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和尚双目一翻,哇哇怪叫道:
“好哇,老头儿,你敢揭我和尚疮疤?”
归隐农哈哈大笑,一顾云震,道:
“云老弟,引凤那丫头怎么说?”
云震连连摇头,苦笑道:
“说来令人无法相信,那雯儿……”
沉沉叹息一声,住口不语。
一奉和尚怫然不悦,道:
“有活就讲,何必吞吞吐吐?”
云震满怀愁绪,只觉得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顿了半晌,道:
“唉,雯儿就是高洁,高洁……”
一本和尚瞪目道:
“哈!雯儿是高洁,高洁又是谁?”
云震不胜沮丧,道:
“高洁即是雯儿。”
一本和尚莫名其妙,叫道:
“哇呀,不好,云震想那雯儿想疯啦!”
归隐农沉声道:
“和尚不要大喊大叫。”
一本和尚手指云震,道:
“你瞧他若不是疯了,怎么讲起话来颠三倒四,夹缠不清,呀哈I雯儿是高洁,高洁就是雯儿,归隐农是一本和尚,一本和尚即归老头儿,哈……”
云震脸上一红,怒火暗萌,却被满怀愁绪盖住,轻轻叹息一声,垂目望地,黯然不语。
归隐农心细,看出云震心有隐痛,急忙止住一本叫喊,道:
“老弟先别烦恼,此事内情想必复杂,老朽尚未听懂你的话,你详细讲一讲,大伙商议,或有良策。”
云震喟然一叹,缓缓说道:
“那高洁患有一种奇怪的毛病,那病症世间少见,叫作‘离魂症’。”
一奉和尚一摸脑袋,瞠目道:
“怪名儿从未听人讲过。”
归隐农道:
“天下之大,何奇不有。”
语声微微一顿,接道:
“染患那‘离魂症’,情形怎样?”
云震道:
“染患那奇特病症之人,精神分裂,成为两个性情迥异,记忆各不相属之人……”
一本和尚插口道:
“别讲的太文雅了,什么记忆各不相同?”
云震道,
“就是说高洁的事,雯儿不知道,雯儿的事,高洁不知道,高洁与雯儿,两人各有自己的经历,对另外那人的事,懵然不觉。”
一本和尚眼皮连眨,道:
“你是说这两人实际上是一个人?”
云震点头道:
“一个身躯,两个元神,这两个元神交替出现,当此一元神显现时,她是高洁,另一元神显现时,她就变成了雯儿。”
一本和尚瞠目结舌,道:
“那……那不成了妖怪!”
归隐农戚然道:
“嗨!所谓两个元神,意思是说她精神分裂,记忆成了两部分,因之形成两个性情不同的人,这种情形,医道上足可解说,并非荒诞不稽之事,怎能说是妖怪?”
一本和尚冷冷道:
“你怎么这样清楚,以前见过么?”
归隐农微微一怔,转向云震,道:
“雯儿从未讲过她有此隐疾?”
云震愁眉深锁,道:
“雯儿单纯,不爱思考,她并不知道自己的隐疾,总以为自己有‘渴睡病’,每一病发,就长睡不醒,唉!她哪里知道,当她睡醒时,却变成了另外一人。”
归隐农道:
“高洁呢?她是否知道自己的病症?”
云震点头,道:
“高洁精明,日久生疑,家人瞒不过她,只有据实以告,这也是她性情乖僻,行事狠毒的原因。”
归隐农轻叹道:
“唉!一个少年女子,有着如此悲惨的命运,那是难怪她怨天尤人,心肠特别狠毒了。”
一本和尚愣了一愣,道:
“原来高洁是个伤心人,这可不能说她坏了。”
云震闻得伤心人三字,心中暗道:伤心人别有怀抱,比起雯儿来高洁可怜得多了。
这三人都是侠义肝胆,说话时,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对于高洁的印象,不知不觉地改变了。
一本和尚突然说道:
“云震,你本来打算娶那雯儿为妻么?”
