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重生贾母荣华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重生贾母荣华录-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史令仪听在耳里,微微一笑:王氏给她做儿媳妇的时候,究竟有多腻烦敏儿和敏儿的女儿黛玉?何尝说过黛玉的好话?如今她却和前来讨好荣府的太太们无甚差别。

贾敏不知道母亲的心思,只是谦虚几句,心里却想黛玉和表兄妹们这几天很是合得来,自家也要在京城长住,不如跟丈夫商量让女儿在荣府跟表兄妹们一起读书得了。

散席回府,换过衣裳的甄应嘉也问起妻子,“荣府的少爷姑娘你可都见过了?”

王氏应道:“都见过了,”她当然知道丈夫想问什么,“气度不凡。老爷可打算将来和荣府结亲?”

娶个荣府的姑娘,她这个当婆婆的可未必压制得住!

自己向忠顺王府示好,再让儿女和荣府攀上些干系,将来不管谁胜谁负,自家都立于不败之地。只是这婚事要仔细考量一番,别让人觉得自己脚踩两条船就好。

甄应嘉略一沉吟,林家和史家似乎都是不错的选择?妻子娘家姐姐嫁进了薛家,而她的弟妹不正是荣国公兄弟的女儿吗?

作者有话要说:一般的父亲奖励儿子,武官之家就该给宝马宝刀宝剑,书香门第就是笔墨纸砚名人字画什么的吧……

…………………………

初五过去,亲戚就来得不频繁啦。

☆、第37章

王夫人看看如今荣府的风光;说她不动心又不羡慕未免太假惺惺:荣国公夫人始终高座;身边出身名门的儿媳和女儿轮番伺候着;她只管笑意盈盈地听着大家说话,哪家的孩子能让她亲口问上几句;那孩子的母亲都得提起精神,仔细又小心地应答。

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看着还只有三十出头,单看荣国公夫人这副样子;就知道她过得极是如意,她的孙子孙女也确实出挑。

想想荣国公身居枢密院副使之位,夫人史氏的娘家哥哥在礼部做堂官;而自己父亲年纪与荣国公相仿,至今依旧在从五品上兜转……

王夫人的确是个慈母;便琢磨着自己委屈一下也没什么,要紧的还是她亲生的一双儿女的前程。于是她笑道:“元春跟荣府的琏哥儿、珠哥儿年纪都配得上,”她略顿了顿,在丈夫的目光下稍低下头,“宁府珞哥儿也好,不过咱们元春去做宗妇怕是不易。”

俗话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除非儿子才识远超众人,不然也娶不到荣府的女孩,不过元春的婚事确是可以努力一下。甄应嘉略一沉吟:自家那点家底最多能保他一家平安,想借势更上一层却远远不够,若能择一姻亲添些往来的人家,不仅无愧于妻儿,还对自己的仕途有益,不过前提还是明年春闱,他得榜上有名才行。甄应嘉便道:“往后,多带元春宝玉出门。”

王夫人应了,丈夫既然没提庶子庶女,她自然顺水推舟了。

其实王夫人也是多虑了:荣府再显赫也绝不会迎娶官宦人家的庶女做侧室,能这么办的只有皇室;至于让荣府的嫡孙嫡孙女配给庶出子女,那这庶出子女还是只能出身皇室。

荣府的这些年的为人行事大家都看在眼里,甄应嘉也正是料到了贾代善与史令仪夫妇不想再和鼎盛人家结亲,才动了这番心思,他想了想又提醒道:“薛家二公子不是荣国公兄弟的女婿嘛。”

王夫人嫣然一笑,“知道了,老爷。”

却说荣府里,贾代善卷着一身酒气回了房,史令仪已经梳洗了靠在榻上,听着珍珠口齿清晰地念着礼单。听见丈夫归来弄出的动静,史令仪摆了摆手,让珍珠先行告退。而贾代善伸着双臂,就不管不顾地把她抱了个正着,又亲又蹭了几下,他忽然皱起了眉,“饿了……”

夫妻一起吃着夜宵,贾代善还拿他对恭王的看法说给媳妇下饭。

荣国公寿辰,请的也是昔年旧识,同乡同僚姻亲以及三五好友,言谈之中还算自在,只是贾敬替先帝十皇子,如今恭王送了份寿礼来,贾代善面上带笑,心里却不免感慨:恭王初掌权柄,可有些太心急了。

