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盛世隐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盛世隐殇-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听了他们二人的话,才紧紧握了握子闵的手,总算放下了心中顾虑,问道:“不知父皇有何打算?”

    温振便在此时突然起身,朝我拱手道:“上皇决意迎太子殿下回朝,执掌大唐政权。”

    我闻言,淡淡一笑,示意温振先坐下,道:“这恐怕……”

    话未说完,子闵打断了我的话道:“温先生,此事还是等郁先生见到上皇再做定夺。”

    温振的一番话足以扫了我的兴,但因为子闵似乎不以为意,心情很好,我也就随她高兴而高兴,至于其他的,自我来到长安,没有一日清闲过,突然觉得十分轻松,竟有些无所适从。

    经历了这数番并不算太大的内乱,长安城的百姓们似乎都定了心,以为天下虽未一统,迟早也都会被李氏收归囊中,而长安作为都城,便是为了大唐日后的基业,我们自己也绝对会守护好这里。

    老爹并没有再自立为帝,我知道他是在等我。

    可我却根本不想再去那一年四季都显得有些萧条的冰冷皇宫,所以过去了好几日,我仍只在杜康居待着,和久别重逢的曹符、丁渔儿等人在杜康居的三楼最里面一间雅室中谈天说地,至于其他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与我半点关系也没有。

    子闵则在人前换上了女儿装,在这间雅室中架起炉火,硬是在酒馆中开辟了一间茶室。

    我们一边喝着茶,荀一一边说道:“先生不去宫中,仍待在这里,只怕宫中的人会找上门来,不如找个真正清静的地方,才不会被打扰。”

    曹符笑道:“说得正是,阁主一直待着,只怕要耽误这酒馆不少生意。”

    满座闻言大笑,荀一也笑了笑,却不反驳,他是明知道曹符嘴上挂着最多的两个字就是“生意”,因此不与他计较。

    子闵也道:“躲到哪儿去呢?荀先生,若日后李唐果真拥有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父皇若有心想找,便一定能找到,除非我们躲到塞外去。”

    我笑道:“塞外也不错。”

    子闵却皱了皱眉头道:“我不想去塞外。”

    我看了看子闵,道:“不去便不去。”

    丁渔儿瞧了半天,拉着子闵的手附在她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也不知道她说了什么,子闵低下头去,羞红了脸,好一会儿才抬起头看了看我,待我与她四目相对,她又把目光移开了。

    这样的日子未免有些安逸,我又忍不住开始,想一些本不应该再想的事,比如到现在为止,我仍然不清楚李世民究竟怎么样了,以我对老爹的了解,即便他对李世民有如何的失望,也不会轻易杀了他。

    再比如长孙无忌。

    其实到如今一切都已经了然了,李世民在杜康居遇袭其实是他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罢了,目的不过是为了让长孙无忌面对他时无话可说。

    至于神策营,除了少数效忠长孙无忌的人在那次偷袭中死伤甚多之外,其余的人,仍为李世民操控。他不过是借长孙无忌的手铲除了自己本就疑心的下属。

    李孝恭拥兵自重,立有大功,在军中威望甚高,加之他也是李氏旁系,李世民根本掌控不了他,随时有可能威胁皇权。至于陈叔达,那就更加不用说,他虽然曾在老爹面前保过李世民,可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后,陈叔达仍然不将他放在眼里,经常在朝堂上与他争论,狂妄之徒自然得收拾。

    只有房玄龄的死不在他的算计之中,可那是老爹的意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的大概便是如此。

    国不可一日无主。我安逸了没几天,许世绪便到杜康居来找我。

    许世绪本是直性子的人,见我不愿意去,他索性待在杜康居不走。

    他加上身边的四个随从,将想来杜康居喝酒的客人吓跑了不少,人人都以为又出了什么谋逆不道的事。

    曹符指着楼下道:“阁主,在这样下去,只怕杜康居的生意没法再做。”