云震脸一红,道:
“在下关心的是‘玉符’,否则泰山会期一到,武林即是邪魔的天下了。”
一本和尚道:
“玉符是另外一个问题,我先问你,是否要娶那雯儿为妻?”
云震苦笑道,
“在下受张大侠天高地厚之恩,事未了,恩未报,不敢有家室之想。”
一本和尚道:
“谁管你想不想家室,我只问你,是不是要娶雯儿做老婆?”
归隐农哑然失笑,道:
“和尚?云老弟与那雯儿早有白首之盟,这还不够么?”
一本和尚愣了一愣,道:
“那就是说要娶雯儿为妻了,哼!简简单单一句话,偏要扭扭捏捏,含羞带愧的。”
归隐农呵呵一笑,道:
“谁的脸皮有你和尚厚?”
语声微微一顿,接道:
“云老弟要娶雯儿,和尚有何高见?”
一本和尚道:
“高见嘛I简单得很,要娶就娶,不必顾虑,娶来那雯儿,带来那高洁,任她元神如何变化,只须拿定一个主意,天下一定太平。”
归隐农道:
“拿定什么主意?”
一本和尚环眼一转,向云震道:
“你记着我这办法,结亲之后,两人势必朝夕厮守,她若变作雯儿,你就当她宝贝,若变作高洁,你就拳打脚踢,她是你的老婆,自然不敢反抗,久而久之,保险打得她永远是雯儿,再也不敢变作高洁,一切问题,岂不解决了?”
云震啼笑皆非,道:
“大师这办法甚佳,可惜在下尚无娶那雯儿之力,咱们闲话休提,单说‘玉符’问题吧!”
一本和尚怫然道:
“你这人好笨,娶来雯儿,也就娶来高洁,娶来高洁,自必娶回,了‘玉符’,还用多操心事么?”
归隐农哈哈笑道:
“聪明人果然有聪明办法,云老弟,和尚这主意不差啊!”
云震苦笑摇头,道:
“眼前,世间只有高洁,没有雯儿,嫁娶之事,无法实现。”
一本和尚道:
“咱们等着,等到有一天,世间只有雯儿,没有高洁,事情岂不解决了?”
云震摇头,道:
“时不我予,来不及了。”
归隐农双眉一蹙,道:
“老弟是否知道,那雯儿与高洁,多少时间转变一次?”
云震叹一口气,道:
“据那引凤讲,转变之期,没有一定,从无规则可循。”
一本和尚道:
“那也不要太急。”
云震道:
“唉!两位有所不知,有一件影响江湖大局的事,正在暗中酝酿,即日就要成功了。”
一本和尚讶然道:
“什么事?”
云震道:
“那罗侯公子,有意娶高洁为妻,高洁似有允婚之意,双方业已约定,明天为相亲之日。”
一本和尚怪叫道:
“嘿!臭酸丁,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归隐农忧形于色,道:
“由种种迹象看来,金陵王实非正派人物,这婚事如果成功,双方勾结起来,狼狈为奸,武林苍生,必遭蹂躏,而且无力抗拒了。”
云震道:
“金陵王与罗侯神君联姻,正有平分天下之意。”
一本和尚叫道:
“且不管他分不分天下,那高洁不就是雯儿么?”
归隐农戚然道:
“高洁即是雯儿,雯儿亦即高洁,此乃事实,至于那离魂症,不过是心性的转变,并不能真的将一人变作两人。”
一本和尚道:
“着哇!那么雯儿是云震的情侣,高洁也是云震的情侣,那臭酸丁凭什么横刀夺爱,这口怨气,你们忍得下,我和尚可忍不下。”
归隐农暗暗忖道:此事不是争风吃醋的向题,而是不能让这两大黑势力勾结起来。
心头念转,口中缓缓道:
“无论就私就公而言,这婚事绝对不能容其成功,和尚智计如海,可有办法,阻扰这婚事的进行么?”