恭王通过亲信和母族张家,虽然拉拢来一批官员和士子,不仅品轶不高,连归属于紧要衙门的人都没有几个,真正有前途的读书人也是屈指可数……比起忠顺王府,恭王还真是“势单力薄”、“人微言轻”了。

恭王固然年轻气盛,却也知道为自己今后打算:他当然知道皇兄重用他,以及忠顺王府的意图,只是他也能看得明白,等皇兄的儿子们逐渐长大,不止要瓜分那些存着和皇兄分庭抗礼之心的诸王们势力,连他亦要交出部分~权~力和人手,因此他急于拉拢来一个有分量的人家站在他这一边,他立足越早越稳,有朝一日皇兄要压制他的时候,自然会有越多顾虑。

而这个“有分量的人家”……宁荣两府在信心满满的恭王看来,可是唾手可得呢。他的伴读贾敬与他情分不凡,与宁荣两府再亲厚一些,贾敬乐见其成更不惜亲自实行:他一直不太理解自家为何不愿与皇子们往来,荣府二叔乃是因为位置特殊,可父亲真的无需顾虑太多——他可是先帝亲自指给恭王做伴读的。

如今借着荣国公贾代善寿辰,已经由贾敬给荣府传递了善意,恭王都觉得捡日不如撞日……

话说,贾赦三十出头,已是左羽林正五品郎将,即使在勋贵中也算升迁极快的:不过他有个威风的老爹,再加上他在北疆搏命所挣得的功勋,有此地位也不让人太过意外。他性格豪爽大度,武艺出众且带兵亦有几分心得,因此颇能服众,上司又是他父亲曾经的下属……总之,在左羽林军中,贾赦只需专心办差就好,他本就年轻,这些年又过得太顺遂,往往容易失却警惕之心,然后,教训可不就来了。

这一日,他离开北衙,便按照堂弟贾敬的帖子上所说,准时抵达京里一处达官贵人经常光顾的酒楼。

进门穿过大堂,在小二的领路下,到了三楼的包间——这一路上当年遇到了若干认得他,他却未必各个都有印象的官宦人家公子。

贾赦一进门就见到了一脸笑容的堂弟贾敬,他也笑道:“怎么忽然想起来约……”话未说完,他就亲眼看见包间屏风后走出了身着暗黄色常服的……恭王。

贾赦神色一僵,旋即收敛了笑意,规规矩矩地向恭王请安,心里却止不住地暗骂贾敬坑他。

好在恭王也没那么天真,觉得一顿饭就能笼络住荣国公的嫡长子贾赦,不过席上自始至终都是副礼贤下士的模样,又诚心讨教了些北疆大军往日情形,因为贾赦颇为恭敬又有问必答,他也心中满意,只想着往后多相约相聚,总能让他偏向自己这边——荣府总不能倒向忠顺王府吧?

食不知味儿的一顿饭好不容易捱了过去,恭王带着自己的亲信回府,而贾赦贾敬兄弟则并辔缓缓而行。

贾敬先诚恳道:“抱歉了,哥哥,兄弟在这儿向你陪个不是,毕竟盛情难却,王爷的心意我如何能反驳?”

贾赦道:“我知道。”随即一挥手,“我都知道。”你想坑我,以及我们一家子都已经很久了吧。老子现下真想揍你!

逼人转换门庭,这人还是自家堂兄,逼迫太过自己想也讨不了什么好,贾敬也知道见好就收,便又笑了笑,与贾赦说起国子监趣事。

贾赦完全就是充耳不闻,攥着缰绳的手都在咯咯轻响,却还能应景地“嗯啊”符合一两声。兄弟俩最后在宁荣街上分别,各回各家去了。

虽然贾赦没他爹那般精明有度,可好歹混了多年的官场和军营,知道今天这事儿若是被有心人以宣扬,没准儿就在几位“贵人”心里留了芥蒂……老爹不偏不倚了至今,究竟是如何……滑不留手啊!

于是他没精打采地回了府,进了房门就直接瘫倒在榻上,“媳妇儿,我今天办傻事了。”

府里人手不够,要采买些丫头,水凝这些天便在忙活此事,听说丈夫回府,刚迎了出来就见他自己躺到榻上,还蹦出这么句话。水凝上前凑近了闻了闻,发觉酒味儿不大,这才饶有兴致地问道:“什么事儿?”

