悄悄拉了拉我的衣襟,转头对她笑了笑,又摇了摇头,对站在我面前耀武扬威的这个人说道:“好箭法!”

    他得意地将弓横在我面前,我又要推辞,崔善为也在一旁起哄道:“都尉若是什么都不会,我们凭什么听你的?”

第87章 以文会武(三)() 
我拱手道:“请问崔先生,战场之上若只论勇力,项王何以败?”

    崔善为道:“这么说,公子想必是自负谋略过人了?”

    我又道:“若论谋略,昔年郭奉孝贾文和之辈,何以屈身事他人?”

    崔善为摸着小胡子似乎思考了一会儿,居然没有再问下去了。

    一旁耀武扬威的小将早听得不耐烦了,叫道:“都尉,战场上要是只凭两片嘴就能够获胜,那还要我们做什么?”

    他的话刚说完,便突然换了一副神情,先前的不可一世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只一脸肃然地看着我身后。

    脚步声响处,我扭头看了看,一个全身甲胄的人朝这边走来,胡子灰白,精神矍铄,站在我不远处的崔善为见了他也拱了拱手。

    不用说,他就是杨义臣了。

    他见我已经来了,非常满意地拍了拍我的肩膀道:“宇文将军的眼光,想必不会差。崔先生,麻烦你带都尉熟悉一下军营,我有点事还得出去一趟。”

    崔善为拱手应了声“是”,杨义臣就又走了。

    他刚走没多久,刚刚和他一起来校场的人中,就有一个人“嘿嘿”地笑了两声,走到我面前一把把我拽住,笑道:“建成!哈哈哈哈。”

    我定睛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师父王仁恭!

    他也在这里?

    三娘见了王仁恭,也忍不住问道:“师……您怎么会在这里?”

    王仁恭盯着三娘看了半天,才恍然大悟似的“哈哈哈哈”笑出声来,好一会儿才道:“三……哦哦,我是从潼关被召回来的,不但是我,皇上为了这次西征,将各处军马都征调了一部分,看来是一定要收服吐谷浑那帮野杂种的了。”

    先前向我们耀武扬威的那个人见了王仁恭非常有礼貌地拱手道:“叔父。”

    王仁恭冷冷打量了他几眼,道:“我教你箭术,是让你来卖弄的?给我一边儿待着去。”

    那个小将低声应了一句,就退到了一边。

    王仁恭把我和三娘领到他的小帐篷里,摆上酒肉之后笑道:“这行军打仗可比不得从前在岐州瞎打瞎闹,怎么连三娘你也来了?”

    三娘笑道:“师父,我知道。”

    我指了指三娘道:“她非要来,您也知道,拦不住。”

    王仁恭又是“哈哈哈哈”一阵笑,“不妨不妨。这份不让须眉的气度,我看好多男子都学不来呢。”

    三娘道:“师父又取笑我?”

    王仁恭道:“你跟着出征,我没什么意见,不过你须十分当心才好。”

    三娘拱手道:“是。”说着还不忘朝我丢了个眼色。

    闹了好一阵,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便道:“师父,此次出兵吐谷浑,皇上御驾亲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