他心念电转,苦无良策,顺口而言,原本解闷的性质,一本和尚听他称赞自己智计如海,却是大为高兴,连连谦逊道:
“哪里,哪里,我和尚虽不蠢笨,却也不是特别聪明的人。”
云震心烦意乱,道:
“唉!此事当真扎手得很。”
一本和尚双眼一翻,道:
“小事一桩,说不上扎手二字。”
“大师每有妙论,有何高见,请道其详,在下洗耳恭听了。”
一本和尚洋洋得意,道:
“这还不简单么,男婚女配,好事成双,咱们给他来个单丝……单丝……哦!那典故是怎么讲的?”
归隐农道:
“单丝不能成线。”
一本和尚一拍大腿,道:
“对,单丝不能成线,这不就完了么?”
云震瞠目道:
“怎么就完了?”
一本和尚大为不耐,道:
“嗨!你也真笨,宰了那臭酸丁,高洁与谁去论婚,到头来变作雯儿,还不是嫁给你老弟。”
云震干笑一声,道:
“大师这主意虽然很好……”
一本和尚截口道:
“好就成,不必再讲了。”
云震道:
“可惜不切实际。”
一本和尚瞪眼道,
“什么地方不切实际了?”
云震道:
“以咱们三人之力,斗杀罗侯公子,已是难以办到,何况那罗侯神君要赶来金陵,主持相亲之事。”
归隐农凛然一惊,道:
“那老魔头息形已久,怎会赶来此处?”
云震道:
“这消息是引凤透露的,事关高洁的名誉,谅那引凤不敢乱讲。”
归隐农道:
“何时到达?”
云震道:
“明日即是相亲之期,那罗侯神君若来金陵,当是早晚间的事。”
一本和尚突然叫道:
“管他老魔小魔,一齐宰了。”
归隐农道:
“和尚少发狠,咱们若是宰得了老魔头,何必还要追寻玉符,再练绝技?”
一本和尚道:
“宰不了。总得斗上几合。”
归隐农道:
“血气之勇,无补于事。”
一本和尚怒道:
“依你怎么办?”
归隐农道:
“再筹良策,不管怎样,先将那婚事破环掉,等到雯儿出现时,事情就好办了。”
一本和尚哼了声,道:
“怎样去破坏那婚事?”
归隐农道:
“筹思良策啊,大伙都想一想,集思广益,总能想出一点办法。”
一本和尚闻言,果然低头沉思,不再讲话。
三人搜索枯肠,谁也想不出好的办法,一本和尚抓耳搔腮,心急无比,突灵机一动,叫道:
“世人常讲,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倒底是哪三十六计?”
归隐农惑然道:
“那可多啦,金蝉脱壳之计,移花接木之计,暗渡陈仓之计,卞庄刺虎之计,三十六条,讲也讲不完。”
一本和尚道:
“咱们何不一条一条的衡量,瞧瞧哪一条计策合用,就采取哪一条。”
归隐农暗道:真是傻人有傻计,亏他想出这傻办法来。
心中在想,敷衍道:
“这办法也成,咱们慢慢衡量。”
一本和尚道:
“那么先讲第一条,何谓金蝉脱壳之计?”
归隐农含糊应道:
“咱们见到那金蝉的外壳,还道蝉在壳中,其实那金蝉早已脱离外壳,溜之大吉了。”
一本和尚连连点头,喃喃自语道:
“嗯!如果行这计策,咱们先将高洁弄走,明日那臭酸丁来相亲,相个鸟……”倏地高声叫道:
“这计策成么?”
云震与归隐农齐齐一惊,同声问道:
“什么计策?”
一本和尚道:
“金蝉脱壳之计。”
归隐农皱眉道:
“谁是金蝉,教谁脱壳?”