听完大致经过,水凝还是挺赞同丈夫的担忧:太子比自家丈夫还小上几岁,而且这些年凭她的见识,她总觉得太子已经把荣府划到了他自己身边。若真有人刻意挑拨,让太子以为丈夫贾赦要另谋“高枝”,还真少不得些麻烦。

说不得今后进宫时,多和太子妃费氏多打些交道,好歹能通过她解释一二,免得误会越积越深。

长子今天的遭遇自然也瞒不过贾代善与史令仪夫妇。夫妻俩远没有儿子小两口那般紧张,贾代善还笑道:“这才长本事呢。”

他完全能预见,圣上儿子们可比先帝那群儿子们凶悍得多,而太子却养尊处优,没怎么经过风吹雨打,再加上跋扈的诸王,将来……党~争~夺嫡养养都少不得,长子太单纯直率恐非自家之福。

当年他们夫妇便舍得让儿子吃苦,这一回也一样,先让他自己闯荡一番,实在不成,他这个当老子的再出手也不晚啊。

史令仪听出了丈夫的打算,也笑道:“到时候撞得头破血流,老爷可别心疼。”

贾代善摇了摇头,“皮糙肉厚的儿子心疼什么?”说着,便叹了一声,“我只心疼敏儿,黛玉怎么样了?”

话说入了冬,黛玉便犯了咳症,这几天都在家里养着。

没见到表妹,贾琏贾珠他们几个便跟着三叔贾攸一起去林府探望了一回。见到小舅舅和表哥们,黛玉也来了精神,央求着小舅舅一定要带她骑马,再摸黑炭。

回到府里,宝玉便缠住三叔贾攸问起黛玉妹妹,饮食起居居然样样都不错过——他待这个表妹比亲姐和堂妹都要热切亲厚得多。

这个小儿子一向喜欢漂亮的姐姐妹妹,王咨也只以为这是孩子心性,一笑置之罢了。

而史令仪待宝玉也和其余孙儿无甚不同。就像丈夫贾代善偏疼女儿贾敏,史令仪这辈子更偏疼小儿子贾攸……

只是他们夫妻纵然偏心,也能大致做到一碗水端平,尤其是三子一女年纪差了好几岁,已经成家为人父的两个儿子实在不会厚着脸皮去嫉妒更小的妹妹和弟弟。

等到天气转暖,黛玉便不药自愈。她兴冲冲地回到表哥们中间,就又是一轮抱来抱去……当然只比她大上两岁的宝玉也只能拉着她的小手,咯咯傻笑了。

这年正是大比之年,殿试之后,甄应嘉果然榜上有名,虽然只是二甲靠后。这个名次,注定了他今后做不成宰辅,就在他嘱咐妻子准备收拾行李,等候吏部的外任命令之时,却忽然听说保龄侯史骞的嫡长子在进京述职路途上,染病而亡……

而东宫中,太子正和南安郡王世子闲聊,在听说恭王连番施计,邀请几位朝廷要员的公子们吃酒谈天后,太子目视下手端坐的南安郡王世子,直到对方略有不安,他才眯眼笑了笑,却什么也没说——你刚刚提及这几位重臣可都没理会过忠顺王府的亲善之意。另外,鼓励你跑来多和我说话的……是我哪个好弟弟?

作者有话要说:来不及了,有虫晚上再来抓~~

…………………………

话说,林妹妹宝姐姐史湘云妙玉连带着秦可卿在内,怎么跟宝玉有感情牵扯的女孩子都是“爹死早”……

☆、第38章

圣上八子;除了最早的两个男孩夭折;其余六个孩子全都存活;其中年纪最长的便是太子;最小的今年也六岁了。

圣上和历代帝王相似,对皇后的喜爱之情虽然剩不下多少了,却依旧敬重:当年皇后连育三子;身子受损却只活了太子一个,兼之她和圣上又一起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日;太后也颇为疼爱这个嘴巴也许不够甜;为人也不怎么圆滑,却一向谨慎又从不生事的儿媳妇……因此中宫之位稳如泰山;有子的妃嫔们心思也大多放在给儿子搏些“实惠”;但总有人野心勃勃;觉得中宫娘家不太出挑;太子也并非才华过人,而动了些歪念。