    崔少卿闻言笑道:“曹老板不必担心,这酒楼本是郁先生所开,若生意没法做,蒙受损失的只是先生。”

    曹符闻言,看向我道:“阁主,如此下去只怕不行。”

    我实在对曹符的斤斤计较有些不耐烦,虽然我知道,他从前负责青釭阁的度支事宜,尽管他其实对钱财看得十分淡薄,但还是会表现出一副精明的生意人模样。

    待到晚上,许世绪还不走。

    我十分无奈,换了一身衣服,与子闵登上马车,在许世绪的护送下缓缓进了宫。

    大兴宫经此一劫,人又少了很多。正值盛暑,到了晚间也仍然炎热,我环顾大兴宫,却不改萧条之感。

    老爹在安仁殿等我。

    没有在大兴殿或是两仪殿,而是选择了万夫人的寝殿。

    老爹的意思很明显,不论外面如何,在此处,我们不是君臣,只是父子。

第333章 不屑皇权(二)() 
来到安仁殿中,老爹和万夫人正在看一盘棋,见我进来,老爹挥挥手屏退了一旁伺候的侍女,才抬头朝我招了招手。

    万夫人起身道:“臣妾先退下了。”

    子闵其实本不想来,被我硬拉过来,来到安仁殿中,见万夫人往里走,子闵道:“子闵想与贵妃娘娘说几句话,请父皇……”

    老爹没有听完便道:“去吧。”

    她看了看我,跟在万夫人身后入了内殿。

    老爹看到她们走远,叹了口气,指着万夫人方才坐着的地方道:“建成,坐吧,再陪为父下一局如何?”

    安仁殿中一时除了落子之声,没有半点其他的声音。老爹不开口说话,我也不言语,只是猜测老爹会同我讲什么样的话。

    下了好一会儿,老爹才叹了一口气,有些失望地道:“我一直在此等你,可你却……迟迟不来。”

    我道:“父皇,建成不孝。”

    老爹摆摆手道:“你如何不孝了?不,你的孝心,为父全都知晓。”

    我听老爹这样说,心中其实有一丝愧疚,大概连老爹自己也会觉得奇怪,只要不是呆子,有谁会面对高高在上的帝位却不动心?又有谁会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能做皇帝却选择不做?我想,在老爹眼中,我大概是一个呆子。

    我没有说话,老爹看了看我又低下头去思索棋局。

    过了一会儿,我突然问道:“父皇,李世民……他如何了?”

    老爹听了我的问题,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深重地叹了一口气,却微微笑着问道:“如何突然想起他?”

    我摇了摇头,只又问道:“他怎么了?”

    老爹道:“那日宫中很乱,因为城北有长孙无忌带人强攻,宫中又有他的眼线,为父为防万一,并未立刻采取行动,却被他先一步识破了谋划,他不知如何竟逃出了皇宫。”

    也就是说,李世民并没有怎么样,他没有死,也没有被抓。

    我不知为何突然闪过一丝不详的念头,突地起身道:“父皇,儿臣……儿臣想先回去。”

    老爹道:“为父知道你在担心何事,放心,许世绪送你们来此之后,已经带人去了。”

    我的信稍微定了定,想到杜康居中能人甚多,又回到坐榻上。

    我又问道:“那……长孙无忌呢?他可攻了进来?”