一本和尚道:
“高洁是金蝉,让她脱壳而去。”
归隐农将手一摇,道:
“不成,高洁有允婚之意……”
一本和尚不待他将话讲完,截口说道:
“咱们将她擒来,困她数日,教她允不成婚。”
归隐农道:
“破坏好事,须从关键处着手,硬来蛮干,乃是下策。”
云震道:
“而且不是根本办法,且擒掳高洁,亦非易事。”
一本和尚叹一口气,道:
“也罢,说第二条,何渭移花接木之计?”
归隐农心中暗道:和尚好罗嗦,如此夹缠,何时方了。
心念转动,闭口不言,却移目望住云震,云震只得解释道:
“所谓移花接木,是说将此树的树枝,接到彼树上,如此这般,即是移花接木之计。”
一本和尚大感茫然,道,
“这算什么计策?”
归隐农双眉紧皱,道:
“唉!比如说,咱们不愿高洁与罗侯公子缔婚,弄点诡计,使罗侯公子与另外一个女子订亲,这就是移花接木之计。”
一本和尚拊掌道:
“这计策成呀!就让那小子与引凤订亲吧,那丫头也不是好人。”
归隐农哭笑不得,道:
“哎呀!老朽只是打个比方,如何当真?”
忽听一个清脆的声音笑道:
“三个臭皮匠,凑不成一个诸葛亮,若要问计,还是求教山人我吧!”
一本和尚呆了一呆,叫道:
“什么人?”抓起禅杖朝外扑去。
忽见房门口出现一个小叫化儿,邋邋遢遢,脸上脏兮兮的,正月天气,光着一双泥腿,赤着双足,也不知他冷不冷?
一本和尚先是一怔,随即叫道:
“齐小冬。”
小叫化齐小冬嘻嘻一笑,作揖道:
“和尚,新年好。”
云震起身相迎,道:
“齐兄弟随令师北上,如何来到金陵了?”
齐小冬道:
“嘻嘻!兄弟最爱赶热闹,我想一想,还是这儿好玩,趁着叫化上茅房,我就溜来了。”
云震莞尔一笑,道:
“兄弟请坐,咱们慢慢谈。”
齐小冬一本正经道,
“兄弟知道,云大哥眼前有点困难,你先弄点吃的喝的来,天大的事,包在小弟身上,总教你渡过难关就是了。”
云震微微一笑,迈步出房,吩咐店伙办酒食。
一本和尚见那齐小冬混身流气,一副老江湖的模样,愈看愈不顺眼,不禁眉头连皱,道:
“小叫化,满了十岁么?”
齐小冬勃然色变,道:
“好啊!和尚与我小叫化过不去,这梁子可是结定了。”
归隐农呵呵笑道:
“冤家宜解不宜结,小小误会,事过便罢,何必当一回事。”
他将那“小小”二字讲的特别响亮,显然也有调侃齐小冬之意,齐小冬玲珑剔透,岂有听不懂的道理,眼珠一转,不怒反笑,道:
“老爷子,又是一年啦,小冬忘了向老爷子拜年哩!”
归隐农捋须笑道:
“明年补吧,,老朽还有几年好活,你怎么找着咱们的?”
齐小冬含笑道,
“一进城,迎面遇上一位老朋友,是他告诉我,云大哥住在此处,不想老爷子与大和尚也在这里。”
归隐农呵呵一笑,道:
“知道咱们在,你就不来了。”微微一顿。接道:
“你那老朋友是谁?”
齐小冬若无其事地道:
“一位大姑娘,说出来老爷子也不知道。”
一本和尚讶然道:
“大姑娘,是高洁或是引凤?”
齐小冬摇头道:
“都不是。”面庞一转,朝门外叫道:
“云大哥,兄弟是受朋友之托,特来献计的啊!”
云震步入房内,道:
“老弟受哪一位朋友之托,有何锦囊妙计?”
齐小冬目光转动,向归隐农与一本和尚扫视两眼,含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