最先出头的便是二皇子母子,二皇子与忠顺王世子、南安王世子私下亦都有些来往……

听完丈夫贾代善念叨二皇子颇有雄心壮志,史令仪眉毛一挑:前世太子固然落了个圈禁的下场,二皇子却是被贬为庶人了……殊不知出头的椽子先烂,宫里其余的贵人们正幸灾乐祸地看着她们母子的好戏呢。

果然夫妻默契,贾代善看着媳妇收拾东西,也叹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却说今日正好贾代善休沐,夫妻俩便打算一齐到保龄侯府向史家人道个恼。哥哥史骞的嫡长子沉稳寡言,史令仪对他印象平平,因此哀伤也提不上多少,更多的还是惋惜,而母亲死了嫡长孙,哥哥嫂子没了嫡长子,史令仪最担心他们,可千万别有个三长两短。

前世,她太长寿,父母哥哥嫂子丈夫都在中年时便相继离去,看着尽享富贵却实是半生孤寂,所以这一世比起抚养孩子们,她更想和家人多相处。

保龄侯史家人口少,在京的也只有父亲哥哥这一支。

到了保龄侯府,果然入目的便一派素净之色,下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老夫人闻说长孙病故,直接晕了过去,如今已经请太医瞧过,人也醒了药也喝了,剩下的便是静养了……

俗话说得好,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没了大孙子,当然得让老太太最疼的孩子,也就是史令仪上前伺候安抚了。

韩夫人也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只是已经成亲生女做了官的长孙就这么没了,她心如刀绞,哀痛难言,旋即便是胸闷和呼吸不畅……再醒来已是满嘴苦涩,而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齐齐围在她身畔。

韩夫人也是儿女双全,下面孙子外孙子一大群,总不能为了一个孙子就生出厌世之意,那将孝顺懂事的儿女又置于何地?她女儿史令仪都是当祖母的人了,看着她的眼圈儿也红了。

韩夫人一把拉住女儿的手,“你来做什么?”

史令仪道:“我不来可成什么了?”

只有亲母女才能这样说话,史骞三人便知趣地暂且告辞。史骞和贾代善出了门,自去书房说话,而王彦也带人回了自己的院子,她刚坐下,身边的大丫头便瞧着她的脸色,端茶劝道:“太太先歇歇?”

史鼐与史鼎的媳妇儿这会儿也一左一右地坐在婆婆下手,脸上的担忧之色一望便知:婆婆自打听到消息,可也快两天都没合眼了。

王彦见状,也知道她再不答应,儿媳妇们怕是要“先斩后奏”了……她闭眼狠狠捏了捏自己的眉头:这两天撑下来好像连泪水都跟着流干了似的。

而史令仪好不容易才把母亲哄睡,便起身赶去看看又累又难过得头昏脑胀的嫂子王彦。王彦靠在引枕上,听说小姑进门连忙要起身,却被史令仪一把按住:嫂子此时压根挣不过她,且那脸色不比韩夫人好看到哪里去——史家人各个刚强,可嫂子也显是快撑不住了。

史令仪生一个活一个,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嫂子,只能让她想想其余两个还年轻的儿子,还有长子留下的孤儿寡母,若没人看顾,这日子可想而知了……

前世湘云就是由叔叔婶子抚养:也不能说史鼐夫妇不尽心,毕竟不缺吃喝又给湘云选了门好亲事,但总归隔了一层,彼此都难说些心里话;此生湘云还有祖父祖母和亲生母亲来照顾,不仅有人教导也还有人给撑腰,定能自在许多。

王彦整张脸都微微浮肿,听着小姑最后让她好生睡上一觉,婆婆那边她来看着不必担心之时,王彦勉强挤出个笑容,又点了点头。此时史鼎媳妇儿也端了安神汤上来,史令仪看着嫂子一饮而尽,才离开嫂子的卧房。

在外间,她又叫住史鼐的媳妇儿仔细嘱咐:看好你婆婆,短什么缺什么,尽管跟她说——这话可不是什么客套或是显摆,荣府存着的药材品相又好种类也多。娘家只剩哥哥一人为官,他又一向清廉,进项比不得荣府,史令仪便想要拉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