    老爹摇摇头道:“长孙无忌……他并未能攻进来,在玄武门被李世民一箭射落马下,至于是生是死,无从知晓。”

    老爹的话虽然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却令我十分不安,这两个人的头脑都不简单,倘若如宇文智及一样躲在暗处,只怕我防不胜防。

    我撑死了片刻,伸出手去,又落下一子。

    这一颗白子远落在胶着的黑白子之外,占据了棋盘的一个小角落。

    老爹见我这一子落得全无章法,抬头看了看我,又叹了一声,已经放在那颗白子上方的手,突地朝后虽了几寸,落在了距离很远的地方。

    我的神经突然一松,已经听老爹缓缓道:“建成,你果真无心……”

    我点了点头,道:“父皇,儿臣实在不堪重任,请父皇收回成命,另择他人。”

    老爹无奈地笑了笑,道:“为父看重的,唯你而已。”

    我道:“父皇,儿臣胸无大志,以为这偌大的宫阙并不适合我,便是浪迹天涯,也比待在此处好得多,请父皇……成全。”

    老爹笑了笑道:“人活一世,从来便不单是为自己而活,为父亦是如此。”说话之间,神情十分落寞,不知究竟是为何。

    “为父问你,依你之见,当年在晋阳,为父为何要起事?”老爹又问道。

    我道:“乱世纷争,王侯将相无种,豪杰并起,父皇心怀天下,当仁不让。”却并没有说起,为了这一天起事,老爹逢场作戏已经太久。

    老爹却摇摇头道:“并非是为此,为父为的,仍是你们。”

    我心中一动,为了我们?我有一点懂得,记起很多年前他不得已而为之的那些事,我知道那些阴暗终将会随时间流逝而消磨殆尽,史笔如刀,也不会留下半个字。

    我道:“父皇,儿臣这次,想自私一回。”

    老爹默然良久,他的神情看不出悲喜,也无法窥探他究竟是否失望,只是数度落子,都十分犹疑地在棋盘的那个角落划过,寥寥数子,他始终没有与它们为难。

    一局终了,仍是我输了。

    老爹却突然哈哈一笑,道:“建成,你赢了。”

    我不明所以,老爹指着那棋盘角落的几颗白子笑道:“你希望守护的,为父不会动它们分毫。”

    他便是答应了。

    可下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摆在了面前——究竟是晋阳,还是洛阳?

    我虽然早已做出了选择,可老爹却没有,李玄霸在老爹的印象中已经故去很久,他甚至没法判断这个儿子是否还能如当年一般纯净无染,而李元吉,因为是幼子,一向颇得宠爱。

    我与老爹对视一眼,立刻便明白了对方的心思,老爹是不知该如何选,而我则不知该如何说服老爹。

    老爹先开口道:“你以为,为父该选择谁?”

    我道:“玄霸。”

    没有丝毫犹豫,只因我相信曾修习佛道的人,有一颗慈悲心,能兼济天下苍生。

    老爹摸着胡子慢慢点了点头,却突然问道:“元吉一向心高,若贸然册立新君,只怕会生乱。”

    这一点即便老爹不说,我也清楚得很,李元吉如今拥有整个山西,兵力比起当初老爹南下之时要多了近一倍。这么多人拥护,其目的都是为了名利,即便李元吉真的无心皇位,军中便很可能发生哗变。

    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完全多余。

    因为就在老爹于我谈话的两日之后,李元吉便回到了长安。

    可他却不是带着千军万马而来,却是只身而回,手中竟无一兵一卒。

    他闯入大兴宫时,若非因为守卫皆是老爹亲兵,根本就不会相信这样一个风尘仆仆衣衫破旧的人竟会是齐王殿下。

    已是掌灯时分,温振却突然来到杜康居,奉老爹的旨意,召我入宫。

第334章 册立新君(一)() 
温振来到杜康居的时候,我与子闵正打算歇下,在前厅的阿寿也已经收拾完毕,准备歇息去了。

    阿寿来到后院敲门,告诉我温振在外面等我。

    子闵与我对视一眼,问道:“已经入夜,他来找大哥做什么?”

    我自然不担心老爹会出尔反尔,那日他既然已经答应我不再强求,我总算放心,温振如今是老爹的亲卫,他亲自来,只能说明大兴宫中有不寻常的突发情况。

    究竟出了什么事我仍然不得而知,可我看着子闵,总觉得不应该留下她一个人担心,便道:“发生了什么都无妨,子闵,你若担心,与我一同前去如何?”

    子闵眼中一亮,翻了个身笑道:“好。”

    我们一边往大兴宫中走,温振一边告诉我们李元吉回京的消息——

    辅佐李元吉的宇文歆老病而死,他死之后,另一将领萧瑀策反了晋阳守军,逼得李元吉只身遁逃,狼狈逃回了长安。

    两仪殿中灯火通明,我还没走进殿中,只见殿外许世绪领着两班禁军立在两侧,见到我和子闵来了,便转身进了殿。

    不一会儿又转出来,迎着我们神情庄重地道:“先生,上皇有请。”

    我朝他点了点头,拉着子闵的手一步步往两仪殿中走,温振则和许世绪一起留在了殿外。

    大殿中,老爹愁眉紧锁,缓缓踱步,正中跪着李元吉,他衣衫不整,头发也已散乱,和温振的描述无二。

    李元吉知道我进来,回头看了一眼,脸上的表情十分懊恼,对我道:“大哥,我……”他话未说完,已经又将头低下,仿佛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

    老爹一向宠爱李元吉,见他如此模样,脸上闪过一丝不忍,走上前扶起他道:“丢了晋阳,你还回来做什么?”话虽是在责问,语气却十分慈爱。

    李元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我如此信任萧瑀,谁知他竟背叛我,父皇若给我人马,我定能杀回去,重新夺回晋阳。”

    老爹微微摇头,不理会他的请求,只问我道:“建成,你以为如何?”

    晋阳生变,在来时的路上我便将情况仔细地想了一遍,知道萧瑀反叛之事,并非一时之功,定是日积月累,而且事情发生的时间……

    想到这里,我不禁一阵后怕,拱手道:“父皇,此事……我想并不那么简单。”

    老爹“哦”了一声,问道:“此话怎讲?”话才问完,便突然眯了眯眼睛,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他显然已经想到了,萧瑀一直以来便是李世民安插在李元吉身边的内应,倘若长安不乱,李元吉与李玄霸合兵一处围攻长安,萧瑀便会成为他们在后方最为强大的破坏力量,让他们功败垂成。

    难怪荀一会说有神策营的人潜入了军中。只是答应帮我们打探的卢彦卿一去日久,却迟迟没有消息,我竟将这件事淡忘了。

    现在李世民在长安站不住脚,萧瑀在后方的牵制便失去了作用,还不如直接反叛,趁宇文歆刚死,军心不稳之际,策反起事,再以晋阳为根据地卷土重来。

    倘若萧瑀有足够的野心,他自己便可称王称帝,倘若他没有,也可再迎立李世民于山西,再将长安发生的事编造一番,他便又可以名正言顺了。

    老爹转到御案前,重重地拍了拍,才指着御座道:“元吉,这位置,你可愿坐?”

    李元吉先是一愣,又转头看了看我,我看着他,不经意地将头偏了一下。

    李元吉迟疑了片刻,跪倒在地,拱手对老爹道:“父皇,儿臣……儿臣无能,实在不敢。”

    老爹以退为进的策略起到了作用,其实对于丢失晋阳,老爹比从前要冷静得多,而且我怀疑他在心里反而暗自松了一口气,萧瑀此番作为,正好解了老爹的两难之境。

    他不必再在李元吉和李玄霸之间犹豫不定,毕竟现在李元吉已经没有了争的底气。

    老爹见李元吉推辞,又道:“你大哥早已无心帝位,兄弟数人之中,如今只有你与玄霸尚可造就,可此番你再失晋阳,为父思之……”

    李元吉没等老爹说出下面的话,也不顾老爹并未让他起身,便猛地站起身来道:“父皇,国不可一日无君,儿臣斗胆,请父皇册立三哥为新君。”

    我心念一动,李元吉什么时候政治嗅觉也如此敏锐了?我回头看了看殿外,倘若李元吉不说出这番话,老爹会怎么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